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小数知识点归纳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
- 小数是基于整数的十进制计数系统进一步细分得到的。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例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米;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元。
-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 小数的性质。
-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如,3.20 = 3.2。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去掉小数末尾的0)和改写(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3.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依次类推。
例如,3.14和2.98比较,因为3>2,所以3.14>2.98;3.14和3.08比较,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1>0,所以3.14 > 3.08。
4.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例如,3.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32.5,32.5是3.25的1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例如,3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3.25,3.25是32.5的(1)/(10)。
5. 小数与单位换算。
- 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除以进率。
例如,50厘米 = 50÷100 = 0.5米。
- 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乘进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汇报人:日期:•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目录•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实践案例•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总结与展望•小数点移动规律的练习题及答案01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向左移动当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的大小会变小。
例如,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会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向右移动当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的大小会变大。
例如,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会变为原来的十倍。
移动一位小数点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会变为原来的十倍或十分之一。
移动两位小数点移动两位,小数的大小会变为原来的百倍或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小数点移动三位,小数的大小会变为原来的千倍或千分之一。
移动后的新数•移动后的新数计算:根据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可以计算出移动后的新数。
例如,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变为0.1,即原数除以100。
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变为10倍,即原数乘以10。
02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扩大或缩小小数扩大。
例如,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将小数乘以10,数值变大;移动两位,相当于乘以100,数值继续变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缩小。
例如,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将小数除以10,数值变小;移动两位,相当于除以100,数值继续变小。
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当于乘以10的n次方。
例如,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乘以10;移动两位,相当于乘以100。
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当于除以10的n次方。
例如,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除以10;移动两位,相当于除以100。
乘或除以10的n次方正负号不变。
例如,正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仍然是正数;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仍然是负数。
正负号变化。
例如,正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负数;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正数。
正负号的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右移动03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移动小数点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例如将123.45转化为1.2345,方便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6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本节课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4)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62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运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寻找条件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渗透并培养学生“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总结规律,及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的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PPT)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前情回顾,再现新知【时间大约5分钟】1、学生说一说小数的性质。
练习题2.展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观察图片,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过渡语:老师想知道锦鸡、杜鹃、蜂鸟的蛋各有多重,你能帮我吗?学生思考,给出解题思路。
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
【时间大约8分钟】过渡语:你对“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预设答案:1个几维鸟蛋的重量等于10个锦鸡蛋的重量1个几维鸟蛋的重量等于100个杜鹃蛋的重量1个几维鸟蛋的重量等于1000个蜂鸟蛋的重量列出算式,不用计算,教师板书:460.5÷10 =460.5÷100 =460.5÷1000 =质疑:我们没有学过小数除法,如何计算结果?(计算器)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板书。
460.5÷10 = 46.5(克)460.5÷100 = 4.65(克)460.5÷1000 = 0.465(克)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时间大约15分钟】过渡语:感谢大家的帮助,通过你们的努力我知道了锦鸡、杜鹃、蜂鸟的蛋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