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3
荞麦栽培技术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荞麦的植物学特征•荞麦的栽培技术•荞麦的病虫害防治•荞麦的收获与贮藏•荞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荞麦的加工与利用目录01荞麦的植物学特征荞麦属于蓼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荞麦的分类与分布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
荞麦的叶子为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两面粗糙,边缘有细锯齿。
荞麦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腋生,黄绿色;花梗很短,具细伏毛;花萼为筒状钟形,长1.5~2厘米,外面具细伏毛,顶端有5齿裂荞麦的茎直立,有分枝,具细纵棱和粗糙的伏毛。
荞麦的植物学特征1荞麦的生长环境要求23荞麦生长需要光照充足、耐旱、耐瘠薄、怕涝。
荞麦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荞麦生长适宜温度为18~30℃,开花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
02荞麦的栽培技术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涝、盐碱地种植。
选地深耕细耙,清除杂草、石块,使土壤细碎、平整,有利于荞麦的生长和发育。
整地选地与整地种子选择选用抗病、抗旱、耐瘠、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内蒙古荞麦、日本荞麦等。
种子处理将种子精选、晒种、拌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荞麦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技术适期播种,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
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30-40万株。
播种技术与密度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以满足荞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施肥荞麦耐旱性较强,但在生育期间仍需适量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实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结实和提高产量。
浇水施肥与浇水03荞麦的病虫害防治荞麦苗期病害,可用杀菌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拌种。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立枯病叶片上产生病斑,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荞麦种植管理技术荞麦作为一种粗粮,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备受关注。
而荞麦种植管理技术是确保荞麦丰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荞麦种植管理技术。
选择适宜地点荞麦喜欢温度较低、日照充足、风速适中、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
因此,荞麦的种植地应在海拔1000米以内,气温在15℃左右,阳光充足、雨水充足的地方。
同时,荞麦的生长对盐碱土壤和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应选择无污染、土质疏松、砂质壤土的土地。
种植时间荞麦的种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一般而言,荞麦种植应在早春或秋季进行,此时气温较低,荞麦生长缓慢,对提高荞麦的品质有益,同时也避免了夏季高温对荞麦的危害。
土壤处理土壤的疏浚作用对荞麦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种植荞麦时,应先进行土地整治,将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撒在土壤上,再进行翻耕作业,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
同时,过度施肥也会对荞麦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作用,除非荞麦所生长的土地肥力远远不足,否则应避免过度施肥。
控制病虫害荞麦的主要病虫害有荞麦蚜、紫斑病和荞麦锈病等。
对于荞麦的防治,应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三种防治方法。
如进行光照处理和烟熏处理、施用有机肥料、定时除草,同时使用农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防治方法。
但必须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必须依据荞麦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以免对荞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定植方法一般而言,荞麦的种植在春末进行。
在定植过程中,应保证荞麦的种子无病虫害,同时种子的处理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种子应先进行质量检验,去除无力物质,然后将良种荞麦尽量与其他种子混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荞麦的实际产量。
施肥管理荞麦在生长中应适时施肥。
荞麦在生长仅需一到两次施肥,第一次施肥在荞麦的定植阶段,同时也需要在荞麦的抽穗期进行一次施肥。
