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肺结核易误诊为肺癌的CT影像特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
吴伟雄;郑华英;周国永;武义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16(025)006
【摘要】目的: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28例肺部CT影像不典型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8例患者中,病变部位表现为结节或者肿块的患者有17例,肺部表现为实变或不张的患者有5例,有4例患者表现为肺部粟粒样结节,有2例患者出现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典型肺结核通过影响学很难确诊,在临床中要结合CT影像和强化后影像进行仔细鉴别,必要时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者肺部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避免武断,防止出现误诊情况.
【总页数】2页(P1173-1174)
【作者】吴伟雄;郑华英;周国永;武义
【作者单位】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典型肺结核误诊肺癌的CT特点分析 [J], 徐天鹏;牛军;史永成;黑建中;郝宏毅
2.3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J], 宋强;文戈
3.3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探讨 [J], 胡亚萍
4.3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探讨 [J], 胡亚萍
5.影像学酷似中央型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误诊1例 [J], 赵佳明;何斌军;胡汶斌;张康;韩晓亮;袁顺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摘要]目的:查究与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以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方法:抽样调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统计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临床特点。
结果: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经CT影像诊断确诊为肺叶、节段实变型:5例、肿块、结节型:12例、纵膈淋巴结肿大型:2例、空洞型:3例、肺间质改变: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另有4例患者误诊,误诊率是13.33%。
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诊断医师需仔细寻找CT影像中的特征,可利用CT影像与其它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以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主要通过痰培养或者是病理结果进行诊断[1]。
结核菌痰液培养具备阳性率低、培养周期长等特点,而病变组织病理检查属于一种有创检查手段,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在结核病变早期的检查诊断中的应用广泛。
部分学者认为CT属于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典型肺结核的CT影像学以干酪样坏死、渗出、卫星灶、增殖为主要表现。
而近几年我国的不典型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CT影像学也多样化表现。
笔者节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患者中,拣选出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实施对照观察,包括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跨度范围是14—78岁,年龄中间值是(37.4±5.6)岁。
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盗汗、午后低热、胸痛、咯血、咳嗽咳痰等症状。
且在X线检查中显示下叶背段、上叶后段、上叶尖等均受到病灶的影响。
1.2方法 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通过美国生产提供的GE的64排CT机对患者的全肺进行扫描,从肺尖到肺底完成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层距:1.25mm、层厚:1.25mm。
38例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的CT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分析38例不典型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38例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分为4种类型:(1)叶、段实变型16例(2)结节、肿块型13例,(3)粟粒型3例,(4)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型6例。
结论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复杂,CT检查能发现较多的特征,规范的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减少误诊具有重要的价值。
需结合临床资料及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活检穿刺等检查,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肺不典型肺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结核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综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病例往往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误诊。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9年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38例,以探讨其CT表现特点。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8-80岁,平均38岁,均为住院病例。
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20例)咳嗽、咳痰(28例),胸痛(10例),咯血(6例)。
其中5例为2型糖尿病,4例为没有症状,体检发现,38例中5例行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为肺结核,其余病例从首诊到确诊肺结核时间均超过2周,其中误诊为肺炎22例,肺癌9例,肺脓种7例。
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抗酸染色阳性4例,手术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膜活检或者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学证实13例,其余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确诊。
