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原齿轮章节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11
齿轮试题库及答案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一种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以下是一些关于齿轮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1. 试题:齿轮的传动比是如何定义的?答案:齿轮的传动比定义为主动齿轮的齿数与从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即传动比 = 主动齿轮齿数 / 从动齿轮齿数。
2. 试题:什么是直齿圆柱齿轮?答案:直齿圆柱齿轮是指齿线与齿轮轴线垂直的圆柱齿轮,其齿廓为直线,是最常见的齿轮类型之一。
3. 试题:斜齿圆柱齿轮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有哪些优点?答案:斜齿圆柱齿轮相比于直齿圆柱齿轮,具有更好的载荷分布,更小的噪音,更高的传动效率,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4. 试题:齿轮的模数是什么?它与齿轮的尺寸有什么关系?答案:齿轮的模数是齿轮齿廓上任意一点到齿轮中心的距离与齿数的比值。
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承载能力也越强。
5. 试题:什么是齿轮的接触比?答案:齿轮的接触比是指在啮合过程中,两个齿轮同时接触的齿数与总齿数的比值。
接触比越大,齿轮的传动越平稳。
6. 试题:齿轮的失效形式有哪些?答案: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包括齿面磨损、齿面疲劳、齿根断裂、齿面塑性变形等。
7. 试题:为什么在设计齿轮时需要考虑齿轮的强度?答案:在设计齿轮时考虑其强度是为了确保齿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承受预期的载荷,防止因过载而导致的损坏或断裂。
8. 试题:什么是齿轮的啮合角?答案:齿轮的啮合角是指两个齿轮啮合时,其齿线在齿轮轴线上的投影所形成的夹角。
9. 试题:齿轮的传动效率是如何计算的?答案:齿轮的传动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它受到齿轮材料、制造工艺、润滑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0. 试题:什么是行星齿轮传动?答案:行星齿轮传动是一种由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轮组成的齿轮传动系统。
行星轮围绕太阳轮转动,同时与内齿轮啮合,可以实现高减速比和紧凑的结构。
这些试题和答案涵盖了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性能以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适合作为齿轮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考核材料。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 F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 T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 F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则压力角将减小( T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 F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 T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 T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 F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 F )二、填空题。
(10分)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三、选择题(10分)1、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A )齿根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基圆。
2、静平衡的转子(①)是动平衡的。
动平衡的转子(②)是静平衡的。
①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②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3、满足正确啮合传动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当传动比不等于一时,他们的渐开线齿形是( )。
A )相同的;B )不相同的。
4、对于转速很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的运动规律。
第1章习题1-1 绘出图1-7所示的唧筒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1-2 绘出图1-8所示叶片式油泵的机构运动简图。
1-3 绘出图1-9所示回转柱塞泵的机构运动简图。
1-4 绘出图1-10所示冲床架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1-5 试判断图1-11、图1-12所示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并说明理由。
若不能成为机构,请提出修改办法。
1-6 计算图1-13至图1-20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其中是否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说明计算自由度时应做何处理。