荞麦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风向风速和天气变化,以避免施肥时引起的污染和损失。
灌溉管理荞麦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确保荞麦的土层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促进荞麦的生长发育。
荞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我省从南到北都可种植,可春、秋两季栽培。
其中秋荞素有填闲、救荒、补种先锋作物之称。
下面介绍荞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以及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荞麦如何精细整地荞麦较适宜在有机质丰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其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子叶大,播种前要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
此外,要适度深耕土地,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杂草对荞麦的为害。
如果选用催芽播种或撒播栽培,整地质量就要求更高一点,以确保出苗率和出苗质量。
2、荞麦种子的处理方法播前要晒种2~3天,然后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进行选种,即用40℃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除去漂浮的秕粒,将沉在下面的饱粒捞出晾干即可。
在病虫害严重的地方,可进行药剂拌种。
为了缩短播种至出苗时间,可以在温汤浸种后闷种1~2天,当种子开始萌动时立即播种。
3、荞麦的播种技术要点荞麦可采用撒播、点播和条播。
撒播又可分为先耕地后撒籽和先撒粒后耕地两种。
点播一般每亩5000~6000穴,每穴10~15粒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
撒播每亩播种量约5千克。
一般宜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播种深度为4~6厘米。
在通常情况下,甜荞播种量每亩为2.5~3千克,苦荞播种量每亩为3.5~4.5千克,播后盖好土杂肥,保持土壤疏松,并及时灌溉。
没有灌概条件的要赶在雨前播种,以利出苗齐全。
4、荞麦要注意抗旱排涝荞麦是喜湿怕涝作物,低洼地播后要搞好田间排水,防止积水,但在荞麦开花结实阶段需要连续不断地供应水分,一般在开花结实期沟灌2~3次。
中耕具有保护土壤墒情的作用,在封垄之前需中耕2次,在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疏去较密的细、弱苗。
第二次中耕可结合除草进行培土,促进植株不定根的发育。
荞麦新品种“迪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王文军;唐世文;周素婷【摘要】迪苦1号是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应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的苦荞新品种.第8轮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表明,迪苦1号平均单产2 321.2 kg/hm2,比对照(KQ08-04)九江苦荞增产11.4%,居第1位.迪苦1号于2010年经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在云南迪庆、四川盐源、贵州贵阳等地及与这些地区相近的生态区域进行推广种植.【期刊名称】《云南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迪苦1号;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作者】王文军;唐世文;周素婷【作者单位】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正文语种】中文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是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1个栽培种。
中国栽培苦荞的历史已有2 000多年,分布广泛,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山西等省海拔1 500~3 500 m高寒山区。
目前全国常年种植面积26.7~33.3万hm2,总产40万t。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苦荞麦的营养品质和药用价值已经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肯定。
目前在迪庆州的苦荞麦生产区,其生产用种大多为产量较低、混杂严重的古老地方品种,产量一般为900~2 190 kg/hm2,严重制约了当地苦荞产量的大幅提高,从而影响了当地荞麦生产和荞麦产业的快速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迪庆州农科所开展了苦荞新品种选育工作,经多年对优良材料收集、评价、鉴定,选育出了高产、适应范围广的苦荞新品种—迪苦1号[1]。
2003-2005年迪庆州农科所科技人员对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虎跳峡镇、三坝乡,德钦县升平镇、拖顶乡、霞若乡、燕门乡,维西县永春乡、维登乡、白济汛乡、康普乡等荞麦主产区的地方品种资源和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进行田间观察、调查,对典型材料、优异材料进行收集,共收集荞麦地方材料27份,野生荞麦资源材料2份。
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荞麦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
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耐寒作物之一。
