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球囊扩张后狭窄明显改善。
55
支架置入后,局部发生了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 经导管注射RTPA后仍未再通。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加 重。经综合治疗后好转。
56
个案体会
较小管径的血管、复杂病变、狭长病变、 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治疗时更容易发 生急性血栓形成,术前应充分评估。
对于血栓高危患者,除了积极做好术前 准备外,单纯的球囊扩张也是一个较好 的选择。
有明显钙化的病变,实施后扩时,球囊不宜太长, 以免引起支架变形和折断
对于有显著钙化的病变,一般球囊不能扩开,也 有使用切割球囊的报道
66
不稳定斑块(vulnerable plaque)
治疗部位斑块的稳定性是决定治疗方 案的重要因素。不稳定斑块引起缺血事件 的风险明显加大,应该是介入治疗积极干 预的对象。但是,不稳定斑块在治疗时也 容易脱落,引起并发症。因此,治疗前应 系统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充分权衡两者的 利弊得失。
3
卒中介入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病变性质和狭窄程度 侧枝循环 血流动力学 病变血管解剖特点 共患疾病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介入
4
卒中血管内介入的指征
颈动脉和其他外动脉颅支架术
无症状狭窄 > 70% 有症状 > 50%
颅内动脉成形/支架术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 正规抗血小板,他汀强化及控制危险因 素治疗无效
39
男,63岁。因头晕行DSA检查。结果提示右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行支架置入术。
40
置入两枚支架后,在远离支架部位的血管外侧产生狭 窄样现象。患者向右转头时狭窄加重,并有头晕现象 (bow hunter’s syndrom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