1-7 计算图1-21至图1-26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用低副代替高副,并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以及机构的级别。
第1章综合测试题1-1 填空题及简答题(1)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人约束。
(2)高副低代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何谓运动链?运动链具备什么条件才具有运动的可能性?具备什么条件才具有运动的确定性?运动链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机构?(4)何谓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步骤如何?(5)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6)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7)杆给具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杆组的级别?(8)如果确定机构的级别?选择不同原动件对机构的级别有无影响?1-2 画出图1-27所示油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1-3 判别图1-28、图1-29所示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需一一指出。
1-4 试用低副代替图1-30所示机构中的高副,并说明高副低代的一般方法。
1-5 图1-31所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从机构自由度的概念分析其设计是否会理,并提出修改措施。
又问,在此初似设计方案中,是否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1-6 计算图1-32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高副低代后,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断机构的级别。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5 F=0,机构不能运动F=0,机构不能运动1-6 F=1F=1F=1F=2F=1F=1F=1F=11-7 F=1,Ⅱ级机构F=1,Ⅱ级机构F=1,Ⅱ级机构F=1,Ⅲ级机构,一个Ⅱ级杆组,一个Ⅱ级杆组F=1,Ⅱ级机构F=1,Ⅲ级机构第1章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1-2 F=11-3 F=0,不能成为机构;F=1,能成为机构,F(G)为虚约束1-5 E为虚约束,B为局部自由度1-6 F=1,一个Ⅲ级杆组,一个Ⅰ级杆组,Ⅲ级机构。
齿轮机械原理考试试题齿轮机械原理考试试题齿轮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掌握齿轮机械原理对于设计和制造高效、可靠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齿轮机械原理的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和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1. 什么是齿轮的模数?齿轮的模数是指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
它是齿轮尺寸的重要参数,通常用m表示。
模数的选择应根据齿轮的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2. 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20和40,模数相同,求它们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指两个齿轮的齿数之比。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传动比为40/20=2。
3. 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模数分别为2和4,齿数分别为20和40,求它们的传动比。
传动比为齿数之比,即40/20=2。
与模数无关。
4. 在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模数相同,齿数分别为20和40,求它们的传动比。
传动比为齿数之比,即40/20=2。
与模数无关。
5. 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20和40,模数分别为2和4,求它们的传动比。
传动比为齿数之比,即40/20=2。
与模数无关。
6. 什么是齿轮的齿面硬度?齿轮的齿面硬度是指齿轮表面的硬度。
它直接影响齿轮的耐磨性和寿命。
常用的齿面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测试和布氏硬度测试。
7. 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模数分别为2和4,齿数分别为20和40,求它们的中心距离。
中心距离是指两个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齿轮传动公式:中心距离=模数×(齿数1+齿数2)/2,代入数据计算得到中心距离为60。
8. 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20和40,模数为2,求它们的中心距离。
中心距离是指两个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齿轮传动公式:中心距离=模数×(齿数1+齿数2)/2,代入数据计算得到中心距离为60。
9. 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模数分别为2和4,中心距离为60,求它们的齿数。
根据齿轮传动公式:中心距离=模数×(齿数1+齿数2)/2,代入数据计算得到齿数之和为80。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2-1 如题图2-1所示为一小型冲床,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