荞麦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产量、保证作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相关内容吧。
首先,荞麦的生长适温范围是15℃~25℃,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它的生长。
因此,在荞麦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时间。
一般来说,它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合播种。
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可以利用秋后的温室地块提前种植,以延长生育期,并保证高产稳产。
其次,荞麦对土壤要求较低,耐贫瘠、耐盐碱的特性使它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
但要注意的是,荞麦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选用适合荞麦生长的土壤。
同时,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可以进行合理施肥,既满足荞麦生长需求,又避免环境污染。
荞麦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播,二是插秧。
直播指直接将荞麦种子撒在地里,让其自然生长。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荞麦的生长周期较长,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插秧则是将育苗好的荞麦苗移植到地里,这样能够提早生育期,降低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适合的种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除了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荞麦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整个生长期间,荞麦需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荞麦霜霉病、荞麦锈病等。
及时喷洒农药,定期巡视,防治病虫害,可以保证荞麦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最后,采收也是影响荞麦产量的重要环节。
荞麦的收割时间和方法要选择合适。
荞麦的穗期不同,成熟度也不同,所以要在荞麦穗期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收割。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收割机进行整茬割取,也可以用手割取。
割取后应及时晒干,保证荞麦籽粒的质量和数量。
总而言之,荞麦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时间、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选择合适的收割时机和方式等措施,可以提高荞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Z a i p e i j i s h u荞麦又称净肠草、三角麦、乌麦,是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荞麦的茎直立,一般高为30-90cm之间,荞麦的花期在5-9月,果期在6-10月之间。
目前荞麦多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医药方面,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有时也会看到它的影子。
一、荞麦的种植要求在我国,荞麦的栽培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苦荞,一种是甜荞,而且分布范围也是极为的广泛,各个地区均有种植。
其中苦荞的主要种植范围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南方地区,甜荞则主要种植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般种植范围在1200-1300m的低海拔地区。
地区分布的不同正是由于荞麦的种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温度、湿度、日照、肥料和土壤都有要求。
1、对温度的要求荞麦是一种喜温作物,对于外界温度特别敏感,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荞麦种子在发芽时的温度以15℃~30℃为最佳,最容易出苗;幼苗期温度不宜过高,处于15℃~20℃之间即可,这时温度最低不得低于3℃,可能会将幼苗全部冻死;麦苗生长后期的适宜温度为18℃~25℃,尤其是开花结实的期间,荞麦更喜欢凉爽且湿润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花芽分化瓦解的节位变高,温度过低时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低于-1℃时,荞麦花就会被冻死,低于-2℃则会导致整棵植株死亡。
荞麦的生长对于温度的要求极高,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否则将会影响植株后期的授粉和结实,总结下来荞麦种植全程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积温要满足1000℃~1500℃,不能经受霜冻,也不能忍受高温,所以在种植前要根据当地气候和温度,合理的确定当地荞麦应该种植的时间。
2、对水分的要求荞麦是一种喜湿的作物,抗旱能力较弱,和对于温度的要求一样,荞麦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
