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杰第一次到我们家里来的时候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鲁迅与家人的故事鲁迅的原配名为朱安,一位传统的旧式中国妇女。
她身材娇小,一双小脚,目不识丁而忠于自己的男人。
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他的婚事自然是大事。
自从鲁迅的父亲去世之后,周老太太更是整日的寻思琢磨,给鲁迅找媳妇。
当时鲁迅已经家道中落,门第高的看不上他们,门第低的他们看不上。
找来找去,就找着了朱安。
朱安出生商人家庭,但是祖上也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小官,加之朱安本分温顺周老太太看了很喜欢。
而朱家认为周家虽然经济拮据,但周老爷曾经在京中当过大官,后来虽然被问罪,但周家也还算是绍兴名门。
两家都还挺满意,这婚事也就定下来了。
当时鲁迅在新式学堂读书,对这门婚事虽然提出了反对,但是周老太太坚持,于是只好作罢。
但他也给朱家提了个要求,希望朱安放了小脚,去新式学堂读书。
朱家是传统人家,听了这话十分震惊,并没有按照鲁迅说的去做。
于是这婚事也就耽搁下来,后来鲁迅去日本留学,更是没有成婚的打算。
最后还是周老太太熬不住了,连写了几封信,谎称自己生病了,将鲁迅给骗回来成了婚。
婚礼依照的是旧式礼节,繁琐而严肃。
当时鲁迅已经剪掉了辫子,成亲的时候还戴了条假辫子。
朱安坐在喜轿里被抬到周家,一路上吹吹打打,透着与日后清冷空虚生活不同的喜庆。
喜轿落地,轿子里伸出一只不大不小的绣花鞋。
因为轿子有点高,一时没有踩到地面上,然后绣花鞋就掉了,露出里面尖细的小脚。
朱安听说自己未来的丈夫不喜欢小脚的女人,于是穿了双正常大小的绣花鞋,里面塞满了棉花。
本想着讨好丈夫,却不想闹了笑话,而这似乎也昭示着这段婚姻的不幸。
许多人都害怕新郎闹起来,但鲁迅却全场沉默的配合了。
这倒不是说鲁迅没火气,而是选择了沉默的对抗。
他本来就不满意自己的妻子人选,加之被母亲从日本骗回来,心里压着火气。
成婚的第二天,鲁迅没有按照规矩去祠堂,晚上也没有回新房,而是独自睡到了书房。
第三天就收拾行囊,去了日本。
剧本《三滴血》(全本)注:人物在剧中简称仁(周仁瑞)、王(王妈)、晋(晋信书)、晚(李晚春)、佑(周天佑)、遇(李遇春)、莲(贾莲香)、娘(李三娘)、祥(周仁祥)、马(周马氏)、城(贾连城)、甄(甄氏)、软(阮自用)。
第一场拒兄【周仁瑞引子周天佑上。
仁:(白)儿呀,这就是咱家,上前叩门。
佑:(白)孩儿遵命【行至门前】开门来,开门来!马:(白)来了!【出门介】你找谁呀?仁:(白)你莫非是周仁祥之妻吗?马:(白)认得不错,你是何人?仁:(白)哈哈哈……!我不是别人,我是你哥哥周仁瑞回来了。
【欲进门】马:(白)慢着。
【面向内屋】当家的!【周仁祥屋内出介应声到】祥:(白)干什么的?马:(白)外边有人找你呢?祥:(白)什么人吗?马:(白)言说你哥哥回来了!祥:(白)啊!是我哥哥。
马:(白)是的。
祥:(白)想我哥哥在陕西经商,多年没有音信,他忽然给回来了……马:(白)还领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
祥:(白)噢,大概领了个小伙计,一定是发财回来了,带的银子怕不少啊?马:(白)连个讨饭吃的差不多,还给带银子呢!祥:(白)啊,像这个样儿,怎好意思回家吗【周仁祥出门带哥哥周仁瑞进屋】【二人一同入座】祥:(白)哥哥呀!你在陕西经商,买卖可曾如意呀?仁:(白)唉!还说甚么如意!但得生还故乡,这就算是万幸。
祥:(白)噢,万幸。
仁:(白)兄弟!这你也如今娶妻生子了。
祥:(白)噢!娶妻生子了,牛儿过来,给你伯伯作揖。
【牛娃作揖,周仁瑞拉牛娃。
】仁:小侄,说是你来来来啊!(唱欢音二六板)一见侄儿心欢喜,哈哈……祥:(白)噢,哥哥呀,这你回来引下谁家这个孩子?仁:【原板起(留板)来来来!(唱)快与你叔父叔母先拜揖。
【摇板起(欢音二六)你兄弟二人也行礼。
马:(白)哎!你看你哥哥回来,未挣下银钱,还给咱领下这么个人来,这这分明是回来分家当来了。
祥:(白)嗯,对着哩,你这话说的对着哩。
马:(白)将来岂不是咱们的后患吗?祥:(白)噢,哥哥呀,这你回来到底领下谁家那个孩子呀?仁:(白)哎!尽管说是为兄的孩子,难道我把别人家的孩子领回来不成?祥:(白)这你哪里来的孩子呢?仁:(白)这话问得真乃好笑。
老“周”其人
今日在楼道口碰见门房老周,他挡住我说:“陈,因为岁数大了,机关让我回去呢!明天就回老家了。
”说着就从手里的袋子里拿出两块象是床单被罩之类的东西塞到我手里,紧接着说:“谢谢你们这么多年对我老俩口的关照,这是村里姑娘自己织的粗布被面,你留下,算是留作个念想吧!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了,祝福你们!”我让爱人赶紧接住,然后说:“有、一定有机会再见面的。
”忽然间感到鼻子有些酸楚,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情,是离别、是难舍?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感动吧!
