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分级
- 格式:docx
- 大小:21.28 KB
- 文档页数:9
9 核安全分级9.1 概述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的设计和制造主要根据“法国900MWe压水堆核电站系统设计和建造规则”(RCC-P,1991年第4版、1995年修订),“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建造规则”(RCC-M,2000年版和2002年补遗),对系统、设备和构筑物进行核安全分级、RCC-M 规范分级和抗震分类。
设备核安全分级关系如下图所示:机械承压设备核安全分级与RCC-M规范等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一般的RCC-M规范等级是与安全等级相对应,但是表中安全2、3级和NC级(非核安全级)根据设备所经受的载荷(特别是压力和温度)情况,可相应提高其RCC-M规范等级。
系统的核安全分级和RCC-M规范等级及分级的分界已在设计流程图上给出明确标记。
9.2 核安全分级应用的原则机械系统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和部件按照对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安全功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反应堆停堆;——对堆芯或执行安全功能的其他系统进行冷却;——事故后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
9.2.1 承压设备的核安全分级构成压力边界并执行安全功能的机械和流体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分成三种安全等级:安全1级、安全2级和安全3级,其它承压设备和部件为非安全级,用NC表示。
流体系统的安全等级涉及到同系统连接的各个设备,包括疏水和放气以及仪表机械部分,范围覆盖到安全等级接口部位(安全1级有例外,与安全1级流体管道连接的流体管道的安全等级取决于它们的直径)。
9.2.1.1安全1级安全1级适用于部件破损后会引起工况Ⅲ或工况Ⅳ反应堆失水事故的一些部件(有关工况的定义参照RCC-P,4.4节),或者在反应堆正常运行过程中假设只有正常补水系统补水的情况下,本身的破损会阻碍反应堆顺利停堆和冷却的那些部件。
安全1级包括:a)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内径大于10.6mm的水管线或内径大于21.9mm 的蒸汽管线,其长度延伸至(并包括)相连辅助管线上的两个反应堆冷却剂隔离阀;b)稳压器卸压管线直至(并包括)卸压装置(卸压阀和安全阀)。
核电质保分级首先要区分QA级与核安全级别。
QA是质保级别,而核安全级别是核安全设备的设计级别。
核安全级别分1级、2级、3级,一般由设计院在设备规格书中明确,质保级别是根据设备的核安全级别进行质保控制时制定,一般是1级设备用QA1进行控制,2级设备用QA2进行控制,3级设备用QA3进行控制;重要的2级设备需用QA1进行控制,同样重要的3级设备用QA2进行控制。
具体分级建议大家查阅一个EJ标准,具体编号我忘了,标准名字大概叫《压水堆物项质量分级》(大概名字,记不太清楚了),QA1和核安全级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阀、泵类的等级会有所提高,QA等级不仅要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还要考虑标准化水平,工艺水平等等综合因素,具体分类请大家查标准。
顺便请大家帮我一下,我想寻找一个分包商,承包我公司喷砂喷漆的工作,喷砂要求粗糙度可控(机器、人为操作皆可,尽可能用机器),喷漆房要求控温、控湿、封闭、除尘。
哪位朋友知道有这种厂家请联系我邮箱jingjingsangeri@.com,厂家最好在成都周边。
谢谢2、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原则物项或服务的质量保证等级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以物项的失灵或服务的差错对核电厂安全和可靠运行造成影响为主要原则并考虑:a. 制造工作的经验和物项制造的成熟发生;b. 承制物项或相关服务的复杂程度;c. 承制物项或相关服务的质量史、标准化程度以及经济性。
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划分和选择质量保证等级。
目前就分级方面的资料介绍,尚无可供直接采用的国际或国内的标准、法规或导则,但我国的现有核电厂一般将质量保证级别划分为三级,即质量保证一级(QA1)、质量保证二级(QA2)和质量保证三级(QA3)。
3、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方法此处介绍的方法是IAEA技术报告328号《质量保证分级手册》(即HAFJ0045《质量保证分级手册》)推荐的方法,大家可参照使用,该方法包括八个步骤,分述如下:a. 将核电厂分成若干个主要系统;b. 确定每一主要系统的具体物项或服务;c. 对被确定的物项或服务的复杂性、成熟性,在安全和运行上的重要性作出考虑、评价和分类。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INES)制定于1990年,作为核电站事故对安全影响的分类,旨在设定通用的标准以及方便国际核事故交流通信。
INES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ECD)的核能机构(nuclear energy agency, NEA)设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监察。
