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单元第一课科学是…2、一位可以发明很多很多关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家。
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地球有吸引力。
降低重心,保持平衡。
单元测试一、1、好奇心2、暂时记忆能力3、琴纳二、√√×√三、答:居里夫人、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
四、答: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试验成功获得结论五、答:我查过蚂蚁搬粮食、我拆过玩具六、答:我想做航天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海洋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军事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环境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气候探索方面的研究。
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日期:9.2412、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2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有茎、叶、种子、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能长大、要呼吸、能进行光合作用。
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我观察的小动物:蝴蝶我认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能够繁殖、生长、呼吸、吃东西、运动等。
3第四课动物植物和人1、兔子、萝卜兔子会长大,萝卜运动需要水不会运动吃土壤呼吸…………42、3、单元测试1、珍古德2、能长大、会死亡、需要营养、会繁殖3、5三、1、动物:牛、兔子、鸡、鸭、鱼。
植物:小草、花、松树、柳树、杨树。
2、需要水、阳光、会繁殖。
3、天上飞:家鸽、鸟、蜻蜓。
地上跑:斑马、螳螂、象、熊猫。
水里游:蛇、乌龟、鱼、青蛙。
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1、写一首赞美水的小诗。
2、小草喝水实验原水面高度 10 厘米水面下降说明:水分被小草吸收了,说明生命需要水。
第二课观察水我观察到的水的特点6水是透明的,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我们小组在运水比赛中所用的方法:把装水的桶放在高处,高桶放在低处,将管子的一端放在水桶,另一端先用嘴吸一下,当看到水流出管子后,将其放入空桶中。
第三课神奇的水7我关于其他溶解问题的研究。
猜测:与水的流动和温度有关实验设计:1、用玻璃棒搅动水2、用酒精灯给水杯加热记录表次数条件用玻璃棒搅拌用酒精灯加热8我的结论:溶解与水的温度和水的流动有关。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一、第一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自然现象?答案:自然现象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原因形成的各种物质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等。
例如,太阳升起是一种自然现象,雨季有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问题二:简单凝结是什么?答案:简单凝结是指当空气冷却到达它的凝结温度(绝对温度)时,湿气就会变成液态,从而形成小水滴。
当水簇粒凝结成水滴之后,这种过程叫做简单凝结。
(三)问题三:什么是水的三态?答案:水的三态指的是水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形态,它们在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冰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融化为水,水加热可以汽化。
(四)问题四:怎样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答案: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比如水中有污染的话就会降低pH的值,可以使用pH试纸检查;此外,水中的污染物也会引起水质的变化,可以通过使用水质分析仪器来测量检测不同的污染物。
【二、第二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蒸发?答案:蒸发是指物质进入空气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将液体物质转化为气态或潜热物质,并从容器中脱离出来。
蒸发反应通常会带走液体的热量,使容器内的温度变低,蒸发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小。
(二)问题二:什么是冷凝?答案:冷凝是指物质从气态向液态变化的物理现象,它通常结果水,是通过降低物质的温度实现的。
当空气被冷却到它的凝结温度(比对应湿度和绝对温度)以下时,气态物质就会析出液态细小水簇粒,从而形成凝结或露水。
(三)问题三:如何处理冷凝水?答案:使用一个合适的健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和处理冷凝水,以防止建筑物内潮湿、滋生微生物、污染环境、损坏建筑物及对居民的健康有害等问题。
(四)问题四:什么是水运行的特性?答案:水运行的特性指的是水的流动方式,包括快速流动、低粘性、高温容量、低比热等特性,它们是水能够流动的关键因素。
此外,水的流动也受到水中的物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1、亲历科学一、填空1、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的,但他并不()。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就开始了。
2、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会发现纸片会向()靠拢。
2、认识自己一、填空1、我的身体由()()()()部分组成。
2、、指纹终生不变,皮肤损伤,新的指纹仍具有原来的()。
近年来,科学家已将()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的()系统和()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3、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哪些特征是会改变的?(梳小辫,指甲长短,戴眼镜,发型等)不会改变的(胎记,指纹,单双眼皮,有无耳垂,有无酒窝)4、每个人的指纹都(),而且终生()。
3、寻找动物和植物1、不了解的物体不要()。
2、书13页哪些东西能尝出来?哪些能闻出来?哪些能听出来?哪些能摸出来?4、蚯蚓1、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然后慢慢调整()到()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2、蚯蚓喜欢()()的环境中。
3、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等感觉器官,也可以利用()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
4、探究实验:蚯蚓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的办法:我发现:5、凤仙花1、()()()()()和()都是植物的器官。
2、凤仙花的果实像(),还长着毛。
叶子是()的,种子是()的,不太圆。
3、如何爱护花草树木?6、观察土壤一、填空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是许多()的家。
2、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颗粒较小的是()。
3、土壤是由()()()()()等组成的。
4、腐烂的垃圾有(果皮,菜叶,剩饭,落叶,报纸):不腐烂的垃圾有(塑料袋,泡沫塑料)5、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6、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增加土壤肥力),对植物有什么作用(促进植物茁壮成长)。
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影响(污染土壤),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影响植物的生长),对不能腐烂的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将垃圾分类处理,能回收的回收再利用)二、探究土壤的组成:1、我们用沉降法将土壤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土壤时,发现在杯子最底层的是(),它的上面是()。
