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例5 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厘米可用字母()表示,米可用字母()表示。
3、1米=()厘米400厘米=()米15厘米+8厘米=()厘米30米+6米=()米10米-9米=()厘米6米-5米=()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40厘米+60厘米=()米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厘米第二条 ( )厘米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
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根绳子剪去28厘米,还剩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2、一块布长12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米?3、1米长的绳子,用去4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4、玲玲有红、黄两条彩带,各50厘米,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七、举一反三。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5课时-解决问题
填空.
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1)预习课本第23页例4.算一算.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①一班得了()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 3面.要求二班的小红旗的数量.用()法计算.列式为().
②根据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计算12+3=()(面).
③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可用二班所得小红旗减去一班得小红旗的面数.看是否等于 3面.因为15-12=().所以解答正确.
归纳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2)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①一班得了()面小红旗.由题意可列式为().
②计算. 12-4=()(面)
③检验. 12-8=().三班的小红旗确定比一班少()面.解答正确. 归纳总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
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2 7-5=2 1 6-5=1 1 7-6=1
预习新知:12 加 12+3 15 3 4 12 12-4 8 4 4 预习检验:1. 24+8=32(个) 2. 13-5=8(颗)
每日口算:64 20 71 43 64 58 20 48 7 19。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5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对于如何进行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学会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学会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展示讲解: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到其他类似问题中。
6.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问题的重点和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列出问题的步骤,用加减法运算表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解决问题(例5)》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2)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
题
1、XXX买篮球和排球分别花了45元和39元,他一共花了84元。
2、设一件上衣的价格为x元,则46+x=70,解得x=24,一件上衣的价格为24元。
3、小花有28+8=36枚邮票。
4、妈妈今年34-5=29岁。
5、灰兔的只数为57-15=42只。
6、比70少54的数是16.
6、设XXX拍了y下,则XXX拍了y-2下,解得y=15,XXX拍了15下,XXX拍了28-15=13下。
我收集了24张邮票,XXX收集了14张邮票,我比XXX 收集了10张邮票。
7、XXX买了15+18=33个气球。
8、XXX每分钟打65-17=48个字。
一个皮球比一架飞机便宜12元,一个娃娃和一个机器人共计29元,一个娃娃比一辆小汽车便宜15元。
1、果农还剩92-68=24筐苹果。
2、二年级一班有(38-6)/2=16名女生。
3、我的身高是73+19=92厘米。
4、我吃了80+27=107只害虫。
5、商店运来的洗衣机数量为45-17=28台。
6、我踢了38+8=46下。
7、女生植树的数量为32-13=19棵。
8、你们有XXX64只。
(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1、小鸡有38只,母鸡比小鸡少6只,母鸡有多少只?一共有多少只鸡?2、二班有45人,一班比二班多6人,一班有多少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3、小云写了25篇日记,小兰比小云多写8篇,小兰写了多少篇?两人一共写了多少篇?4、一共要做了多少朵红花?如果再做30朵白花,红花和白花一共要做多少朵?5、小兔拔萝卜,上午拔了18筐,下午拔了25筐。
一共拔了多少筐萝卜?如果再拔35筐白菜,萝卜和白菜一共多少筐?6、学校舞蹈小组有女生36人,男生比女生少17人,男生有多少人?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我们两人做了28朵红花 还要做20朵红花打球的比跑步的多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2、我采了35个 , , 他们一共采了多少 个 ? 比 少采多少个?3、足球是58元,篮球比足球多8元,篮球有多少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元?4、果园里共收了80箱苹果,李大爷运走25箱,王叔叔运走28箱,还剩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答)5、红星小学有男教师38名,女教师54名,红星小学共有多少名教师?育英小学有62名教师,育英小学比红星小学少多少名教师?我采了26个6、二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有56人,一年级的比二年级的少18人,问一年级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7、第一单元语文测验中,小明的成绩是93分,小明比小红多8分,小红的成绩多少?8、在一次数学比赛中,小明做对了27道题,做错了4道题,还有19道题没做,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9、车上有42人,到东门车站下了17人,又上车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0、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11.桔园里收桔子,运走了58筐,还剩35筐。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达标巩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达标巩固的内容包括: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数数及数的组成。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学会用2个5个、10个一组的方式数出数量是整十的物品。
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初步掌握百以内数的计算方法。
初步建立数感。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这些知识点,以下是一些练习题:
一、数数
数出下面图形中的物品数量。
(1)(2)(3)
数出下面各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
(1)(2)(3)
二、数的组成
把下面各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
(1)25=()+()(2)36=()+()(3)47=()+()
(4)58=()+()(5)69=()+()(6)78=()+()
把下面各数分解成几个十、几个一、几个十分之一和几个百分之一。
(1)3.42=()+()+()+()
(2)0.59=()+()+()+()
(3)2.83=()+()+()+()
三、比较数的大小
填空。
(1)45○46 (2)78○79 (3)9○90 (4)43○34
写出比下面各数小的最大的整数。
(1)99 (2)84 (3)57 (4)38
四、百以内数的计算
口算。
(1)20+30= (2)50-20= (3)70-30= (4)40+50= (5)80-40= (6)90-70= (7)60+8= (8)75-5= 五、填空题。
3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7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由9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一)
1、XXX、XXX已经跑了43米和25米,剩下的距离为100-43-25=32米,所以XXX跑了32米。
2、体育室原本有80个篮球,借走了12+18=30个,所以
还剩80-30=50个篮球。
3、设XXX现在有x元钱,则x+26元可以买到玩具熊,
因此x+26=(玩具熊的价格),所以XXX现在有x=(玩具熊
的价格)-26元。
4、XXX要再做32-26=6道题才能和XXX一样多。
二)
1、设二(2)班有x个人参加,则x+5个人参加了二(1)班,所以两个班一共有42+x+x+5=84+2x人参加。
解得x=37,因此二(2)班有37人参加。
2、下午写了18+8=26个字。
这一天一共写了18+26=44
个字。
3、XXX一共花了28+13=41元,还剩下50-41=9元。
4、一共借走了24+38=62本故事书。
三班想借35本,不够。
5、第一次奖励后还剩50-28=22张小奖状,第二次奖励后还剩22-25=-3张小奖状,不够,还差3张。
6、XXX买玩具飞机比买玩具汽车多花了8元,买玩具汽车比买玩具飞机少花了8元,因此8+8+16=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