1.2 CT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CT检查距首诊时间为1d-3周不等。
采用飞利浦多排螺旋CT全肺常规螺旋扫描,层厚分别为10mm、7mm,其中17例行增强CT扫描,非离子型对比剂70-90ml,静脉团住,速度为2-5ml/s。
注药后分别于25-45s、2-4min扫描。
2结果38例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可分为4种:(1)叶、段实变型16例,表现为肺叶段分布的大小不一的实变,边缘模糊,靠近叶间裂处边缘平直;分布于双上叶8例,其余病灶分布于中下叶或散在分布;10例为多发;6例病变紧邻胸膜;7例病灶内见支气管充气征。
29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分析【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分析【中图分类号】r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72-01肺结核是肺部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本世纪仍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我国每年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并出现患者年轻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及耐药性等特征,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现将我院自1998年以来曾误诊的2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肺结核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7岁~78岁。
临床表现明显者16例,其中咳嗽咳痰7例,发热乏力、盗汗4例,胸痛3例,咯血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查体偶尔发现13例。
1.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升高13例,最高为24.1×109/l,白细胞数正常10例;白细胞数减少6例。
贫血17例,血沉增快16例,最快110 mm/h。
痰查抗酸杆菌阳性16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3例,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抗酸杆菌阳性5例,血结核抗体阳性10例。
1.3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29例均拍正侧位胸片和ct扫描,6例做增强扫描,5例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采用philips tomoscdn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 cm,层间距1.0 cm,部分病例于病灶结节处行3.0 mm薄层扫描,6例行增强扫描。
2 结果29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左肺上叶前段实变2例、右肺上叶尖后段实变2例、右下肺多发实变1例;两肺中下野弥漫分布粟粒结节2例;左肺舌叶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右中下肺片絮状高密度影3例(伴厚壁空洞2例);左上肺前段块状阴影1例,右基底段肿块阴影1例;两肺ct正常2例,仅表现为纹理增粗;肺门淋巴结核3例,位于右肺门2例,左肺门1例,表现为肺门旁边缘光滑的肿块,其中2例可见斑片状或结节状影。
纵隔淋巴结核2例,其中1例有斑片条索状影,l例有淋巴结钙化。
不典型肺结核病的CT影像诊断特征分析肺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中典型肺结核可根据病灶形态、好发部位等肺部影像表现进行诊断,而不典型型肺结核并未表现出肺结核病的典型症状,影像检查存在一定难度,易被误诊,影响正常治疗。
而CT在不典型肺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特征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在结核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然而在临床上往往由于结核病表现不典型,极易出现误诊,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则重点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病的CT影像诊断特征及意义。
1、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典型肺结核主要是指具有典型肺结核症状表现的,例如咳嗽、咳痰、咳血、夜间盗汗、午后低烧以及胸闷胸痛等,此类疾病具有明显典型性,因此比较容易诊断。
而不典型肺结核主要是指在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胸部影像等方面无典型表现的肺结核疾病。
其临床表现表现多种多样,与任何肺病相似,容易误诊、漏诊,导致不良后果。
部分患者在患病后会表现出咳血、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喘鸣、四肢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1],容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另一部分患者则有发热、寒战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容易误诊为肺部感染;甚至还有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相应增加了诊断难度。
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若发现有以上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考虑为肺结核,通过影像检查有异常时,则应该进一步结合临床检查来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
2、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方法及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病灶多发生于2肺上叶的尖后段、肺尖、下叶背,通常由增殖、空洞、渗出、干酪等基本病理变化组成,X线表现及基本病理改变复杂。
在肺结核诊断中,常用的診断方法是痰检和胸片检查。
但是,近几年,随着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老年患者、肺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患者的增多,该疾病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48 期2019 Vol.6 No.48118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木卡达斯·阿布拉,买热帕提·艾尔凯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摘要】目的 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以减少临床治疗发生误诊情况。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72例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探讨影像结果以及发生误诊的原因。
结果 经CT 影像学以及手术病理等检测,发现72例患者中有15例被误诊为肺癌,有32例误诊为肺炎,3例结节病,13例肺结核并发肺癌,4例为淋巴瘤,5例为转移瘤。
