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5篇《北大荒的秋天》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文章中比喻句、拟人句和总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的。
2、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北大荒的美好,感受语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吗?3、是啊,我们一起来赞美它!二、感受北大荒的美1、北大荒秋天美在哪里呢?(板书:天空、小河、原野)2、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它们究竟是怎样的美呢?边读边圈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4、天空的美(1)你觉得天空美在哪里呢?你找出了那些句子或词语?(2)流云的色彩很美,圈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读一读(3)前三个词语很有特点,你还能说出像什么一样的什么颜色这样的词来吗?(4)色彩真多啊!那么多的色彩,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5 )第二句除了色彩多让你感受到流云美,还有什么也让你感受到美了?(6)流云的变化快,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转眼间、抖动)(7)你能把流云的色彩多、变化快读出来吗?读好第二句。
(8)流云是一直有的吗?什么时候才有?(9 )天空有流云时很美,没有流云时美吗?(10)什么叫一碧如洗?(11) 一眼望去,天空蓝蓝的像洗过一样,非常纯净,这样的天空美吗?小结:天空没有云时很美,有流云时又是五彩斑斓的,太美了!你们有信心读好吗?5、小河的美(1)北大荒的小河又是怎样的美呢?你找到了哪些句子?(2)小河美在它非常清澈,似乎能看到小河里的什么?(3)还有那些词语让你感觉到小河是清澈的?(透明的、蓝绸子、明镜)(4)小河还美在哪?(5)宁静从什么地方看出来?(6)原来水面上有波纹吗?(7)小结,如果说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是一种宁静之美,那么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之美。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了一首古诗《山行》,大家还记得吗?那么那首古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田野真美啊,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
但是,在建国前,在我国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秋天却是怎样的呢?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被人们称为“北大荒”。
(板书北大荒)如今,北大荒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二、课文学习。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首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或者你心中有哪些疑问呢?学生提问,自问自答。
互相讨论,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
2.检查学生的字词学习Huāng huī tòu wãn北大荒银灰透明波纹dòu jiá rán shāo líng lǐng豆荚燃烧摇铃山岭máng lǔ jǘ jiàng茫茫几缕橘黄绛紫lán châ dǜn yàng斑斓清澈顿时漾起páng zhēn脸庞榛树3.齐读4.分析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初读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的美的呢?(板书景色优美物产丰富)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北大荒风景优美的呢?二、学习课文2—4小节。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2)北大荒的秋天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天空一碧如洗)学生理解“一碧如洗”。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真美。
到了傍晚,绚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西边的天上会出现什么?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呢?师口述课文。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大荒的秋天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一篇散文,题目为《北大荒的秋天》。
该篇文章旨在通过描写北大荒在秋天的景象,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农业发展的渴望和对农民劳动者的敬重。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北大荒在秋天的风光,懂得欣赏自然美景。
2.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尊重劳动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阅读散文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
难点:理解和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感知北大荒的美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四、教学准备•课前准备:散文《北大荒的秋天》、黑板、粉笔•课堂准备:语文书、录音机、PPT五、教学步骤(一)导入让学生看一张北大荒的照片,问学生:“这里是哪里?你有没有想过秋天的北大荒会是怎样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预习小组分享预习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预习的收获和困难,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
(三)整段阅读老师朗读全文,让学生跟读,然后进行大声朗读,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感。
(四)分层指导阅读1.逐句阅读,边读边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
2.理解段落间的连贯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突出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文学中的美感。
4.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到高科技农业所带来的改变,同时也懂得尊重劳动和珍惜粮食。
(五)互动问答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1.散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2.散文中对高科技农业的描述与以往的传统农业有何不同?可能对农村带来什么影响?(六)课堂小结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再次回味美丽的北大荒秋景,同时也理解到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对那些默默付出的农民们的敬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感知北大荒的秋天来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劳动精神的尊重,而且也通过在线让学生交流达到集体合作和个别学习的平衡,这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美的感悟。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北大荒的秋天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大荒的历史和现状,感受祖国农业生产的成就;2.学习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元素,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3.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效果;二、教学内容:1.课文:《北大荒的秋天》;2.康康文学家在作品中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北大荒的历史和现状的;3.学习如何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2.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北大荒农田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张图片中的内容。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北大荒的历史和现状。