老周,其实不姓周,姓“霍”,祖籍山西永济,后落户到陕西澄城县,所以操一口地道的“陕西腔”,经常听到他回答人说“莫麻达(没问题)”。
问其为什么在机关姓“周”时,他尴尬一笑说:“叫什么都无所谓,只是一个称呼罢了!”我似乎懂了,我姑且仍就称其为老周吧!
老周是家属院的门卫,除了看守大门之外,还负责大院及楼道的清扫工作。
院里住家不是很多,再加上都是一个单位的,因此老周和每家都比较熟识。
每每有人买下大件商品,老周就会主动搭手帮着往楼上搬;现在网购比较热,大家寄回来的东西都放在老周门房,门房本来不大,有时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老周没有怨言,而是给大家归置好,方便大家取放。
细想老周所说的我们的“关照”,其实是家里换掉的老电视、孩子上大学后不用的书籍、机关发的猪肉、朋友过年给的麻花。
多么的微不足道呀!我们只是觉得都在一个院里住着,就像邻居的一位大爷大妈,更何况我们慷慨的东西只是自己不用的,一个老人却能那样去对待,让我们感到很惭愧呀!
让我们学会感受、感知、感悟、感恩吧!。
周庄那些事(中传系09级汉语言1班苟国栋)第一幕(人物:李凡、李敏、周扒皮、钱管家、女佣人。
)李凡:姐,你别送了,快回去吧!爹娘还等着你呢。
李敏:爹娘也等着你呢。
弟,当兵打仗要小心啊,子弹可不长眼。
要是真遇到鬼子,打不赢就跑,啊!李凡:哎呀...姐,知道啦,我会小心的。
再说了,我就是去打鬼子的,打不赢也得打。
李敏:胡说!打不赢...李凡:(抢断李敏的话)行行行。
打不赢就跑,可以了吧!李敏:反正你要小心了,咱爹娘可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他们还等着你来养老呢。
李凡:不是还有你这个女儿吗?家里有姐就够了。
李敏:你个混小子!李凡:姐,你快回去吧。
爹娘还等着你呢,我走了啊。
(说完就转身跑走了)李敏:诶,(朝远方喊)弟,打仗要小心啊!(说完离开)(周扒皮与钱管家上场,周扒皮原名周竟成,次数使用绰号)钱管家:老爷,您当心着啊。
钱管家:老爷,您瞧,今儿风和日丽,万里晴空,蓝天白云,正值游山玩水的好时节啊。
您瞧瞧这景色。
周老爷:不错!好山、好水、好景色!老爷我今儿就赏花、赏水、赏。
(周扒皮看见了李敏说,此处李敏并没真正出场)美人。
钱管家:(看见周扒皮在看李敏)哟。
老爷好眼力,好眼力啊!正可谓。
(突然想不起用什么词,便乱说了一个)明察秋毫啊。
周老爷:(笑了一下,望着李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钱管家:老爷,这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要不我们过去瞧瞧?周老爷:恩。
(李敏出场,钱管家、周老爷一次出场)钱管家:(挡住李敏的去路)诶。
姑娘留步。
李敏:老先生,请问有事吗?钱管家:我家老爷有话说跟姑娘说。
请您随我走一趟。
可否钱管家:老爷,人来了。
您先聊着,我出去给您把把风去。
(对周扒皮悄声说)李敏:不知这位老爷有什么事吗?周老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李敏:小女子自小家贫,没读过什么书,不知老爷在说什么。
(其实心里明白此话的意思)周老爷:那请问姑娘是哪户人家啊,可曾许了夫家?李敏:老爷。
你与我素未相识,怎会问此周老爷:我不过随口问问,既然姑娘不便说,那便不勉强李敏:我已经有心上人了。
周晔(yè),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
浙江绍兴人。
鲁迅兄弟三人,老大周树人(鲁迅原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周晔是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
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1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周晔还独立撰写过《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一书,是她研究鲁迅的姊妹篇。
文章内容:悼念伯父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谈《水浒》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在保存着。
不速之客阅读答案(共7篇)不速之客阅读答案(一):不速之客梁晓声答案不速之客有哪些性格特点首先是和善.然后就是果敢,敢做敢当.做事冷静、有方案,不怕艰苦.办事直爽,待人恳切.心地和善,感性.不速之客阅读答案(二):地球就诊记阅读答案宇宙中心医院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全身布满文明人类的地球,只见他满面愁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挂号室。
