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1
沥青配合比原始记录
1. 项目背景
本文档旨在记录沥青配合比实验的原始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采集原始数据,了解不同配合比下沥青的性能及其对道路材料的影响,为优化道路建设提供依据。
3. 实验过程
3.1 实验设备
-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机
- 沥青试样模具
- 加热设备
- 试验设备(如万能试验机)
3.2 实验操作步骤
1. 根据不同配合比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沥青混合料试样。
2. 将试样模具放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机中,设定相应的温度和压力。
3. 加热设备加热沥青混合料试样,使其达到所需温度。
4. 通过试验设备对试样进行拉伸、压缩等实验,记录相应的力值和变形情况。
5.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沥青的性能参数。
4. 实验结果
下表为不同配合比下的沥青性能参数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配合比1具有较高的强度指标和较低的变形指标,适用于道路等重载交通区域。
- 配合比2具有适中的强度指标和变形指标,适用于一般交通区域。
- 配合比3具有较低的强度指标和较高的变形指标,适用于低速交通区域。
6. 结论
通过对沥青配合比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配合比下沥青的性能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为道路建设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沥青配合比原始记录的内容,供后续参考和分析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一)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电子控温远红外鼓风干燥箱震击式标准振筛机设备编号RZ039 RZ045 RZ021 RZ022设备状态检测依据JGJ55-201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用原材料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 1 粗骨料 2 水掺合料 1 掺合料 2 外加剂 1 外加剂 2 其他名称、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碎石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厂家、产地烟台冀东寻山石猴子夏庄伟磊夏庄伟磊地下水唐山曹妃甸威海港域潍坊万山规格、等级P·O 42.5 中砂16-31.5mm 5-10mm 地下水S95 Ⅱ级FDN-C样品状态样品数量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28 天抗压强度MPa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含泥量检测说明试验用料均干燥状态。
校核:主检: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二)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检测依据JGJ55-201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及配合比计算(质量法)计算项目计算结果计算说明配制强度f cu,0 ≥f cu,k ﹢1.645σ= <C60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取设计强度等级值);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可计算或查表取得。
f cu,0 ≥1.15f cu,k= ≥C60水胶比粗骨料品种:αa= αb= f ce=γc f ce,g,式中:γf、γs—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可查表取得,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 (MPa) ,可实测或计算取得。
南通天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一.原材料
1:水泥:任务单编号品种等级复测强度(Mpa)(3天)2:黄砂:任务单编号细度模数含泥量(%)
3:石子1:任务单编号级配含泥量(%) 石子2:任务单编号级配含泥量(%)
4:外加剂:品种产地减水率(%)掺量(%) 5:粉煤灰:级别超量系数取代水泥百分率(%)
6:矿粉:级别掺量
二.试验室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Mpa):f cu。
0=f cu。
k+1.645σ
2、计算水胶比:W/C=αa×f ce /f cu。
0 +αa×αb×f ce
3、单位用水量(kg):
4、单位水泥用量(kg):
5、选定砂率:
6、取单位容重:
7、计算粗细集料用量(kg):砂= ;石子1= ;石子2=
8、粉煤灰用量(kg):
9:外加剂掺量(kg):
三.试验室初步配合比
3)用料量(kg):砂的含水率:%;石子的含水率:%
六、强度检验
1、以基准配合比为依据,保持用水量不变,水灰比分别增减0.05,砂率增减1%拌制
2、拌合物试验情况
坍落度(mm)
基准配合比:+0.05配合比:-0.05配合比
粘聚性、保水性:
基准配合比:+0.05配合比:-0.05配合比
表观密度(kg/m3
基准配合比:+0.05配合比:-0.05配合比:
七:试块测定结果:
校核:试验:
证号:证号:。
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混凝土试验是一种评估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标准化方法。
试验结果的原始记录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准确和详细的数据,以揭示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结构行为。
以下是一个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的示例,包括各种试验参数和测量结果。
试验编号:CON-001试验日期:2024年8月15日试验目的: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试验样品:混凝土试块1.材料和配合比信息:混凝土标号:C30配合比:1:2:4(水泥:砂子:骨料)水灰比:0.52.试验操作和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25℃相对湿度:50%试验员:张工3.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编号直径(mm)高度(mm)抗压强度(MPa)110020035210020032310020034平均值:33.674.抗拉强度试验:试件编号宽度(mm)厚度(mm)长度(mm)抗拉强度(MPa)1100502002.12100502002.33100502002.0平均值:2.135.其他参数:含气量:3%骨料类型:碎石水泥种类:普通硅酸盐水泥6.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为33.67MPa,抗拉强度为2.13MPa,符合C30混凝土的标准要求。
含气量达到了设计要求的3%。
备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试验结果可靠。
补充说明:以上示例仅仅用于演示目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