结论 对于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需通过多种特征来证实,预防出现误诊的情况,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影像表现;误诊【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8.118.0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差很大,在不发达地区,出现肺结核不断增长的趋势[1]。
近年来,肺结核疾病在临床上越发难以进行诊断,发病时经CT 影像学检查表现出不典型症状,给临床诊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得误诊率明显增加。
为此,本文针对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提出误诊的原因分析。
详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72例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患者均进行CT 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进行X 线片和CT 增强扫描,探讨影像结果以及发生误诊的原因。
7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种男42例,女30例,年龄17~62岁,平均(30±5.22)岁。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头脑发热28例,身心乏力12例,胸闷伴随胸痛有16例,轻微呕吐有10例,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和神经疾病。
不典型肺结核易误诊为肺癌的CT影像特点分析
作者:王志永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
方法:对27例不不典型肺结核接受CT检查的病灶影像学特点与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有17例患者被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有6例误诊为中央型肺癌,有6例患者被误诊为转移瘤。
结论: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十分复杂,具体工作中很容易导致误诊,与CT表现、强化特点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能够促使诊断准确率的显著提高,一定情况下可以实施纤维支气管镜通过皮肺活检等穿刺检查,实现早诊断与早治疗。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肺癌;CT影像特点
肺结核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不典型肺结核和肺癌的症状表现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一旦没有认真辨别,很容易出现误诊,使患者的病情延误,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探究了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5年8月诊治的2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发现于结核病筛查中,其中有男17例,女12例,年龄22~82岁,平均(51.08±20.68)岁。
症状表现为低热、结核中毒等,患者都通过CT平扫与增强特点、手术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学等证实。
1.2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双排螺旋CT进行扫描,电压与电流分别调整为120kv、50mA。
扫描层的厚度与重建间隔分别为10mm、6mm,Pitch值为1.0。
另外,一些患者实施病灶区部分2~3层厚的薄层扫描,并由14例患者实施增强扫描。
对29例患者的扫描资料进行归类与整理,并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
2结果
2.1肺结核呈现结节或肿块型的现象
有17例患者被误诊为周围型肺癌,主要呈现为内肿块或者结节灶。
病灶的具体分布情况:5例右肺上叶尖段与后端,前段2例,5例右中叶与左肺舌叶,5例下肺基底段。
多发结节与孤立性单发结节影分别有10例、7例。
直径不足3cm与超过3cm的分别有12例、5例。
边缘清除与部分模糊分别有11例、7例。
其中有9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3例薄膜样强化或者不强化,4例轻度不均匀强化或者是蜂窝状强化,病灶的镜增CT值21~45Hu;有2例病灶显著不均匀或者呈现环形强化,病灶净CT增值43~75Hu。
2.2肺结核叶与段呈现实变或者不张的现象
有6例误诊为中央型肺癌,症状表现为叶与段实变,密度十分不均,一些患者出现支气管相。
其中右中叶2例,右上肺2例,2例左舍叶,都属于阻塞性肺不张,段支气管附近存在纵膈淋巴结肿大。
有3例存在斑点与小斑片钙化样的密度,2例可见厚壁空洞产生,1例胸部增厚与胸腔积液产生。
有5例患者的肿大淋巴结实施增强扫描,显示环形强化。
2.3肺结核呈现粟粒结节型的现象
有6例患者被误诊为转移瘤,其中有4例患者呈现中下肺弥漫分布粟粒样小结节灶,直径为3~10mm,一些融和成片,附近十分模糊,高度疑似诊断为肺泡癌。
有2例患者为多发小结节,其大小各不相同,一些较小结节的便于十分模糊,被误诊成转移瘤。
其中肺野散在由钙化斑点与合并胸腔积液分别有2例、1例。
3讨论
典型的肺结核通过临床表现、CT影像特点很容易进行诊断。
最近几年,因为老年肺结核发病率的越来越高,结核的耐药性明显增强,肺结核结节与肿块通常在肺结核的非多发位置出现,呈现出不典型特征,CT诊断相对较困难,在影像诊断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异病同影”的情况,极易产生误诊与误治的现象。
此外,医务工作人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不高,实验室检查不彻底,影像学检查技术不高,其也是引发误诊的重要原因。
成年人的肺结核通常在两肺的上叶尖后段与下叶背段发生,根据多发位置、典型影像学特点对肺结核的诊断通常很容易。
肺结核结节与肿块在肺结核非多发位置出现较大的过程中,例如右肺中叶以及左舌叶及双肺下等位置,本研究中有10例患者的病变在肺中叶与双肺下叶基底段,认为其可能是被误诊肺癌的重要原因。
肺结核结节与肿块的病理成分通常是,结核肉芽以及干酪性组织坏死,一些病灶合并沙砾状钙化以及周围少许纤维灶,同时,还可能出现渗出性卫星病灶。
在结节与肿块出现坏死与液化以后,坏死组织通过支气管引流,产生空洞,通常洞壁较均匀,内缘十分光滑,存在突起的结节,很容易被诊断成癌性空洞,气可能和病程时间过长,以及内存在真菌感染与产生负压有联系。
不点型结核瘤的病灶直径通常超过3cm,本研
究中有5例患者。
呈现分叶、毛刺以及胸膜凹陷等特点,所以,很容易被误诊成肺癌,本研究中类似部分征象有4例。
CT增强检查能够鉴别与诊断结节和肿块型结核与肺癌,病灶强化程度、结核肉芽组织以及干酪性坏死的含量与分布都具有相关性。
结核瘤灶一般表现为薄膜样的不强化或者强化,本研究中有2例。
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者结合,对肺门淋巴肿大产生压迫,使支气管出现狭窄或者阻塞的现象,导致受累的叶与段出现实变或者不张的现象,本研究中有右中叶2例,右上肺2例。
粟粒结节型都是由于粟粒病变没有典型性分布征象,同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通常被误诊成肺泡细胞癌与转移瘤,但肺野通常存在该户斑点与胸膜增厚等夜店。
本研究中6例结核瘤患者被误诊成肺癌,通过实验室检查与临床病史等证实。
总而言之,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十分复杂,具体工作中很容易导致误诊,与CT表现、强化特点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能够促使诊断准确率的显著提高,一定情况下可以实施纤维支气管镜通过皮肺活检等穿刺检查,实现早诊断与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