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 格式:ppt
- 大小:15.58 MB
- 文档页数:193
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4.1 概述1.叠加式2.切割式3.综合式(1)当两形体相邻平行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有线。
1.叠加 实线 无线不平齐 平齐二、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连接关系 (2)当两形体相邻平行表面平齐时,结合处无线。
(3)当两形体相邻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4)当两形体相邻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线。
2.切割(穿孔)三、形体分析法4.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2.选择主视图。
3.选比例、定图幅。
4.布图视图位置、画基准线。
5.画出视图、检查、描深。
例1.画组合体三视图。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圆筒支撑板肋板底板主视图较多的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和各部分间的位置关系。
2.选择主视图安放位置: 投影方向: 其他视图中虚线少。
方便画图、放置平稳。
AB C D3.选比例、定图幅4.布图视图位置、画定位线5.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6.检查、描深例2.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例3.画导向块的三视图。
复习思考题1.组合体有那几种组合形式?2.组合体上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有那些?3.画组合体的视图时,怎样选择主视图?作业内容P151、2、3、4、5、6、7。
P17 1、2。
一、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4.3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2.要弄清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圆柱体的投影曲面轮廓素线面投影交线投影面投影3.注意抓特征视图形状特征视图位置特征视图4.善于构思物体善于对照二、看图的方法和步骤形体分析法1.看图的方法线面分析法2.看图的步骤(1)看视图抓特征(2)分线框对投影(3)按投影定形体(4)合起来想整体(5)线面分析攻难点例4.由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5.由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5.由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6.由两个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7.由主、俯视图,画左视图。
例8.由主、左视图,画俯视图。
注意视图中反映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过渡关系的图线例9.由主、左视图,画全俯视图。
第六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由基本立体组合而成的立体称为组合体。
本章将学习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特性,组合体画图和读图和基本方法以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一节组合体的三视图一、三视图的形成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二节组合体的构形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大多数机器零件均可看作是由一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几何形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几何体或它们简单的组合体,见图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堆叠和挖切两种形式,而常见为两种形式之综合,见图6-2。
(1)堆叠构成组合体各基本体相互堆积。
(2)挖切从基本形体中切去较小的基本形体。
(3)综合既有堆叠又有挖切。
二、各形体邻接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1)平齐与不平齐,见图6-3。
①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连接处应有线隔开。
②两基本体表面间平齐,连接处不应有线隔开。
(2)相交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其相交处交线一定要画出来,如图6-4所示,(3)相切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其相切处是圆滑过渡,应不画线,如图6-5所示,图中底板前端平面与圆弧面相切其平面上的棱线末端应画至切点为止。
切点位置由投影关系确定,相切处无线。
第三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一、形体分析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以及在某个方向上是否对称,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概念,为画图做准备。
(a) 轴承座(b) 形体分析图6-6 画组合体视图从图6-6中可以看出,该组合体由四棱柱底板、空心圆柱体、等腰梯形柱的支承板、直角梯形柱和四棱柱叠合的肋板组成。
支承板与空心圆柱体外表面相切,叠放在底板上,它与底板后面平齐。
肋板叠放在底板上,其上与圆筒外面相结合,后面与支承板紧靠,两侧面与圆柱面相交。
整个组合体左右对称。
注意:画图时不要把组合体看成是由各零散的基本体“拼接”而成。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注明什么是组合体呢?工程上的形状一般都较为复杂,我们将那些结构、形状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由于组合体的形状、结构较为复杂,在画图、读图和尺寸注明时,如不采用必然的方法,是很难做好这些工作,甚至会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主要应采用形体解析法.因此,我们第一介绍一下形体解析法.一、形体解析法本质上,无论多复杂的形体都能够看作是基本形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经切割或叠加组合而成的.因此,在解决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注明问题时,我们可将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基本体,从而可将解决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注明问题转变为解决各个简单基本体的相应问题,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了.这种人为分解形体的解析方法称为形体解析法.