(a)(b)题图2-1解:1)分析该小型冲床由菱形构件1、滑块2、拨叉3和圆盘4、连杆5、冲头6等构件组成,其中菱形构件1为原动件,绕固定点A作定轴转动,通过铰链B与滑块2联接,滑块2与拨叉3构成移动副,拨叉3与圆盘4固定在一起为同一个构件且绕C轴转动,圆盘通过铰链与连杆5联接,连杆带动冲头6做往复运动实现冲裁运动。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选定比例尺后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b)所示。
3)自由度计算其中n=5,P L=7, P H=0,F=3n-2P L-P H=3×5-2×7=1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2 如题图2-2所示为一齿轮齿条式活塞泵,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
(a)(b)题图2-2解:1)分析该活塞泵由飞轮曲柄1、连杆2、扇形齿轮3、齿条活塞4等构件组成,其中飞轮曲柄1为原动件,绕固定点A作定轴转动,通过铰链B与连杆2联接,连杆2通过铰链与扇形齿轮3联接,扇形齿轮3通过高副接触驱动齿条活塞4作往复运动,活塞与机架之间构成移动副。
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选定比例尺后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b)所示。
3)自由度计算其中n=4,P L=5, P H=1F=3n-2P L-P H=3×4-2×5-1=1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3 如图2-3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步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意图是电动机通过一级齿轮1和2减速后带动凸轮3旋转,然后通过摆杆4带动冲头实现上下往复冲压运动。
试根据机构自由度分析该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修改后的新方案。
题图2-3解:1)分析2)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2-3 b)选定比例尺后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b )所示。
3)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由图b 可知,45200l h n p p p F ''===== 故3(2)34(2520)00l h F n p p p F ''=-+--=⨯-⨯+--=因此,此简易冲床根本不能运动,需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题11-1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i 15,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解: 此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78.5771811520524030504321543215=⨯⨯⨯⨯⨯⨯=='''z z z z z z z z i题11-2如图所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传动机构,工作台与涡轮5固联。
若已知z 1=z 1′=15,z 2=35,z 4′=1(右旋),z 5=40,滚刀z 6=1(左旋),z 7=28。
今要切制一个齿数z 5′=64的齿轮,应如何选配挂轮组的齿数z 2′、z 3和z 4。
解:由范成原理,滚刀6与轮坯5’的角速度比应为64655656==='''z z i ωω 转向如图。
这一角速度比由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系统来保证。
56242442175421155011528403515''''''=⨯=⨯⨯⨯⨯⨯==i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转向如图可求得253252=z z 至于Z 3为惰轮,其齿数可根据中心距A 24的需要确定。
题11-3 如图所示为一千分表的示意图。
己知各轮齿数如图,模数mm m 11.0=(为非标准模数)。
若要测量杆1每移动mm 001.0时,指针尖端刚好移动一个刻度()mm s 5.1=。
问指针的长度?=R (图中齿轮5和游丝的作用是使各工作齿轮始终保持单侧接触,以消除齿轮间隙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解:()4332-'-组成定轴轮系1001160120121632431224=⨯⨯===''z z z z i ϕϕ24100ϕϕ=∴再由轮2与测量杆组成齿轮与齿条传动知 测杆1每移动mm 001.0时,齿轮2的转角为:42221027.611.029001.022-⨯=⨯⨯===m Z h r h ϕ 此时要求指针刚好移动一刻度()mm s 5.1=,由4ϕR s =可得指针的长度为mm s sR 241027.61005.1100424=⨯⨯===-ϕϕ题11-4 如图所示为绕线机的计数器。
机修考试题及答案齿轮一、选择题1.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哪些?A. 齿数B. 模数C. 齿宽D. 以上都是答案:D2. 齿轮的齿形角一般是多少度?A. 30°B. 45°C. 60°D. 90°答案:C3. 齿轮的齿数对齿轮的传动比有何影响?A. 齿数越多,传动比越大B. 齿数越少,传动比越大C. 齿数与传动比无关D. 齿数越多,传动比越小答案:A4. 齿轮的模数越大,其承载能力如何变化?A. 承载能力减小B. 承载能力不变C. 承载能力增大D. 承载能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5. 齿轮的齿宽对齿轮的承载能力有何影响?A. 齿宽越大,承载能力越小B. 齿宽越小,承载能力越小C. 齿宽与承载能力无关D. 齿宽越大,承载能力越大答案:D二、填空题1. 齿轮的________是指齿轮上相邻两个齿廓之间的弧长。
答案:齿距2. 齿轮的________是指齿轮上相邻两个齿廓之间的直线距离。
答案:齿厚3. 齿轮的________是指齿轮上一个齿廓与相邻齿廓之间的直线距离。
答案:齿隙4. 齿轮的________是指齿轮上一个齿廓与相邻齿廓之间的弧长。
