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62.51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需求论证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太阳岛旅游区等旅游景区。以目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哈市,面向黑龙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2.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4. 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专业投入,逐步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三、专业建设思路

(一)总体建设思路

进一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调整完善并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

全方向发展;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建立课程结构布局合理,能为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具体建设思路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不断完善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体系,体现地方化特色、职业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合理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文化素质课的比例,力争2012年实现学生按本专业的酒店方向、餐饮方向、旅游规划方向、旅行社方向自由选课。同时,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科及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加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争取到2009 年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4 门,市级精品课程由1-2 门,从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院的课程建设水平。

3.教材建设

积极选用国家高职高专系列丛书和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教材。同时组织力量编写适合自身特点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至2010 年争取出版自编教材2—3 部,力争产生3 本以上的校级精品教材和一定数量的特色教材;推出一套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系列专业教材。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

(1)积极运用投影、展示台、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实地教学、讨论式教学等适应于旅游专业的新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实验室建设

2010年建立餐饮模拟实验室、客房模拟实验室,2011年相续建立了形体实训室、现场导游实验室,扩建了餐饮、客房模拟实验室。准备至2009 年前建设旅游规划实验室,争取到2013年以前,再建立2 个餐饮实验室、2个客房实验室、1个导游实训室,成为综合性的旅游专业实验室。

6.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按星级标准建设餐饮、客房模拟实验室,以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操作演练环境。

(2)校外实习基地。继续建设好已有的国务院二招、人民大会堂、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山东康辉国际旅行社、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际旅行社、山东舜和商务中心、净雅集团、金马大酒店等几十处实习基地。搞好与校外企业的联合关系。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一)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旅游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建立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教学模式、“宽口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特征为课程体系,以“四双(校企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为手段的“2+1”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调研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以思想、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旅游企业服务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3个教学模块。依托建立的校外基地,通过认识实习、校内实训、下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酒店等)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1.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结合地区旅游对人才的需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旅游企业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任务领域及能力需求,再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形成适宜于“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围绕旅游管理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置了岗位针对性强、职业技能性突出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专业素质模块课程、岗位技能模块课程。而且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课程内容选择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以“扎实”为原则;人才培养以“三结合”为基本途径。即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基本技能与旅游上岗资格证书相结合。为此,我们强化了学生三种基本技能训练:即导游业务技能;星级饭店前厅与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