请大家看图:这是一个扶壁式挡土墙,运用形体解析法可设想将其分解成以下列图四部分:底板、直墙、扶壁、贴角(注:按底板、直墙、扶壁、贴角序次依次出现).底板是长方体,位于形体的底部;直墙也是长方体,位于底板的右上部;扶壁为五棱柱,位于底板的上部,直墙的左部;贴角为三棱柱,位于直墙的右下角.这个组合体是通过基本体的叠加形成的,因此也称为叠加式组合体.还有一种组合体可设想为基本几何体经过若干次切割而成的,请大家看图,图中所示的形体可看作是长方体用侧垂面切去一个三棱柱,再用水平面和正垂面切下一个三棱柱而形成的.这种可看作是基本几何体经过若干次切割而成的组合体,称为切割式组合体.在应用形体解析法研究组合体时,请同学们重视解析以下三个内容:形体解析法的内容1.各组成部分的形状;2.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地址;3.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各部分之间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不平齐、订交和相切等形式,当平面与平面平齐或平面与曲面相切、两曲面相切时不画分界线.请大家看图:这是在长方体的上面叠加半个圆柱,由于两形体的前端面平齐,因此在连接处无分界线;在两形体的左端面,圆柱面与平面是相切的,因此也不应有分界线.当两平面不平齐或两平面订交、平面与曲面订交、两曲面订交时,交界处应有线.这个形体也是在长方体的上方叠加一半圆柱,但因两形体表面均不平齐,也不相切,因此连接处应有分界线.刚才,我们介绍了形体解析法,它是组合体画图、读图和尺寸注明的基本方法.利用形体解析法我们就可以化难为易了.二、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为了所画的视图能能完满、清楚地表达物体各方面的形状,易于看懂.画组合体视图平时需要以下三个步骤: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1.形体解析2.视图选择(1)确定布置地址(2)选择正视图投影方向(3)确定视图数量3.画图第一步:需对组合体进行形体解析.确定是属于叠加式组合体还是切割式组合体;认识各部分的形状、相对地址及表面连接关系.第二步:视图选择:(就是确定用什么视图、用几个视图来表达物体)视图选纲要考虑物体布置地址、选择正视图投影方向、和确定视图数量三个问题;第一要确定布置地址.物体应按正常工作地址或将组合体上较大底板水平放置,并使组合体上尽量多的平面平行于投影面,这样可使视图反响表面实形,且使视图简单易读.不能够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应尽量垂直于投影面.若是辗转体,应使辗转体的轴线垂直于投影面,总之是使围成组合体的各表面尽量处于特别地址.布置地址确定后,接下来应确定正视图的投影方向.一般来说,正视图是3 个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正视图若是选定,组合体在三面投影系统中的地址就确定下来了.确定正视图投影方向的原则是:使正视图尽量反响组合体的形状特色,别的还要考虑各视图中的虚线应尽量少,以及合理利用图纸等.下面我们以扶壁式挡土墙为例,请大家解析一下,应入选择哪个方向为正视图的投影方向呢?若采用箭头B 所指方向为正视图的投影方向,则 D 为左视图的投影方向,这时,因为扶壁为不能见,因此左视图中的虚线很多;若采用箭头C 所指方向为正视图的投影方向,整体形状特色反响较少,扶壁、贴角两部分两部分形状的特色未能获取反响,箭头D所指的方向更不能取;采用箭头A 所指为正视图投影方向,很多地反响了组合体各部分的形状特色及相对地址关系,最为合适.最后确定视图数量.为便于看图、节约画图工作量和节省图纸,应在保证完满清楚地表达形体形状、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数量.可依照形体解析的结果,逐个确定各部分所需的视图数量,尔后得出表达整个形体所需的视图数量.比方扶壁式挡土墙,对该形体的底板、直墙都需用三个视图表达,扶壁、帖角只需用正视图和俯视图(或左视图)表达,最后确定用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在对形体作完形体解析和视图选择后,就可以定比率、选图幅,尔后画图了.第三步:画图.画图前,第一部署视图,部署视图时注意使视图之间及视图与图框之间间隔平均并留有足够注明尺寸的缝隙.尔后依照形体解析的结果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地址,逐个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视图,并及时办理表面的连接关系及相互间的掩饰关系,形成三视图底稿.下面仍以扶壁式挡土墙为例说明画图步骤.第一画底板.画直墙.由于直墙的前后端面与底板的前后端面平齐,因此正视图中两立体连接处的线不存在.画扶壁:因扶壁左端面与底板左端面平齐,在左视图中两立体连接处的实线不存在.但由于直墙的右端面与地板连接处应有虚线,因此这两处应画虚线.(蓝颜色线闪烁后消失).画贴角:因贴角前后端面与直墙及底板前后端面平齐,因此正视图连接处不存在线.最后,检查无误后加深.对于切割式组合体,应先画出未切割前的基本体的视图,尔后按所解析的切割序次作图.比方,某形体可看作是长方体切割而成的,那么就先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然后按所解析的切割序次作图.三、组合体的尺寸注明组合体的视图只能反响其形状,不能够反响其大小及各部分之间精确的相对地址,因此,必定注明尺寸.尺寸注明应“正确、齐全、清楚”.所谓正确,是指尺寸注明应吻合第一章所述的尺寸注明的基本准则.请同学们课后将第一章的有关内容复习一下.尺寸齐全,应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整体尺寸.1、尺寸齐全是指所注尺寸应完满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做到尺寸齐全,应注全三类尺寸:定形尺寸:即确定各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要在形体解析的基础上,分别注明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确定组合体各部分相对地址的尺寸.注明定位尺寸时,要选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定位基准,物体的端面、轴线和对称面均可作为定位基准.整体尺寸:确定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2、尺寸清楚为读图方便,所注尺寸应排列整齐,便于查找.注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尺寸应尽量注明在反响形体形状特色的视图上,而且要凑近被注线段,表示同一结构或形体的尺寸应尽量集中在同一视图上.2)与两视图有关的尺寸,应尽量注明在两视图之间;3)尽量防备在虚线上注明尺寸;4)尺寸线尽可能排列整齐.尺寸注明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对于工程形体的尺寸注明还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这需要具备必然的专业知识后才能渐渐做到.下面我们注明扶壁式挡土墙的尺寸.第一注明定形尺寸.依照形体解析结果,分别注明每部分的定形尺寸.底板的定形尺寸①、②、③,直墙的定形尺寸⑤、④、②,扶壁定形尺寸⑥、⑦、⑧、⑨、⑩,贴角定形尺寸⑾、⑿、②.考虑到要注明在反响形体特色的视图上,而且要凑近被注线段,所以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都标注在正视图上.接下来标定位尺寸.直墙的左右地址需要确定,尺寸⑦即是扶壁定形尺寸,也是直墙的定位尺寸.扶壁的前后地址需要确定,因此应注明尺寸⒀、⒁.再注明整体尺寸①、②、⒂.由于直墙高度尺寸④=⒂ - ③,可省去不注,将⑿与③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