答案:齿宽5. 齿轮的________是指齿轮上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圆环区域。
答案:齿圈三、简答题1. 请简述齿轮失效的常见原因。
答案:齿轮失效的常见原因包括过载、疲劳、磨损、腐蚀、润滑不良等。
2. 齿轮的齿数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齿轮的齿数选择应考虑传动比、承载能力、尺寸限制、制造成本和噪音等因素。
四、计算题1. 已知一对齿轮,小齿轮的齿数为20,大齿轮的齿数为100,求它们的传动比。
答案:传动比 = 大齿轮齿数 / 小齿轮齿数 = 100 / 20 = 52. 已知齿轮的模数为3mm,齿数为40,求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答案:齿顶圆直径 = 模数× (齿数 + 2)= 3mm × (40 + 2) = 126mm。
第七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一、选择题1.渐开线在______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根圆B.基圆C.分度圆D.齿顶圆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相切于______。
A.两分度圆B.两基圆C.两齿根圆D.两齿顶圆3.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求得。
A.分度圆齿厚B.齿距C.公法线长度D.齿顶高4.在范成法加工常用的刀具中,________能连续切削,生产效率更高。
A.齿轮插刀B.齿条插刀C.齿轮滚刀D.成形铣刀5.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齿顶高系数h a*=1,齿顶圆直径D a=135mm,则其模数大小应为________。
A.2mmB.4mmC.5mmD.6mm6.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正变位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__________。
A.相切B.相割C.相离D.重合7.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__________法面压力角。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8.斜齿圆柱齿轮基圆柱上的螺旋角βb与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相比_________。
A.βb >βB.βb =βC.βb <βD. βb =>β9.用齿条型刀具加工,αn=20°,h a*n =1,β=30°的斜齿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数是_________。
A.17B.14C.12D.2610.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 v=__________。
A.z/cosβB.z/cos2βC.z/cos3βD.z/cos4β11.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之标准值是规定在轮齿的_________。
A.端截面中B.法截面中C.轴截面中D.分度面中12.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齿廓接触处所受的法向作用力方_________。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13.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其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时,其啮合角_____。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思考题:1. 在平面机构中,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
构件总数N、运动副提供的约束总数R和机构自由度F的关系是。
2.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移动副限制的两个自由度分别为和;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使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5*. 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1〕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在图上标明;(2) 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2—1 列出公式计算下列运动链的自由度,并在图中指出其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3)(4)AB、CD、EF平行且相等(5)(6)CD 、EF 、GH 平行且相等(7)(8) 2— 2 列出公式计算下列各运动链的自由度。
在图中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判断其是否能够成为机构。
(图中画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1)(2) (3)BD 、CE 平行且相等,ED 、CB 平行且相等2—3 列出公式计算下列各运动链的自由度。
在图中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说明其原动件的数目是否合适。
(图中画有箭头的构件为(1) (2) (3) DG 、EH 、FK 且相等(4)E(5)2—4 * 按比例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1(3)简易冲床机构(2)油泵机构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思考题1、铰链四杆机构中,a =60mm ,b =150mm ,c =120mm ,d =100mm (如右图所示),以a 杆为机架得 机构;以b 杆为机架得 机构; 以c 杆为机架得 机构;以d 杆为机架得机构。