核事故分级类似于用于描述地震的相对大小的矩震级。
每增加一级代表事故比前一级的事故更严重约10倍。
相比于事件强度可以定量评估如地震,而人为灾难的严重程度如核事故,更多的是受制于解释。
因为解释的难度在于事件发生很久之后,事故的INES等级才被评定。
核事故分为7级,灾难影响最低的级别位于最下方,影响最大的级别位于最上方。
最低级别为1级核事故,最高级别为7级核事故, 但是相比于地震级别来看,核事故等级评定往往缺少精密数据评定,往往是在发生之后通过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来评估等级。
7个核事故等级又被划分为2个不同的阶段。
最低影响的3个等级被称为核事件,最高的4个等级才被称为核事故。
中文名国际核事故分级外文名InternationalNuclear Event Scale设定时间1990年设定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级数7级目的方便国际核事故交流通信级别排序类似于地震级别简称INES目录1.▪起源与基本意义2.▪国际核事故分级表3.▪国际核事故分级表的主要内容4.▪国际核事故案例起源与基本意义为了保证核与辐射安全,取得公众的信赖,世界各国在核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在核设施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制定了一整套理论和原则,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颁布并严格实施。
9 核安全分级概述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的设计和制造主要根据“法国900MWe压水堆核电站系统设计和建造规则”(RCC-P,1991年第4版、1995年修订),“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建造规则”(RCC-M,2000年版和2002年补遗),对系统、设备和构筑物进行核安全分级、RCC-M规范分级和抗震分类。
设备核安全分级关系如下图所示:机械承压设备核安全分级与RCC-M规范等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一般的RCC-M规范等级是与安全等级相对应,但是表中安全2、3级和NC级(非核安全级)根据设备所经受的载荷(特别是压力和温度)情况,可相应提高其RCC-M规范等级。
系统的核安全分级和RCC-M规范等级及分级的分界已在设计流程图上给出明确标记。
核安全分级应用的原则机械系统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和部件按照对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安全功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反应堆停堆;——对堆芯或执行安全功能的其他系统进行冷却;——事故后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
承压设备的核安全分级构成压力边界并执行安全功能的机械和流体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分成三种安全等级:安全1级、安全2级和安全3级,其它承压设备和部件为非安全级,用NC表示。
流体系统的安全等级涉及到同系统连接的各个设备,包括疏水和放气以及仪表机械部分,范围覆盖到安全等级接口部位(安全1级有例外,与安全1级流体管道连接的流体管道的安全等级取决于它们的直径)。
9.2.1.1安全1级安全1级适用于部件破损后会引起工况Ⅲ或工况Ⅳ反应堆失水事故的一些部件(有关工况的定义参照RCC-P,节),或者在反应堆正常运行过程中假设只有正常补水系统补水的情况下,本身的破损会阻碍反应堆顺利停堆和冷却的那些部件。
安全1级包括:a)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内径大于的水管线或内径大于的蒸汽管线,其长度延伸至(并包括)相连辅助管线上的两个反应堆冷却剂隔离阀;b)稳压器卸压管线直至(并包括)卸压装置(卸压阀和安全阀)。
核事件分级表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核事件分级概述
2.核事件分级的级别和标准
3.核事件分级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
核事件分级表述是对核事故或核事件进行分类和描述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核事故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核事件分级通常分为几个级别,从最轻微的一级到最严重的七级。
这些级别是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标准制定的,以下是各级别的简要描述:
一级:非常轻微的核事件,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级:核事件对核设施内部的影响较大,但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仍然较小。
三级:核事件对核设施造成一定的损坏,但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有限。
四级:核事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公众的影响仍然较小。
