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和管道安全评价 第一讲共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38 MB
- 文档页数:33
压力容器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范文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使用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安全评价检查以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压力容器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不使用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
一、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检查1. 设计文件完整性检查:检查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施工图纸等。
2. 设计文件准确性检查:检查设计文件中的技术参数和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并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对比。
3. 材料选择合理性检查:检查压力容器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
二、压力容器制造过程检查1. 材料检查:检查所采购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2. 焊接质量检查: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包括焊缝的焊接方法是否正确、焊缝的大小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等。
3. 检测设备检查:检查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检测设备是否经过校准并符合准确性要求。
三、压力容器安装检查1. 基础设计合理性检查:检查压力容器的基础设计是否合理,并对基础材料进行评估。
2. 安装质量检查:检查压力容器的安装质量,包括支承结构是否稳固、管道连接是否紧固等。
3. 安全阀设置检查:检查压力容器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安全阀,并对安全阀的参数进行评估。
四、压力容器运行检查1. 运行参数监测:检查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包括压力、温度等,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2. 泄漏检查:检查压力容器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并对泄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3. 设备保养检查:检查压力容器的日常保养情况,包括清洗、润滑等,并对保养措施进行评估。
五、压力容器维修检查1. 维修方案合理性检查:检查压力容器维修方案的合理性,并对维修材料和工艺进行评估。
2. 维修质量检查:检查维修后的压力容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六、压力容器报废检查1. 报废标准检查:检查压力容器是否符合报废标准,并对报废标准的适用性进行评估。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年度检查 (3)第三章全面检验 (7)第四章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12)第五章附则 (17)附件A 工业管道埋地检验 (19)附件B 工业管道年度检查报告 (25)附件C 工业管道全面检验报告 (28)附件D 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 (32)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范围内在用工业管道(简称管道,下同)的定期检验,包括年度检查和全面检验,动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管道埋地部分的定期检验,还应当满足本规则附件A的要求。
第三条年度检查,是指使用单位在管道运行条件下,对管道是否有影响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使用单位也可以将年度检查工作委托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全面检验,是指检验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根据本规则规定,对管道检验时安全状况所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
第四条定期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包括检验方案制定、检验前的准备、检验实施、缺陷以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出具检验报告等。
第五条管道的安全状况分为1级至4级。
管道应当根据全面检验情况,按照本规则第四章规定进行评级。
第六条 GC1、GC2级管道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GC3级管道一般于投用后6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
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一)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GC1、GC2级管道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GC3级管道不超过9年检验一次;(二)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一般每3年检验一次;(三)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缺陷处理后经检验,仍不满足安全性能要求的不得继续使用。
<匕1•妾舍为讯庇2021年第1期设备与安全压力管道完整性评价原理及案例介绍王志成王超然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摘要:介绍了管道完整性评价的原理及CEGB R6评定原理及程序,并给出了采用基于断裂力学的CEGB R6规范评价的应用案例。
管道完整性分析可以科学评价管道潜在失效事故的可能性,实现对管道运行过程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压力管道;完整性;合乎使用;评价;检验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温度、压力,或由于焊接时产生的缺陷使管道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这些管道进行安全评价,确定管道能否继续使用,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还能使用多长的时间,即还有多长的寿命。
对于这些管道,一般采用完整性分析方法评价其合乎使用性。
合乎使用是指结构在规定的寿命期内具有足够的可以承受预见的载荷和环境条件(包括统计变异性)的功能。
管道完整性分析主要研究各种因素对管道强度、耐久性和损伤容限等性能的影响,从而对影响管道完整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识别,科学评价管道潜在失效事故的可能性,实现对管道运行过程的风险管理。
1管道完整性评价原理管道在工作条件下产生结构性破坏的形式有断裂和塑性破坏。
断裂是由于管道结构存在面型(裂纹类)缺陷,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主要失效形式,它的评定是采用断裂力学的理论加以解决。
而塑性破坏是由于管道结构所承受的载荷超过结构本身的塑性极限载荷而产生的破坏,在一定条件下含面型缺陷和体积型缺陷(如局部减薄)的管道结构都可能产生这类破坏。
失效评定图(FAD)是英国中央电力局(CEGB)1976年提出的一种含缺陷结构完整性评定技术,经3次修订已日趋成熟和完善。
该技术己被英国国家标准BS7910.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579合乎使用评价(FFS,Fitness For Service)和我国的国家标准《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GB/T19624-2019)所采用。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矿山建设项目除外)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规范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了《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订,规定了安全验收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建设项目(矿山建设项目除外)安全验收评价。
2 安全验收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安全验收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验收评价。
3 定义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 安全验收评价内容1) 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评价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 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5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安全验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编制安全验收评价计划;安全验收评价现场检查;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审。
5.1 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的资料(包括初步设计、变更设计、安全预评价报告、各级批复文件)等。
5.2 编制安全验收评价计划在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分析项目建成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与控制情况,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安全验收评价的重点和要求;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验收评价方法;测算安全验收评价进度。
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估左尚志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摘要:风险评估是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有效途径,兼顾了安全性与经济性。
本文简介了压力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架空)工业管道的RBI技术和埋地管道的风险评估技术,阐述了其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了我国压力管道风险评估在技术和标准法规层面的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力管道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冶金等领域,其介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及高温高压的性质,一旦发生泄漏或断裂将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使生产和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生命和财产蒙受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随着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为了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设备必须长周期运行,并且维护和检验成本必须最小化。
为了兼顾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风险评估就是其中的重要的一环。
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估是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有效途径。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能将管理重点集中在高风险管道上,同时减少对低风险管道的不必要的维护和检验,从而降低风险,并且从长远来看能降低成本。
因此,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估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二工业(架空)管道的风险评估(一)概述对工业(架空)管道而言,通常将风险评估技术与检验相结合,即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
美国石油协会(API)在二十多家著名的石油、石化公司赞助下,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而提出了RBI技术,并颁布了相应的API规范——API580和API581。
RBI针对各评价单元可能的损伤或劣化模式确定有效、适用的检测监测技术和方法,从而为经济有效地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提供科学的建议。
进行RBI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合理配置检验和维护资源、从整体上减少检验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从本质上看,RBI不仅是一种检验方法,而且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制定检验计划的方法,是管理决策的支持工具。
(二)RBI的流程按照API581规范,RBI的流程图如下:图1 RBI流程图图1中,实线部分属于RBI的范畴,虚线部分属于在RBI的基础上实现的管理的范畴。
压力容器检验及安全评价摘要:压力容器是特种设备中的一种承压设备,由于压力容器失效引发的事故一般都伴随着泄露及爆炸等,危害极为严重。
因此对压力容器的检验及安全评价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目前工业上不同内容的安排和落实,都要按照针对性的模式来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低温压力容器的检验及安全评价工作,应坚持在体系上不断的健全。
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低温;压力容器;检验1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节能减排的需要,某些传统的生产工艺正在被先进、节能、环保型的生产工艺所代替。
如:低温制气技术(液氧、氨、氩)等。
因此,低温压力容器(以下简称:低温容器)应运而生。
分析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的原因,研究其形成的失效模式,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事故,检验其出现失效的薄弱点,根据失效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压力容器发生失效的基础,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
2压力容器设备及特点2.1特种设备我国的特种设备是指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对社会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上述中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因其运行中需要承受压力载荷的特性又称为承压类特种设备;机电类特种设备则包含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鉴于特种设备自身的特点及出现事故的危害性,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特种设备目录管理,对目录中特种设备从出厂到检验及日常使用管理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全过程对特种设备实施监管,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2.2压力容器特点复杂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