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和 处于两次共线位置之一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为主动件, 和 两次共线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齿轮机构检测题一、选择题1、当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稍微发生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 。
A 、仍保持恒定B 、发生变化C 、变大D 、变小 2、一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上的节圆有 。
A 、1个 B 、2个 C 、0个 D 、无穷多3、齿轮齿廓上的渐开线在 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 、根圆 B 、基圆 C 、分度圆 4.设计齿轮时,若发现重合度小于1,则修改设计时应A. 加大模数B. 增加齿数C. 加大中心距 5.斜齿轮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规定在轮齿的____. A.端面 B. 法面 C. 轴面 6.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模数t m 法面模数n m 。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7、蜗杆蜗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 。
A. )(221Z Z m + B 、)(21Z q m + C 、)(22Z q m +二、判断题1、变位系数为零的齿轮是标准齿轮。
( )2、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得比基圆大。
( )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可能大于3 ( )4. 斜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一定小于17。
( ) 5、“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因此两基圆相等的齿轮一定能正确啮合。
( )三、填空题1.直齿轮传动实际啮合线长度B 2B 1与基圆齿距的比值称为齿轮传动的 。
该值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而于 无关。
2.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稍微发生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 ,这一特性称为渐开线齿轮传动的 。
3.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是指: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在任一瞬时的传动比,都与两线段成反比。
4.蜗杆蜗轮传动的中间平面是指,在中间平面内,蜗杆蜗轮的啮合传动与啮合传动一样。
5.对斜齿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进行比较,斜齿比直齿轮的:①重合度,②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四、简答题1.一个齿轮齿廓在不同圆上的压力角和模数是否相同?是否都是标准值?2.为什么模数值要标准化?3.标准为什么规定压力角为20°?4.如果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中,除模数以外其余四个基本参数都相同,齿轮的几何尺寸有何不同?5. 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与分度圆直径有何关系?6.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厚与齿槽宽是否相等?7. 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相啮合,当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时,试问:1)其传动比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2)节圆与啮合角是否发生变化,与分度圆和压力角比较是怎样变化的?3)重合度是否发生变化,变大或是变小?4)齿侧间隙和齿顶间隙有何变化?变大或是变小?8.确定蜗杆头数和蜗轮的齿数要考虑哪些问题?9.何谓蜗杆蜗轮机构的中间平面?在中间平面内,蜗杆蜗轮传动相当于什么传动?10.何谓圆锥齿轮的背锥和当量齿轮?引入背锥和当量齿轮的目的是什么?当量齿数如何计算?11.在直齿圆锥齿轮中何处为标准值?五、计算题1. 今测得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25.0,1**==c h a )的齿顶圆直径mm d a 208=,齿根圆直径mm d f 172=,齿数z=24,试求: (1)该齿轮的全齿高h? (2) 该齿轮的模数m?(3)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和分度圆上的齿厚s 各为多少? 2. 一对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小齿轮因遗失需配制。
已测得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4082mm d a =齿数1002=Z ,压力角︒=20α,两轴的中心距mm a 310=,试确定小齿轮的: ①模数m 、齿数1Z ; ②计算分度圆直径1d ; ③齿顶圆直径1a d ④基圆齿距b P 。
3. 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动比i 12=2,齿轮的基本参数:m=4mm ,α=20º, h *a =1.0 。
