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美国的联邦制
- 格式:pptx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1
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1.背景:⑴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⑵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
①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
②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
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⑴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
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
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
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⑵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
(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
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知识点整理1、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2、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3、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4、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5、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独立宣言》的评价:①是第一个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纲领的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②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6、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7、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颁布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意义: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美利坚民族获得解放),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摧毁英国殖民枷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0、独立战争的最大成果: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使美国获得独立。
11、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①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复习提纲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课程标准:知道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开始:1775年4月19日, 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2.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并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历史九上第19课《美国的独立》知识点知识点一、独立战争的序幕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
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2.英国与殖民地矛盾激化:表现:①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
②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③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知识点二、独立战争的爆发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直接原因):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2.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3.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1)时间、地点:1775年5月,费城。
(2)参会代表: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
(3)内容: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4.《独立宣言》的发表:(1)时间: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2)起草者:杰斐逊(3)内容: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4)意义:①《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②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5.转折: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从此美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国际援助:萨拉托加大捷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