荞麦在种子萌芽的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极大,总体的耗水量几乎可以占种子自身干重的二分之一,这样才可以正常出苗,如果水分吸收不够的话则会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种子出苗后,幼苗时期的荞麦对水分的需求量是最少的,只占发育期总耗水量的10%左右;而在幼苗期之后,需水量会随着幼苗的逐渐生长而不断增加,从现蕾后开花结实到成熟,整个生长阶段几乎会消耗掉总需水量的90%左右,尤其是开花时期,是荞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几乎占据生长全过程总耗水量的50%~60%,所以一定要在此期间做好水分的管理工作,保证水分的支持。
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王安虎;蔡光泽;赵钢;杨敬东;邹亮;胡一兵【摘要】用300-500 Gy的~(60)Co-γ射线和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旱苦荞"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经选育获得米荞一号.米荞一号具有籽粒饱满,种壳簿,易脱壳制米的特点和结实率高、抗落粒性强、株粒数多的优点.该品种种子芦丁含量为2.40%,粗蛋白含量为13.7%,整粒出米率达60%,出粉率高达80.3%.2008年生产试验中,米荞1号在5个不同生态点平均产量为2 121.0 kg/hm~2,比对照种九江苦荞产量1 941.0kg/hm~2增产12.0kg/hm~2,增产率为9.3%.【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苦荞;~(60)Co-γ射线;脱壳;全营养苦养米;产量;品质【作者】王安虎;蔡光泽;赵钢;杨敬东;邹亮;胡一兵【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7随着对苦荞麦营养价值、药理功效等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苦荞食药同源特性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刻,苦荞的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更是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由于苦荞种壳厚、不易脱壳制得具有高芦丁含量麸皮层全营养苦荞米的特性,限制了苦荞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苦荞产品的营养功效。
为了开发出无营养损失的生制全营养苦荞米,不少机械专家曾通过改变机械构造来生产生制全营养苦荞米,农产品加工工艺专家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来生产生制全营养苦荞米,但都未取得理想结果。
为此,我们荞麦研究课题组通过苦荞麦物理和化学诱变育种技术改变了苦荞种壳较厚、纤维层致密特性(苦荞种壳变薄),改变了种子的形状(籽粒无腹沟),从而达到通过简单机械和工艺就能脱壳制得全营养苦荞米的效果。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荞麦具有养分价值高、清凉、消炎、协助消化、降血压等功效,而且对治疗糖尿病也有效果,又能延缓年轻的保健作用。
此外,荞麦还富含维生素B2、胆碱、维生素E、硒以及另外矿物质。
近年来,荞麦被公认为是预防癌症的抱负保健食品,也可制成城乡人民爱慕的各种辅助食品,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食物资源。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节、商品生产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荞麦将成为良好的副食品。
而荞麦生育期短,对土地要求不严,是贫瘠地区栽培的抱负作物。
因此,在山区半山区进展荞麦生产有着广大的前景。
一、选茬整地荞麦忌连作。
种过荞麦的地块肥力消耗特殊大,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
因此需要轮作。
前茬最好是马铃薯茬或谷茬。
荞麦为直根系作物,根系不非常发达,同时芽子软,因此,播前要深耕灭茬,精细整地,要求耕作深度20厘米左右,杜绝浅耕或免耕,把地耕细耙平,清除前作残留物和杂草,做到表土疏松,蓄水保墒,有利于播种和出苗,并注重开沟排水,为保全苗齐苗制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合理施肥基肥以人畜粪肥和土杂肥等腐熟较好的有机肥为主,腐熟不好的秸秆肥不宜在荞麦地施用。
荞麦对肥料反应非常敏感,尤其喜肥。
每生产50公斤籽实需从土壤中吸取纯氮1.65公斤,磷0.95公斤,钾2.15公斤。
因而亩施圈粪不少于1000公斤,磷肥15公斤,草木灰80公斤。
须注重荞麦虽喜钾肥,但不能施用氯化钾,因氯离子会启发斑病导致减产。
可用碳铵、尿素等氮肥或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等氮磷复合肥料与有机肥混合堆制后一起施入作基肥。
或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和尿素6公斤作底肥,既经济,增产效果又显著。
三、种子处理1、选种。
荞麦种子不耐贮藏,陈旧的种子生活力显然降低。
荞麦高产不仅要选用良种,而且要选用高质量的种子。
精选种子的目的是除空粒,秕粒,破粒,草粒和杂质,选用饱满整齐的种子。
这样能够提升种子的发芽率,为哺育壮苗打下基础。
精选的办法有风选、筛选、水选和人工精选等。
但风选不如水选。
荞麦的生长习性|栽培品种|播种方法|田间管理荞麦为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最早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种植经验也很丰富,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荞麦高产种植技术吧!荞麦的生长习性1、温度:荞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积温1000~1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
种子在土温16℃以上时约4~5天即可发芽,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为26~30℃,当气温在-1℃时花即死亡,-2℃时叶甚至全株死亡。
