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汉字的种类与结构3.汉字的笔画与笔顺4.常用偏旁部首及其意义5.易错字词的辨析二、词汇与成语1.词汇的分类与运用2.成语的来源与特点3.成语的故事与典故4.成语的误用与辨析5.常用成语的解释与例句三、语法与句型1.词类的识别与用法2.短语的结构与类型3.句子成分的分析4.句型的变换与运用5.病句的修改与辨析四、修辞手法1.比喻的作用与类型2.拟人的特点与应用3.夸张的手法与效果4.对偶的结构与韵律5.设问的技巧与作用五、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概述2.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3.现代文学作家与作品4.文学体裁的识别与特点5.文学奖项与荣誉六、阅读理解1.文章的体裁与结构2.文章的主旨与大意3.人物形象的把握4.事件过程的描述5.文中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七、作文写作1.作文的构思与立意2.作文的结构与层次3.作文的语言与表达4.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作文的好词好句积累6.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7.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8.文言虚词的辨析与作用9.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0.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九、诗歌鉴赏1.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诗歌的情感与主题4.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技巧5.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步骤十、口语交际1.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2.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3.口语交际的场景与实践4.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5.口语交际的常见问题与解答以上是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写出带有偏旁部首“心”的四个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解题方法:通过记忆常用偏旁部首“心”,结合课本与教材中的例子,选择四个带有该偏旁部首的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心想、意念、快慢、怒火。
2.习题: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原句:他跑的很快,非常愉块。
解题方法:仔细阅读句子,对比汉字的正确书写,找出错误字词并进行修改。
答案:他跑得很快,非常愉快。
二、词汇与成语3.习题: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
语文知识清单一、表达方式(5种)1、记叙(叙述)。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直接抒情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间接抒情是一种寓情于景、寓情于景、寓情于理的表达方式,它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之中,是感情同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融合在一起并自然流露出来。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
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二、表现手法(一)表现手法包括:象征、渲染、衬托、想象、照应、衬托、烘托、对比、联想、反衬、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渲染环境、伏笔照应、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寓情于景、托物起兴、动静结合、托物言志、设置悬念、美景衬哀情等。
(二)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要表现手法:1、抒情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2、记叙文的主要写作手法: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3、议论文主要写作手法: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4、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语文必考知识点语文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必备的知识点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从词语解释、古诗词、修辞手法和文言文等方面,为大家总结一些语文必考的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1. 同义词和近义词:同义词指的是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丽”和“漂亮”就是同义词。
“百科全书”的同义词可以是“百科”或“百科书”。
近义词则是指词义相近但又不尽相同的词语,如“高兴”和“快乐”。
在做题时要注意他们的差异,正确选择。
2. 反义词:反义词即意义正好相反的词语,如“黑”和“白”就是反义词。
在理解句子和诗句时,考生要注意反义词的运用。
3. 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是指辨析词语的语义差异。
如“苍白”和“苍凉”、“诚恳”和“真诚”等。
在阅读理解题和填词语的题目中经常会考到,需要考生具备词义辨析的能力。
二、古诗词1. 熟记古诗词的内容和作者:古诗词作为语文必修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背诵和理解的。
生活中的名句警句常被用来引出各类议论,对于加强文章的凸显作用非常有效。
2. 熟悉古诗词的格律和修辞手法:古诗词的格律和修辞手法是其独特之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解读古诗词非常重要。
例如,五言绝句的一般结构是:AABB,每句五个字,上下句互相关联。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之处的描述,来加强表达的修辞手法。
比如“犹如行云流水”、“笑容如花”等。
在作文和阅读理解题中,经常会考到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形象赋予非人事物,使其拥有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如“大地在歌唱”、“树木低头”的描写都是拟人修辞的运用。
理解和辨析这个修辞手法,对于解读文章的意义非常重要。
四、文言文1. 典故:典故是指一种源自古代的文化传统,是古人在生活中留下的名言、故事或事件。
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熟悉和理解典故在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深度上起着重要作用。
2. 文言词语的理解:文言词语的使用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
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内容和技巧一、语文的基础知识语文是人类使用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基础。
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字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内容:1.文字:文字是语文的基本形式,是用符号表示语言的书写系统。
通常来说,一个字由若干个汉字组成,通过汉字能够表达各种意思。
2.词语:词语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意义单位,句子由词语组成,词语之间通过合适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意义。
3.句子:句子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完整的语言表达意思的组织单位。
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等部分组成,是语言和思想的基本载体。
4.段落:段落是句子的组合,是一种语言表达思想的连续形式。
