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为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国家实施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为严格做好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项目要求1.已完成的科技立项项目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项目不在申报范围内.2.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已在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和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不在申报范围内.3.项目完成期限一般应为一至三年。
二、申报对象申请国家项目的申请人必须是在立项工程启动时间正式注册的在校本科生,申请者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进行申报,申报团队不能超过5人。
三、审查细则(一)组织机构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计划的组织与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团委、学工部、科技处、财务处及设备处主要负责人。
教务处、团委、学工部主要负责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组织工作,教务处同时负责学生实验条件的保障;科技处负责协助项目征集;财务处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设备处负责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对学生的开放及管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秘书由团委和教务处主管学生创新性实践活动的副书记和副处长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实施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
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教务处和团委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团委和教务处主管学生创新性实践活动的副书记和副处长组成。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审委员会,负责项目的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绩的评定及学分的认定。
各学院成立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小组和评审分委员会,工作小组负责学院实施方案的制定与组织落实,评审委员会负责申报项目的初审和推荐.(二)项目管理1.项目的申报:由科技处、各学院、教务处和团委共同进行项目征集,学校计划实施办公室统一发布指南,由学院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学生申报。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
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
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立足兴趣、突出重点、鼓励创新、交叉联合、注重过程”的原则,按照“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管理”的要求,通过“自由申请、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以项目为研究载体,在导师指导下,注重学生自主实验和过程训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学校成立由创新创业就业学院、教务处、科技产业处、财务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学生工作处(部)和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项目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统筹规划各项工作,其日常管理机构是创新创业就业学院。
创新创业就业学院负责具体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计划的日常管理,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专项经费使用监管、工作总结与成果汇编等工作。
第四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基层单位是各二级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各二级学院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学生的项目申报、项目的初选、导师配备、业务指导等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创新创业就业学院负责项目的分科类组织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专利申请及奖励建议。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第六条项目申报对象为一至三年级在校在籍的本科生。
申请者要学有余力,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对确有特长的学生,经专家组考核,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引导与实施摘要:本文针对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进行选题与立项、项目该如何实施,以及学校该如何管理,实验室该如何配套支持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提供了长江大学在该项目管理中的独特措施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管理1 引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为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近几年实施的效果来看,确实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产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激发了在校学生的创新热潮。
但要把这一项目贯彻延续下去,还必须重视和正确引导学生的选题、路线设计及实施方案等,因为现在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体是刚进入大三学习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还不宽,考虑问题的深度还不够,要从已知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合适的研究课题还存在一定困难。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大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就如何实施,学校如何监管、实验室如何开放等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帮助大学生找到切入课题的思路和顺利实施的策略。
2 教师的引导是大学生创新性课题的重要来源教育不仅是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对教师也有了较高要求,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1]。
所以教师的授课,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要求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启迪科研思维,因为教师的授课是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的重要来源。
笔者所授课程是《微生物学》,其主要内容是讲授微生物的类群与结构、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微生物免疫及微生物的应用。
在授课中经常把身边的事件及挖掘的科研课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提出相应问题,要求学生提供解决思路和办法,逐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科学研究,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科研潜质的目的。
现把一些应用列举如下:(1)在讲授微生物的代谢时候,笔者带了2包荆州一乡镇企业生产的江汉平原特产——腌制红菜苔(真空包装),其中一包胀气很厉害,一包正常。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及报销注意事项1、 经费使用范围1. 样品测试费、试剂费等;2. 创新项目用复印费、打印费及论文装订费等(合计不超过项目经费的25%),超过100元需附上清单;3. 购文具及其它易耗品等,超过100元需附上购物清单;4. 创新项目用邮费;5. 与创新项目有关的车费旅费(火车、汽车、公交、出租车),火车票限报硬座;(寒暑假期间的车票不予报销),交通费不得超过20%,南京市内交通费不得超过5%;6. 科研项目所需图书资料费(合计不超过项目经费的20%);以上经费的使用必须与所申请的创新项目相关,且不能购买固定资产类设备(如电脑、移动硬盘、mp3等),规定未尽事宜由教务处实践科负责解释。
2、 报销要求1. 转帐请填写“南京大学经费转帐单”,付款单位项目代号待审核时由教务实践科老师填写,付款经办人签名处必须由本人及导师签名;2. 需报销的发票必须由本人及导师签名;3. 报销复印费、打印费必须附收款单位出具的盖有公章的复印清单和打印清单;4. 报销定额发票需填写“费报销支出凭证”,经办人处由本人及导师签名;5. 需报销的文具、办公用品发票必须详细填有单价、数量及总额或附收款单位出具的盖有公章的清单;6. 报销火车票和长途汽车票需填写“车船费详细登记表”及“南京大学出差差旅费报销表”,经手人处需由本人及导师签名;7. 报销公交及出租车费需填写“费报销支出凭证”,经手人处由本人及导师签名;8. 报销邮费需填写“南京大学邮费支出报销单”,经手人处由本人及导师签名;9. 报销购买书籍的发票需填写“南京大学工具书及资料验收单”,经手人处需由本人及导师签名。
将所有需报销票据按报销要求整理后按照规定签字,另外详细填写南京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单,之后将经费使用单及所有报销单据交教务处实践科老师处审核。
具体报销要求请查看财务处主页或创新网站报销攻略等材料。
三、审核安排每周审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注意查看创新网站和教务处版通知。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体会[摘要]介绍了吉林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具体实施策略,并从创新项目实践的具体工作中总结出学生是项目的主体、重在过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三点体会,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高学生创新实验能力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计划高等教育创新大学生为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在高校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文化,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试点工作。
2007年,该计划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吉林大学作为第一批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60所高校之一,自2007年实施以来,学生积极参与,计划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本文在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概况和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指导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体会,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借鉴作用。
一、吉林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概况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在2003年以来开展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实施的。
截止2011年末,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共立项五批,批准确立资助项目21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48项,参与学生14000多人,资助金额近800万元。
立项项目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全校35个学院均有立项。
立项项目在数量上逐年递增,而且形成交叉学科课题,如在2010年立项的国家级项目中,交叉学科占17%。
截止2011年底,立项项目共结题1185项,优秀项目67项,取得显著成果。
如,首批结项的34个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申请专利2项,其中《sr-sb复合变质对mg-si-al合金中mg2si生长形态选择规律的影响》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申请专利1项。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汇报人:2024-01-07•项目背景与意义•项目研究内容与方法•项目实施计划目录•项目预期成果与风险控制•项目可行性分析•参考文献01项目背景与意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起源于21世纪初,旨在鼓励大学生通过实践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该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提供资金、场地、设备等支持,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开展实验、自主分析数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背景介绍0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部分优秀项目可以转化为科技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0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学科前沿,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02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该项目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该项目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2项目研究内容与方法确定研究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需求或科学问题出发,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
这需要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际需求,并考虑如何为该领域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文献综述全面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向,找出研究的空白点和创新点。
同时,文献综述也是为了确保研究问题和方法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实验设计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实验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
案例研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实际案例验证研究结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