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永)微灌工程技术技术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95
第一章微灌技术第一节概述微灌的定义微灌即是按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利用专门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地施于作物根层所在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
微灌是当今世界上用水最省、灌水质量最好的现代灌溉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至1991年全世界微灌面积约18万hm2。
1992年我国微灌面积达3.4万hm2。
微灌主要用于果树、保护地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灌溉。
我国的微灌设备是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国产微灌设备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微灌技术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微灌的特点、组成与分类(一)微灌的特点(1)局部湿润土壤。
这是与传统地面灌水方法(沟、畦灌等)和喷灌的最大区别。
微灌不是对整个灌水地段实施全面积灌溉,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只湿润主根层所在的耕层土壤,不破坏土壤结构,湿润区土壤水、热、气、养分状况良好,减少土壤表面蒸发。
所以微灌又称为“局部灌水方法”。
(2)灌水量小,灌水周期短,属微量精细灌溉范畴。
微灌条件下的作物基本上没有棵间蒸发,作物需水量比较小。
同时,微灌设备可以按照需要准确控制灌水量,既不存在深层渗漏,亦无喷灌条件下的飘移蒸发损失。
在现有的灌水方法中,微灌所需的灌水量最小。
另外,微灌不仅具有以补充降雨不足为目的的灌水功能,同时还特别适合给作物输送液态化肥、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并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不过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划设计和安装调试以及对水质的要求都较为精细。
一般滴头的流量为1.5—12L/h,微喷头的流量为50—200L/h。
微灌的灌水时间间隔:蔬菜为l一3d;果树为7一15d。
(3)灌水质量较高。
只要选用质量合格的灌水器,合理进行工程规划设计,使灌水器出水均匀,就能获得较高的灌水质量。
中国可控环境农业科技网温室大棚微灌技术(来自都市农夫网,中国农业大学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光永博士)一、微灌的种类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
1、滴灌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管)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
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cm。
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
每个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2~12L/h。
2、微喷灌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通过φ4mm塑料管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
微喷头有折射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是一种雾化微喷灌;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
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一般为20~250L/h。
二、微灌的优缺点温室大棚采用微灌与传统地面灌溉(畦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
由于位灌除了作物根部湿润外,其他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因而大大减小了地面蒸发,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下降20%左右。
2. 灌水均匀。
微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3. 节省劳力。
微灌是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同时微灌是局部灌溉,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的生长,也就减少了用于除草的劳力。
4. 地温降幅很小。
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5. 微灌可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水和肥料利用率。
6. 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微灌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使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得以大幅度下降,同时降低了防止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一、微灌工程规划1、一般规定。
微灌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与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可行性论证;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和管网规划布置,规划布置成果应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并提出工程概算;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公顷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 公顷的微灌工程,应分为规划、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可合为一个阶段进行;灌水方式应因地制宜地,可选择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灌水方式。
2、水源分析与用水计算。
微灌工程规划必须对水源的水量、水位和水质进行分析,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供水的微灌系统,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设计水文年的供水状况,新建水源工程,供水状况应根据来水条件通过计算确定。
微灌工程以小河。
山溪、塘坝为水源时,应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地区性水文手册或图集,分析计算设计水文年的径流量和年内分配过程线;以井、泉为水源时,应根据已有资料分析确定可供水量,无资料时,应对水井作抽水试验,对泉水进行调查、实测出流量来确定可供水量。
微灌水质除必须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⑴进入微灌管网的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应含有泥沙、杂草、鱼卵、藻类等物质。
⑵微灌水质的PH值一般应在5.5~8.0范围内。
