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材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29
包材设计规范范文1.包材选用规范:包材应符合产品的特性和包装需求,常见的包材有纸箱、塑料薄膜、泡沫塑料等。
在选用包材时,应考虑其抗压强度、防撕裂性、透明度等性能指标,并遵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包装尺寸规范:包装尺寸应根据产品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设计。
过大的包装会浪费材料和空间,过小的包装则可能导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包装尺寸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包装效率。
3.包装结构规范:包装结构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特性和运输环境。
结构应稳固、牢固,能够有效保护产品免受外界冲击和挤压。
对于易碎品或液体产品,应加强包装的缓冲和密封性能。
4.包装印刷规范:包材的印刷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
印刷内容要清晰、准确,避免文字和图像的模糊、倾斜等现象。
对于食品和药品等特殊产品,印刷油墨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5.包装标识规范:包装上的标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以保障产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常见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对于出口产品,还需要符合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标识要求。
6.包装操作规范:包材的设计应便于包装操作的进行。
例如,纸箱应采用易于折叠和粘合的结构,塑料袋应采用易于封口和开启的设计。
同时,包装应尽量避免尖锐物体的突出和封口时的气泡等问题。
7.包材可持续发展规范:包材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包材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环保材料,包装尺寸和结构应优化,废弃包装应易于回收和再利用。
总之,包材设计规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包装需求、环保要求等多个因素。
通过规范的包材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包装质量和效率,降低损耗和成本,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包材设计规范和制样流程1. 包材设计阶段包材包括彩盒,说明书,标签(根据客户要求不同会有不同的标签),保修卡(不是每个项目都有),中箱,外箱等。
包材设计阶段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评审,设计归档三个部分。
1) 设计输入可以由客户提供,也可以由我司专业设计师根据客户或者市场需求设计和制作。
设计软件一般为coreldraw , illustrator ,photoshop, 相应的输入文档为CDR , AI, PSD 格式。
鉴于版本和软件不同转换可能引起的颜色字体等的差别,要求提供原始的源文件进行沟通,我司尽量和客户保持一致的软件和版本,同时要求供应商和我司保持一致的软件和版本,推荐使用我司内部的12版本软件。
尽量统一显示设备,采用我司的DELL CRT 显示器,以取得基本一致的显示效果。
2) 设计评审由项目经理组织安排并由技术,研发,质量,资源等参加。
主要评审内容是包材的设计文档是否规范齐全,设计是否符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是否能够加工制作,并取得最佳的性价比。
设计评审结束后要有评审记录以备案。
3) 设计归档。
包材设计资料在量产后要及时归档到DCC 。
流程如下:2.包材打样阶段包材在设计阶段完成后即进入打样确认阶段。
该阶段由研发工程师主导进行,将包材发包给我司合格的供应商打样,我司研发工程师在收到供应商合格的样品签字确认并经过质量部一起确认,才允许后续的采购和量产。
对于需要客户确认的包材样品则由项目负责和客户进行确认,并在客户确认签字后我司研发工程师再进行签字确认。
对于彩盒等要求很高的包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逐步确认:提供原始源文件→供应商提供激光打印图档确认颜色等效果→供应商提供油墨印刷式样签字确认→供应商提供包材成品样品和测试报告确认。
提供材质需求和规格→供应商提供白盒样品和测试报告→供应商提供包材成品样品和测试报告确认对于要求不是很高的说明书,卡通箱,标签等可以一次性提供成品样品确认。
如果客户提供标准的以客户的标准为主,如果客户没有提供则需要符合我司的质量标准(详见公司包材质量标准文件),打样的同时需要附上检测报告,没有检测报告的样品不允许封样。
包材设计和测试规范1. 简介包材设计和测试规范是为了确保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制定的。
本文档将介绍包材设计和测试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各种包材测试方法和标准。
2. 包材设计规范包材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的要求,合理选择包材的材料、结构和尺寸,并进行设计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包装效果。
以下是一些包材设计规范的要求:2.1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包材材料。
常用的包材材料有纸板、塑料、金属等。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保护性能:包材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用性和耐磨性,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环境影响: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包材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材料。
•成本效益: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合理的包材材料。
2.2 结构设计包材的结构设计是为了保护产品免受外界冲击、挤压和震动等力的影响,以防止产品受损。
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合理平衡:包材结构应合理平衡包装的强度和重量,以提高包装运输的效率。
•承载能力:包材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承受外界力的影响,保护产品不受损。
2.3 尺寸设计包材的尺寸设计是为了确保产品包装的紧密性和稳定性,以防止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移动和摆动。
尺寸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适合性:包材的尺寸应适合产品的大小和形状,以确保产品与包材之间的紧密接触。
•紧凑性:包材的尺寸应尽量紧凑,以减少运输和储存空间的浪费。