五级:核事件对环境和公众造成较明显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六级:核事件对环境和公众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应对。
七级:最为严重的核事故,对环境和公众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核事件分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核事故的定级,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此外,核事件分级还有助
于提高公众对核安全的认识,增强核事故应对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核事件分级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有助于各方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总之,核事件分级表述是一种对核事故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应对的方法。
核电设备与部件核安全分级介绍核电设备与部件核安全分级介绍核电设备与部件的核安全分级包括四项内容:即安全等级、抗震类别、规范等级和质保等级。
①安全等级:为了确保物项执⾏其相应的安全功能,要对各类物项进⾏安全分级。
安全等级分为四级:即安全1级、安全2级、安全3级和安全4级(⾮安全级)。
②抗震类别:为了确保物项在发⽣地震时能执⾏其安全功能,要确定各类物项的抗震类别。
抗震类别分类:分为抗震I类和抗震II类。
抗震I类的部件需承受安全停堆地震的荷载,抗震II类的部件需承受运⾏基准地震的荷载(对于抗震II类的部件,新的核安全法规不强制规定其在设计中必须将运⾏基准地震的荷载作为设计输⼊。
是否作为设计输⼊,由核动⼒⼚营运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③规范等级:为了满⾜不同安全等级的物项执⾏其安全功能的要求;要确定各类物项的设计和建造的等级。
物项的规范等级(也称为设备等级)分为四级:即规范1级、规范2级、规范3级和常规设备规范。
④质保等级:为了对执⾏不同安全功能的物项在设计和建造期间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要确定各类物项的质量保证等级。
质保等级分为四级:即质保 1 级(QA1)、质保 2 级(QA2)、质保 3 级(QA3)和质保 4 级(QAN)。
所有的核安全级部件与设备(核安全1、2、3级)均为抗震Ⅰ类,即要求部件与设备能够抵御“安全停堆地震(SSE)”的荷载⽽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可运⾏性和功能能⼒。
安全级、质量分组、质量保证级对于某⼀具体部件与设备⽽⾔原则上是⼀致的,例如反应堆压⼒容器为核安全1级部件,该部件为抗震I类、安全1级、质量1级、质量保证1级。
但在,某些情况下安全级、质量级或质量保证级可根据需要升级,例如蒸汽发⽣器⼆次侧为核安全2级部件,该部件为抗震I类、安全2级、规范2级、质保1级。
安全4级为⾮核安全级,通常执⾏常规产品相应的规范(标准)和质量保证要求(例如∶ISO-9001)。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等级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
国际核事故事件分级,该分级系统称为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
根据INES,核事故分为7个等级:从最轻微的一级到最严重
的七级。
下面是每个等级的描述:
1级 - 异常事件:对于核安全运行或核材料安全有一些异常情况,但一般不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2级- 装置事故:超出了正常操作参数的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导致一定程度的放射性物质泄漏。
3级 - 严重装置事故:设备或防护系统的严重失效,导致严重
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但辐射风险仍限制在事故现场。
4级 - 严重核事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产生风险的放射性
物质泄漏。
危及事故现场的辐射范围扩大。
5级 - 严重核事故:大规模放射性物质泄漏,需要采取进一步
保护措施以减小辐射的影响。
危及事故现场外的人员和环境。
6级 - 严重核事故:大规模放射性物质泄漏,对大范围区域造
成严重辐射影响。
可能需要疏散周围地区居民。
7级 - 严重核事故:大规模放射性物质泄漏,对全球范围造成
严重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评定为INES的最高级别七级。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被评定为七级的核事故,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核电质保分级首先要区分QA级与核安全级别。
QA是质保级别,而核安全级别是核安全设备的设计级别。
核安全级别分1级、2级、3级,一般由设计院在设备规格书中明确,质保级别是根据设备的核安全级别进行质保控制时制定,一般是1级设备用QA1进行控制,2级设备用QA2进行控制,3级设备用QA3进行控制;重要的2级设备需用QA1进行控制,同样重要的3级设备用QA2进行控制。
具体分级建议大家查阅一个EJ标准,具体编号我忘了,标准名字大概叫《压水堆物项质量分级》(大概名字,记不太清楚了),QA1和核安全级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阀、泵类的等级会有所提高,QA等级不仅要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还要考虑标准化水平,工艺水平等等综合因素,具体分类请大家查标准。