科学三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土壤、水分、阳光B. 土壤、水分、空气C. 土壤、阳光、空气D. 水分、阳光、空气2. 以下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够呼吸C. 能够生长和繁殖D. 不能自由移动3. 地球的形状是?A. 平面B. 圆形C. 椭圆形D. 不规则形状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大脑5. 下列哪个是植物的器官?A. 根B. 叶C. 花D. 所有选项都是6. 以下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水C. 葡萄糖D. 所有选项都是7. 植物的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A. 种皮和胚B. 胚乳和胚C. 种皮、胚乳和胚D. 只有胚8.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生物和非生物D. 只有生物9. 以下哪个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10. 以下哪个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A.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B. 不同物种的个体C. 同一物种的相同个体D. 不同物种的相同个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_________。
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_。
4.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5.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请解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概念。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 论述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D6. C7. C8. C9. D 10. B二、填空题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2. 氧气3. 24小时4.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5. 叶绿体三、简答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物质与变化试题1:1. 物质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状态?- 回答: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2. 举例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性质。
- 回答:- 固体:如石头、铁锅,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一般不可压缩。
- 液体:如水、果汁,没有固定形状,具有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一般不可压缩。
- 气体:如空气、氧气,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可被压缩。
3. 什么是物质的变化?- 回答:物质的变化指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发生的改变,可以是形态、组成或性质的变动。
试题2:1. 举例说明一种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 回答:水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转变成不同的状态。
例如,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凝固成冰(固态);当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变成水蒸气(气态)。
2. 通过加热和降温可以实现物质状态的转变吗?- 回答:是的,通过加热和降温可以使物质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
加热可以使固体熔化成液体或液体蒸发成气体,而降温则可以使气体凝结成液体或液体冻结成固体。
3. 除了加热和降温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 回答:除了温度的改变外,物质的状态也可以受到压力、浓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的生活试题3:1.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动物。
- 回答:狗、猫、鸟。
2. 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回答:动物有生命、能够感觉、能够运动。
3. 举例说明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回答: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然后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试题4:1. 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回答:植物的生活需要阳光、水分和适当的温度。
2. 为什么植物在暗处长得不好?- 回答: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长时间处于暗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正常,植物生长得不好。
三上人教版科学练习册答案在三上人教版科学练习册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科学概念和实验操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及答案:习题一:植物的生长条件1.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A. 充足的阳光- B. 适量的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足够的空气答案:ABCD2. 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 A. 进行光合作用- B. 增加温度- C. 促进水分蒸发- D. 吸引昆虫授粉答案:A习题二:动物的分类1. 以下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A. 狗- B. 鱼- C. 鸟- D. 蛇答案:A2.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A. 有羽毛- B. 有鳞片- C. 有乳腺,能够哺乳- D. 能够爬行答案:C习题三:物质的状态变化1.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 - A. 蒸发- B. 凝结- C. 熔化- D. 升华答案:C2. 下列哪个现象是物质的升华过程? - A. 冰变成水- B. 水变成冰- C.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 D. 水直接变成水蒸气答案:C习题四:力和运动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 A. 质量- B. 速度- C. 形状- D. 力答案:C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前的力,它将如何运动? - A. 静止不动- B. 向后运动- C. 向前运动- D. 旋转答案:C习题五:简单机械1. 杠杆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A. 杠杆的长度- B. 杠杆的材料- C. 杠杆的支点位置- D. 杠杆的重量答案:C2. 使用杠杆时,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杠杆属于哪一类? - A. 省力杠杆- B. 省距离杠杆- C. 等臂杠杆- D. 无法判断答案:A结束语:通过这些习题,学生们能够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三年级上期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什么?A. 土壤B. 水C. 阳光D. 空气2. 以下哪个不是昆虫的特征?A. 六条腿B. 有翅膀C. 有触角D. 有脊椎3. 地球围绕哪个天体转动?A. 月球B. 火星C. 太阳D. 木星4. 以下哪个是哺乳动物?A. 蛇B. 鸟C. 鱼D. 狗5. 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季”指的是什么?A. 春、夏、秋、冬B. 春、夏、秋、春C. 春、夏、秋、雨D. 春、夏、秋、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植物通过_________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7.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胸部和腹部。
