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问题疫苗事件
- 格式:docx
- 大小:23.07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疫苗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的漏洞,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疫苗事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分析疫苗事件背后的原因,探讨如何防范疫苗事件的发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疫苗事件回顾1.事件背景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涉案疫苗涉及25个省市。
这批疫苗未经批准,未经检验,流向了全国多个省份,涉及疫苗种类繁多,包括儿童疫苗、成人疫苗等。
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展自查自纠,部分疫苗已投入使用,引发公众恐慌。
2.事件原因(1)监管漏洞。
山东疫苗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如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监管不力,导致非法疫苗流入市场。
(2)企业违规操作。
涉案企业为追求利润,非法购进疫苗,未经检验合格即销售,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基层防疫部门监管不力。
部分基层防疫部门对疫苗进货、储存、使用等环节监管不严,导致非法疫苗流入接种点。
三、疫苗事件引发的思考1.疫苗安全的重要性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疫苗安全的重要性。
2.疫苗监管体系的完善(1)加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
(2)建立健全疫苗追溯体系,实现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3)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提高公众疫苗安全意识(1)加强疫苗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安全的认识。
(2)倡导科学接种,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苗。
四、防范疫苗事件发生的对策1.加强疫苗监管(1)完善疫苗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
(2)加强对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疫苗质量。
(3)建立疫苗追溯体系,实现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提高企业自律意识(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符合国家规定。
山东非法疫苗案例分析作者:赵尉梅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山东非法疫苗案2015年曝光,次年3月引发热议,在网络舆情一再升温的情况下,政府不断回应并引导舆情,同时完成内部整合。
但同时也存在着回应迟缓、信息公开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如何改进值得探讨。
关键词:舆情;应急;沟通一、事件回顾山东非法疫苗案2010年发生,2015年曝光,2016年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
根据目前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舆论反映的一般过程,即:事件曝光—自媒体广泛传播—舆论反响—官方媒体跟进—舆论继续讨论—事情解决,下面就这一事件的发生经过进行简单梳理:(一)事件发生2014年底,济南警方开始就这一事件进行侦查。
2015年4月28日,山东济南警方突击检查了庞某租用的仓库,当场抓获庞某的女儿孙某,查获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腮腺炎等的二类疫苗、生物制品共25种,价值近70万元。
其违法经营的疫苗流向全国24省市,4月29日,公安部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1]。
(二)事件曝光2016年2月2日,央广网发布报道:《济南查获大宗失效人用二类疫苗案,涉国内24省市有疾控人员参与》。
3月18日,山东疫苗事件“震动”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澎湃新闻当日的报道“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引发广泛关注。
(三)政府回应3月15日,济南市食药监局稽查支队队长郝永刚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核实疫苗流向和使用单位。
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食药监总局已责成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立即查清疫苗等相关产品的来源和流向。
22日,最高检挂牌督办。
23日,李克强对案件作出批示;28日,国务院批准组织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部门联合调查组,开展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截至4月25日,已查实45家涉案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编造药品销售记录、向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疫苗等生物制品、出租出借证照、挂靠走票等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有关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在对这些企业依法予以查处[2]。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处理流程
哎呀呀,说起山东问题疫苗事件,那可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那到底是怎么处理的呢?来来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一开始啊,这事曝光后,那简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就好像是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扔下了一块巨石!大家都震惊了,愤怒了,这可是关系到孩子们健康的大事啊,能不着急吗?好多家长都慌了神,到处打听自己孩子打的疫苗有没有问题,那场面,真的是让人揪心!
然后呢,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啦!就像消防员冲向火场一样果断!他们开始严查涉事的企业和人员,一个都不放过!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能查清楚吗?”嘿,那必须能啊!警察叔叔们可不是吃素的呀!他们就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接着呢,对那些违法违规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就好比是给坏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知道,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伤害孩子们的人,绝对不能放过!
还有啊,政府也加强了对疫苗市场的监管,这就像是给疫苗上了一道保险锁!以后可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这多重要啊,是不是?
最后,我想说,这件事虽然很糟糕,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也看到了希望!我们看到了政府为了我们的健康在努力,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的力量!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问题就对所有的疫苗失去信心,就像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就坏了一锅粥啊!我们要相信,未来会更好!疫苗会更安全!我们的孩子们会更健康!