顺便请大家帮我一下,我想寻找一个分包商,承包我公司喷砂喷漆的工作,喷砂要求粗糙度可控(机器、人为操作皆可,尽可能用机器),喷漆房要求控温、控湿、封闭、除尘。
哪位朋友知道有这种厂家请联系我邮箱jingjingsangeri@.com,厂家最好在成都周边。
谢谢2、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原则物项或服务的质量保证等级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以物项的失灵或服务的差错对核电厂安全和可靠运行造成影响为主要原则并考虑:a. 制造工作的经验和物项制造的成熟发生;b. 承制物项或相关服务的复杂程度;c. 承制物项或相关服务的质量史、标准化程度以及经济性。
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划分和选择质量保证等级。
目前就分级方面的资料介绍,尚无可供直接采用的国际或国内的标准、法规或导则,但我国的现有核电厂一般将质量保证级别划分为三级,即质量保证一级(QA1)、质量保证二级(QA2)和质量保证三级(QA3)。
3、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方法此处介绍的方法是IAEA技术报告328号《质量保证分级手册》(即HAFJ0045《质量保证分级手册》)推荐的方法,大家可参照使用,该方法包括八个步骤,分述如下:a. 将核电厂分成若干个主要系统;b. 确定每一主要系统的具体物项或服务;c. 对被确定的物项或服务的复杂性、成熟性,在安全和运行上的重要性作出考虑、评价和分类。
核事件分级表述
核事件分级是对核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通常使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定义的七级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从萨兰岛事件(分级为1级)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分级为7级)。
以下是核事件分级的表述:
1级:异常事件。
对于核安全没有或只有极小的影响,不需要
采取特殊应对措施。
2级:异常事件。
对于核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特殊应
对措施。
3级:严重事件。
对于核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超过一
个设施的辐射泄露,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4级:事故。
在核设施内发生的事件,可能导致辐射泄露并对
工人和环境造成影响,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5级:事故。
在核设施内发生的严重事故,可能有限地扩散到
设施之外,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6级:事故。
在核设施内发生的严重事故,泄漏辐射物质到环
境中,对工人和环境造成更广泛的影响,需要大规模的应对措施。
7级:重大事故。
超出核设施范围的广泛辐射泄露,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需要大规模的应对措施并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长期影响。
这个分级系统有助于评估核事故的影响程度,指导相关机构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和协助应对。
核安全一级二级三级定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核安全的一级二级三级定义,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看,核安全就好比是一座坚固的城堡,而一级二级三级就像是城堡的不同防线。
一级呢,那就是最外面的那道城墙,得超级坚固,能抵御住各种可能的冲击。
这就好像是我们家里的大门,要是大门不牢固,那危险不就容易闯进来啦?核安全的一级就是要把那些潜在的危险尽可能地挡在外面,绝对不能马虎!二级呢,就像是城堡里面的一道道关卡。
一旦有什么东西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这二级关卡就得发挥作用啦。
它得细致入微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就跟咱出门前得好好检查下自己的东西带齐了没一样,可不能有疏漏呀!这二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保障核安全的关键一环呢。
那三级可就是最后的堡垒啦!要是前面两级都没防住,到了这三级就得使出浑身解数啦。
这就好比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在最关键的时刻得顶上去,不能让危险得逞。
三级的要求那是相当高的,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挑战。
咱说核安全可不是闹着玩的呀,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呢!要是核安全出了问题,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就好比是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而来,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灾难。