8.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和昼夜交替。
9.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_________、胎生、哺乳。
10. 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来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12. 所有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13.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14. 鸟类是哺乳动物。
()15. 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17. 请描述一下昆虫的生命周期。
五、实验题(共40分)18.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根、茎、叶。
请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0分)19. 实验二:制作简易日晷。
请说明制作步骤和日晷的工作原理。
(20分)答案:一、选择题1-5 C D C C A二、填空题6. 根7. 头部8. 季节变化9. 体温恒定10. 显微镜三、判断题11. ×(植物的叶子不都是绿色的,例如红枫叶)12. ×(不是所有动物都是脊椎动物,如昆虫)13. √14. ×(鸟类不是哺乳动物)15. √四、简答题16.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4.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5.将卡纸剪成的纸蛇悬挂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可以观察到(纸蛇旋转 )。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大塑料袋撑开后罩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一会儿松手,可以看到( 塑料袋上升 )。
8.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 上方 );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 下方 )。
9.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0.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都可以。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常见的三类土壤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5.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6.(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芝麻、花生等。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等。
(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等。
三年级上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吸收水分?A. 叶子B. 茎C. 根D. 花答案:C2.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蛇B. 鸟C. 鱼D. 猫答案:D3.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个月C. 一年D. 一个世纪答案:C4. 下列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木头C. 橡胶D. 铜答案:C5.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影子B. 折射C. 散射D. 吸收答案:A6.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7. 哪种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B8. 以下哪种植物是草本植物?A. 松树B. 竹子C. 玫瑰D. 仙人掌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是蒸发?A. 水烧开后变成蒸汽B. 冰块融化成水C. 水在太阳下慢慢变干D. 水在低温下结冰答案:C10. 以下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 青蛙B. 蛇C. 鸟D. 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地核。
答案:地幔2.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阳光3. 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
答案:肺4. 动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______。
答案:生活习性5.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答案:气态6.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______器官。
答案:营养7.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8.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
答案:自西向东9.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产生______。
答案:热10.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答案: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子吸收阳光,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合成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上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蜻蜓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哪里进行的?A. 根B. 叶子C. 花朵D. 果实3. 地球有几大洲?A. 四个B. 五个C. 六个D. 七个4. 下列哪种物质是液体?A. 冰B. 水蒸气C. 盐D. 水5.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生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夜间进行的。
()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4. 金属是固体。
()5. 水结冰是一种化学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常见的哺乳动物有____、____和____。
2. 植物的____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3.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
4. 水在____℃时会结冰。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举例说明三种不同的物理变化。
3.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4. 简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5. 描述植物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的力,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水的沸点是100℃,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水的沸点是多少?3. 如果一棵树每天进行光合作用,一个月(30天)后会增加多少重量?4.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千克,受到20牛的力,求该物体的速度。
5.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是0.1/s,求反应物浓度从1M降到0.5M需要多少时间。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鸟类是恒温动物。
2.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
含答案(全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属于金属的是:
A. 木杆
B. 砖块
C. 铁钉
D. 塑料袋
答案:C
2. 太阳是一颗:
A. 行星
B. 星球
C. 星辰
D. 恒星
答案:D
3. 水是一种: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D. 能量
答案:B
4. 植物通过什么来进行光合作用?