挂号医生天牛星忙上前说:“地球老弟,几十万年前你是那么健壮,现在你培育的人类发达了,你应当更加健壮了,可现在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唉!一言难尽啊!”地球苦笑着,“人类是发达了,但我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呀!”为了赶快去弄清病情,地球匆忙告辞了天牛星医生。
地球来到眼科……不一会儿,他拿着诊断书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出来,苦痛地想着彗星医生的话语:“人类大量开办工厂,工厂排出废气,严峻的污染……你的眼睛上了几公里厚的‘灰沙’……难怪要患上深度近视,戴上厚厚的眼镜,足有3500度呢……”接着,他又来到皮肤科。
主治医生牵牛星为了更好地为地球诊治,特意请来了火星、水星两位医生专家来会诊。
三位医生查阅了地球以前的《超级生命星证书》:“地球,36万岁,诞生于太阳系,鉴于地球身强体壮,全身除了海洋蓝色外,大部分系于绿色,不愧是生命的摇篮,特发证书,以资表彰”。
再看看眼前浑身疮疤的地球,三位医生怜悯地叹了口气,接着便劳碌起来,等检查,诊断完毕后,医生们都已是满头大汗了,他们又不忙不迭地商议、争论,并写下了诊断书:地球。
主诉:全身痛苦难忍,黄色皮肤病慢慢扩散。
诊断:地球大陆皮肤确已由绿转为黄绿,黄色的沙漠在不断吞噬绿洲,海洋也由纯蓝变成灰蓝,海洋局部地区已不适应尘物的生存。
病因:人类为了猎取耕地,乱砍滥伐森林,大批工厂不留意爱护水源,向溪水、河流、海洋排放未经过处理的废水废渣。
上述缘由让大气层受影响,冬季也比以往要温和,说明气温在渐渐变暖,高原上的雪峰,在渐渐溶化,所以海洋也在扩延……地球拿着诊断书垂气丧气地走出皮肤科,想起恒星、火星、水星所说的话,心头一阵痛,再次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了内科。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号;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古建筑往往是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一木一瓦一柱均记录着历史的更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
同时,不同地方的古建筑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的气候环境、地域文化。
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洋环境影响,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如福建土楼、广东客家围屋都是沿海地区建筑的代表。
北方的古建筑又是另一种风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庄严肃穆的孔府孔庙便是其中的代表。
那么,如何用音乐讲述古建筑的故事,表现古建筑背后的文化?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与古建筑,它们背后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
因此,创作中,有的音乐家会以人们熟悉的民间音乐为基础,通过现代音乐语言表达人们对古建筑的独特感知,赋予古建筑特殊含义。
比如,由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以北京特色曲调为音乐语汇,让听众在变化的节奏与音韵中,感受钟鼓楼、永定门、神武门等古建筑背后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内涵,进而领会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
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与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
取材于福建土楼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就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
同时,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运用《新打梭镖》《唔怕山高水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独唱、树叶独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变化中展现土楼的层次感与色彩感。