3. 包材测试规范包材测试是对包材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进行试验和评估,以验证包材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材测试方法和标准:3.1 强度测试强度测试是用来评估包材的承载能力和抗撕裂能力。
常用的强度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和撕裂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包材的材料或结构设计,以提高包装的强度。
3.2 耐环境测试耐环境测试是用来评估包材的耐候性、耐温性和耐湿性等,检验包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药包材国家标准20231. 引言药品包装材料是指包括药品包装容器、药品包装辅料、药品包装印刷、药品包装机械等在内的一系列与药品包装密切相关的材料和设备。
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的稳定与安全性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国内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与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药包材国家标准2023。
2. 标准概述药包材国家标准2023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关于药品包装材料质量与安全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与质量控制,保障药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家、研究机构以及药品生产企业。
遵循本标准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使用风险。
3. 标准内容3.1 药品包装容器药品包装容器是指用于储存和保护药品的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注射器等。
药包材国家标准2023对药品包装容器的质量、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尺寸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包括容器材料的无毒性、透明性、耐腐蚀性等要求,以及尺寸和容量的精确度等。
3.2 药品包装辅料药品包装辅料是指在药品包装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材料,例如包装膜、密封胶、保护垫等。
本标准对药品包装辅料的材料选择、使用方法、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辅料材料的无毒性、耐温性、密封性等要求,以及辅料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3.3 药品包装印刷药品包装印刷是指对药品包装材料进行标签、图案、文字等信息的印刷。
本标准对药品包装印刷的质量、印刷油墨的选择、印刷图案的清晰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印刷品的不可迁移性、标签的粘性、印刷图案的清晰度等要求。
3.4 药品包装机械药品包装机械是指用于药品包装过程中的设备和机械,例如灌装机、封口机、贴标机等。
本标准对药品包装机械的设计、制造和操作要求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机械的稳定性、操作的简便性、清洁和维护要求等。
4. 实施与监督药包材国家标准2023将于2023年起正式实施。
包材设计、审核、印刷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包装材料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包装材料可以提升产品的形象,使产品的销量得到更好的促进。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包材设计、审核、印刷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包材设计管理制度(一)包材设计负责人1.包材设计负责人是制定包材设计管理制度的责任人,拥有对设计方案的最终审核权。
2.包材设计负责人必须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且对于包材设计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3.包材设计负责人必须制定一套标准的包材设计流程和评审标准,并且对于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评审。
(二)包材设计审核1.包材设计审核必须遵守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2.包材设计审核必须通过专业的设计师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
3.审核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对于审核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三)包材设计流程1.设定设计主题,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产品特点、市场需求等。
2.进行初步设计,包括了解现有的设计,确定目标受众、设计元素等。
3.进行深入设计,包括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和修改,制订最终方案。
4.定稿和出图,包括制定最终的出图方案,向印刷厂商提供印刷文件。
5.包材设计审核,包括审核方案是否符合企业要求,以及审核设计师的工作质量。
三、包材印刷管理制度(一)印刷负责人1.印刷负责人负责印刷质量控制,提高印刷质量,保障印刷产品质量。
2.印刷负责人必须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印刷工艺和原理。
3.印刷负责人要制定严格的印刷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印刷产品符合企业标准。
(二)印刷管理1.印刷管理必须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纸张、油墨、印刷机、版画等。
2.印刷前必须进行样张、测试印等,确保出印刷品质量并进行记录。
3.印刷时要严格控制出版印刷均匀性、色彩、形状、尺寸等方面。
4.印刷后对成品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品及时处理。
包装材料设计、审核、采购和使用管理规程一.目的规范包装材料的设计、审核、采购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包装材料的适用性,保证说明书、标签等印刷性包装材料印刷的内容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一致。
二.适用范围新产品、改版、产品再注册或补充申请用、产品报批注册现场检查用以及出口产品的包装材料,包括:铝箔、复合膜、PVC硬片、PVC/PVDC涂复片、玻瓶、塑瓶、瓶盖、玻璃纸、瓶签、说明书、纸盒、纸箱、纸桶、铝听、软膏管等药品所用包装材料。