A. 氧气
B. 水
C. 二氧化碳
D. 阳光
答案:C
5.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动物的特征?
A. 能自己移动
B. 能呼吸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生育后代
答案:C
二、填空题
1. 鱼呼吸用的器官是鳃,用来吸取水中的氧气。
2.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3. 人类利用水的方式有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4.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给予地球光和热。
5. 豆子是属于植物的种子,可以发芽生长。
三、判断题
1. 草是一种植物。
正确
2. 光能是地球的主要能源。
错误
3. 鸟类是冷血动物。
错误
4. 花可以通过根将水和营养吸收到茎和叶子中。
正确
5. 青蛙是冷血动物。
正确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的部分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及答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大全之一(填空题)1、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
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有______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爬行的,蚯蚓是用______爬行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能够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存有差别。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红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外一类是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如许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如许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像氛围如许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能够用______来协助我们比力大树的粗细,能够用______来协助我们测量液体有几何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能够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能够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能够借助______来测量。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作业(一)(带答案)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合适,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3分,共60分)1.把一团纸粘在一个杯子内部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纸会( )。
A.被水打湿B.保持干燥C.自然展开2.天平读数时,要看游码的( )。
A.中间所对应的刻度B.左边所对应的刻度C.右边所对应的刻度3.将纸风车靠近燃烧着的蜡烛的上方,我们会观察到纸风车转动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
A.热空气上升B.风车质量好C.被火烤得“团团转”4.下面动物的身体结构特征与蝗虫相同的是( )。
A.蜘蛛B.蜜蜂C.蝎子5鱼在水中向前游泳,起主要作用的是( )。
B.尾鳍C.背鳍6下面的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 )。
A.鸵鸟B.小鸡C.蜻蜓7.下面有关哺乳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大象B.哺乳动物用胎生方式繁殖后代C.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羽毛8.下面有关保护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B.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制定的《田律》中就有保护动物的规定C.保护珍稀动物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9.下面采集土壤标本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在户外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先刮去约1厘米厚的表层土B.在户外采集土壤标本时,要先刮去表层土后再垂直向下深挖2分米左右,才能开始采集C.在户外采集土壤标本后,带回教室贴标签10.观察土壤的成分可以借助的工具是( )。
A.测力计C.放大镜11.下面各种土壤黏性最强的是( )。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12.做“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一般不会用到的材料是( )。
A.塑料桶B.放大镜C.扎了小孔的大饮料瓶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和气体不能流动,液体可以流动B.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C.固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14.将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正确操作方法是( )。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什么?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2. 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最快?A. 盐B. 糖C. 面粉D. 沙子3. 哪种动物是恒温动物?A. 鸟类B. 鱼类C. 昆虫D. 两栖动物4. 哪种物质在水中不溶解?A. 食盐B. 糖C. 油脂D. 酒精5.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A. 水结冰B. 纸张燃烧C. 铁生锈D. 玻璃破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2. 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其分子会变得更大。
()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4. 鸟类的羽毛颜色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5.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_和________。
2. 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4. 地球上的生物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适应环境。
5. 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形成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3. 请简述物质的溶解过程。
4.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5. 请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草属于生态系统的哪一部分?(1分)(2)兔子属于生态系统的哪一部分?(1分)(1)这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分)(2)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请分析物质的溶解过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024新编)复习资料填空题100题(含答案)1.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热胀冷缩2.在观察物体时,我们可以用______、闻、摸、尝等方法,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答案:看3.水结冰的过程是______现象。
答案:凝固4.动物冬眠是______自己能量的一种方式。
