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用药和补液特点
- 格式:pptx
- 大小:3.77 MB
- 文档页数:29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新生儿的到来为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然而,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正确地护理和喂养新生儿和早产儿却是一项挑战。
在这篇中,我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护理知识,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宝宝。
一、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需求1.新生儿营养需求新生儿期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此阶段的营养摄入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足够的蛋白质。
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早产儿营养需求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其器官发育尚不完善,营养需求与足月儿有所不同。
早产儿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足够的能量。
二、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要点1.喂养护理2.皮肤护理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伤。
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呼吸护理新生儿和早产儿呼吸系统较为脆弱,护理时应注意:4.体温护理新生儿和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强,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护理时,应注意:能为您有益的指导。
一、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殊需求1.早产儿的特殊需求早产儿因提前出生,其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因此需要特别的关照和护理。
早产儿常见的特殊需求包括:• 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强,需要保持温暖以避免体温过低。
• 喂养:早产儿的吮吸能力可能较弱,可能需要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进行喂养。
• 呼吸支持:早产儿可能需要呼吸机等设备的支持以帮助呼吸。
2.新生儿的特殊需求新生儿虽然已经足月,但其免疫系统等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也需要特别的护理:• 喂养:新生儿需要定时喂养,以确保充足的营养供应。
• 卫生:新生儿皮肤娇嫩,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防尿布疹等问题。
• 疾病预防:新生儿需要接受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
二、营养支持和护理措施1.喂养支持• 对于早产儿,如果吮吸能力弱,可以考虑使用奶瓶喂养或者鼻饲等方式。
• 对于新生儿,应该鼓励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配方奶粉。
2.皮肤护理• 每次换尿布后,应该用温水清洗宝宝的皮肤,并保持干燥。
早产儿健康教育早产儿是指在孕期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由于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完全,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关注。
早产儿健康教育是指向父母和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早产儿能够得到适当的护理和发展。
1. 早产儿的特点和需求早产儿的特点是身体发育不完全,器官功能未完全成熟,因此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消化问题、免疫系统脆弱等情况。
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包括保持温暖、提供适当的营养、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等。
2. 早产儿的喂养早产儿的喂养需要根据他们的发育情况和体重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早产儿需要通过管饲或乳汁喂养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正确的喂养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喂养频率和喂养量的控制。
3. 早产儿的保暖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低体温的情况。
因此,保持早产儿的温暖非常重要。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正确的保暖方法,包括使用保温箱、保暖灯、保暖贴等工具,以及合理选择衣物和被褥。
4. 早产儿的呼吸管理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观察早产儿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如呼吸机等。
5. 早产儿的免疫保护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疾病。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提供充足的免疫保护,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6. 早产儿的发育监测早产儿的发育过程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包括体重增长、运动能力、语言发展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早产儿发育的里程碑,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早产儿的心理支持早产儿和他们的家庭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情感安全感、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等。
总结:早产儿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父母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早产儿,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新生儿胎龄未满37周(小于259天),不论其出生体重大小,均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
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早产儿营养需要量的问题,是个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
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
视情况逐步加多。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早产儿的营养需要与喂养方法摘要:一般说来,妊娠期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早产儿。
在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占活产婴的5%。
由于他们的发育程度欠佳,因此在喂养时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就早产儿的营养需要和喂养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早产婴儿;营养需要;喂养方法一、早产儿的营养需要要考虑早产儿的营养需要,就要先了解胎儿和初生婴儿的生长情况。
胎儿24~39周每日增长15 g/kg或增长胎儿体重的1.5%。