(1) 按标准中心距a=120mm 安装时,求:① 齿数Z 1 、Z 2; ② 啮合角a ′; ③ 节圆直径d 1′、d 2′; (2) 若取齿数Z 1 =15、Z 2=30,中心距a ′=92mm ,试求: ① 避免根切的小齿轮的最小变位系数x 1; ② 传动啮合角α′;③ 说明该传动属于何种传动类型?4.有一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已知参数:Z=44,α=20°,已测得:齿顶圆和齿根圆直径分别为d a =182.4mm,d r =167.2mm,跨五齿与跨六齿的公法线长度分别为W 5=55.603mm,W 6=67.412mm,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齿顶高系数h a *和顶隙系数c *。
( 5、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已知压力角α=20度,齿轮2的齿数Z 2=28,模数m=3mm ,传动比i 12=2,安装中心距a ’=65mm ,求:1) 齿轮1的齿数Z 1;2) 两轮分度圆半径r 1,r 2; 3) 啮合角α’,两轮节圆半径r ’1,r ’2; 4) 设计该传动类型;56.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 1=15,Z 2=20,m n =4mm , 20=n a ,15=β求齿轮传动中心距a 。
7. 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齿轮参数Z 1=18,Mn=2.5,20=n a ,0.1=*an h ,25.0=*n C ,传动比212=i ,中心距a =68mm,试求:1).齿数Z 2,螺旋角β; 2).分度圆直径d 1,d 2; 3).齿顶圆直径d a1,d a2; 4).基圆直径d b1,d b2;5).端面分度圆齿距Pt 。
8. 图示滑移齿轮变速机构。
已知齿轮参数:m=2mm ,α=20º,h a *=1.0,齿轮2的变位系数2x =-0.2,其余如图示,试确定:1)齿轮副1与2、2与3的传动类型; 2)齿轮3的变位系数3x 。
提示:α α α inv z z x x inv + + + = ' 21 2 1 ) ( tan 2Z 1=33Z 2=36Z 3=36’=71mm9. 图示齿轮机构中,已知各直齿圆柱齿轮模数均为4mm ,Z1=15,Z2=34,Z3=20,Z4=30,要求齿轮1,4同轴线。
试问:(1) 列出齿轮1、2和齿轮3、4的四种传动类型方案,应选哪种类型传动为好?为什么?(2) 若齿轮1,2改为斜齿轮来凑齿轮3、4的中心距,且当齿数和模数不变时,则斜齿轮的螺旋角β为多少?例题评讲:例题1:已知一正常齿渐开线标准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其模数m =5 mm ,压力角α=20o ,中心距a =350 mm ,传动比I =9/5,试求两轮的齿数z 1和z 2;分度圆直径d 1和d 2;齿顶圆直径d a1和d a2;齿根圆直径d f1和d f2;全齿高h 及分度圆齿厚s 及齿槽宽e 。
解答:()mm Z Z m a 3502121=+= 和591212==Z Z i ; ()();85.721;25.112;5.437,5.2372;460,2602;450,250;90,50**2**112*112121====+===+-===+======∴m e s m c h h m m d m m m c h d d m m d m m m h d d m m d m m m z d Z Z a f a f a a a π例题 2.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己知齿数125z =,255z =,模数m =2 mm ,20α︒=,*ah =1,*c =0.2 5。
求: (1) 齿轮1在分度圆上齿廓的曲率半径ρ;(2) 齿轮2在齿顶圆上的压力角2a α;(3)如果这对齿轮安装后的实际中心距'81a mm =,求啮合角'α和两轮节圆半径'1r 、'2r 。
解:1、)(55.820sin 25221sin 2111mm mz =⨯⨯== αρ2、)(57215522121*22mm m ha mz r a =⨯+⨯⨯=+=)(68.5120cos 55221cos 2122mm mz r b =⨯⨯== α则 907.05768.51cos 222===a b a r r α故 944.242=a α3、)(80)5525(221)(2121mm z z m a =+⨯=+=因 'cos 'cos ααa a =故 928.020cos 8180cos ''cos =⨯== ααa a 得 861.21'=α)(31.25861.21cos 20cos 25'cos '11mm r r b ===α )(68.55861.21cos 68.51'cos '22m m r r b ===α例题 3. 已知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参数如下:Z 1=15,Z 2=21,模数m=5mm 。
H a *=1,c*=0.25,x 1=0.3128, x 2=-0.1921。
(15)1)判断在用齿条型刀具范成加工这两个齿轮时,是否会产生根切现象?(必须有计算过程)[解]: min 1χ= 171517- = 0.1176,min 2χ= 172117- =-0.2353∵ x 1 > min 1χ, x 2 > min 2χ ∴ 两轮不根切。
2)求出这一对齿轮作无侧隙啮合传动时的实际中心距a ';[解]:a '= ααcos cos 2)(21'+Z Z m = 90.614mm 。
3)说明这一对齿轮的啮合传动属于哪一种类型。
(提示:αααinv z z x x inv +++='2121)(tan 2)[解]:202115)1921.03128.0(20tan 2inv inv ++-='α= 0.0173446,得04.21='α∵ X ∑= 0.3128-0.1921 > 0, 故为正传动。
或 ∵ a ' > a ,故为正传动。
例题4.图示为用齿条型刀具范成切制齿轮时,刀具与轮坯的相对位置,作图的比例为,r 为被切齿轮的分度圆半径。
已知刀具的参数,轮坯中心与刀具中线之间的距离 L =53 mm ,刀具移动的线速度。
(1)试用图解法判断被切齿轮是否会产生根切现象。
(2)求轮坯转动的角速度。
(3)求被切齿轮的参数和几何尺寸。
解:(1)在被切齿轮的基本参数尚属未知的情况下,只能用图解法根据几何条件来判断它是否被根切。
为此,应先确定节点C 的位置。
1)确定节点C 及判断是否根切?2)求角速度 3)求被切齿轮的参数和几何尺寸1)由轮坯中心O作刀具中线的垂线,与被切齿轮的分度圆交于C点,则C即为节点(因这时被切齿轮的节圆与分度圆重合),如图所示。
过节点C 作刀具齿廓的垂线即为啮合线,由点O作啮合线的垂线得点N。
连接刀具的齿顶线(图中的虚线所示)并延长,与啮合线相交1于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因而,此齿轮将会产生根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