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景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景物描写教案教案教案主题:景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景物的描写。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无2. 工具:黑板、白板、多媒体投影仪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景视频,引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2. 通过黑板或白板,向学生展示一幅具体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描述景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引出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3.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描写景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
通过多个例子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练习描写景物:4.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每组一张景观图片。
要求学生结合前面学到的知识,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描写。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朗读出他们描写的句子,并和其他组进行比较,看看哪组的描写更加生动和精确。
总结与拓展:5. 对学生进行描写技巧的总结,强调描述细节、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感官的描写等重要要点。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常用的描写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物的描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
此外,在练习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了他们的描写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教案教案标题:景物描写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各种不同景物。
2. 学生能够通过描写景物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描写技巧,使描写更加生动和真实。
教学准备:- 图片或实际景物作为教学材料。
- 幻灯片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记录学生创作的描写。
- 配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如词汇卡片、模板、例句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呈现一张景物图片或摆放一个实际景物在课堂前。
2. 询问学生对于该景物的感受和第一印象。
3. 引导学生观察该景物的细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主体(25分钟):1. 介绍景物描写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2. 教师给出一些常用的描写词汇和句式,如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等,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举例。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景物图片,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描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 学生展示并相互评价各自的描写作品,教师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巩固(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描写作品,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亮点和特点。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描写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选择向同学朗读、展示或写下自己的描写作品。
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练习描写物体的感觉、味道、声音等,以增加描写的多样性。
2. 学生分组,给对方换一张景物图片,并互相进行描写。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加深了对描写的理解并提高了表达能力。
评估:1. 小组活动中的描写作品评价和反馈。
2. 学生个人创作的描写作品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使用所学的描写技巧来写景物描写的文章或作文。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名家作品中的描写手法,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关于写景作文教案九篇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写景作文逐渐成为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分享九篇有关写景作文的教案及其作文要点,并给出两篇范文及分析。
一、高效写景——初一写景教案本教案着重讲解高效写景的技巧和要点。
教师通过观赏图片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感知和表达美景。
教案的重点包括:写景前的观察和感受,选材的重要性,用词的精准和形象,以及融入个人情感的表达等。
教师通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全面提高写景作文的水平。
重点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本次观察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丰富的词汇,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句如下:(1)“在这个季节,橘黄色的芦苇摇曳在落寞的荒原上,犹如被风吹动的美丽的画卷。
”(2)“河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轻轻地流淌着,就像一条水带,把居住在它周围的蝴蝶和鸟儿都温柔地包围在中间。
”二、四季之美——小学四年级写景教案本教案以“四季之美”为主题,讲解如何运用四季之间的变化来表现自然景色的不同。
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讲解,让学生领悟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美景,同时应注意一些影响写作的因素,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学好语言表达等方面。
学生通过在写作中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四季之间的美景,让读者感受到眼前的自然景色变幻无穷。
重点分析:学生在表达四季之美时,需要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色特点,突出不同的感觉和情感,同时运用形象的语言来传达美好的景象。
例句如下:(1)“冬天的夜晚,天空湛蓝,月亮高挂在空中,宛如一盏明亮的灯笼,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安宁。
”(2)“春天的清晨,花草刚成熟,新绿与鲜花交织在一起,深深地吸引着每位路过的人。
”以上两篇作文均突出了表达情感和感受的重要性,同时还突出了要注重细节描写的要点。
用词方面,可以看出学生除了使用形容词和动词之外,还注重了名词的精准和形象。
第一章: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1.1 景物描写的定义1.2 景物描写的作用1.3 景物描写的分类1.4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观察与体验2.1 观察的重要性2.2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2.3 体验的重要性2.4 体验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3.1 自然环境3.2 人文环境3.3 时间和季节3.4 声音和气味第四章:景物描写的基本结构4.1 开头部分4.2 中间部分4.3 结尾部分4.4 过渡和衔接第五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5.2 景物描写的修辞手法5.3 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的运用技巧第六章: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6.1 景物描写的词汇选择6.2 景物描写的句子构建6.3 景物描写的语言风格6.4 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第七章:静态景物描写7.1 静态景物描写的特点7.2 静态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7.3 静态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7.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八章:动态景物描写8.1 动态景物描写的特点8.2 动态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8.3 动态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8.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九章:景物描写的创新与拓展9.1 景物描写的创新方法9.2 景物描写的拓展技巧9.3 景物描写的创新与拓展实例分析9.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十章:景物描写的评价与修改10.1 景物描写的评价标准10.2 景物描写的修改方法10.3 景物描写的评价与修改实例分析10.4 学生练习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景物描写的分类是理解景物描写的基础,包括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室内景观等。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二、观察与体验难点解析: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是进行景物描写的前提,包括宏观观察、微观观察、比较观察等。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丰富描写内容。
三、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难点解析:时间和季节对景物描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季节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增加描写的表现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写作中如何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景物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4. 提高学生写作中景物描写的质量和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观察和描述景物的方法;3. 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1. 观察和描述景物的能力;2. 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景物描写的文章示例;3. 学生写作样本。
环境:1. 教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学习;2. 学生座位有序,方便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入本课主题“写作中如何描写景物”。