段落由若干个句子组成,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发展的思路,是整篇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掌握语文的技巧除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提高语文能力的技巧:1.阅读技巧: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阅读时,可以采用扫读、略读、深度阅读等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所选择,同时注重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结构。
2.写作技巧:写作是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结构的合理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尽可能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方法,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记忆技巧: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大量的文字和知识,可以通过构建联想、背诵、整理笔记等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和质量。
4.练习技巧:语文学习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知识,可以通过背诵诗文、模仿优秀文章、写作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词语、句子、段落等,掌握语文技巧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交流与表达的需求。
语文的知识点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语言运用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知识点:
1.字词知识:包括词的构成、词义辨析、词汇拼写和词的用法等。
2.古代文学常识:包括古代文学作品、作者和流派的基本常识。
3.现代文学常识:包括现代文学作品、作者和流派的基本常识。
4.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5.阅读理解:包括对文章主旨、观点、细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写作表达:包括作文的基本结构、段落的组织、修辞手法的应用等。
7.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语法关系、语法错误纠正等基本语法知识。
8.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仗、倒装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与理解。
以上只是语文知识点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知识点需要掌握和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具体的语文问题,我可以帮你解答。
最全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字的认识1. 文字的产生与发展2. 汉字的起源3. 汉字的基本结构4. 汉字的构字法5. 汉字的拼音6. 汉字的笔画及字形7. 汉字的字音8. 汉字的字义9. 汉字的词语10. 汉字的造字法11. 汉字的演变二、词语1. 词语的概念2. 词语的分类3. 词语的构词法4. 词语的衍生与合成5. 词语的评价与修辞功能三、句子1. 句子的概念2. 句子的分类3. 句子的成分4. 句子的句式结构5. 句子的联立、并列及主谓宾结构6. 句子的衔接方式四、修辞与修辞格1. 修辞的含义2. 修辞的种类3. 修辞的效果4. 修辞的运用技巧五、阅读与写作1. 阅读的技巧2. 写作的方法3. 写作的原则4. 写作的要点5. 写作的题目6. 写作的结构7. 写作的表达技巧六、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概念2. 古代文学的形式3. 古代文学的特点4.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5. 古代文学的作家及其作品6. 古代文学的影响七、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概念2. 现代文学的特点3.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4. 现代文学的作家及其作品5. 现代文学的影响6. 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八、文学常识1. 文学常识的概念2. 文学常识的分类3. 文学常识的作用4. 文学常识的重要性九、写作技巧1. 写作技巧的基本要求2. 写作技巧的分类3. 写作技巧的运用4. 写作技巧的提高途径十、表达能力培养1. 表达能力的意义2. 表达能力的形式3. 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十一、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2. 阅读理解的方法3. 阅读理解的技巧4. 阅读理解的误区十二、写作能力培养1. 写作能力的培养方式2. 写作能力的提高途径3. 写作能力的发展方向十三、修辞技巧1. 修辞技巧的种类2. 修辞技巧的运用3. 修辞技巧的效果十四、文学概念1. 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2. 文学概念的分类3. 文学概念的修辞功能4. 文学概念的运用十五、表达方式1. 表达方式的种类2. 表达方式的运用3. 表达方式的效果4. 表达方式的特点十六、文学知识1. 文学知识的重要性2. 文学知识的分类3. 文学知识的运用4. 文学知识的发展方向十七、修辞形式1. 修辞形式的种类2. 修辞形式的效果3. 修辞形式的运用4. 修辞形式的特点十八、写作格式1. 写作格式的基本要求2. 写作格式的种类3. 写作格式的运用4. 写作格式的特点十九、语文教育1.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 语文教育的目标3. 语文教育的方法4. 语文教育的特点二十、言语表达1. 言语表达的含义2. 言语表达的形式3. 言语表达的效果4. 言语表达的特点二十一、阅读技巧1. 阅读技巧的种类2. 阅读技巧的方法3. 阅读技巧的误区4. 阅读技巧的提高途径二十二、写作能力1.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2. 写作能力的方法3. 写作能力的特点4. 写作能力的提高途径二十三、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种类2. 修辞手法的方法3. 修辞手法的效果4. 修辞手法的特点二十四、文学作品1. 文学作品的类型2. 文学作品的形式3. 文学作品的特点4. 文学作品的分类综上所述,语文知识点内容繁多,包括文字的认识、词语、句子、修辞与修辞格、阅读与写作、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常识、写作技巧、表达能力培养、阅读理解、文学概念、表达方式、文学知识、修辞形式、写作格式、语文教育、言语表达、阅读技巧、写作能力、修辞手法和文学作品等方面。
1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膝下:幼年4、华盖:运气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南冠:囚犯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3、白丁、布衣:百姓14、伉俪:夫妻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婵娟、嫦娥:月亮20、庙堂:朝廷21、社稷/轩辕:国家22、函、简、笺、2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异”是奇怪的事情。
1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一、词汇篇1. 同一字义不同的词语在中文中,有些词语的字义相同,但使用场景或语气略有不同。
比如:- 空间 vs 场所:空间强调的是物体所占据的一定范围,而场所则更侧重于地点或位置。
- 难过 vs 悲伤:难过更偏向于指痛苦或不快的心情,而悲伤则更倾向于指深深的悲痛和哀伤心情。
2. 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是指义项相近、语意相近的词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辨析:- 喜欢 vs 喜爱:喜欢是一种对事物或人的好感,而喜爱则更强调深厚的感情。
- 害怕 vs 恐惧:害怕强调的是对某种不愉快事物的担心和畏惧,而恐惧则更倾向于指深深的恐怖和惊恐。
二、语法篇1. 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 “我喜欢猫。
”(主语是单数,谓语动词也采用单数形式)- “他们喜欢看电影。
”(主语是复数,谓语动词也采用复数形式)2.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名词的成分,并由连接词引导。
常见的名词性从句包括:- 主语从句:“他说的是真的。
”- 宾语从句:“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 表语从句:“他的希望是成功。
”- 定语从句:“我认识的那个人很有才华。
”- 同位语从句:“大家的共识是要努力学习。
