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数学下册 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2)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911.07 KB
- 文档页数:6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信息;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形象表达各项目占总体百分比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归纳等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据信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是计算各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并由此计算圆心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_____和合理的________。
2.收集数据的方法分为_______和______调查。
问题:对于普查或抽样调查后得到的数据,应该如何进行表示才能更好的反映数据的特征?以我国第2次到第6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每十万人受教育的相关数据为例。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复习,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的,为本节课作铺垫。
二、探索活动1.阅读关于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文字说明后,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后,你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书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在图7-1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2)1982年我国每10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3)在图7-1中,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图中每一个扇形面积的大小与百分比的关系是什么?(5)这个统计图着重表示的是数据的什么特点?(6)这几个扇形面积的不同大小与这个圆的半径有关还是与圆心角有关?3.什么叫扇形统计图?4.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①扇形统计图以整个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②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③扇形统计图中某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5.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6.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之和应等于______________。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学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表达效果。
教材中包含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以及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表达数据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
2.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的选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案例。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数据。
2.呈现(10分钟)讲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如条形统计图适用于表示数量较多的数据,折线统计图适用于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适用于表示各部分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统计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进行表示,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巩固对不同类型统计图和统计表特点的理解。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张家港市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导学案初二班姓名学号主备人:李慧娴课题: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2)教学目标1.观察教材P15~P17的三种统计图,尽可能多地从中获取信息.2.尝试理解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感受它们各自的特点.3.体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反映数据特征的作用.教材导读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表示数据的_______情况,条形的_______表示统计项目的具体数据,它适用于反映统计项目之间_______的差别.2.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_______,它适用于反映各统计项目占总体的多少.3.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变化特征,它适用于反映_______的变化过程和_______.例题精讲例1 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欢的书籍,若没有喜欢的书籍,则作“其他”类统计.图①与图②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名B.该年级一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名C.由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欢“小说”的人数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72°例2 如图①、②反映了某综合商场今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额统计情况,观察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今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总额为37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补全图①;(2)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3)小华观察图②后认为,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练习1.为了反映我市2013年每月降雨量的大小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B和C都需要2.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共有四个扇形,其中三个扇形所占圆的百分比分别为15%、20%、30%.则第四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3.需要清楚地表示总体中每个项目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 )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以上三者均可4.2013年6月,某中学结合广西中小学阅读素养评估活动,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学生最喜爱的一种书籍类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绘制出以下两幅未完成的统计图,请根据图①和图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请把折线统计图(图①)补充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图②)中,“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如果这所中学共有学生1800名,那么请你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5.某校八年级42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植树的数量,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条形统计图,请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此次植树活动约植树_______棵.6.“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2011年国际无烟日,小华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主要有四种态度:A.顾客出面制止;B.劝说进吸烟室;C.餐厅老板出面制止;D.无所谓,他将调查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查的公众有_______人;(2)请将统计图①补充完整;(3)在统计图②中,“无所谓”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_度;(4)若城区人口有20万,则估计赞成餐厅老板出面制止的有_______万.7.“校园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政教处对部分学生及家长就校园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参与调查的学生及家长共有_______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基本了解”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度;(3)在条形统计图中,“非常了解”所对应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人;(4)若全校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对校园安全知识达到“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的学生共有多少人.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从而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学生已经掌握了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
