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0新上《工程抗震》在线作业3
- 格式:doc
- 大小:17.55 KB
- 文档页数:6
大工22秋《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抗震设计方法中的第二阶段设计法旨在保证结构满足第( )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2.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 )。
A.地壳内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答案:A
3.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 )设计策略增加结构的延性。
A.墙体配筋
B.强剪弱弯
C.构造柱—圈梁体系
D.强构件弱节点
答案:B
4.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 )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A.我国取50年;5%
B.我国取50年;10%
C.我国取100年;5%
D.我国取100年;10%
答案:B
5.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及以上的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A.6
B.7
C.8
D.9
答案:A
6.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A.6
B.7
C.8
D.9。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
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
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计算:
=6.0,判别深度为据4.3.3条,4.3.4条:第2层和第4层可判为不液化,N
15m。
Ncr=N0[0.9+1.0(ds-dw)]pc
/3。
(单选题)1: 抗震墙结构中高宽比不小于( )的抗震墙,其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设计时允许其在底部产生塑性铰。
A: 5
B: 4
C: 3
D: 2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代换按( )相等的原则进行换算。
A: 钢筋受拉承载力
B: 钢筋受压承载力
C: 钢筋截面
D: 钢筋长度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满足结构布置要求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形式以层间( )变形为主。
A: 弯曲
B: 剪切
C: 弯剪
D: 以上三项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过( )m。
A: 3.3
B: 3.6
C: 4.2
D: 4.5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A: 刚性楼盖
B: 柔性楼盖
C: 中等刚性楼盖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四级框架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 )。
A: 200mm
B: 250mm
C: 300mm
D: 350mm
正确答案: C。
大工20春《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
3(参考)
本文档为大工20春《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3的参考答案。
以下是对每个问题的简要回答。
1. 什么是地震反应谱?
地震反应谱是描述地震加速度、速度或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用于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设计和验算。
2. 简述地震反应谱分析的基本步骤。
地震反应谱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 选择合适的地震波记录;
- 计算地震波的加速度-时间历程;
- 进行振型分析,求得结构的固有周期、振型和振型加速度;
- 进行地震反应谱分析,求得结构的反应谱。
3. 什么是反应谱放大系数?
反应谱放大系数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结构刚度、振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地震对结构的放大效应。
4. 弹性反应谱和消能反应谱有什么不同?
弹性反应谱是指在结构未达到破坏状态前的地震响应谱,考虑
结构的弹性性质。
而消能反应谱是指在结构发生破坏后的地震响应谱,考虑结构的破坏能力和消能能力。
5. 简述强震动的特点及对结构的影响。
强震动具有高频率、长周期、大幅度等特点,对结构有较大的
破坏性影响。
它会引起结构的振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增大,并可
能导致结构的破坏和倒塌。
6. 地震烈度是如何定义和评价的?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破坏程度、影响范围、地震波强度等因素
来评价地震的强弱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了烧伤房屋、岩石破裂等
现象作为评价的基础,用罗马数字或中文表述来表示。
以上是对大工20春《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3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大工21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1.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对应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 )g。
<-A.->0.05<-B.->0.10<-C.->0.20<-D.->0.40【-参考.选择-】:D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属于( )地段。
<-A.->有利<-B.->一般<-C.->不利<-D.->危险【-参考.选择-】:D3.对位于软弱场地土上的建筑物,当基本烈度为( )度以上时,应采取防地裂措施。
<-A.->6<-B.->7<-C.->8<-D.->9【-参考.选择-】:B4.抗震( )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指突出的山顶、非岩质的陡坡、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河岸和边坡边缘。
<-A.->有利<-B.->一般<-C.->不利<-D.->危险【-参考.选择-】:C5.对于高宽比大于()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A.->4<-B.->5<-C.->6<-D.->7【-参考.选择-】:A6.场地是指房屋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在平坦地区面积一般不小于( )平方千米。
<-A.->0.1<-B.->1.0<-C.->5.0<-D.->10【-参考.选择-】:B7.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 )。
<-A.->震源<-B.->震源深度<-C.->震中<-D.->震中距【-参考.选择-】:C二、判断题 (共 13 道试题,共 65 分)8.由于土层具有过滤作用,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比坚硬场地上的建筑物的震害轻。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处于8度地区(地震加速度为0.2g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6α=),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g 0.25s T =),结构阻尼比0.05ξ=。
基本自振周期10.433s T =。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如下所示。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多遇地震下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力。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 ()g s T1g 1.4T T > 1g 1.4T T ≤ 0.35≤10.080.07T + 不考虑0.35~0.5510.080.01T + 0.55> 10.080.02T -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题目三: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题目四: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题目五:框架梁和柱的纵筋、箍筋配置分别有哪些要求?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1.坐标系转换中,给定一个三维几何体上的点P,它的坐标在系A中表示为(x0,y0,z0),则它在系B中的坐标可以表示为下列哪一项?
