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852.96 KB
- 文档页数:156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对于保护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为了准确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被检测物质的特性、浓度范围、检测灵敏度等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进行有毒物质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在采集样品时,应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确保采样设备的清洁和校准。
对于不同类型的有毒物质,采样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气态物质可以采用吸附管或活性炭管进行采样,液态物质则可以采用吸附罐或吸附棉进行采样。
在采样后,样品的处理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避免外界污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另外,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维护也对测定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同时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对于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也是至关重要的。
测定结果应当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在选择检测方法、样品采集和处理、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维护、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方面都要做到严谨细致,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的测定工作有所帮助。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公共安全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 for hazardous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 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Z 159-2004 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 (GBZ 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芳和梁禄。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及检测标准GBZ 159— 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2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5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2004GBZ/T160.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0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160.11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160.12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3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160.14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5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160.16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160.17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8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160.19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160.20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160.21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160.22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160.23 —2004GBZ/T160.24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160.2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160.2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160.3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160.3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160.3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160.3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160.3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4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160.4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6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160.4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GBZ/T160.5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160.5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6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160.5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160.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160.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160.6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160.6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160.6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160.6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6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GBZ/T160.7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160.7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7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160.7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160.7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160.7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9 GBZ/T160.80 GBZ/T160.81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
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WS1-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10-14批准1997-05-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采样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测定采样。
本规范不适用于处理急性中毒事故时的测定采样。
2 术语2.1 工作地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操作或定时管理和观察的地点。
2.2 采样点:根据测定的要求,在工作地点选出的采集空气样品的地点。
2.3 收集器:用于采集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器具,如固体吸附剂管、各类型吸收管和滤料及采样夹等。
2.4 采样速度: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收集器的空气体积,以L/min表示。
2.5 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换算成气温0℃,大气压101.3kPa下的采样体积,以L表示。
它的换算公式为:式中:V0——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t——采样地点的气温,℃;P——采样地点的大气压,kPa;V t——在t℃和P时的采样体积,L。
2.6 采样持续时间:指采样开始到结束所需时间,以min表示。
2.7 浓度:1立方米空气中含有毒物质的毫克数,以mg/m3表示。
3 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必须在采样前到生产场所作调查。
3.1 调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它们的名称、理化性质、使用数量等。
3.2 调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间体、副产品及成品的名称,以及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逸散物。
3.3 调查生产过程情况,了解工人生产操作方式,经常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姿势和劳动习惯等。
3.4 了解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况,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估计浓度以及产生、分布和消散的规律或趋向等。
有毒物质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为气体和蒸气;或为气溶胶或为蒸气和气溶胶共存。
3.5 调查卫生防护措施和设施以及个人防护情况等。
4 采样点的选择4.1 选点原则4.1.1 采样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工作地点,且应注意防止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部分:总则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的基本原则、要求和使用注意事项。
本部分适用于从事职业卫生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GBZ/T 300所制定的标准检测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3 标准检测方法的排序规则GBZ/T 300中除本部分外,其他部分是按待测物的化学分类进行编号排序的,基本规律是:以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化学物质、有机化学物质的顺序排列。
金属及其化合物以金属元素的英文名称的第1个字母为顺序排列,无机化学物质按元素周期表的顺序排列,有机化学物质按其分类进行排列。
4 标准检测方法的选用在本标准中,待测物有一个以上标准检测方法时,可根据待测化学物质(简称待测物)的职业接触限值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状态及浓度等现场检测的需要以及检测实验室的条件,选用其中一个适用的标准检测方法。
认真做好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和检测所需仪器、试剂和设备等的准备工作,以及测试所用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解吸效率和/或洗脱效率等。
5 空气样品的采集5.1 空气样品的采集是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应该十分重视、认真进行。
5.2 空气采样仪器:空气收集器(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固体吸附剂管和无泵型收集器等)、空气采样器和空气检测器等的基本技术性能应符合GB/T 17061的要求。
5.3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采集空气样品时,要根据待测物的职业接触限值,确定所需检测的相应的接触浓度,见表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生产效率。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准确、及时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至关重要。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在工作场所中的存在已不容忽视。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中,员工的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如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
因此,制定一套统一、科学的有毒物质测定标准,不仅有助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毒物质清单:明确列出常见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放射性物质等,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编号,方便后续的检测和管理。
采样与监测方法:详细规定采样点的选择、采样频次、采样容器的选择等,以及监测仪器的校准、使用方法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方法与限值:针对不同的有毒物质,明确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并设定相应的限值标准,即允许的最大暴露浓度。
记录与报告:要求企业建立详细的监测记录,包括采样时间、地点、分析结果等,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监测报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标准的实施与监管为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首先,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标准的宣传、培训、监督和检查。
其次,企业应建立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监督,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四、标准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标准。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有毒物质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对标准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总之,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及检测标准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Z/T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GBZ/T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Z/T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GBZ/T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GBZ/T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160.3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160.4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GBZ/T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160.5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160.6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160.6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GBZ/T160.7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7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160.7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160.7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160.7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GBZ/T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GBZ/T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