2、日照:荞麦是短日性作物,当日照长度由15~16小时减少到12~14小时,生育期就缩短,晚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敏感。
每株可开花2000多朵,但结实率很低。
仅10%左右,加之叶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脱落严重。
3、水分:荞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种子萌发时约需吸收其自身干重50%的水分,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消耗大量的水分,开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
其蒸腾系数一般为450~63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能低于30~40%。
4、土壤: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系弱,种子顶土力差,要求土层疏松,以利幼苗出土和促进根系发育。
生殖生长迅速,吸肥力强,适于新垦地种植。
要求土壤酸度为pH6~7,碱性较重的土壤不宜种植。
5、肥料:荞麦是一种对肥料敏感的作物,施肥充足茎能产生大量分枝。
磷肥可促进籽粒的形成,并能增加蜜腺的分泌。
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从而提高产量。
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多,但含氯的钾盐易引起叶斑病。
荞麦的栽培品种1、甜荞:甜荞别称普通荞麦,无菌根,茎细长,常有棱,色淡红,瘦果较大,三棱形,表面与边缘光滑,品质好,为中国栽培较多的一种。
2、苦荞:苦荞别称鞑靼荞麦,有菌根,茎常为光滑绿色,瘦果较小,三棱形,棱不明显,有的呈波浪状,表面粗糙,我国西南地区栽培较多。
3、翅荞:翅荞别称有翅荞麦,茎淡红,叶大,多为自花授粉,瘦果棱薄而呈翼状,品质较粗劣,在中国北方与西南地区均有少量栽培。
荞麦标准化栽培技术一、轮作倒茬荞麦喜凉耐瘠薄,应建立荞麦→豆类→小麦→莜麦(胡麻、马铃薯、糜谷)荞麦的4年轮作制,切忌迎茬和重茬播种。
二、深耕整地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深耕20厘米以上,随耕随耱,蓄水保墒。
冬春打碾镇压,春季遇透雨及时耙耱。
三、合理施肥每亩应秋施或基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千克,普磷25千克,碳铵20千克或尿素7.5千克。
播种时带种肥二铵5千克。
四、选用良种目前生产上普遍以北海道荞麦为主,搭配种植岛根X1和美国甜荞,在干旱瘠薄的土地上还可选种当地甜荞。
五、适时播种荞麦播种过早,分枝少,结实率低;播种太迟,早霜来临时不能成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作种。
荞麦种子生命力极为脆弱,播种前要精选种子,杜绝受潮霉变的种子,对选好的优良品种播前还需晒种3~4天。
六、合理密植荞麦种子保持发芽率的时间短,2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低,不宜作种用,应当年留种下年用。
一般晚播田块荞麦分枝力强,又属无限花序,田间密度过大,会减少分枝,还会造成通风不良以至花而不实;密度过小,会影响产量。
一般每亩播量4千克左右为宜,每亩保苗8万株左右。
七、田间管理(一)中耕锄草,播种出苗前遇雨要及时破除板结,以利出苗出苗后生长较快,短期内分枝现蕾,所以要及时中耕锄草。
一般在第三片真叶出现,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锄草,开花以前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以后随时拔除田间大草。
(二)看苗施肥对低肥田块的弱苗,在苗高10~13厘米,有3~5片真叶时应及时追肥。
对肥力较高的田块,以始花期追肥为最佳,一般趁雨亩追施尿素2.5~3.0千克,开花盛期每亩用5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雾。
(三)辅助授粉盛花期用长20~25米的绳子,系上布条,人工在田间来回拉着行进。
时间以上午8~11时,待露水晒干后的晴天,花已开放,花药炸裂时进行。
(四)防治虫害危害荞麦的主要虫害有蚜虫、黏虫、荞麦卷叶蛾、苜蓿夜蛾及银纹夜蛾等害虫。
荞麦栽培技术:荞麦种植与管理方法荞麦为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新垦地和瘠薄地上也能种植,是很好的杂粮作物品种。
本文谈谈荞麦栽培技术,即荞麦种植与管理方法,供种植荞麦的朋友们参考。
一、种植荞麦如何整地荞麦一般作为复种作物,因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播种,整地较粗放,缺苗较多,应注意早耕和耙磨,以利出苗。
在旱地在耕后要纵横细耕,使幼苗易出土和扎根。
荞麦生长期短,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厩肥35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
在新垦地和瘠薄地除施厩肥外,还可多施磷矿粉、草木灰、鸡鸭粪等。
二、荞麦的播种方法荞麦播种应选颗粒饱满而新鲜的荞麦种子播种,以在4月中旬播种为宜。
播种方法是:点播为667平方米播5000~6000穴,每定点5~10粒,深度为3~4厘米:条播为667平方米播种3,5~5公斤。
条播最好,便于除草、通风、透光、喷药。
三、荞麦的田间管理要点1、防旱降渍荞麦是双子叶植物,播后遇干旱要及时镇压,土坷垃要整碎,压实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以利发芽出苗。
遇降雨地表板结时,宜轻耙破土,以不损伤幼苗为度。
2、中耕除草在第1片真叶出现后中耕,铲除田阎杂草,间苗,去掉弱苗、多余苗:第2次中耕除草要隔15~20天或在开花前、苗高30~35厘米时完成,之后不宜中耕,以免损伤植株。
3、辅助授粉荞麦是异花授粉作物,结实率低,在盛花期每隔3~5天于9时~11时用1条软棉绳两人各执一端,沿荞麦预部轻轻拉过、振动,使植株互相接触,以利授粉。
从而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四、荞麦的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以下几种病虫害:1、立枯病:发生在苗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2、轮纹病:危害叶、茎;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40%多菌灵500~800。