出生后足月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为出生体重的5%,主要是体内水分的丢失。
母乳喂养的足月儿于生后10天内应恢复出生体重,以后每日以20 g的速度生长。
早产儿的营养需要与足月儿不同,应以相当胎龄的宫内增长速度为目标。
早产儿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营养素的需要有着特殊的需要。
在热量方面,早产儿如果完全经口喂养,每日需要热量522.5~585.2 kJ/kg才会规律生长。
在蛋白质方面,早产低体重儿每日蛋白质需要量3.5~4.0 g/kg。
在脂肪方面,早产儿对脂肪吸收功能较足月儿差,而且脑细胞生长和髓鞘的形成迅速,因此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增加,亚油酸量应占总热量的3%(418 kJ中含300 mg)。
在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钠、钙、磷、铁、维生素等都应科学按比例调配。
二、早产儿的奶类选择和喂养方法1、在奶类选择方面。
新鲜的早产儿母乳于生后1个月内与足月儿母乳不同。
具体表现情况如下:(1)生后第1天总蛋白为4.79 mg/ml,第10天为 2.19 mg/ml,生后两天内只有清蛋白,至第3天才监测出酪蛋白,其比例为86∶14,至生后10天清∶酪为70∶30(足月儿初乳蛋白总量为2.7 mg/ml,其中乳球蛋白1.5 mg/ml,酪蛋白1.2 mg/ml),至1个月末早产儿母乳中蛋白含量降至1.31~1.81 mg/ml。
从分子结构监测酪蛋白形态和化学性质,结果早产儿母乳与足月儿母乳并无差别。
(2)每100 ml母乳中Na含量为2.66±0.3 mmol/L,至1个月末降至0.76±0.09 mmol/L。
新生儿补液一、补液概述1-1早产儿补液出生体重糖浓度液体量(ml/ Kg) Kg (%) <24h 24-48h >48h <1.0 1.0-1.5 5-10 100-150 120-150 140-190 10 80-100 100-120 120-160 >1.5 10 60-80 80-120 120-160 5日法:早产儿足月儿表1-2 正常新生儿液体每日需要量(ml/kg)出生时体重(g) <1000 ~1500~2500 生后第1日 80~110 70~90 60~80 生后第2日 100~120 80~110 70~100 生后3-7日 120~140 100~130 90~110 >7日 140~180 120~180 120~160 表1-3 新生儿窒息复苏常用药物表药物浓度预备剂量途径和速度量肾上腺素 1:10000 1ml 0.1~0.3ml/kg IV或IT快给碳酸氢钠 5% 10ml 2~3ml/kg IV慢!1.0ml/min扩容剂全血、血浆、40ml 10ml/kg IV15~30min5%人体白蛋给完白、生理盐水纳洛酮 0.4mg/ml 1ml 0.1mg/kg IM、IV、IT1mg/ml 或SC快给多巴胺6×体重kg = 开始时5μg 静脉点滴,严或/及 100mlGS内/kg・min(或二药格控制滴速多巴酚丁胺加药的mg数各半),必要时渐加至20μg/kg・min>2500 40~60 60~80 70~90 120~150 备注IT加NS 1:1 有效换气后才用,稀释成等张液80 100 120 140 160-180 60 80 100 120 150密切观察心率及血压11-4奶量出生体重(g) 800-1000 1001-1250 1251-1500 1501-1800 1801-2500初始奶量(ml/kg.d)10-20 20 30 30-40 40每天增加奶量(ml/d)10-20 20-30 30 30-40 40-50每日分8-12次,奶量按60%计入液体总量,早产儿奶量达144-170 ml/Kg.d能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总奶量如超过140ml/kg.d,停止输液。
新生儿补液液量: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需要逐渐增加液体摄入量,一般每天增加10-15毫升/千克。
对于早产儿,如果吃奶良好,最多可以增加到170毫升/千克。
在计算每日所需的能量合剂量时,需要考虑婴儿的体重、长期的含糖液量以及奶量。
但对于心衰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儿,液体摄入量需要限制在120毫升/千克以下。
如果需要进行双面光疗,则需要额外增加20毫升/千克的液体摄入量,而单面光疗则需要额外增加10毫升/千克。
肺炎:对于肺炎患者,每小时需要摄入3-5毫升/千克的液体。
每次增加奶量:对于足月儿,每次增加15毫升,每隔3小时喂一次,直至增加到60毫升/次。
对于早产儿,根据体重不同,每次增加的奶量也不同,最小的是0.5毫升/千克,最多为10毫升/千克。
一般情况下,每次增加奶量可以使用公式20毫升/千克×体重÷8来计算。
加入氨基酸量:一般从1克/千克加起,每天增加0.5克/千克,最多加到3克/千克。
即第1天用1克/千克,第2天用1.5克/千克,一直加到第5天的3克/千克。
计算公式为5%氨基酸日需量(毫升)=第N天日需量×婴儿体重÷0.05.加入脂肪乳量:一般从0.5克/千克加起,每天增加0.5克/千克,最多加到3克/千克。
即第1天用0.5克/千克,第2天用1克/千克,一直加到第6天的3克/千克。
计算公式为20%脂肪乳日需量(毫升)=第N天日需量×婴儿体重÷0.2.需要注意的是,每周需要监测甘油三脂、血氨、电解质、碳酸氢根和肝功。
能量合剂中的葡萄糖需要和氨基酸对半稀释,即葡萄糖的毫升数要大于或等于氨基酸的毫升数。
糖速:足月儿的糖速为6-8毫克/千克·分钟,早产儿为4-6毫克/千克·分钟。
计算公式为糖速=能量合剂中总的糖量÷(24×60×婴儿体重)。
删除格式错误的段落。
早产儿健康教育标题:早产儿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早产儿是指在怀孕不满37周时出生的婴儿,他们由于未能在母体内充分发育成熟,因此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和关注。
早产儿的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照料早产儿,以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一、早产儿的特点1.1 体重较轻:早产儿出生时体重通常较轻,需要特殊的喂养方式来保证营养摄入。
1.2 呼吸系统未完全发育:早产儿的呼吸系统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1.3 免疫系统脆弱:早产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二、早产儿的喂养2.1 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2 配方奶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喂养,可以选择合适的配方奶,但要注意选择适合早产儿的特殊配方。
2.3 定时喂养:早产儿需要定时喂养,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三、早产儿的护理3.1 保持温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需要在恒温箱中保持温暖。
3.2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早产儿的体重、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3 避免感染:保持早产儿周围环境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消毒物品和手部卫生。
四、早产儿的发育监测4.1 生长发育评估: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早产儿的发育延迟情况。
4.2 发育训练: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发育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4.3 康复治疗:如果早产儿出现发育迟缓或其他问题,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五、早产儿的心理支持5.1 家庭关爱:给予早产儿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5.2 心理疏导:早产儿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疏导。
5.3 社会支持:寻求社会支持和资源,与其他早产儿家庭交流经验,共同面对困难,共同成长。
结语:早产儿的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家长、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让早产儿健康成长,享受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