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报告(2010年8月11日8时43分56秒)
- 格式:xls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施工概况根据技术规范要求,承包人在开工前应修筑不少于100米的试验路段,以确保路面基层的正确施工工艺,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及压实遍数,并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松铺系数以及机械配置,为以后基层铺张全面展开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试验的准备开工日期:2003年12月5日,完工日期:2003年12月5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选定K7+200~K7+400作为基层的试验路段,长度200米。
为了顺利打开试验路段开工的局面,在人员、机械、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三、试验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康解田技术负责人:曹利生质检负责人:邹送艮施工员:伍柳枝康津军试验员:苏征安全负责人:陈明喜材料负责人:康同新刘让能压路机手:曹同新洒水车手:陈征施工队长:段玉卿四、试验提供的设备为确保试验路的顺利施工。
我部投入施工设备清单如下:五、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自卸小四轮车运料,根据试验所得水稳碎石得最大干密度、所铺面积的大小及设计厚度15cm计算所需的填料,松铺系数则根据以往经验取1.38,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卸料,依次铺放。
测量人员根据预定的松铺厚度测量挂线,根据拉线高度进行人工摊铺整平,,用压路机由外向内先静压二遍,再振压两遍后,测压实度,直至压实度达97%。
具体施工过程如下:(后附施工流程图)1、准备下承层,清理原路面上的堆积物,清理的宽度不少于设计要求。
2、施工放样:在经验收合格的原级配碎石补强层上进行中桩和边桩放样,同时测定桩顶标高(每二十米一个断面),两边铺筑宽度大于设计宽度,以确保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材料的堆放及摊铺:根据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将材料堆放好,用人工将堆放好的材料按1.38的松铺系数均匀摊铺。
4、碾压: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压2遍,对静压后不平整处利用人工进行平整,对局部不平整处立即人工铲平,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工,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碾压。
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XXXXXX工程项目X标段(XXXXXX~XXXXXX)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XXXXXX标段项目部XXXX年 XX月 XX 日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面垫层是在底基层下面铺筑的承重层,本合同段采用级配碎石垫层结构厚度15cm。
因而在路面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在垫层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防止在垫层施工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避免出现夹层、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等质量缺陷,以确保路面垫层的工程质量。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垫层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在现场办、总监办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合同段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XXXX~XXXXXX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垫层试验路段铺筑。
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路段的目的(1)经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
(2)确定混合料的均匀性。
(3)确定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
(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碎石采用王昆田碎石场供材料,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进行压碎值、筛分(水洗法)试验,小于5(mm)颗粒含量进行液限塑限试验,液限塑限和压碎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水:采用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无污染。
(2)材料标准试验及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取工地实际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筛分,用图解法求得目标配合比,并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为 4.0%,最大干密度为2.26g/cm3。
(3)铺筑前对路基重新整修碾压检验在铺筑前已经对路基进行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检查,对路基进行了复压。
X X X X X X工程项目X标段(XXXXXX~XXXXXX)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XXXXXX标段项目部XXXX年 XX月 XX 日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面垫层是在底基层下面铺筑的承重层,本合同段采用级配碎石垫层结构厚度15cm。
因而在路面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在垫层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防止在垫层施工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避免出现夹层、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等质量缺陷,以确保路面垫层的工程质量。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垫层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在现场办、总监办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合同段于 XXXX年XX月XX日在XXXXXX~XXXXXX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垫层试验路段铺筑。
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路段的目的(1)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
