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知识点、规律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在电力系统中,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端需要经过长距离的传输。
由于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往往较远,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电能能够安全、高效地传输。
高中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远距离输电原理和基础知识,对于我们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远距离输电的基本原理在远距离输电中,发电厂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高压输电线路传输到降压变压器,最后将电压降低到用户端所需要的电压等级,输送到用户端。
在这个过程中,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使得电流减小,从而降低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二、远距离输电的优缺点远距离输电的优点主要包括:1、能够将电能输送到较远的距离,覆盖更大的供电范围;2、传输容量大,能够满足大型城市和工业园区的电力需求;3、传输效率较高,能够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远距离输电的缺点主要包括:1、建设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输电线路和配套设施;2、容易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雷击、冰灾等自然灾害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害;3、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避免在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
三、高中物理课程中的远距离输电知识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远距离输电是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电的频率和波形、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传输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还需要了解输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感对传输电流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来降低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四、结论远距离输电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远距离输电原理和基础知识是理解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电力系统中的远距离输电技术,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做出贡献。
顾城的《远和近》是一首极富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小诗,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复杂性和心理距离的深远影响。
《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知识清单一、变压器1、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当一个交流电流通过原线圈时,会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会穿过副线圈,从而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副线圈的匝数与原线圈不同,那么输出的电压就会与输入的电压不同。
2、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也称为绕组)组成。
铁芯通常由硅钢片叠成,以减少涡流损耗。
线圈分为原线圈和副线圈,它们分别绕在铁芯上。
3、理想变压器的规律(1)电压关系:\(\frac{U_1}{U_2} =\frac{N_1}{N_2}\),其中\(U_1\)和\(U_2\)分别是原、副线圈的电压,\(N_1\)和\(N_2\)分别是原、副线圈的匝数。
(2)电流关系:\(\frac{I_1}{I_2} =\frac{N_2}{N_1}\),前提是只有一个副线圈。
(3)功率关系:\(P_1 = P_2\),即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4、变压器的类型(1)升压变压器:用于将低电压升高为高电压,例如在发电厂将发出的电能升压后进行远距离输电。
(2)降压变压器:用于将高电压降低为低电压,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5、变压器中的能量损失(1)铜损:由于线圈电阻导致的能量损耗,表现为发热。
(2)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磁滞损耗是由于铁芯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磁化导致的能量损失,涡流损耗是由于铁芯中的涡流产生的焦耳热导致的能量损失。
二、远距离输电1、远距离输电的问题在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由于输电线有电阻,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焦耳热,从而导致电能损失。
此外,电压在输电线上也会有压降,使得用户端得到的电压低于发电端输出的电压。
2、减少输电损耗的方法(1)减小输电电流:根据\(P = UI\),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减小输电电流。
(2)减小输电线电阻:可以通过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如铜)、增大导线横截面积等方式来减小电阻。
3、远距离输电的模型通常包括发电站、升压变压器、输电线、降压变压器和用户。
第 2 课时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理想变压器1.结构:如图 1 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构成的。
图 1(1)原线圈:与沟通电源连结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
(2)副线圈:与负载连结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
2.原理:电流磁效应、电磁感觉。
3.基本关系式(1)功率关系: P 入= P 出。
U1U2(2)电压关系:n1=n2。
有多个副圈U1U2U3===⋯。
n1n2n3(3) 流关系:只有一个副圈I 1n2=。
I 2n1由 P 入= P 出及 P= UI 推出有多个副圈,U1I 1= U2I 2+U3 I 3+⋯+ U n I n。
4.几种常用的器(1)自耦器——器互感器:用来把高成低。
(2)互感器流互感器:用来把大流成小流。
知点二、距离1.程 ( 如 2 所示 )22.上的能量失:主假如由的阻生的,表达式Q= I 2Rt 。
3.失(1)U= U- U′;(2)U= IR4.功率失(1)P= P- P′;(2)2P=IR=PU2R5.送流P (1) I=U; (2)I =U-U′。
R思深入判断正,正确的画“√”,的画“×”。
(1) 器不只能改交流的,能改交流的率。
()(2) 理想变压器能改变交变电压、交变电流,但不改变功率,即输入功率总等于输出功率。
()(3) 变压器副线圈并联更多的用电器时,原线圈的输入电流随之增大。
()(4) 在输送电压一准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
()答案(1) ×(2) √(3) √ (4) ×[题组自测]题组一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1.如图 3 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20 V ,额定功率为 22 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 和 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 )图 3A .U =110 V ,I = 0.2 AB .U =110 V ,I = 0.05 AC . = 110 2 V , =0.2 AU ID . U = 110 2 V ,I =0.2 2 An U1 1可得 U 1= 110 V ,即电压表示数为 110 V 。
《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知识清单一、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它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一个交流电流通过原线圈时,会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
这个交变磁场会穿过副线圈,从而在副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如果副线圈的匝数与原线圈的匝数不同,那么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会与原线圈不同。
变压器的变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即:$U_1/U_2 =N_1/N_2$,其中$U_1$和$U_2$分别是原、副线圈的电压,$N_1$和$N_2$分别是原、副线圈的匝数。
