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做负责任的人
- 格式:ppt
- 大小:5.91 MB
- 文档页数:28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6课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一. 教材分析《做负责任的人》是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知能力,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并逐渐明白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对责任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负责任的价值观,养成负责任的行为习惯,做负责任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负责任的价值观,养成负责任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场景和角色,让学生参与其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负责任的公民的事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角色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承担了哪些责任,这些责任是如何与他们的角色相关的。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认同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增强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同。
2.通过了解社会中积极承担责任的事例,认识到责任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理念的认同。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和积极面对责任的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坚韧、自信的人格品质。
4.引导学生在面对责任时,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责任意识:5.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的内涵,包括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增强学生对自身责任的认知和敏感度。
6.激励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提高学生履行责任的能力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以及如何正确评估和选择责任。
2. 掌握面对不同类型责任(自愿选择和非自愿选择)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难点: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判断责任的性质,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和承担责任。
2.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积极承担责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承担责任的内在动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桥,存在安全隐患。
镇政府发出通知,希望有人能承担起维修这座桥的责任。
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人站出来。
提问学生: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呢?因为人们可能会考虑到承担这个责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风险。
2.接着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责任时的态度和可能的选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负责任的人。
(二)讲授新课1.责任的代价与回报(1)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一位志愿者在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时的忙碌身影,一位医生在深夜还在医院值班的情景,以及一位运动员在艰苦训练的画面。
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你能看出这些人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这些人付出了时间、精力,可能志愿者还需要自己支付一些费用用于帮助他人,医生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运动员要承受艰苦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