(2)确定混合料的均匀性。
(3)确定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
(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碎石采用王昆田碎石场供材料,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2005进行压碎值、筛分(水洗法)试验,小于5(mm)颗粒含量进行液限塑限试验,液限塑限和压碎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水:采用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无污染。
(2)材料标准试验及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取工地实际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筛分,用图解法求得目标配合比,并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为4.0%,最大干密度为2.26g/cm3。
(3)铺筑前对路基重新整修碾压检验在铺筑前已经对路基进行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检查,对路基进行了复压。
六武高速公路09标上路床试验路段总结报告一、基本概况(一)路段选择试验路段位于主线路基,桩号K41+620~K41+720右幅路基,长100m。
采用松铺厚度35cm,最大粒径10cm分层进行填筑。
(二)填料选取填料取自万顺石料厂级配碎石。
(三)施工机械与人员采用3YJ18-21T振动压路机,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7.7.2条关于填石路堤“采用的压路机宜选用工作质量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的要求。
其次,配备推土机1台、挖掘机1台、10t自卸车8辆、手推车3部、、铁揪6把。
参与人员有:现场技术管理人员3名、测量人员4名、机械工10名、普工20名。
二、试验路段施工(一)路基处理填石前的素土层碾压合格验收后,恢复中线,并测量该素土层路基碾压后的路基顶面高程,每20m为一断面。
(二)材料组织加强材料的采备与供应工作,挖方处派专人负责材料的采备,清除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对超粒径的石块进行破碎解小,使其满足最大粒径小于10cm要求,备足合格石料,保证填筑需求。
(三)填筑范围标定1、分层本试验路段松铺厚度取35cm进行分层填筑,最大粒径小于10cm。
2、填筑①填筑方法确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本次采用水平分层后退式式铺料方法施工,填筑时按照选定范围横断面全宽分层水平逐渐后退,逐层向上填筑,后退式铺料法要求填料和摊铺应同步进行。
②层厚的控制填筑前沿试验路段纵向在路基外侧设立钢钎标杆,在标杆间挂线来控制松铺厚度。
③填筑填筑从K41+620开始,先摊铺出一块面积为40m2左右的工作面,其厚度可低于最终摊铺厚度10cm,填料直接堆放在摊铺初平的工作面上,由推土机向前摊铺形成新的工作面,自卸汽车卸料于刚铺筑好的工作面上,推土机再向前摊铺,如此往复铺完整层工作面,填料向前推移的距离不宜小于3m。
摊铺中派人指挥运输路线,按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的原则卸料,控制填筑厚度,控制填料粒径。
为使填料层面平整,在推土机后面配备两组工人,每组3人,用手推车、铁揪等工具,在铺筑面上铺撒小块石料、石屑等嵌缝找平,砸碎或搬移突出石,使填筑面平整,确保路基填料密实。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记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1.设备:硬度计、平衡计、筛分器、石子块破碎机、试样容器等。
2.试验方法:(1)取一定量的过渡段级配碎石样品。
(2)使用筛分器将碎石样品进行分级。
(3)将每个级配中的样品放入硬度计中,测定其硬度。
(4)根据级配曲线计算碎石的级配指标。
三、试验结果1.样品级配分析结果如下:级配号 5mm 10mm 20mm 30mm 40mm 50mm 60mm 120%30%30%15%4%1%0%215%25%35%20%4%1%0%310%20%35%25%6%2%0%45%15%30%30%10%5%5%52%8%20%30%20%10%10%2.硬度测定结果如下:级配号 5mm 10mm 20mm 30mm 40mm 50mm 60mm1810121416182029111315171921310121416182022411131517192123512141618202224四、试验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级配曲线中,过渡段级配碎石的最大颗粒为60mm。
2. 级配曲线中,过渡段级配碎石主要分布在20mm-40mm之间。
3.硬度测定结果显示,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硬度随颗粒大小递增。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结果,可以确定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
建议在过渡段施工中选择硬度适中、级配分布均匀的碎石。
同时,鼓励重复试验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并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测,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碎石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碎石路面试验段的情况和结果。
本试验段共经历了XX个月的运营,旨在评估碎石路面在不同负荷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耐久性。
以下是试验段的总结报告。
2. 试验段概述- 试验段长度:XX公里- 路面结构:碎石路面- 路面设计参数:XXX3. 试验段运营情况3.1 交通负荷试验段经过的车辆类型和负荷情况如下:- 小型客车:XXX辆/日- 中型货车:XXX辆/日- 重型货车:XXX辆/日3.2 环境条件试验段经历了以下环境条件的变化:- 温度变化范围:XX℃-XX℃- 降雨情况:XX月降雨量为XX毫米4. 路面性能测试结果4.1 平整度测试车辆在试验段行驶时,采集了路面平整度数据。
测试结果显示,在试验段的大部分区域,路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4.2 抗滑性测试采用标准化的抗滑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碎石路面在湿滑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4.3 承载力测试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评估了碎石路面的承载能力。
结果显示,在试验段的大部分区域,路面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5. 路面维护与保养情况根据试验段的情况,进行了定期的路面维护与保养工作,包括补充碎石、清理排水系统等。
这些维护措施有助于保持路面的性能和寿命。
6. 结论综上所述,碎石路面试验段在经历一定时间的运营后,路面性能和耐久性仍然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类似条件下的道路建设和维护,碎石路面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7. 建议在今后的路面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考虑根据试验段的经验,对碎石路面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