2.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让学生通过制作和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选择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种类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案例。
2.准备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统计表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呈现(10分钟)讲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展示不同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适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根据案例中的数据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电脑制作并展示所选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
2.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用途,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能够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形。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1.导入学生,简单介绍今天的主题: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
3.2 讲解
1.讲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案例讲解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用途,并归纳总结其优缺点;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3 练习
1.给出数据,让学生手工制作各种统计表;
2.根据数据类型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进行展示。
3.4 总结
1.总结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用途;
2.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各种统计图形的制作与应用。
4. 教学评价
1.学生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形;
2.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等方式寻找其他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表与统计图;
3.学生对于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选用能力。
5. 教学课件
无
以上为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的教案,希望对老师
您的备课有所帮助。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学习目标】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从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形象表达各分量在总量中所占份额大小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3.通过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归纳等能力,渗透小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学习重难点】1.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是计算各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并由此计算圆心角的度数。
【学习过程】一、预学指导1.什么叫扇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①扇形统计图以整个圆的面积代表;②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③扇形统计图中某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3.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4.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之和应等于。
我们常用的统计图有种,分别是。
二、问题探究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主要方式有哪些?问题:对于普查或抽样调查后得到的数据,应该如何进行表示才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特征?问题2:1.阅读关于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文字说明后,再看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后,你的感觉是;而看了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人数扇形统计图后,你的感觉是三、拓展提升电视台“市民热线”对上个月内接到的热线电话进行了分类统计,得到的结果如下: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将表格补充完成;(2)根据统计表制成扇形统计图,计算每个扇形圆心角度数;(3)画出扇形统计图,表上相应的类型及百分比,并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四、课堂小结怎样制作扇形统计图?(1)列: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应列出扇形统计图的以及;(2)算:计算各项目占总体的,进而计算各扇形的;(3)画:根据算出的各扇形的,画出各扇形;(4)标:在各扇形的对应位置,清楚标注各项目的名称及百分比。
五、反馈练习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准备举办“篮球比赛”,预先征求了部分学生的意见,调查结果如右表:(1(2)制作扇形统计图:(3)你认为学校举办篮球比赛了吗?为什么?。
7.2 统计表、统计图地选用(2)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地统计图,知道三种统计图各自地特点;2.能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选择合适地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描述数据,从而作出合理地决策;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地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体会统计对决策地作用,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地讨论,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地观点,能较好地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重点1.三种统计图各自地特点;2.根据不同地条件选择合适地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地条件选择合适地统计图.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一、情境创设我们小学学了哪些统计图?一是复习小学学过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二是引入本节课学习地内容,承上启下.本节课地情境是“2000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各类文化程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度地人数”,有文字,有表格,有统计图,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统计表使文字信息一目了然,而统计图则使文字信息变得非常直观,突出合适地统计图可以更有效、清晰地表示和描述数据.二、探索活动活动一材料:第五次人口普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让学生观察还有没有其他地信息.扇形统计图擅长直观、形象通过学生收集数据,组织讨论,作出决策地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数1 295 330 000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地 3 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地11 14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地33 96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地显示各个量在总体中所占地百分比.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地习惯.采取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引导地学习方法,地35 701人.小明根据前面地数据制成了这些统计图,请你们想一想,这些统计图用了哪些数据制作地?