倍液喷雾。
3、地下虫害: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泼浇于荞麦田内。
优质荞麦(苦荞)高产栽培技术一、相宜范围本项技术相宜在晋中市苦荞麦主产区的和顺、寿阳、左权、榆次等县(区)推广应用。
二、目标要求应用此项技术可使晋中市的苦荞麦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质量标准。
一般平均亩产可达200公斤,平均增产幅度50%以上。
三、品种选择苦荞的适应性比较广,温度在10~30℃范围内都能很好生长,但是要得到高产,就必需选择最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即已审定推广的、经生产实践认可的、高产优质、抗倒伏力量强、抗逆性强、还要适合本地积温条件的饱满大粒的优良品种。
目前晋中市主栽品种为“黑丰1号”“马坊黑苦荞”,年播种面积4万亩左右。
黑丰1号生育期80天左右,该品种子粒成熟较全都,黑化率可达90% 以上。
单株生长势强,茎粗秆硬,抗风,抗倒伏,落粒轻,丰产稳产,千粒重25克左右。
马坊黑苦荞生育期85天左右,该品种突出特点是籽粒大,单株发育及分枝力量强。
一般年份千粒重为25克,丰年时千粒重可达30克。
四、栽培技术(一)合理轮作苦荞对茬口选择不严,无论种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
但要获得高产,肯定要选择好的茬口。
晋中市苦荞种植一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制度,即玉米(谷子)—豆类(薯类)—苦荞或油葵—莜麦—苦荞等。
(二)播前预备。
1、整地。
苦荞根系弱,子叶大,不易出土。
假如土壤板结或坷垃较多,幼苗难以出土,常造成缺苗断垄,且幼苗发育不良,因此,在播种前,视详细状况尽可能灭茬,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平整、土松草净,上虚下实,含水量相宜,为争取全苗壮苗制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2、施足肥料。
苦荞产量高,消耗地力大,要夺取苦荞优质、高产,必需施足肥料。
苦荞施肥要坚持“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原则,通常采纳播前一次底肥施足的方式。
一般亩产200公斤地块应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
3、种子处理:苦荞种子要选择上年收获的新籽,隔年种子的发芽率至少下降30%,一旦保存不良,发芽只有一半。
苦荞种子成熟极不全都,为提高发芽率,播前4~5天要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天。
苦荞,属蓼科食药兼用型粮食作物,它的特点是:根系发达,叶片呈倒三角型,茎杆直立,呈圆型,正常条件下成熟后,株高在1米左右,千粒重达22克左右。
由于苦荞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并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因此,其衍生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强,是我国主要的旱地经济型粮食作物。
苦荞的生长期一般在70—90天左右一、整地苦荞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但适宜在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酸度为PH6—7的土壤上生长。
荞麦根系弱,子叶大,顶土能力差,适宜的土壤及正确的耕作对苦荞的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苦荞整地,应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
通过深耕增加熟土层,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对苦荞的危害。
西南地区苦荞产区地处云贵高原,多为高山,雾大、气温低,因此,前作收获后抓紧深耕,耕深以20—25cm为宜,以利用晚秋余热使植物秸秆、根叶及早腐烂,促进土壤熟化。
第二次整地应在播种前10—15天的春季进行。
西南苦荞第一次耕地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进行。
耕后一般不进行耙、耱,通过冬季晒垡,干湿交融,以利于土块破碎,待第二年春天再进行1—2次耕翻地,即可播种。
二、选用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在相同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条件比别的品种产量高,品质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但是,优良品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种植利用上有一定条件,有一定地域性,如果选用不当,不仅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效益,而且很可能造成极大损失。
因此,我们提倡科学选用良种,就是要对现有的许多良种认真地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良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气候、土壤、灌溉、耕作等)和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利用,以保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通过自2003—2011年的国家荞麦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云、贵、川等西南荞麦(苦荞)区,最适宜主栽品种有迪苦1号、昭苦1号、九江苦荞、迪苦2号、黔苦2号、黔苦4号等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