三.责任者药物(中药)研究院:根据注册批件、相关附件以及法律法规审核包装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市场部:根据变更审批表及其附件、相关会议决定、商标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包装材料、防混淆标记、变更说明;并负责保管好包装材料的电子版本。
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QA根据变更审批表及相关法律法规审核包材的文字、格式,并下发包装材料质量标准;QC根据包材质量标准、正式彩稿或首件对包材进行检验。
生产供应部:根据下发的包材设计完稿内容组织印刷采购包装材料,组织供应商进行首件封样。
生产车间:负责包装材料的尺寸、包材防混淆标记等进行审核,领用最新版本的包装材料,并与首件进行校对。
物料仓库:负责统计旧版包材的库存量,对新版的包材进行校对,并及时将旧版包材进行预留或销毁。
海外部及总工办:根据公司需要以及出口国所在地药政要求对出口品种包材内容全面审核。
销售支持部:根据下发的备案件和首件,负责对外提供最新版本的包材备案件或包材样张。
四.相关定义防混淆标记:指在说明书、纸盒、瓶签、纸箱等包材上某一特定位置印制的条形码、色块、色条等,用以区分不同品种、规格或包装规格的包装材料,以防止包材混淆。
五.工作程序1.相关法律法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及相关的细则、通知等。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2.新产品的包装材料管理2.1.提出与实施-药物(中药)研究院获得新产品注册批件后,提出变更审批表,并将相关附件(包括:注册批件、已批准的原辅料和成品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工艺处方等相关内容)复印件附后,交QA审核,质量管理部部长签署最终意见。
包装行业包装材料规定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物流运输的普及,包装行业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包装材料作为包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提高运输效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包装材料的选用、设计、生产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对包装行业中的一些规范和标准进行论述。
二、包装材料的选用规范1. 材料的环保性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中,环保性应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应优先选择可回收、可降解或可再利用的材料,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材料的安全性包装材料在与产品接触时,应确保不会对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测试和认证。
3. 材料的适用性不同产品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各不相同,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对于易碎或易受压的产品,应选择高强度的包装材料以保护产品完整性。
三、包装设计规程1. 产品与包装的匹配性包装设计应与被包装产品相匹配,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包装设计师应根据产品的形状、重量和材质等特性,设计符合产品需求的包装结构和材料。
2. 包装设计的吸引力包装设计不仅应满足功能性要求,还应具有良好的市场吸引力。
包装设计师应根据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审美习惯,设计出具有独特性和美感的包装。
3. 包装设计的节约性包装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包装设计师应注重材料与空间的合理利用,避免使用过多的包装材料。
四、包装材料生产标准1. 材料的质量控制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
2. 生产工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应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标准,并定期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
3. 包装材料的标识和包装生产企业应在包装材料上标明生产日期、批次号,以及符合的相关标准和认证。
印刷性包装材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明确印刷性包装材料的设计、审核、批准、印制管理。
第二条定义印刷性包装材料:指印有品名、商标等文字或图案内容的包装材料。
第三条适用范围(一)本制度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直属部的采购活动.下文将药品、食品生产型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统称生产基地.(二)适用于各生产基地所有新产品或已上市产品新增包装规格的印刷性包装材料的设计、管理。
(三)适用于各生产基地按变更审批程序批准后的已上市产品的印刷性包装材料设计、管理。
第四条职责(一)营销中心1.负责提供包装形式及包装材质要求;2.负责提供有关包装设计方面的信息;3.负责确认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并参与会稿;(二)品牌中心1.负责调研并收集有关包装设计方面的信息,并建立设计档案。
2.负责组织设计、会审稿(内容包括图案、文字、色彩及版面设计),并将设计方案送相关领导批准。
3.负责设计稿、会审稿、审批稿、确认稿的传递。
4.负责确认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否符合企业CI系统的要求.(三)生产基地总经理1.负责协调生产基地提出包装材料设计申请及技术要求;2.负责组织、协调并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按规定时间进度完成相关工作;3.负责协调生产基地办理条形码的申请、续展、变更。
4.负责参与会审稿、审批稿、确认稿.(四)生产基地生产部1.负责根据营销中心对包装规格的要求,提供并复核模具型号、尺寸;2.负责根据营销中心对包装规格的要求,提供并校核包装规格、尺寸;3.负责提出设计申请,并汇同本单位质量部提供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文字内容;4.负责参与设计稿的会审和传递。
(五)生产基地质量部1.负责汇同本单位生产部提供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文字内容;并监督包装设计(包括:图案、色彩)不违反GMP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2.负责按GMP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复核设计稿文字内容;并对有异议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3.负责复核包装材料印刷前的文字内容,并最终确认稿件,报生产基地总经理批准;4.负责批准标准样张,并将需要报批的设计稿送药监局审批、备案;5.负责质量标准的制定,为相关部门提供标准样张;6.负责配合办理条形码的申请、续展、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