答案:保存5.当我们把纸揉成一团后,它的______没有改变。
答案:质量6.太阳东升西落,说明地球在不停地______。
答案:自转7.树叶的形状有______、椭圆形、扇形等。
答案:掌形(或其他正确答案,如圆形、心形等,根据具体教材)8.水在自然界中有______、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答案:固态9.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组成的。
答案:物质1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答案:氮气11.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水、空气和土壤。
答案:阳光12.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______散发到空气中。
答案:水蒸气13.动物通过______来感知外界环境。
答案:感官(或感觉器官)14.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______。
答案:磁性15.影子产生的条件是______、遮挡物和屏幕。
答案:光源16.声音可以在______、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答案:固体17.水被加热到______摄氏度时会沸腾。
答案:100(在标准大气压下)18.当我们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时,它会排开与自己体积______的水。
答案:相等19.动物通过______来繁殖后代。
答案:生殖20.植物的茎具有______和运输水分及养料的功能。
答案:支撑植物体2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来描述。
答案:音调22.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______极和______极。
答案:北(N);南(S)23.土壤是由______、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
答案:矿物质(或沙粒、黏土等)24.水在______摄氏度时会开始结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植物的叶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_______茎和_______茎.3、秋季时;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_______.5、空气流动产生________.根据炊烟、旗子、纸条在风中飘扬的方向来测_______.6、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材料做成_______ 、_______等物品;因为塑料具有绝缘性;我们常用这种材料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品.7、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叫做_______;像空气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叫气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跟水一样的物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_______、用手_______、用鼻子_______、用耳朵_______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并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_______等.9、蜗牛的背上有一个_______;身体软软的;头上有_______对触角;用_______爬行.10、通过观察;我认为水的味道是______________;水的气味是______________;水的颜色是_______.11、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下列各种物品中;用天然材料做成的是______________;用人造材料做成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木椅子②塑料餐具③铝锅④棉衣⑤竹制一次性筷子⑥玻璃杯⑦导线二、选择题.(1)金鱼是用_______呼吸的.A、鳃B、气孔C、肺(2)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_工具.A、放大镜B、量筒C、绳子和尺(3)我们知道_______ 仪器可以延伸人的感官. A、收音机B、X光机C、电视机(4)材料_______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硬度B、延展性C、导热性(5)一热水瓶水大约是_______毫升.A、2000毫升B、2500毫升C、3000毫升(6)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_______ .A、不能长大B、慢慢长大C、小时候有;大时候没有(7)国画写意画一般用______宣纸.A、生宣B、熟宣C、半生熟宣(8)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 A、导电性B、光泽C、延展性(9)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_____ .A、蜗牛B、螳螂C、蜈蚣(10)水的特点有_______.A、白色B、无色C、半透明(11)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A、纯净水B、油C、胶水(12)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_______.A、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13)蚂蚁是用__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14)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_______A. 肉B.饼干C.蔬菜(15)下列材料的吸水性最好的是_______ .A、木片B、金属片C、塑料片(16)把一小片纸撕开;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_______A. 纸浆B.纸纤维C.塑料(17)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_______;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A、植物B、生物C、动物(18)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_______;利于保护环境.A、焚烧B、回收C、在垃圾场填埋三、判断题.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2、叶的形状是多样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颜色都是绿色的.()3、空气很轻;是没有重量的.()4、蜗牛壳上的螺线有的是左旋的;有的是右旋的.()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6、在正常人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7、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可以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8、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否则读数将不准确.()9、不同用途的纸具有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几个方面.()10、观察同一瓶里的水面;当我们让瓶子在桌面上向不同角度倾斜时;会发现水面总是保持水平的.()1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12、一棵成才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实用木材()13、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但可以去抓它们.()14、蜗牛、蚂蚁、金鱼、蚯蚓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都会运动;都能对危险作出反应.()15、废纸变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16、烧制瓷器的黏土与烧制砖的黏土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吸水性也是不一样的.()17、一般来说;一个可乐瓶大约可以装5毫升的水.()18、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19、沙子和牛奶都会流动;所以是液体.