总之,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伤痛,但也让我们更加坚强和警醒!相信经过这次的事件,我们的疫苗安全会更上一层楼!。
论山东疫苗事件摘要:食品药品问题最近几年屡次出现在新闻媒体中,无一不令人触目惊心,近来,又曝光出山东疫苗事件,立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在这震惊全国案件的背后,我国疫苗行业的潜规则和监管漏洞暴露了出来,同时相关立法也有瑕疵,这警醒我们必须在食品和药品安全上严加治理,以杜绝该类问题再次出现。
关键词:山东疫苗案;生产、销售劣药罪;非法经营罪一、事请经过2016年三月份,山东警方破获的一起非法经营疫苗案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庞某卫与女儿孙某非法购进25种人用二类疫苗,调查中共梳理出向庞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涉及全国24省市,涉案金额高达5. 7亿元。
庞某卫所贩卖疫苗虽是正规疫苗厂家生产,但其未按规定进行冷链存储和运输,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
二、造成的影响此次涉案的疫苗包括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12种疫苗无第一类疫苗,全部为第二类疫苗属于二类疫苗。
根据我国的规定,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庞某所销售的这种未经2℃一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本可通过接种疫苗免疫来避免死亡,但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免疫无效,接种者可能会感染发病死亡。
虽然疫苗本身不会产生危险性,但过期或无效疫苗显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这所造成的结果是致命的,其次,接种者花了钱,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免疫效果。
可见过期疫苗、失效疫苗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对于接种者容易造成对传染疾病疏于防范,进而加重病情,财产损失的同时,对人身健康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近年来重大疫苗事件案例
1. 2018年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事件:该公司涉嫌大规模生产、销售不合格狂犬病疫苗,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2. 2016年武汉生物制品破伤风疫苗问题:该公司被曝光生产的破伤风疫苗部分批次未实现“一瓶一针”管理,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3. 2013年深圳康美生物制品超标事件:该公司涉嫌生产销售非法、假冒、劣质疫苗,引发社会关注和公众恐慌。
4. 2010年上海华宝生物制品百白破疫苗问题:该公司被曝光生产的百白破疫苗部分批次有安全隐患,引发公众关注和家长恐慌。
5.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红旗制药公司“销毁”疫苗事件: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误操作,有部分疫苗受到污染,但公开声称已销毁,却仍在销售给各地医院,引起公众恐慌。
山东疫苗事件始末到底是怎样?兴艺堂2016-04-21 10:45:20疫苗问题工作阅读(2845)评论(1)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更多好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gyitang99这两天微博上都在热议的山东疫苗造假事件的始末到底是怎样的,贾乃亮,李小璐,李湘等明星也同时在转发着“疫苗之殇”的这样文章,就很多新妈妈来说,就会对宝宝接种疫苗担心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这篇文章。
山东疫苗事件始末2016年3月18日——山东济南某母女涉嫌非法经营二类疫苗被查出,涉案金额达5.7亿元,流入了全国18个省市2016年3月19日——被发现从此购进的疫苗涉及的24省市分别是: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
2016年3月20日——山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经对警方提供的,关于庞某非法经营疫苗案查封疫苗品种的清单进行核实,发现实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具体名单如下:12种疫苗无第一类疫苗,全部为第二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脊髓灰质炎灭火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乙型流脑减毒活疫苗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汉逊酵母)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水痘减活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2种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种治疗性生物制品:细菌溶解物————————————————————————通过这个新闻,小编也是特别揪心,疫苗是每个小孩子为了抵抗疾病而接种的,这些问题疫苗到底有哪些问题呢?问题疫苗是未通过冷藏储存就直接流入市场,而一般疫苗是必须贮存在2~8℃的恒温环境里面。
第1篇摘要:2016年,我国疫苗行业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波,即“夺命疫苗”事件。
这起事件涉及数十万儿童的健康安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起案件,探讨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和社会影响。
一、案件背景2016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因接种“问题疫苗”死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介入调查,发现这起事件并非个案。
经调查,涉案疫苗生产厂家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涉案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和狂犬疫苗。
二、案件经过1. 揭露真相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
经查,长生生物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生产销售的百白破疫苗和狂犬疫苗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其中,百白破疫苗可能影响儿童免疫力,导致疫苗失效;狂犬疫苗则可能无法有效预防狂犬病。
2. 调查结果公布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调查结果,认定长生生物违法行为严重,涉及产品不合格。
随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产停业,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3. 社会反应“夺命疫苗”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哗然,公众对疫苗安全问题、监管漏洞等问题产生担忧。
多地家长要求退换疫苗,部分地区出现疫苗恐慌现象。
三、法律问题1. 疫苗质量问题长生生物生产的疫苗存在质量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2. 监管不力“夺命疫苗”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监管部门在疫苗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监管不力,导致疫苗质量问题长期存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刑事责任长生生物及相关责任人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山东疫苗事件一、山东疫苗事件的始末2016 年3 月11 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翟金亮告诉澎湃新闻,2010 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 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 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 亿元。
山东疫苗事件始末2015年4月,山东济南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随后济南警方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核实疫苗流向和使用单位。
2016年2月2日,济南警方向媒体通报此案,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16年3月18日——山东济南某母女涉嫌非法经营二类疫苗被查出,涉案金额达5.7亿元,流入了全国18个省市2016年3月19日——被发现从此购进的疫苗涉及的24省市分别是: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
2016年3月20日——山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经对警方提供的,关于庞某非法经营疫苗案查封疫苗品种的清单进行核实,发现实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公布具体出事的疫苗名单。
2016年3月21日——山东食药监局发布最新公告《山东采取有力措施严查非法经营疫苗案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卫计委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要立即成立联合工作组,查清疫苗去向。
9家药品批发企业涉嫌虚构销售渠道被通报。
2016年3月22日——央视新闻【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近来,毒疫苗事件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人民的深思。