我的榜样作文周叔叔
我的榜样作文周叔叔是一位和蔼可亲,又乐于助人的人。
我的榜样周叔叔,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眼睛大大的,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他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做起事来一丝不苟。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公园玩,我和爸爸走在路上时,看见一个老大爷拿着一大袋东西走来走去。
他边走边对周围的人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袋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吗?”“不知道。
”旁边的人都说。
爸爸说:“这是给那些住在马路旁边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准备的。
你们知道吗?”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
”爸爸又说:“那我来告诉你们吧!这袋东西是给住在马路边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准备的,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所以我们要为他们准备一些方便快捷、方便好用、干净卫生的东西。
”大家听了都很惭愧,马上就帮那位老爷爷老奶奶们拿出了袋子里所有能给他们提供便利条件的东西。
还有一次,我们全家去森林公园玩。
—— 1 —1 —。
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原文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原文没有男人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
写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我们家里的一条男子汉。
那是姐姐的孩子。
他们夫妻两人本不愿要孩子,他的出生完全出乎不得已。
因此,生下他后,他年轻的父母便像逃跑似的跑回了安徽,把他留在家里。
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就几乎全用来抱他。
他日益地沉重,日益地不安于在怀里,而要下地走一走,于是便牵着他走。
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
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
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样说他。
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
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
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
他便吃了,吃得很多。
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的乐趣的。
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
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
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逗人。
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
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
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
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那山上恐怕是没有棒冰的。
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他对父亲的崇拜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就更少了。
假如爸爸妈妈拌嘴,有时是开玩笑地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阵线十分鲜明;并且会帮助妈妈向外婆求援。
有一次因为他叙述的情况不属实,酿成了一桩冤案,父子两人一起站在外婆面前对证,才算了结了此案。
