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8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则把单位体积设为1L=1000ml(换算单位是因为和密度单位统一)
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公式是c=n/V,在这里的n表示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V 表示溶液的体积
那么根据n(溶质的物质的量)=m/M,且m(溶质的质量)=ρv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百分比
所以可以得到,m(溶质的质量)=ρv=ρ×1000ml×w
把这个带进去n(溶质的物质的量)=m/M,得到n=ρ×1000ml×w/M
再带进去c=n/V,得到c=ρ×1000ml×w/M×1L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⑴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⑵转移溶液时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
⑶如果加水定容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而应重新配制。
⑷用胶头滴管定容时,眼睛应平视液面。
⑸摇匀后若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不能再加水。
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浓度【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1、物质的量浓度: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c(B),单位有mol/L(或mol·L―1)等。
注意:(1)溶质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分子或离子。
(2)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2、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三者关系3、N、m、V(气体)、cB之间的转换关系: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w为溶质质量分数)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一)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用容量瓶。
比较常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l000mL。
1.容量瓶为细颈、梨形玻璃容器,带有磨口玻璃塞。
容量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橡胶塞。
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适用温度、容量。
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是:向瓶内加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置,看是否有水漏出。
如不漏水,再将瓶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两次均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注意事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不能用容量瓶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配制溶液时要根据所需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尤其碱性溶液),更不可在容量瓶中进行化学反应。
名词解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相对于溶剂的含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在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物质的量浓度被广泛用于分析和研究溶液的性质和反应。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常用的表示单位是摩尔/升(mol/L),也可以使用克/升(g/L)或摩尔/千克(mol/kg)等。
物质的量浓度(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n/V其中,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V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和应用1.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在分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确定溶液中溶质的化学物质的含量。
这对于药物、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重要。
2. 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速率定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关。
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调节反应速率,实现对反应过程的调控。
三、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一般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物质的量浓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四、混合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当涉及到混合溶液时,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要考虑各个组分的贡献。
以二元混合溶液为例,若有两种溶质A和B,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体积分别为VA和VB。
则混合溶液的总物质的量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nA + nB) / (VA + VB)通过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实现对溶液成分的精确控制,且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五、物质的量浓度与稀释在实验中,常常会涉及到对溶液的稀释。
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降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的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物质的量的浓度。
(B表示各种溶质)2、符号:c ( B )3、表达式:c ( B ) = n ( B ) / V ( 液)4、单位:mol / L 或mol / m35、注意:1)溶液的体积公式中n/V,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两种液体(或气体通人液体)混合时体积情况:①相同纯液体或相同浓度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时体积不变;②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体积有变化.(浓溶液稀释时,稀释后溶液体积不等于浓溶液与所加水的体积之和;溶剂中通入气体溶质或加入固体溶质后均不等于溶剂体积.)如果题目不给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一般不考虑体积的变化,若给出了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则一定要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2)溶质、①溶质可以是非电解质②可以是强电解质(离子或特定组合)、分析溶质时要注意有关的化学变化(如SO3、Na2O等溶于水、氨水的溶质为NH3;以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溶质,在确定溶质物质的量时,用结晶水合物质量除以结晶水合物的式量即可)③溶质是弱电解质3)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例一、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二、有关换算: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c B)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3、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4、标准状况下求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讨论题:、标准状况下,a L氯化氢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mL-1,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小结: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10001MLml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ρω2、不能把水的体积+气体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3、用溶液质量和密度计算溶液体积时,要注意换算为L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