这也应该引起各位2017考研的学子们的关注。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事件的始末吧。
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毒疫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悍然大波。
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
舆情发酵速度极快,在曝光当日就被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重要新闻媒体报道,多家地方媒体发布评论文章。
“问题疫苗”事件在舆论场中引发较大的恐慌情绪。
事件惊动了中央领导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从毒疫苗事件的不良负面影响,到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作为对时事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的各位2017考研考生们,应该能从中嗅到考研政治的时事热点。
下面,文都考研政治老师李颖老师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考点,提醒大家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考点链接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普遍联系的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人们从毒疫苗事件中想到庞某及其女儿与不法商人之间的联系,进而想到国家监管部门的职责、法治问题,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考点链接2:毛中特“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从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的角度看山东非法疫苗案件(注:括号内划线的内容为讲稿,不需要打在PPT上)回顾:山东疫苗案件是指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庞红卫等人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立即挂牌督办,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检察机关加强与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衔接,批准逮捕355人,已起诉291人,立案查处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174人。
(继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后,山东非法疫苗案件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政府的监管力度上,疫苗这种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机制很难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我们注意到本案件中的非法疫苗均属于二类疫苗)提问:什么是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包括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口服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自费,那就会存在市场和消费者的利益冲突。
通过查阅文献和之前学习的内容,我们知道:)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1、药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说,卖家或者产家拥有比消费者更多的信息,消费者容易受到源自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药品,容易被诱导需求)2、药品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公共产品:如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导致提供者获得的利益小;而第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选择消费,提供者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3、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产家或者企业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就不可避免的压低成本或者降低产品的质量)4、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市场化程度低,违背市场交易的行为层出不穷)(药品市场的安全监管出现了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2005年6月1日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企业具备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2)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2006年3月8日印发的《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中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使用的冷藏车或配备冷藏设备的疫苗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条件应符合疫苗储存要求。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
✓热点概述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
母女涉嫌非法购入2.6亿元非法疫苗,卖出金额3.1亿元,买卖涉案资金总额共计5.7亿元,非法获利5000多万。
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此次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有山东、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
根据已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
✓相关评论
@光明日报评论:“长时间大量的疫苗流入非法渠道,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说明我们的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漏洞。
”李国庆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监管工作,目前我国有1.2万家药品批发企业、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药品零售企业,监管对象数量多,基层人员缺乏,全国有药品检查资质的人员不足500人,监管检查存在死角盲区。
@人民日报评论:建议以此次事件为政策窗口,秉持“最小折腾,最稳路径,最大改善”的原则,从制度层面明确“食药警察”队伍。
一方面,新队伍不新增行政编制,可通过现有食药稽查人员转换身份或公安民警转任岗位来实现。
另一方面政策可先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市县和基层延伸。
尤为重要的是,改革最终目的是突破单一行政监管的传统模式,综合运用刑事司法等手段治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真正落实用“四个最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模拟题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
母女涉嫌非法购入2.6亿元非法疫苗,卖出金额3.1亿元,买卖涉案资金总额共计5.7亿元,非法获利5000多万。
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参考要点
此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恐慌,很多家长深深担忧自己的孩子是否打上了问题疫苗。
疫苗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此事不仅关乎孩子们未来的健康,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切措施防患未然。
此案暴露了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一方面,监管本身难度大。
一些违法企业虚构购销流向,上下游涉及的企业数量多,有的还涉及跨区域配合问题,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例如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庞某一人的上、下线就有300余人之多。
而另一方面,具有资质的基层监管人员数量很少。
加之近几年机构改革,好多人员轮岗等等也对基层监管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应该对苗接种人群的风险进行,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妥善做好后续工作。
其次,政府应切实控制、掌握此次疫苗事件的实际损害,完成相应的追责和依法惩处,推动健全监管体系,对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
是要让公众相信整个处理过程的真实性,恢复人们对国内疫苗可靠性的信心,
最后,体的官员协同专业人士站出来,以他们的真诚、责任感带动舆论,使政府全面认真处理此事的决心具象化,因为机构和通知对公众来说毕竟有些笼统。
让“机构”与“舆论”的互动变成人与人的直接沟通,效果可能更好。
政府高度重视此事件,并及时查处相关责任人,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减少了百姓的恐慌。
相信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下,一切违法行为、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终将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