然而,假如家里有什么电器或别的设施坏了,他便说:等我爸爸回来修。
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
在他的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
真烦!天哪,这个家我呆不下去了,吵吵嚷嚷的,吵得我头疼。
我信步走到外面,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
嗯,真是舒服多了。
当我被一个珠光宝气的富态女人抱起时,我知道我又要换主人了。
她抚摸着我,手上的猫眼石戒指刮得我有些不舒服。
在她怀里,我感到些许不自在,便抖抖身子,想抖掉这种奇怪的感觉。
“呵呵,你看,他喜欢我呢!宝贝儿,真乖!”抱着我的女人笑着对着另一个满身绫罗绸缎的女人说。
我的主人身上有着一股奇怪的味道,熏得我昏昏欲睡,据说那叫香水。
人类真是奇怪!我们坐着劳斯莱斯,一路上风驰电掣马不停蹄的冲过几个街口,差点撞倒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
“马路就是给我们这种人走的,穷鬼撞死活该!”主人边说,边打开窗子扔出了两三个包装袋。
劳斯莱斯在一个大花园门口停下来,主人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家。
我畏畏缩缩的走了进去,不是我怕生,前一次我和旧主人不小心闯进了这里,我差点被三只凶相毕露的狼狗咬死,对,就是那几只!我看到门口拴着的几只温顺的狼狗,它们,化成灰我都认识!可是贩贩贩为什么它们低着头,淌着口水,摇着尾巴,一副温和无害的样子?哼,不要以为讨好我我就会原谅你!算了,看它们可怜,不和他们计较了。
换了新家的我每天吃的是澳洲原装进口狗粮,睡的是专用的鸭绒狗毯子,还有两个人专门陪我玩,真好!在这里住久了,我也学了主人的样儿,没事对街上的穷人吼几声,看着它们畏缩不前的样子,嘿,还真挺好玩!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男主人,屋子里除了我和一些仆人就只有女主人了。
空荡荡的房子显得冷冷清清。
一天,一个穿着西装的人走进了主人的屋子。
我象征性的叫了两声,没想到却遭到了主人的一顿呵斥:“没眼色,对周部长你也敢耍威风?”那个周部长笑笑:“这狗挺通人性的,见到我来了还知道欢迎。
”主人也哈哈大笑起来,抱起我递给他:“周先生,这狗挺喜欢你的,您就拿去吧。
”他推辞了几句,接过了我。
这次,我又要换个什么主人呢?周部长把我带回了家。
我就这样在新主人的家里住了下来。
每天,都有很多人带着大包小包来到我的新家,点头哈腰的向周部长说些什么。
周人杰第一次到我们家里来的时候,韦敬一不仅看不起他,而且还烦死他了。
老韦很清高,属于眼睛长在额头上的那种人。
我和他结婚快二十年了,从来就没发现他看得起谁。
老韦认为他是搞学术的,只需要教自己的书,写自己的书,不需要求任何人。
我想也许就是搞学术的缘故吧,老韦养成了清高的毛病。
他因此在生活中几乎一个朋友也没有,说起来也挺孤独的。
加上老韦研究的又是变态心理学,时间一长,他自己的心理也多少有些变态了,变得越来越矜持,越来越古怪,越来越冷漠。
因为缺乏交流,老韦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痛苦的,这一点我很清楚。
作为老韦的妻子,我好几年前就开始为他担心了,担心他长期这样下去会陷入到一种痛苦的深渊中去。
我一直都想帮助老韦改变自己,并且还想了不少办法。
半年前,老韦所在的心理学院要改选工会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背着老韦找到了心理学院的院长,希望院长能考虑老韦。
我说,让老韦兼着做点儿工会工作,也许他的性格会开朗一些。
院长也是关心老韦的,马上就答应了我的请求。
老韦出任工会主席之后,情况渐渐有了一些好转。
我的心这才稍微轻松了一点。
周人杰是在韦敬一担任工会主席的第二个月来我们家里的。
他开始并不知道我们家,是我把他从学校医院带回家里来的。
我在学校医院口腔科工作,专门负责给人拔牙,算是一个牙医吧。
那天上午,十一点钟的样子,我刚拔完一颗牙齿,正伏在水池边洗手的时候,一个土里土气的青年男子来到了口腔科门口。
他身穿一件劣质西服,脖子上还打着一条皱皱巴巴的红领带。
他站在门外,把头长长地伸进门内问我,请问一下,谁是林医生?我听了一愣,两眼马上睁大了一圈。
我说,我就是,你有事吗?他一听说我是,立刻就显得很激动,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啊呀,我总算找到你了!青年男子说。
他说着就快步进了门,一直走到我身边才停住。
我认真地打量了他一下,发现他手上拎了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包,看样子是刚从外地来到武汉的。
我叫周人杰,是从咸宁来的。
青年男子站稳后对我说。
我用陌生的目光看着他,对他一点儿也不热情,连凳子也没让他坐。
他接下来问我,林医生应该还记得林杉吧?一听到林杉,我的心立刻颤了一下。