”三、修辞篇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形容或说明。
例如:-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将笑容与阳光进行比较,形容笑容灿烂明亮)- “他是我生活中的灵魂伴侣。
”(将他比喻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2.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的结构和语法将一系列事物进行并列,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例如:- “人们追逐的是金钱,追逐的是名利,追逐的是权力。
”(通过排比的形式列举了人们追求的不同事物)- “忍耐使人坚强,忍耐使人成功,忍耐使人坚持到底。
”(通过排比的形式强调了忍耐的重要性)四、修辞篇1. 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指的是不作谓语使用的动词形式,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
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拼写等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2. 句法结构:了解主谓宾、并列句、复句等句法结构,能够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常用的手段,需要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需要了解其含义和运用方法。
5. 文言文常用结构:认识到古代文言文的常见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于古代文学阅读理解有很大帮助。
6. 语文规范:包括标点符号的用法、语法错误的纠正等,是书写和表达中的重要基础。
二、古诗文知识:1. 唐诗宋词:了解唐代和宋代的代表性诗人及其著名作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古文观止:熟悉古代散文作品,包括《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理解其内涵与写作特点。
3. 诗词鉴赏:对一些著名的古代诗词进行鉴赏,包括《静夜思》、《水调歌头》等,理解其中的意境与表达方式。
4. 古典文学知识:了解古代文学史,包括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代表作品及其作者的生平等,有助于全面理解古代文学。
5. 古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古代文言文,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三、现代文学知识:1. 主要作家及作品:熟悉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对一些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鉴赏,理解其中所体现的现代社会现实与精神内涵。
3. 文学流派:了解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流派,如现代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理解其文学特点。
1. 比喻: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能够分析诗文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象征意义。
2. 拟人: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能够理解诗文中拟人手法的深层含义。
3. 对偶:了解对偶的运用方式与效果,能够分析和理解诗文中的对偶手法。
4. 排比:理解排比的表达形式和效果,通过分析诗文中的排比手法,领略其艺术魅力。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一、语音
1. 声母和韵母:汉语中有21个声母和29个韵母。
2. 声调:汉语中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3. 音节和音变: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音变包括轻声、儿化、变调等。
二、词汇
1. 词类: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2. 短语: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
3.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三、语法
1.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2. 句子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3. 复句和句群: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句群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组成。
四、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
2. 现代文学:包括现代小说、散文、戏剧等。
3. 外国文学:包括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等西方文学和亚洲文学。
五、文化背景
1. 古代文化:包括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
2. 现代文化:包括现代的社会文化、流行文化等。
3. 世界文化:包括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语文知识一、年龄称谓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三、古代主要节日(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四、古代的刑罚(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07)大辟:砍头(08)炮烙:将人烧烤死(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10)汤镬:将人煮死(11)腰斩:从腰部斩簖(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是: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六、有关官职的问题1、词语(1)授官:除拜(2)升官:迁擢(3)降官:谪左迁(4)免官:罢黜(5)招聘:征辟(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7)大臣辞职:乞骸骨2、六部:(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七、关于史书(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
(共三部)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
(共二十多部)(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共两部)(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
(共二十多部)说明,(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
如《史记》,可以说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
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八、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作者不详)(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汉·司马迁)(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东汉·班固)(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作者不详)(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战国·屈原)(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东汉·许慎)(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
(汉代经师汇集)(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作者不详)(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南朝·刘勰)(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现代·鲁迅)(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现代·郭沫若)(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
