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sCRP TNF-α及IL-6在脑梗死老年患者的表达
- 格式:pdf
- 大小:234.85 KB
- 文档页数:3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研究胡钧培;窦红菊;方晶;邹丽芳;庄衍【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年(卷),期】2004(010)002【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脑梗死(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38例CI患者在发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比较不同梗死灶体积上述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的变化.结果:CI患者急性期的血清IL-6水平均较亚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NF-α水平急性期比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亚急性期、恢复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中、大梗死体积组的急性期TNF-α水平比小体积组显著升高(P <0.05),IL-6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总页数】2页(P53-54)【作者】胡钧培;窦红菊;方晶;邹丽芳;庄衍【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2【相关文献】1.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J], 许岱昀;王海丽;刘颖;于洁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水平变化 [J], 张艳红;陈丽丽;王海英;吕艳华;曹亦宾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陈娟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韩晨鹏;韩庆伟;姚文杰;王青梅5.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何国军;黄明;赖福生;卢少军;陈俊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 Lp(a)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闾爱斌;刘俊慧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7)015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L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Lpa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52例脑梗死患者和对48例对照组的血清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sCRP、Lp(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 HsCRP、Lp(a)含量的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皆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脑梗死预防、诊断、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总页数】2页(P1800-1801)
【作者】闾爱斌;刘俊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人民医院,225500;江苏省姜堰市人民医院,2255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J], 刘旭
2.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18、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曹姣妃;罗涟;陈文备
3.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J], 李淑娟;宋瑞国;商玉珠
4.脑梗死患者血清NSE、Lp-PLA2、Hcy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 [J], 胡冬梅
5.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J], 刘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许岱昀;王海丽;刘颖;于洁【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脑梗死组68例,同时选择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血清IL-6及TNF-α。
结果脑梗死组的IL-6含量和TNF-α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IL-6含量有所下降, TNF-α的含量随着病程的延长也呈现下降的变化。
梗死面积越大,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越高。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脑梗死患者的IL-6和TNF-α的含量有显著差别,中度和重度缺损的患者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轻度缺损的患者,中度和重度缺损的患者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呈现升高的状态,其含量变化可预测脑梗死梗死面积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总页数】2页(P39-40)【作者】许岱昀;王海丽;刘颖;于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北京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血清白细胞介素-18、-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J], 覃红梅;甘枚;刘柯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J], 尤勇3.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J], 贾玉洁;佟宇;闵连秋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韩晨鹏;韩庆伟;姚文杰;王青梅5.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epc25、PF、TRF 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早期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J], 张晓;孙园;于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s-CRP、IL-6、TNF-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迟小伟;刘杰【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年(卷),期】2008(019)003【摘要】目的探讨hs-CRP、IL-6、TNF-α水平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判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2例健康体检者hs-CRP、IL-6、TNF-α水平,并进行随访,比较各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预测中的意义.结果 hs-CR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发生者高于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P<0.01);IL-6、,INF-α在冠心病、脑卒中、CHF发生者高于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P<0.01).结论血清超敏CRP、IL-6和TNF-α水平对于临床估计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总页数】2页(P50-51)【作者】迟小伟;刘杰【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济南,250012;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实验诊断中心,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吡拉西坦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血清TNF-α、IL-6、hs-CRP、Hcy水平的影响 [J], 侯进义;孙菊光;史江峰;齐光辉2.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曹姣妃;刘宁;梁德胜;裴世澄3.血脂中COL/LDL-C的比值与HS-CRP的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J],4.急性时相反应蛋白hs-CRP在心血管中疾病中的诊治意义 [J], 许世达;彭小兰5.温脾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s-CRP、IL-6、TNF-α的影响 [J], 付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 SAA、IL-6、hs-CRP 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甲流患者中的实验诊断学评价发布时间:2021-06-16T12:08:52.9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李萍[导读]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李萍第八人民医院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甲型流感老年患者376例作为检测组;其中单纯甲流患者作为单纯甲流组(A组);单纯COPD患者作为单纯COPD组(B组);COPD合并甲流患者作为COPD合并甲流组(C 组);另选该院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76例作为对照组(D组)。
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AA、IL-6、hs-CRP的含量,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四组SAA、IL-6、hs-CRP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853,8.477,7.974,P<0.05);C组的SAA、IL-6、hs-CRP水平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P<0.05 );SAA 在C组/D组平均升幅(35.64)高于IL-6(9.98)和hs-CRP(10.40);SAA 在C组/A组平均升幅(2.27)高于 IL-6(2.22) 和 hs-CRP(1.92),SAA 在C组/B组平均升幅(5.4)高于IL-6(1.84) 和 hs-CRP (1.58);SAA、IL-6、hs-CRP用于诊断甲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19、0.704、0.568。