2. 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5分钟)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3. 观察和描述景物的方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并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4. 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5分钟)教师展示景物描写的好文章,让学生分析其优点,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借鉴。
5. 学生写作实践(10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物描写。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在景物描写方面的提高情况,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延伸1. 景物描写的练习(家庭作业)教师布置景物描写的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环境,用文字描绘出来。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景物描写的竞赛活动教师组织景物描写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2.能力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教学难点:通过教材中景物描写的范例,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实现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抒发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你看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时,你一定很想把见到的美景记录下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因此学会自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二、方法指导(一)景物描写的含义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描写景物的技法1.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2.正面、侧面结合描写景物。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4.点与面的结合5.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
6.运用一定的修辞,使语言更加形象。
三、文题展示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
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
300 字以内。
四、写作指导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
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要把“我”对所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范文评析六、课堂小结七、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第1-2课时)1.1 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第3-4课时)2.1 直观描写:颜色、形状、声音等2.2 抽象描写:氛围、情感、象征等2.3 动态描写:变化、发展、运动等2.4 静态描写:稳定、静谧、宁静等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第5-6课时)3.1 户外观察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公园等场所的景物,并进行描绘3.2 创作练习:以某一景物为主题,进行景物描写的创作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第7课时)4.1 选取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进行赏析4.2 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第8-9课时)5.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创作5.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3. 学生的作文在表达方式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景物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等。
2. 优秀作文素材:用于分析和借鉴的优秀景物描写作文。
3. 学生作文样本:用于评价和指导学生的作文。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景物描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描述一个景物,其他组成员猜猜是哪个景物。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景物描写。
2. 景物描写接力赛: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景物描写的作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写景作文教案 1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__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__。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写景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 掌握一些常用的写景描写手法与技巧;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出生动、精彩的写景描写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概念讲解:写景描写的定义与特点;2. 手法讲解:运用五官、运用色彩、运用比喻等;3. 示例分析:选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描写段落进行分析;4. 练习演练:学生尝试撰写自己的写景描写作品。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自然、人物、环境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展示作者的感受和表达情感。
好的景物描写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手法讲解(1)运用五官:通过对景物的形状、大小、声音、气味等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通过感官来感受到景物的存在。
例如:"远处的青山犹如巨人躺卧在地,散发着清新的松木香气。
"(2)运用色彩:通过对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整个场景的氛围和色彩变化。
例如:"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金黄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一片和煦的暖意弥漫在空气中。
"(3)运用比喻:通过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来增强描写效果,使读者更容易形象地理解。
例如:"夜空中的星星犹如点点银河,闪烁着冷艳的光芒。
"3. 示例分析选择几个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描写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技巧。
例如,选取《红楼梦》中的描写江南春天的段落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对细节、色彩和比喻的运用来表达景物之美。
4. 练习演练教师提供一幅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以此为素材,尝试撰写一段生动、精彩的写景描写作品。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与技巧,表达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与想象。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课堂讨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观点进行评价;2. 作业评价:对学生撰写的写景描写作品进行评分,评价其描写效果及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4. 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5. 学生实践和点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实践和点评。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作用、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3. 实践法: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分享景物描写的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方法。
3. 示范讲解:展示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4.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景物描写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互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景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用于示范和欣赏。
2. 准备景物描写练习纸,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景物描写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如何描写景物》教案
——作文指导与评改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以及描写的作用。
掌握描写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从课本中借鉴写作方法,学会对景物进行描写,学习修改作文。
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互评互改作文中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养成自我反思“见贤思齐”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学会评改作文。
教学方法: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引导、分析、归纳、比较、练笔。
教学资源:教师用:自制ppt课件;
学生用:课本,印好的拓展阅读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写作指导
一、声情并茂,激情导入:
我们曾沿着朱自清的足迹领略过旖旎的春光,我们也曾踏着老舍的脚步走进过济南的冬天,跟随何其芳看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观赏宗璞辉煌灿烂的紫滕萝瀑布。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毫写下了精美的篇章。
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揣摩。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
(屏幕显示:作文指导——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
二、出示重点,导引方向。
(屏幕显示)学习目标:
1 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以及描写的作用.