()四、应用题.1、在图上标出金鱼各部分名称:头、躯干、尾、鳍、鳃.2、在图上标出蜗牛各部分名称:壳、头、腹、尾、触角、眼睛.3、有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怎样区分它们呢?(至少三种;越多越好.6分)4、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5分)共同点:不同点:蚂蚁金鱼5、用三种大小、形状相同的固体材料做柔韧性实验;得到下列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数据:(6分)1号材料2号材料3号材料伸出桌面的长2厘米4厘米6厘米弯曲程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6、把你见过的树叶形状画下来.(至少五种.5分)7、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这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7分)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答案1、植物的叶由___叶片__和____叶柄___构成.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木本茎和草本茎.3、秋季时;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_毫升_.5、空气流动产生__风___.根据炊烟、旗子、纸条在风中飘扬的方向来测风向.6、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材料做成电线、电器等物品;因为塑料具有绝缘性;我们常用这种材料做成电器外壳、电线外壳等物品.7、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叫做固体;像空气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叫气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跟水一样的物体还有油、洗衣液、醋.8、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_看_、用手__摸_、用鼻子_闻__、用耳朵_听_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并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_高度_ 等. 9、蜗牛的背上有一个_壳_;身体软软的;头上有_2_对触角;用_腹足爬行.10、通过观察;我认为水的味道是_无味道__;水的气味是__无气味__;水的颜色是_无色__ . 11、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下列各种物品中;用天然材料做成的是_1;3;4;5;_____;用人造材料做成的__2;6;7____.(填序号)①木椅子②塑料餐具③铝锅④棉衣⑤竹制一次性筷子⑥玻璃杯⑦导线(1)金鱼是用C 呼吸的.A、鳃B、气孔C、肺(2)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A 工具. A、放大镜B、量筒C、绳子和尺(3)我们知道B 仪器可以延伸人的感官. A、收音机B、X光机C、电视机(4)材料 A 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硬度B、延展性C、导热性(5)一热水瓶水大约是A 毫升.A、2000毫升B、2500毫升C、3000毫升(6)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 A . A、不能长大B、慢慢长大C、小时候有;大时候没有(7)国画写意画一般用A 宣纸.A、生宣B、熟宣C、半生熟宣(8)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C . A、导电性B、光泽C、延展性(9)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B . A、蜗牛B、螳螂C、蜈蚣(10)水的特点有B .A、白色B、无色C、半透明(11)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AA、纯净水B、油C、胶水7、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这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7分);(12)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C.A、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13)蚂蚁是用A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14)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CA.肉B.饼干C.蔬菜(15)下列材料的吸水性最好的是A.A、木片B、金属片C、塑料片(16)把一小片纸撕开;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BA.纸浆B(17)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B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A、植物B、生物C、动物(18)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 B ;利于保护环境.A、焚烧B、回收C、在垃圾场填埋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2、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颜色都是绿色的.(x )3、空气很轻;是没有重量的.(x )4、蜗牛壳上的螺线有的是左旋的;有的是右旋的.(√)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6、在正常人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7、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可以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x )8、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否则读数将不准确.(√)9、不同用途的纸具有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几个方面.(√)10、观察同一瓶里的水面;当我们让瓶子在桌面上向不同角度倾斜时;会发现水面总是保持水平的.(√)1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12、一棵成才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实用木材(√)13、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但可以去抓它们.(x )14、蜗牛、蚂蚁、金鱼、蚯蚓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都会运动;都能对危险作出反应.(√)15、废纸变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16、烧制瓷器的黏土与烧制砖的黏土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吸水性也是不一样的.(√)17、一般来说;一个可乐瓶大约可以装5毫升的水.(x )18、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x )19、沙子和牛奶都会流动;所以是液体.(x )1、在图上标出金鱼各部分名称:头、躯干、尾、鳍、鳃.鳍鳃头尾躯干2、在图上标出蜗牛各部分名称:壳、头、腹、尾、触角、眼睛.眼睛壳触角头尾腹3、有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怎样区分它们呢?(至少三种;越多越好.6分)尝看沉浮测试流动速度4、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5分)蚂蚁金鱼5、用三种大小、形状相同的固体材料做柔韧性实验;得到下列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数据:(6分)伸出桌面的长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1号材料柔韧性最差;2号第二;3号最好.6、把你见过的树叶形状画下来.(至少五种.5分)7、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这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7分)1;杯中的纸团不会湿;说明里面没有进水2;说明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水没有办法进去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