(战国)(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东晋)(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南北朝)(19)陆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
(南宋),九、世界十大文豪1.古希腊诗人荷马;2.意大利诗人但丁;3.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7.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8.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9.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10.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十、我国的第一部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药典是《神农本草经》第一部编年体是《春秋》第一部传记体是《史记》第一部断代体是《汉书》第一部兵书是《孙子》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是《文心雕龙》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十一、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琴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十二、我国文学家之别号①四明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②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③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杜甫;④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⑤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⑥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⑦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⑧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⑨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三、我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十四、“第一”的雅称:桂冠、螯头、问鼎、领衔、榜首、夺魁、夺标、执牛耳。
十五、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十六、我国的“四大”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四大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青藏。
十七、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
四大文化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十九、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十八、我国古代计时: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寅时:三至五时卯时:五时至七时辰时:七时至九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戌时:十九时至十二时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二十、古书之最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2.第一部词曲《尔雅》3.第一部韵文书《切韵》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5.第一部字书《字通》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9.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10.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11.第一部记传体史书《史记》 12.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13.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14.第一部兵书《孙子》15.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16.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17.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18.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19.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 20.第一部中医学书籍《皇帝内经大素》2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22.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23.第一部戏典史《宋元戏曲韵史》 24.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25.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26.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词典》二十一、世界十大文豪①.荷马——古希腊诗人②.但丁——意大利诗人③.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④.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⑤.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⑥.雨果——法国作家⑦.泰戈尔——印度诗人和社会活动家⑧.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巨匠⑨.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⑩.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二十二、孔子被称为至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亚圣(孟子)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商圣(范蠡) 酒圣(杜康) 史圣(司马迁) 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 茶圣(陆羽) 兵圣(孙武)谋圣(张良) 木圣(科圣)(张衡) 药圣(孙思邈)二十三、模糊的时间小集凌晨:零时到6时的一段时间。
黎明:天刚亮时。
拂晓:天快亮时。
清晨: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早晨:从天刚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清晨到正午12点的一段时间。
中午:白天12点前后的一段时间。
下午:从正午12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晚上:日落到深夜的一段时间。
傍晚:临近晚上时。
黄昏:日落到星出前的一段时间。
午夜:夜里12点前后。
夜间:天黑至天亮的一段时间。
二十四、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中国十大才子书《窦娥冤》——元朝关汉卿 ,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 《三国演义》《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 《水浒传》《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 《好逑传》《清忠谱》——清朝李玉 , 《中山狼》——明朝康海 , 《平山冷燕》《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 《玉娇犁》《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 《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云, 《西厢记》《琵琶记》——明朝高则诚 , 《幽闺记》——元朝施君美, 《琵琶记》《娇红记》——明朝孟称舜 , 《绿牡丹》——明朝吴炳, 《花笺记》《长生殿》——清朝洪升 , 《玉簪记》——明朝高濂 , 《斩鬼记》《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风筝误》——清朝李渔 , 《三合剑》二十五、其他1、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