变压器不仅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
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多于原线圈匝数,降压变压器则相反。
二、变压器的结构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铁芯通常由硅钢片叠成,目的是减少涡流损耗。
硅钢片具有高导磁性和低电阻率,能够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线圈分为原线圈和副线圈,它们通常用漆包线绕制。
为了增强绝缘性能,线圈与铁芯之间会有绝缘材料。
三、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具有以下特点:1、没有能量损失,即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_1 = P_2$ 。
2、没有磁通量泄漏,即通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相同,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当变压器的效率较高时,可以近似看作理想变压器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四、远距离输电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由于输电线路存在电阻,会导致电能的损耗。
为了减少损耗,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提高输电电压根据功率公式$P = UI$,当输送功率一定时,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减小输电电流。
而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P_{损} = I^2 R$,电流减小则损耗降低。
2、减小输电线路的电阻这可以通过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如铜)、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方式来实现。
但在实际中,增大导线横截面积会增加成本和施工难度。
3、采用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具有线路损耗小、不存在电容电流和无功功率等优点。
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中具有重要应用。
五、输电过程中的电压和功率关系在远距离输电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电压和功率。
1.高考中交流电路部分主要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交流电有效值、变压器的规律及动态分析、远距离输电等知识点。
对理想变压器问题应该从电磁感应的本质、电压比、电流比和能量的观点几个方面正确理解。
远距离输电问题应该分段分析,注意各段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
掌握输送电过程中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
2.理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问题有时也和电磁感应一起考查,熟练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方向。
一.理想变压器基本模型(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心上构成所谓的变压器。
作用:在办理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流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规律如图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流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222111,φεφεn t n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2211,εε==U U 。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同,于是又有21φφ∆=∆。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21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了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心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21P P =,而111U I P =,222U I P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1221n n I I =。
由此可见:①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素的差别)。
②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化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高考总复习:变压器远距离输电【考纲要求】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原理2、知道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3、会对变压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4、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变压器1、主要构造由闭合铁芯、原线圈和副线圈组成。
2、工作原理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磁场,由于电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
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尽管两个线圈之间没有导线相连,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3、理想变压器不考虑铜损(线圈电阻产生的焦耳热)、铁损(涡流产生的焦耳热)和漏磁的变压器,即它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1)电压关系: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圈的匝数比。
有若干个副线圈时:312123UU Un n n===⋅⋅⋅(2)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
(3)功率关系: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由P P=入出及P UI=推出有若干副线圈时:112233n nU I U I U I U I=++⋅⋅⋅+或112233n nU n U n U n U n=++⋅⋅⋅+。
4、几种常见的变压器(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2)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如图所示,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接电压表。
互感器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通过电压表测低电压,结合匝数比可计算出高压电路的电压。
电流互感器:如图所示,原线圈串联在待测高电流电路中,副线圈接电流表。
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通过电流表测出小电流,结合匝数比可计算出大电流电路的电流。
要点诠释:一、理想变压器必须具有怎样的条件1、铁芯封闭性好,无漏磁现象,即穿过原副线圈两绕组每匝的磁通量都一样,每匝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即1122E n E n =。
高中物理之电能的输送(远距离输电)知识点1电路中电能损失电线上的功率损耗为P=I2R①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减小输电损失。
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应选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还要尽可能的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
②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
,U必须是降在导线上的电压,电压不能用输电电压来计算。
2远距离输电一定要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来,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
并按照规范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
一般设两个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也应该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从图中应该看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是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之间的关系可见其中电流之间的关系最简单,中只要知道一个,另两个总和它相等。