你说,我们能不重视吗?你再想想,如果没有这严格的一级二级三级定义,那核安全不就乱套啦?就跟没有交通规则的马路一样,那得乱成啥样呀!所以说呀,这核安全的各级定义就是我们的保护神,守护着我们的安全和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核安全的这些知识,就像我们得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家一样。
我们要支持那些为核安全努力工作的人们,他们就像是守护我们城堡的勇士。
而且呀,我们自己也得有那份责任感,不能对核安全的事情不闻不问。
总之呢,核安全的一级二级三级定义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是实实在在保障我们安全的重要准则。
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核安全,让我们的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继续美好下去,大家说对不对呀!这就是我对核安全一级二级三级定义的理解,希望大家也都能重视起来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浅谈核安全等级的划分有不同的规定要求。
环境鉴定一般分4个等级:①用以证明安装在安全壳内部的电气和仪表设备,.在正常工况、地及载荷、事故期间或之后的状态下,能完成它的规定功能的;②用以证明安装在安全壳内部的电气和仪表设备,在正常工况和地展载荷下,能完成它的规定功能的;③用以证明安装在安全壳外面的电气和仪表设备,在正常工况和地屁载荷下,能完成它的规定功能的.④用以证明在正常工况下,能完成它的规定功能的。
heonquon dengjl 核安全等级(nuelear safety elassifieation) 按核电厂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是否执行安全功能及此种功能的重要性而划分的等级。
凡执行安全功能的物项均属核安全级。
不执行安全功能的则属非核安全级.对于机械设备,安全级又分为4级,安全1级对安全的重要性最大,2、3、4级的重要性依次递减。
对电气和仪表设备,安全级又称IE级,在安全级中不再分级。
对于各种安全级设备,在设计、制造、试验和检查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还要求规定相应的设计和制造规范等级、质1保证等级、抗展分类和环境鉴定等级.确定设备的安全等级,对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重要影响,降低等级会影响核电厂的安全性,不适当的提高等级会增加核电厂的造价。
在一座压水堆核电厂的设备中.核安全级的台件数约占总台件数的4。
写,而一件设备由非安全级改为安全级,造价上可能提高数倍,由此可看到恰当的分级的重要意义。
安全功能核电厂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确保反应堆安全停堆,从堆芯排出热量,并限制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工况后果.为达到这些设计要求所必须的功能称安全功能。
安全功能可分列出多条,核电厂内安全级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应能完成所有的安全功能,从而达到安全设计要求。
设计和制造规范等级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在设计、制造、检查、鉴定等方面的分级要求,它一般是与安全等级相对应的.但是有的设备根据情况需要提高设计和制造规范等级。
核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核安全等级划分标准是指对核能源领域中的设施、材料、活动进行分类和评价,以便确定其安全性等级的标准。
核安全等级划分标准是核能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核能安全评估和监管的重要依据。
核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的等级划分。
按照设施的安全性等级不同,将其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设施。
其中,一类设施是最高级别的设施,需要最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监管,四类设施则是最低级别的设施。
2.材料的等级划分。
对于核能源领域中的各种材料,也需要进行安全性等级的划分,以便确定其适当的使用和管理方式。
常见的材料包括核燃料、核废料、放射性同位素等。
3.活动的等级划分。
对于核能源领域中的各种活动,也需要进行安全性等级的划分。
例如,核反应堆的设计、建设、运行等活动,都需要按照不同的安全性等级来进行管理和监管。
4.评价标准的制定。
核安全等级划分标准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便评估各种设施、材料、活动的安全性等级。
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各种安全性指标,例如辐射水平、核材料泄漏风险等。
综上所述,核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对于核能领域的安全管理和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确保核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