林杉是我的一个远房姑姑,她少女时代经常到我父母家里去玩,每次去都捎上一些好吃的东西。
我那时七八岁的样子,对林杉姑姑的印象特别深,她梳着两条长辫子,又黑又密的刘海把眉毛都挡住了。
听说林杉姑姑后来嫁到了咸宁的一个乡村小镇,算起来我已经几十年没见到她了。
不过我始终没有忘记林杉姑姑,还一直想着找个机会去看望她呢!周人杰一说到林杉姑姑,我对他的态度顿时变得和蔼了,看他的目光也一下子亲切起来。
我连忙问他,你认识我的林杉姑姑?周人杰浅浅地一笑说,岂止是认识?我和她是邻居,还喊她婶子呢!我有些疑惑地问,林杉姑姑怎么会是你婶子?周人杰说,我父亲和你姑父是兄弟,所以我就喊她婶子。
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周人杰这时双眼一亮说,林医生,按说呀,我还得喊你表姐呢!我想了一会儿,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就对他微笑了一下。
接下来,我迅速拖过一只凳子让周人杰坐,同时还给他倒了一杯水。
周人杰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他一边喝水一边滔滔不绝地给我讲林杉姑姑的情况。
没过多久,我们就像是两个相识多年的人了。
那天下班的时候,我礼节性地邀请周人杰到家里去吃午饭,他居然一口就答应了。
好吧,那就给表姐添麻烦了!周人杰说。
我实在没想到他会这么爽快,这真让我感到哭笑不得。
从口腔科出来时,周人杰又自言自语地说,也好,我早就想去拜见一下表姐夫了,听婶子说他是一个名教授呢!虽然没见过他,但我早就崇拜他了,用时髦的话说,我是他的粉丝。
2韦敬一那天没课,我想他十有八九又把自己关在家里写论文。
还没把周人杰带回家,我就断定老韦不会欢迎他,就更别指望他看得起他了。
为了不让周人杰见到老韦后感到尴尬,我在进门之前就对他说起了老韦。
我说,老韦这个人一向话少,到时你可不要怪罪他。
周人杰朗朗地一笑说,知识分子都清高,我怎么会怪罪他呢?我说,你能这样就好。
过了一会儿,周人杰说,表姐夫要是不愿意跟我说话,我可以找他说嘛!我说,如果他不搭腔呢?周人杰说,他不搭腔我就一个人说个不停。
我说,那你好意思吗?周人杰怪笑一下说,我一个老百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的脸皮厚得很!正如我估计的那样,老韦那天果然在家里写论文。
我和周人杰进门时,老韦还在书房里坐着。
我先把周人杰安顿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然后对着老韦的书房说,老韦,我们家来客人了。
老韦不冷不热地问,谁呀?我说,我一个远房姑姑的侄儿。
接下来,我以为老韦会问我是哪个姑姑,但他没问。
我和周人杰都支着耳朵等老韦说话,可是等了好半天,老韦却什么话也没说。
沙发上摆着一些书刊,我指着它们对周人杰说,你随便翻翻杂志吧,我去厨房做饭。
周人杰进门后把他随身携带的那个旅行包横放在腿上,我说让他看杂志,他才把旅行包放到地上去。
表姐你去忙吧,不要管我!周人杰放下旅行包后对我说。
他说着就伸手抓过了一本杂志。
过了半个小时,我把午饭做好了。
饭菜端上桌子之后,我把周人杰请到了餐厅。
老韦这时候还在书房里忙着。
我正要开口喊老韦吃饭,周人杰却麻利地从餐厅跑到了书房门口。
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外,用无比尊敬的口吻对老韦说,表姐夫,请你去吃饭。
老韦嘟哝一声说,知道了。
三个人在餐桌上坐定后,我开始给老韦介绍周人杰。
老韦一边听我介绍,一边斜着眼角朝周人杰看,目光冷冷的。
我介绍完毕,周人杰突然直直地站起身来,双手贴着裤缝对老韦说,表姐夫,见到你真高兴!他说完还顺势给老韦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韦见状,忍不住用嘲讽的口吻说,你怎么像个日本鬼子?周人杰听了并不气恼,反而满脸堆笑地对老韦说,对不起,让表姐夫见笑了!吃饭的过程中,老韦一声不吭,只顾默默地吃菜喝汤。
周人杰却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说话,一会儿说菜的味道好,一会儿说盘子的色彩好看,一会儿又说餐厅的设计漂亮。
我怕周人杰一个人唱独角戏太难堪,偶尔也附和两句。
老韦显然对周人杰话多感到不满,我看见他不止一次地用眼角的余光瞅周人杰。
而周人杰却不管这些,嘴上仍然说得连镰刀都割不断。
快吃完的时候,周人杰把话题转到了老韦身上。
他说,早就听婶子说表姐夫是个了不起的大学者,今日一见,果然是气质不凡啊!老韦听了,扭头瞪了周人杰一眼,嘴里却一声不响。
周人杰接着说,虽然我以前没见过表姐夫的面,但我对表姐夫的才华却早有耳闻,据说表姐夫三十六岁就当了教授,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啊!老韦看样子已经听不下去了,他用筷子头敲了敲碗沿说,快打住吧,太让人肉麻了!周人杰却打不住,继续说,也许说了表姐夫不相信,其实我一直是您的崇拜者啊,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你的粉丝!周人杰话音未落,老韦突然放下了筷子,然后一起身就走出了餐厅。