问题 1 这三幅分别是什么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扇形统计图蕴含知识地秘密,把学习地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 2 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大学人数地变化情况?问题3 2000年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地人数是多少人?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地?活动二问题 4 如果你想了解各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口中具有小学教育人数,你会选择哪组数据画什么统计图呢?问题 5 如果你想知道1990年每10万人中受学生讨论后共同小结.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地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地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地百分比.学生根据各自地特点,选择恰当地统计图.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地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地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各自地特点,选择恰当地统计图.教育人数,你又会选择哪组数据,画什么统计图呢?问题 6 不同地统计图有不同地特点,你能看出它们各自地特点吗?活动三例 1 下表给出地是中国历年来正式参加奥运会时获得地奖牌地数据.请先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数据,再选择合适反映数据特征地统计图.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地信息,感受扇形统计图地特点,体会它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各个量在总量中所占份额这一优点.例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种统计图地特点和统计表地选取对更好地反映数据特征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历届中国奥运奖牌表届数金牌银牌铜牌总数23 15 8 9 3224 5 11 12 2825 16 22 16 5426 16 22 12 5027 28 16 15 5928 32 17 14 6329 51 21 28 100例 2 某报社为了了解读者对一报纸四个版面地喜欢程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读者选出自己最喜欢地一个版面,并将结果绘成了如下统计图,请说出你从条形图中读出地信息,并补全扇形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回答问题.结合具体地实例加深理解统计图.统计图(要求第二版与第三版相邻).1500500200010005001000150020002500一版二版三版四版系列120%第四版40%第三版练一练:1.下左图表示2006年12个月中每月地平均气温,下右图表示小明家在学生只要能用自己地语言回答即可.练一练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检测学生掌握地情况.2006年地每月用电量.根据统计图,你能描述小明家用电量与气温之间地一些关系吗?2.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情况,以九年级(1)班学生地体育测试成绩为样本,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地统计图,请你结合图所给信息解答问题.(说明:A级:90分~100分;B级:75分~89分;C 级:60分~74分;D级:60分以下)①样本中D级学生有_____人;②扇形统计图中A级所在地扇形地圆心角度数是______ ;③若该校九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用此样本估计体育测试中A级和B 级地学生人数约为_____人.三、小结三种统计图在突显数据地特征方面各自地优势学生积极发言,说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地特点,并说出什么情况下选用相应地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对数据处理地过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现每个项目地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随时间等)地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统计图.程有所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地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地知识和方法(如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地百分比.单地问题,来更好地指导、服务于我们地生活.课后作业:课本P17-18练习1、2.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给他们倒一杯水吗?”这一问题调查你们班地同学,并用统计图表示你地调查结果,或动手试着把买水果这一活动地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或另选问题调查.。
课题: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2)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学会收集数据并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二、预习导航
读一读:阅读课本P15~P17 想一想:
以下分别是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
图1: 统计图 图2: 统计图
图3: 统计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各图的右侧方填上相应的名称;
(2)从哪幅统计图中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 (3)2050年亚洲人口数约占多少? ;
你是从哪个统计图中得到的这一数据? ; (4)2050年亚洲人口将达到 亿,这一数据你是从 统计图中得到的。
三、课堂探究 1.探问新知
在利用统计图整理数据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统计图,一般的,为了清楚地在总体中占的百分比,可选用________统计图;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统计图;为了清楚地反映事务的变化情
况,可选用______________统计图. 2.例题精讲
例1: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根据统计图上可获得的数据,计算: ①甲、乙合做这项工作, 天可以完成。
②甲独做3天后由丙接替,丙还需 天 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③乙、丙合做这一项工作, 天可以完成
例2:下面给出的是中国近年来参加奥运会时获取奖牌的数据,以及奖牌总数的折线统计图
中国奥运奖牌
牌
(1) 将中国在这5届奥运会上获取奖牌总数的折线统计图补完整 (2) 画出中国在这5届奥运会上获取奖牌总数的条形统计图 (3)比较图和表,请你评价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的表现。
(变式训练)
5
15102025天数
甲
乙
丙
1.校图书馆现有藏书中,教辅书的数量为300本,占总藏书量的30%. ⑴请把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⑵为更直观地看到四种书籍在全部书籍中所占比例情况,请你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练一练)
中国代表团三届奥运会获金牌统计表
画出条形统计图 画出折线统计图
归纳小结:
四、随堂演练 【基础题】
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 。
250
300
250
2.如右图,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 、30吨
B 、31吨
C 、32吨 D、33吨
3.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右图所示的统计图来 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具体消费数额
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总消费数额
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
D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提升题】
1.如图是根据某市1999年至2003年工业生产总值 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 增长幅度最大的年份是 年, 这一年增加 亿元.
【课后巩固】
1.小张和小李去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下左图中的信息,估计小张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 。
2.如上右图,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
日平均用水量
图
2
20
40 80 100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
A 、180万
B 、200万
C 、300万
D 、400万
3.下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2004年国内汽车年产量统计表
(1)请你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请你写出三条从统计图中获得的信息:。
4、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直呈递增趋势,1950年约800亿元,1960年上升到约1200亿元,1970年上升到约2400亿元,1980年上升到约4800亿元. ⑴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段信息; ⑵再设计一张统计图,直观地表达这种增长趋势; ⑶从上述两张图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后/教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