2. 阅读课文教师分段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释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并让学生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师:大家看到了,文中描述的是北大荒的景象,那么文中的北大荒指的是什么?学生:指黑龙江省的一个地方。
教师:非常好,请看黑板上的黑龙江省地图,一起来找找北大荒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学生:在黑龙江省最北面的一个地方。
3. 核心阅读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老师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文中的描写时,注意到一些细节,然后让学生试着想象这些细节描写背后的含义和情感。
教师:我们通过刚才的阅读,发现文中描写了很多农作物的成熟情况、果实的大小、味道,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北大荒丰收的景象。
这些细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4. 课文赏析教师通过翻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元素,然后根据这些元素来发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教师:大家觉得,在《北大荒的秋天》中,除了描写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还有什么其他的元素?学生:有季节的变化。
教师:非常好,季节的变化让文中的主角更加真实,你们有没有发现文中描述的天气和季节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大小、味道有什么影响?学生:对。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北大荒的秋天》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漂亮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
学习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想象推测,揭示课题。
师边描述边书写“荒”字:有一个地方草木死亡(书写‘草字头、亡’),水流枯竭(书写‘川’),十分荒凉,(学生齐读“荒”,在描红格上描“荒”字,)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北大荒”(出示图片)过去,那里,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凉。
所以,人们就把这荒凉的地区叫做“北大荒。
而现在的北大荒呢,又有一个名字叫“北大仓”,像藏了许多宝贝的漂亮仓库。
这不,我们走进她的秋天去看看。
(板书:的秋天)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没有让大家停下来,你们就一直读课文,读完一遍站起来读第二遍。
(学生读课文)2、检查朗读课文和学习局部生字和词语。
(1)第一自然段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
老师想听一听你们的朗读。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请一位同学读。
(一生读)(2)第二自然段师:第二自然段生字特别多,让它们先跳出来和大家见个面。
出示:几缕(lv)流云橘(ju)黄绛(jiang)紫五彩斑斓(lan)锦(Jin)缎duan (“锦缎”为认读字,其他为带读字,注意“缎”的读音)师:这些生字新词组合成了这样一段内容(出示课文第二段)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黄昏,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漂亮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先出示带生字拼音的段落,后去掉认读字“锦缎”的拼音,让学生认读。
5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秋天来到了。
人们喜欢秋天,因为秋高气爽;人们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小朋友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气候凉爽宜人,还可以秋游,投人大自然的怀抱,去欣赏那秋天的美景。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
(板书:北大荒的秋天)2生读课题,问: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3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简介“北大荒”:包括我国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
从前的北大荒一片荒芜,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们称它是“北大仓”。
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遇有生字词做上记号,参照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尝试理解词语意思。
(2)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划分段落。
①秋天来了;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美;③秋天的北大荒“大豆摇铃千里金”;④赞扬北大荒的秋天美。
(3)思考:①如果要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的秋天,该怎么说? ②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指名朗读课文。
(4)同座讨论分段意见。
组织交流后小结:全文可分四段。
第二~四自然段为一段,其余各自然段自成一段。
(5)赞美北大荒可以用“美”或“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6)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美在丰收。
三、指导书写1讲解字形。
半包围结构。
首笔“撇”起笔要高,要写短平,“秀”下面的“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后写撇。
最后一笔是“平捺”。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主备人:冯婷2017年9月17 日星期日备2017年9 月19 日星期二用
第二课时 5.北大荒的秋天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了解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2.能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法写出某一场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第四自然段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仿写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6篇】《北大荒的秋天》篇一一、教材分析:《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文章共有六小节。
先写了秋天来了,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丽,第五节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对北大荒的情况并不了解,无论是对北大荒过去的开垦,还是如今的繁华都了解甚少。
教学前可让学生查找交流有关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三、设计理念:根据课文特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通过充分地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那种简练而有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1、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一节,生闭眼想象。
2、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受: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板书: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一)品味天空的美(1)书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
什么叫一碧如洗?想看看这样的天空吗?(看屏幕上的图片)(2)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3)我们一起来欣赏流云的美丽(看图片)(4)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8篇】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北大荒秋天的到来。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写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写北大荒物产的丰富。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赞美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重难点品味词语,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设计理念进行美的熏陶。