出门后,我听见老韦愤愤地说,真是把人烦死了!周人杰的脸上突然红了几块,像是抹了红药水,看来他并不是一点儿自尊心都没有。
考虑到周人杰毕竟是林杉姑姑的亲戚,心想不能让他在我们家里太没面子,我于是就给他解释说,你别介意呀,老韦这个人从来不喜欢别人吹捧他,甚至连一句奉承话都听不得。
周人杰苦笑一下说,没什么,不过我不是拍马屁,我的确是表姐夫的粉丝啊!他的声音很大,老韦在餐厅外面肯定也听见了。
我担心老韦听见后又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不过还好,他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下午还要去医院上班,我就不能让周人杰在家里久留。
周人杰也还算知趣,饭后我正准备给他下逐客令的时候,他自己先主动告辞了。
江河水(2009-9-06 13:28:21)当时老韦又进了书房,并且把门也关上了。
周人杰问我,我去给表姐夫打个招呼吧?我说,算了算了。
周人杰说,不打个招呼不礼貌吧?我说,老韦不在乎这些的。
周人杰想了想说,好吧,那我就不打扰表姐夫了。
临走时,周人杰打开了他的那个旅行包。
我伸头一看,他的包里原来装的全是粉丝。
周人杰对我说,表姐,我这么远来看你,也没什么礼物,就把家里自己做的粉丝给你拎了一些,你和表姐夫下火锅吃吧!他一边说一边从包里往外掏粉丝,掏出来放在沙发上。
粉丝的品种很多,有玉米粉丝,有绿豆粉丝,还有红苕粉丝,我家的沙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粉丝摊。
我好奇地问周人杰,你怎么有这么多粉丝?周人杰说,我家办了一个粉丝厂,专门生产粉丝。
我说,难怪呢。
周人杰掏完粉丝猛然抬起头,看着我的脸说,哎,表姐,听婶子说表姐夫还是工会主席呢,请你给他说一下,有机会就帮我在他们单位销一些粉丝吧。
周人杰这话说得有点儿突然,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过了许久我说,有空我给老韦说说看吧。
周人杰一听就喜上眉梢,马上对我点头哈腰说,谢谢表姐,我真是遇到贵人了!他说完就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让我有了消息给他打电话。
我接过名片一看,原来周人杰还是粉丝厂的厂长呢。
我送周人杰出门的时候,他特地要了我们家的电话。
周人杰对我说,我有空打电话给你们。
3周人杰走后的第三天,韦敬一居然主动提到了他,这真是我没想到的事情。
老韦是在吃晚饭的时候提到周人杰的。
凑巧的是,我那天煨了鸡汤,正好在鸡汤火锅里下了一把周人杰送的红苕粉丝。
开始我没告诉老韦粉丝是周人杰送的,我怕因此影响他的食欲。
老韦这个人有点儿情绪化,往往一句话不对劲儿就兴趣锐减,欲望顿消。
有时候在床上他也这样,经常弄得我很无趣。
所以我在生活中就特别注意,尽量做到不在关键时刻让老韦的情绪受到影响。
那天老韦的心情非常不错,他历时三年完成的那本《变态心理探微》出版了,刚刚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
因为心情好,老韦那天的话就比平时多了一些。
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老韦猛地抬起头来问我,你那个远房姑姑的侄儿叫什么名字?我愣了一下说,叫周人杰,你怎么突然想起他来了?老韦怪笑一下说,他真像一个小丑,不过给人的印象倒是挺深的。
老韦说完又怪怪地笑了一下,看样子他对周人杰不像当初见到他时那么反感了。
快要放碗时,我问老韦,今天的粉丝好吃吗?老韦点点头说,还不错,比以前吃的那些粉丝有嚼头。
他说着又夹了一筷子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做出一种品尝状。
我这时给老韦递了一个媚眼,然后问,你知道今天吃的粉丝是谁送的吗?老韦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对他挤了挤眼睛说,你猜猜。
老韦就愣神地猜了起来。
大约猜了十秒钟,老韦双眼一亮说,该不会是周人杰送的吧?我扑哧一笑说,哈,还真让你猜到了!知道了粉丝是周人杰送的,老韦并没表现出什么激动或者不安,这让我暗暗松了一口气。
我发现这天的气氛难得,就想趁机说说周人杰推销粉丝的事。
我说,周人杰在家里办了一个粉丝厂,生产好多种粉丝呢。
老韦说,是吗?我说,是的,他还想请你这个表姐夫帮他销一些粉丝呢。
老韦一愣说,帮他销粉丝?要我一个教授去帮他销粉丝?他真是敢想啊!我想了一下说,老韦呀,其实你现在不光只是个教授了,还兼任工会主席呢!老韦白我一眼说,工会主席怎么啦?工会主席也不会去帮你那个远房姑姑的侄儿销粉丝啊!我说,话可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工会主席就是要关心群众的生活,如果群众需要粉丝,工会主席也应该帮大家买呀!我这么一说,老韦语塞了,脸一下子涨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