实际的混凝土试验原始记录可能会包含更多的参数和测量结果,具体的格式和内容可能因试验目的和标准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编写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干混砂浆配合比原始记录砂浆品种砌筑□抹灰□地面□强度等级试验编号SP16试验日期2016年月日抗渗等级/ 环境条件℃ % 检测依据GB/T25181-2010 JGJ/T70-2009仪器名称电子天平砂浆搅拌机稠度仪凝结时间仪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仪器状态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原材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河砂添加剂合计生产厂家/配合比用量(kg)试配用量(g)第一次稠度测定(mm) 第二次稠度测定(mm) 平均值初始稠度(mm)2h测试稠度(mm)2h稠度损失率(%)保水率(%)次数试模质量(g)滤纸质量(g)试模和砂浆总质量 (g)滤纸吸水后质量(g)砂浆含水率(%)保水率(%)平均值(%) 12凝结时间(h)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加水时间凝结时间加水时间凝结时间0.5 MPa时间0.5 MPa时间14d拉伸粘结强度(MPa)14d 月日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荷载(N)/ 强度(MPa)抗压强度(MPa)序号7d 月日28d 月日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强度平均值(MPa)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强度平均值(MPa)123备注干混砂浆配合比原始记录砂浆品种砌筑□抹灰□地面□强度等级试验编号SP16试验日期2016年月日抗渗等级/ 环境条件℃ % 检测依据GB/T25181-2010 JGJ/T70-2009仪器名称电子天平砂浆搅拌机稠度仪凝结时间仪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仪器状态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原材名称水泥粉煤灰河砂添加剂合计生产厂家/配合比用量(kg)试配用量(g)第一次稠度测定(mm) 第二次稠度测定(mm) 平均值初始稠度(mm)2h测试稠度(mm)2h稠度损失率(%)保水率(%)次数试模质量(g)滤纸质量(g)试模和砂浆总质量 (g)滤纸吸水后质量(g)砂浆含水率(%)保水率(%)平均值(%) 12凝结时间(h)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加水时间凝结时间加水时间凝结时间0.5 MPa时间0.5 MPa时间14d拉伸粘结强度(MPa)14d 月日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荷载(N)/ 强度(MPa)抗压强度(MPa)序号7d 月日28d 月日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强度平均值(MPa)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强度平均值(MPa)123备注。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一)共3页第1页校核:主检: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二)共3页第2页校核:主检:26..共3页第3页一、绘制(28d 或7d 龄期)混凝土强度ƒcu.1-ƒcu,.n 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 关系曲线7d灰水比-强度曲线y = 20.427x - 18.8782025303522.12.22.32.42.52.62.72.82.93C/Wf c u (M p a )28d灰水比-强度曲线y = 22.253x - 13.363035404522.12.22.32.42.52.62.72.82.93C/Wf c u (M p a )二、通过以上Excel 绘制曲线的直线公式计算出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 所对应的灰水比 C /W =(36.6+13.36)/22.253=2.245 则W /C =0.45三、确定与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 相对应的配合比 1、试配确定的W /C =0.452、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3、计算初始水泥用量co m =180/0.45=400( kg/m 3) 4、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m f =400×15%×1.3=78( kg/m 3)5、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0(1-15%)×8.0%=27( kg/m 3);6、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0(1-15%)+400×15%×1.3] ×2.5%=10( kg/m 3)7、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0(1-15%)×(1-8%)=313 ( kg/m 3) 7、确定砂率βs=35%8、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 3得:m go =1178 ( kg/m 3)m so =634-(400×15%×1.3/2.2-400×15%/3.1)×2.6=592( kg/m 3) 四、确定设计配合比①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ρc.c = m c +m g +m s + m w +m j + m f =2378( kg/m 3)②确定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ρc.t =2410( kg/m 3)③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 =ρc.t /ρc.c =1.01④校正配合比:不需校正,按上述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⑤确定设计配合比m c :m g :m s :m w :m j :m f :m p =313:1178:592:180:10:78:27 ⑥核对水泥用量的符合性:符合。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实验目的:验证砂浆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砂浆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实验仪器和材料:1.混凝土试验台2.细骨料、粗骨料3.水泥4.砂浆试验块模具5.砂浆试验块抗压测试机实验步骤:1.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假设配合比为1:3:0.4(水泥:砂:水)。
2.配制原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计算所需材料的比例并称量。
以水泥为例,根据配合比,计算出所需水泥的质量。
在配料车间称量并储存所需水泥。
3.混合材料将所需的砂子、水泥和水按照配合比放入混合槽中,使用搅拌器搅拌混合,直至材料均匀。
4.搅拌砂浆将混合好的砂浆倒入试验块模具中,用棒搅拌砂浆,使其排除气泡,并保证砂浆均匀填充模具。
5.敲击释放气泡在砂浆模具上轻轻敲击,以释放砂浆中的气泡,并确保砂浆填充密实。
6.养护将填充好砂浆的试验块模具放入养护室进行养护,确保砂浆的养护时间符合规定。
7.抗压测试在砂浆试验块养护期满后,将试验块取出,并进行抗压测试。
将试验块放入抗压测试机中,逐渐增加载荷,直至试验块发生破坏。
记录试验块的破坏载荷。
8.结果分析根据抗压测试结果,计算砂浆的抗压强度,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砂浆的质量和工作性能。
实验注意事项:1.材料称量准确,避免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搅拌时间和强度要均匀,以确保砂浆的质量。
3.试验块模具应清洁干燥,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4.养护条件符合规定,保证砂浆的充分保养。
5.在进行抗压测试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计算出砂浆的抗压强度为XMPa(兆帕)。
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砂浆的抗压强度(或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根据配合比试配验证的原始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结论。
附加说明:本次试验只是简单验证,对于实际施工中的砂浆配合比验证,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具体施工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