结论血清SAA的水平对老年COPD合并甲流的诊断最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老年病人、甲型流行病毒感染、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levels of amyloid a (SAA) , Interleukin 6(IL-6) and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type a influenz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0,376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a admitted to 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group, in which the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a were treated as the group of influenza a only (Group A) and the patients with COPD as the group of COPD only (Group B) The patients with COPD and H1N1 were selected as the group of COPD and H1N1(Group C) , and 376 elderly health examinee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D) . The levels of SAA, IL-6 and hs-CRP were measured in all groups, and the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each index. Results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SAA, IL-6 and hs-CRP in the four group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9.853, 8.477, 7.974, P<0.05); the levels of SAA, IL-6, and hs-CRP in group C were higher than For the remaining three groups,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AA in group C/D has an average increase (35.64) higher than IL-6 (9.98) and hs-CRP (10.40); SAA in group C/A The average increase (2.27) was higher than IL-6 (2.22) and hs-CRP (1.92), and the average increase of SAA in group C/B (5.4) was higher than IL-6 (1.84) and hs-CRP (1.58); SAA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IL-6, hs-CRP for diagnosis of influenza A infection was 0.719, 0.704, 0.568.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serum SAA is the most valuable diagnostic tool for elderly COPD complicated with H1N1.Keywords: Amyloid A (SAA),Interleukin-6 (IL-6),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elderly patients, pandemic A virus infec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既往研究发现,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是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炎性介质,促进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破坏病人肺功能[1];且炎症因子hs-CRP、IL-6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相关,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2];同时发现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合并甲流感染时,病情进展加快,导致死亡率大大增加[3]。
体检项目中的异常指标解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和解读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体检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在体检中通常被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以及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等炎症相关疾病的风险。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析hsCRP的意义和解读方法。
一、hsCRP的意义hsCRP是C反应蛋白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当机体遭受感染或组织受到损伤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这些介质刺激肝脏合成和释放CRP。
hsCRP是较低敏性的C反应蛋白分子,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体内炎症的轻微程度。
体检中对hsCRP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并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hsCRP水平较高时,说明机体内存在较强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与感染、组织损伤、肿瘤等疾病有关。
同时,高水平的hsCRP也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二、hsCRP的解读方法1. 参考范围hsCRP的参考范围通常是由实验室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得出的。
一般来说,参考范围的上限为3.0 mg/L。
当hsCRP水平超出该范围时,可能表示体内存在潜在的炎症或心血管疾病风险。
2. 高敏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高敏CRP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心血管疾病是指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疾病,其发生与慢性炎症过程密切相关。
hsCRP的升高可能预示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同时也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当hsCRP水平在1.0-3.0 mg/L之间时,被认为是中度心血管风险范围。
如果hsCRP水平超过3.0 mg/L,表明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hsCRP并不能直接诊断心血管疾病,它只是一个辅助指标,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判断更准确。
3. 影响hsCRP水平的因素hsCRP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吸烟等习惯,以及一些疾病状态。
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病人中的表达及意义发表时间:2017-06-13T11:51:55.6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作者:赖呈谋[导读] 脑梗死是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45001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青年组(n=23)、中年组(n=31)、老年组(n=46),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
结果:青年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且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各组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Hcy、hs-CRP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可将其作为病情评估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脑梗死;Hcy;hs-CRP;血脂脑梗死是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脑梗死临床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而早期诊断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缓解[1]。
临床研究显示[2],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对于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是否对脑梗死疾病有关尚未有明确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血清中Hcy、hs-CRP、血脂水平的表达,进一步探讨了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选10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到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经临床CT及MRI诊断确诊为脑梗死疾病;(2)患者均在发病12h内入院;(3)无颅脑创伤及脑肿瘤疾病史;排除标准:排除具有急慢性感染、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结缔组织并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