A.(x0+x,y0+y,z0+z)
B.(x0-x,y0-y,z0-z)
C.(x-x0,y-y0,z-z0)
D.(x0+x,y0-y,z0-z)
答案:A.(x0+x,y0+y,z0+z)
2.爆炸力作用于一颗长石块上时,它的压强有多大?
A.高
B.低
C.中等
D.无法评估
答案:A.高
3.关于应力应变关系,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应变大小
B.应变的大小取决于应力大小
C.应力与应变的大小相关
D.应力与应变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应变的大小取决于应力大小
4.膨胀系数是指什么?
A.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对热流量的变化率
B.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对密度的变化率
C.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对体积的变化率
D.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对抗力的变化率
答案:C.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对体积的变化率
5.当内力紊乱时,静动力方程可以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 ∑F=ma
B.∑F=0
C. ∑F=-ma
D.∑F=∑F(o)
答案:B.∑F=0
6.当一个结构受到风的作用时,可以用下列什么量来表示它的受力状况?
A.净力
B.平衡力
C.内力
D.换能
答案:A.净力。
(单选题)1: 多层砌体结构应尽量避免采用( )。
A: 纵墙承重方案
B: 横墙承重方案
C: 纵横墙承重方案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当长悬臂构件位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时,该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该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
A: 10%
B: 15%
C: 20%
D: 25%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场地的特征周期为( )秒。
A: 0.30
B: 0.35
C: 0.45
D: 0.55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房屋立面高度差( )以上,宜设置防震缝。
A: 5m
B: 6m
C: 7m
D: 8m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力为( )。
A: 惯性力
B: 阻尼力
C: 弹性恢复力
D: 振动力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不小于(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A: 8
B: 10
C: 13
D: 16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局部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时,应将小建筑物上。
V、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18 分。
)、单选题(共7 道试题,共42 分。
)V1. 四级框架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
A. 200mmB. 250mmC. 300mmD. 350mm满分:6 分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
A. 250mm×250mmB. 300mm×300mmC. 350mm×350mmD. 400mm×400mm满分:6 分3. 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房屋的多层砌体结构,其楼盖属于()。
A. 刚性楼盖B. 柔性楼盖C. 中等刚度楼盖D. 以上几项都不对满分:6 分4.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划分时大跨度框架指跨度大于()的框架梁柱。
A. 10mB. 12mC. 15mD. 18m满分:6 分5. 砌体结构中为加强基础整体性和刚性而设置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A. 100mmB. 120mmC. 150mmD. 180mm满分:6 分6. 多层砌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两端均有构造柱约束的承重墙体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
A. 0.75B. 0.8C. 0.9D. 1.0满分:6 分1. 小震情况下进行框架结构弹性内力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 D值法B. 反弯点法C. 底部剪力法D. 时程分析法E.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满分:6 分2. 在()中的框架属于第二道防线,轴压比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A. 筒体结构B. 框架结构C. 抗震墙结构D. 框架—抗震墙E. 板柱—抗震结构满分:6 分3. 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分析方法有()。
A. 力法B. 位移法C. 弯矩法D. 矩阵位移法E. 微分方、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不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2.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宜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的钢筋。
(单选题)1: 多层砌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两端均有构造柱约束的承重墙体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 )。
A: 0.75
B: 0.8
C: 0.9
D: 1.0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地震烈度为8度时,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箍筋最大间距为( )mm。
A: 150
B: 200
C: 250
D: 300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多层砌体房屋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 ),以考虑鞭梢效应。
A: 1.5
B: 2
C: 2.5
D: 3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上部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
A: 100×100mm
B: 150×150mm
C: 180×180mm
D: 240×240mm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
A: 0.10%
B: 0.15%
C: 0.20%
D: 0.25%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多层砌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对于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其地震作用应乘以地震增大系数( ),以考虑鞭梢效应。
A: 2
B: 2.5
C: 3
D: 3.5
正确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