展示图片感知美,赏析词语体会美,仿写句子表达美。
教学过程导言、揭题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北大荒。
(板书:北大荒)我们边游览边学习课文。
它在祖国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从合肥出发一直向东北方向走。
(课件展示合肥至北大荒示意图)看图形象感知(课件展示北大荒美景)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游览。
请听:这是北大荒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认为北大荒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回答,师板书:的秋天美)初读课文,感知美是啊!北大荒真美啊!我们课文中的北大荒更美,它美在哪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一遍。
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2)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板书:天空小河原野物产)精读课文,品析美(一)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齐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最能表现天空美的句子。
(1)齐读:(课件展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板书:色彩)(2)指名读表示颜色的词。
问:你读了这些词联想到了什么?(读到“银灰”,想到像银子一样的灰色,读到“血红”,想到像血一样的红色)(3)请说出以上类型的词。
(雪白、漆黑、桃红、天蓝、草绿、葡萄灰、柠檬黄、茄子紫)(4)欣赏美景,练说句子。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北大荒的秋天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北大荒的秋天教案1教材解读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
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之难点。
设计理念1.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
以“疑〞为主线,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生疑〞开始,让学生的“释疑〞过程在阅读中进行,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存疑〞中延伸。
2.对话式阅读教学理念。
以“读〞为载体,让学生在广泛而深入的读书活动中与同伴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对话。
教学流程一、导入:与课题对话,激趣挟疑入文1.(教师板书:秋天)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哪些诗句(师生交流)2.(教师板书:北大荒)这是一个地名。
看到这个地名,你猜测它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师生交流)3.今天的北大荒并不荒芜。
它位于什么地方呢(出示中国地图,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所在的省份,在此根底上指明北大荒的相对位置)4.补充文题,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阅读课堂不仅仅呼唤琅琅的书声,更呼唤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与思辨。
让学生首先与文题中的“秋天〞一词对话,不仅仅是温故知新的过程,更是为学生与“北大荒的秋天〞进行对话做“言语铺垫〞;让学生再与文题中的“北大荒〞一词对话,而且让这一对话首先从“望文生义〞开始,这既是一个激趣的过程,更是为学生与展开对话做“思维铺垫〞。
阅读需要期待,置身于这样的“对话场〞中的学生,他们的阅读期待必然强烈。
二、初读:与词句对话,扫清阅读障碍1.自由读课文。
教案名称:《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4. 学生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荒吗?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能想象出那里的景色吗?2. 展示图片:展示北大荒秋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描写北大荒秋天的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二、初读课文(10分钟)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检查生字: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读音,纠正错误。
3. 朗读展示: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纠正读音。
三、细读课文(15分钟)1. 分段朗读:教师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讨论内容:每读完一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段的内容,理解其意义。
第一段:描述北大荒秋天的景色。
第二段:描写北大荒秋天的丰收景象。
第三段:表达作者对北大荒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理解课文(15分钟)1. 提问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如“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北大荒的秋天是金色的?”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北大荒秋天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美景。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题{个别读、示范读、齐读}2.复习词语:生词:北大荒银灰透明波纹大豆燃烧摇铃茫茫先自渎一遍,指名甲读{好——齐读一遍;不好——请乙读——齐读}熟词:映照顿时脸庞一碧如洗赞美挺拔锦缎热闹非凡明镜橘黄哗啦啦转眼间自渎一遍,生领读一遍总括3.上节课老师跟同学们初到北大荒,北大荒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打开课本,快速的朗读一下课文4.交流: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三、精读课文1.那我们具体看看天空美在哪?出示投影片第2小节学生自由朗读交流:板书:天空一碧如洗五彩斑斓一碧如洗的天空,说明这个天空碧蓝碧蓝的,万里无云。
(一个朗读)他把流云比作了仙女手中抖动的锦缎,多美呀!谁来完整的把这句话读一下?(2个)北大荒的秋天就是这么美丽,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天空的美(齐读)面对这样一碧如洗,五彩斑斓的天空,我们不禁要感叹到“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挂出小黑板“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2.那我们低头看小河,小河又是如何的美的?学生自由朗读第3小节,读完后小组讨论:小河是怎样的美?板书:小河清澈见底3.老师从刚才小朋友热烈的讨论中了解到你们都已经体会到小河的美了,下面,谁来通过朗读把它的美表现出来?(读4、5个)4.我们看到这样清静的小河,又要忍不住赞美到“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分小组朗读,比比哪一小组读的好)5.美丽的天空,清澈的小河,让我们一起到原野走一走,那儿不但美丽而且热闹。
(出示第3小节投影片)师范读第4小节,学生思考:(1)这一段里一共写了哪些事物?(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交流:主要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热闹非凡板书:原野热闹非凡(1)在投影片上划出所写到的事物的名称:大豆、高粱、榛树叶子(2)大豆——很多,成片,都成熟了,相互碰撞,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这其实就是人们在秋收时欢乐的笑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开发区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北大荒的秋天本课初备课时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
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1、用钢笔描红。
2、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课文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开发区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北大荒的秋天本课初备课时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