2 掌握描写的方法,学会对景物进行描写。
三、比较阅读,弄清概念。
(屏幕显示两个例句)
⑴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
⑵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
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1、思考:两例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区别?
明确①叙述表达直白②描写表达具体形象
2、归纳“描写”的概念。
(屏幕显示:)描写: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3、思考:描写有哪些种类?
(屏幕显示)描写的种类: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四、借鉴课本,学上两招
1、以《春》《紫藤萝瀑布》片段为例,分析作者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屏幕显示:
⑶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明确:通过对春花的动静、颜色、味道、虚实、高低多个角度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
2、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⑷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5)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的描写了雪落在矮松上的景色。
(6)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明确:运用拟人,生动的描写了夕阳下奇妙的雪给山增添了妩媚,增添了情趣,突出了小山的秀气。
3、思考:以下列片段为例,比较分析原文与修改后所产生的效果:
屏幕显示:
(7)原文
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修改后:
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乌云。
再往上,就是晴空。
这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草滩,草滩上有山峦。
而我的脚下是公路。
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明确:修改后缺少了一些表修饰的词语和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不能体现乌云的动态美,景物的色彩也显现不出来了,同时不能做到情景交融。
五、归纳总结,明确方法。
(屏幕显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加修饰语,即有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声音、性质、颜色、味道、动静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
②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
③融入作者的感受即做到情景交融。
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写作中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六、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下面我们就运用前面我们归纳的这几种方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心中的美景吧。
动笔前提几点要求:(屏显)
认真观察,有选择性地选取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描写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写。
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第二部分习作评改(三环六步)
第一环节:评改准备
(一)固定分组。
先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每组8-9人,小组成员由写作能力上中下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并相对固定,根据作文水平编成1-9号。
每组的实力争取相当,以有利于展开竞争。
各组设组长、副组长一人,分管两小组。
(二)定好本次习作要点。
本次作文批改除了一般语言修改外,可将作文评改点确定为:(1)描写了哪些景物?(2)怎样描写的,具体运用了景物描写的哪种方法?(3)用得恰当吗?如不恰当,可以试着改动一下。
要求: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效果怎么样?
(三)教师先将全班习作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环节:评改
包括六大步骤
(一)互评互改
小组交换作文,各人独立评改。
准备一枝红圆珠笔,给他人修改,主要从错别字和段落的通顺两方面修改。
根据修改作文的要点,改正错别字、改正标点、改通语句等。
轮流交换阅读,一次读完8-9篇。
(二)小组合作批改
教师指名重点点评有明显的,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说出自己的对所读习作的看法,看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其他组员随后开展自由讨论其他习作,最后由组长整理出小组的综合意见,组内评出最佳评论员一名。
最佳标题一名。
最佳开头一名。
最佳结尾一名。
最佳立意一名。
最佳书写一名。
综合最佳一名。
(三)形成评语(约5分钟)
按照批改的要求修改组员的作文,每人就一篇习作完成“作文修改记录表”(内容包括作文题目、习作者、评改日期、评改人、错别字、语病、主要优缺点、选材、卷面等分项得分栏,综合得分、评语和建议等)。
要求评得越细越好。
在评改的过程中,可向教师求助。
(四)班级各小组展示交流,竞争。
(约15分钟):
评改结束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展示,如“最佳标题”“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立意”“最佳书写”“综合最佳”。
并对批改的评语作以交流,教师就写作情况和批改情况作以简单点评。
最后学生自由对习作发表见解和质疑。
(五)自我修改(约4分钟)。
根据上阶段和组长提供的作文修改记录表和评语,认真细读,并对个人的习作进行修改创作,在改与写中提高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六)择优成册,佳作展示。
将组内的佳作的初稿和修改稿同时收录在“班级优秀作文园地”里,张贴公布。
第三环节:补漏
教师将课堂上未集体评议的作文以小组为单位收回浏览,矫正评改中的偏差,收集作文评改的反馈信息,调节下次作文评改计划。
教师将浏览后的作文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学生自行在小组内阅读、交流,完成100字左右的“评后记”。
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略
(襄樊四十三中彭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