因此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而不能用。
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由此得出结论:⑴减少输电线功率损失的途径是提高输电电压或增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当然选择前者。
⑵若输电线功率损失已经确定,那么升高输电电压能减小输电线截面积,从而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和架设电线所需的钢材和水泥,还能少占用土地。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课本上强调: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除了与输电线的电阻有关,还与感抗和容抗有关。
当输电线路电压较高、导线截面积较大时,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规律方法一、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思路1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1/U2=n1/n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U1/n1=U2/n2=U3/n3=……解题思路2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入=P出,即P1=P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1=P2+P3+……解题思路3电流思路.由I=P/U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I1/I2=n2/n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1I1=n2I2+n3I3+……解题思路4(变压器动态问题)制约思路(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2=n2U1/n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高考总复习: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考纲要求】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原理2、知道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3、会对变压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4、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 考点一、变压器 1、主要构造由闭合铁芯、原线圈和副线圈组成。
2、工作原理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磁场,由于电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
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尽管两个线圈之间没有导线相连,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3、理想变压器不考虑铜损(线圈电阻产生的焦耳热)、铁损(涡流产生的焦耳热)和漏磁的变压器,即它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1)电压关系: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圈的匝数比。
有若干个副线圈时:312123U U U n n n ===⋅⋅⋅ (2)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
(3)功率关系: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由P P =入出及P UI =推出有若干副线圈时:112233n n U I U I U I U I =++⋅⋅⋅+或112233n n U n U n U n U n =++⋅⋅⋅+。
4、几种常见的变压器(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2)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如图所示,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接电压表。
互感器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通过电压表测低电压,结合匝数比可计算出高压电路的电压。
电流互感器:如图所示,原线圈串联在待测高电流电路中,副线圈接电流表。
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通过电流表测出小电流,结合匝数比可计算出大电流电路的电流。
要点诠释:一、理想变压器必须具有怎样的条件1、铁芯封闭性好,无漏磁现象,即穿过原副线圈两绕组每匝的磁通量都一样,每匝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即1122E n E n =。
远距离输电知识点
1. 远距离输电为啥会有电能损耗呀?就像你跑长跑会累一样,电在传输过程中也会有消耗呀!比如从发电站输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城市。
2. 升高电压能减少电能损耗,这你知道不?好比你走楼梯,一步跨两级就会轻松一点,电也是这样,电压升高了,损耗就小啦!像西电东送工程就是用高电压来输电的。
3. 远距离输电的线路很重要哦!这就好比是道路,路不好走,车能跑得快吗?像那些老旧的输电线路就可能影响输电效果。
4. 变压器在远距离输电中可关键啦!它就像个神奇的转化器,能把电压变来变去。
你想想,如果没有它,电怎么能顺利到达不同地方呢?比如在小区里就会有变压器把电压变低供我们使用。
5. 远距离输电可不是随便弄弄的,要精心设计呢!这就像搭积木,得好好规划才能搭得稳呀!不同地区的输电方案都得量身定制呢。
6. 我们能用上远方送来的电,真得感谢远距离输电技术呀!这是不是很了不起?就像你收到远方朋友寄来的礼物一样惊喜!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啦!
我的观点结论:远距离输电真的太重要了,它让电能够跨越距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第4章:远距离输电 知识整合专题一 理想变压器的分析思路 1.原理思路变压器原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铁芯中ΔΦΔt 相等;当遇到“”型变压器时有:ΔΦ1Δt =ΔΦ2Δt =ΔΦ3Δt。
此式适用于交流电或电压(电流)变化的直流电,但不适用于稳定或恒定电流的情况。
2.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 1U 2=n 1n 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U 1n 1=U 2n 2=U 3n 3=…3.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关系为P 入=P 出,即P 1=P 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P 1=P 2+P 3+…4.电流思路由I =PU 知,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n 1I 1=n 2I 2+n 3I 3+…,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才有I 1I 2=n 2n 1。
5.制约思路(1)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 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一定,且输入电压U 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 2决定,即I 1=n 2I 2n 1,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2)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 2由用户负载电阻R 2确定,I 2=U 2R 2。
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 2由用户负载决定,P 2=P 负1+P 负2+…,原线圈中的功率P 1由P 2决定。
(3)电压制约:U 2由U 1和匝数比决定。
[例证1] 如图4-1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为n 1,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 2,初级线圈两端a 、b 接正弦交流电源,R 为负载电阻,电流表A 1的示数是0.20 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1.0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1A .初级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1∶5B .初级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5∶1C .若将另一个电阻与原负载R 串联,则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D .若将另一个电阻与原负载R 并联,则电流表A 2的示数减小 专题二 远距离输电问题的分析思路(1)原理:电能的输送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该内容的掌握要抓住“输送一定的电功率”这一前提,即P =UI 是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