⑶微灌水的总含盐量不应大于2000PPm。
⑷微灌水的含铁量不应大于0.4PPm。
⑸微灌水总硫化物含量不应大于0.2PPm.3、管网布置原则。
⑴符合微灌工程总体要求;⑵使管道总长度短,少穿越其他障碍物;⑶满足各用水单位需要,能迅速分配水流,管理维护方便;⑷输配水管道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毛管顺作物种植行布置;⑸管道的纵剖面应力求平顺。
二、设备选择与工程设施1、设备选择。
灌水器的选择应考虑土壤、作物、气象因素和灌水器的水力特性,制造偏差系数不宜大于0.07。
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核心提示: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压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微灌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50千帕;灌水均匀度高,可达80%~90%以上;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
但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故对过滤系统要求高。
微灌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
微灌系统形式: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
一、小管出流灌溉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国产微灌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灌水器易被堵塞的难题和农业管理水平不高的现实,打破微灌灌水器流通的截面通常尺寸,而采用超大流道,以塑料小管代替微管滴头,并辅以田间渗水沟,形成一套以小管出流灌溉为主体的符合实际要求的微灌系统。
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4毫米的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
对于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树周围土壤,小管灌水器的流量为80~150升*/小时。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堵塞问题小,水质净化处理简单;(2)施肥方便;(3)省水;(4)适应性强;(5)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该技术特别适合于果树的灌溉。
二、滴灌整个系统从首部输配水管网至灌水器,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比较国内外各家产品的性能做出合理设计和最佳组合。
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为2~12升*/小时。
滴灌与其他灌溉方式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蒸发损失小;(2)因为是局部湿润土壤,省水;(3)可根据作物的生育特点,进行自动控制;(4)可结合灌溉施肥,打药;(5)不板结土壤,改变作物根部环境;(6)因适时适量灌水,可达到增产、优质的效果。
微喷灌溉施工技巧微喷灌溉是一种在农业和园艺中常用的灌溉方法,它通过微小的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植物的根部,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微喷灌溉的施工技巧对于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植物的良好生长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讨论微喷灌溉施工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1. 确定灌溉需求和设计系统在开始微喷灌溉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植物的灌溉需求和土壤的水分状况。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以及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能力,确定合适的灌溉周期和水量。
在设计灌溉系统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布局、喷灌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水源的供应能力。
2. 安装喷头和连接管道选择适合的微喷头是确保喷洒均匀的关键。
根据植物的布局和灌溉需求,将喷头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喷头的高度应使水流可以覆盖到植物的根部,并避免喷头之间的重叠。
连接管道应该使用耐用的材料,并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以防止漏水。
3. 建立合适的水压和流量微喷灌溉系统的水压和流量对于确保喷洒效果一致和稳定非常重要。
请确保供水系统具备足够的水压和流量,并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和植物的需求进行调整。
水压过低会导致喷头喷洒不均匀,水压过高则会导致喷头堵塞或喷洒范围过大。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微喷灌溉系统是保持其高效运行的关键。
定期清洁喷头或更换堵塞的喷头,确保水流畅通。
检查连接处和管道是否有漏水,及时修复。
还应该检查水压调节器和过滤器的工作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微喷灌溉施工技巧对于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植物的良好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确定灌溉需求和设计合适的系统,安装喷头和连接管道,建立合适的水压和流量,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我们可以确保微喷灌溉的有效实施。
微喷灌溉作为一种灌溉方法,具有节水、灵活性好等优点,已经在农业和园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和掌握微喷灌溉施工技巧有所帮助。
笔者对微喷灌溉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认为微喷灌溉是一种可行、高效的灌溉方法。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微灌工程技术规范1、引言微灌工程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在农田、果园、园林绿化等地方进行水的供应,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微灌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灌溉效果的达到。
2、术语和定义2.1 微灌:利用微喷头、滴头等设备进行小面积的灌溉。
2.2 微喷头: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在农田上的设备。
2.3 滴头:通过滴头,将水滴注入土壤中的设备。
3、设计要求3.1 灌溉面积:根据农田、果园、园林绿化等特定的灌溉需求,确定灌溉面积。
3.2 灌溉计划: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和水需求等因素,编制灌溉计划,确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3.3 设备选型:根据灌溉需求、土壤条件和水源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微喷头或滴头设备。
3.4 灌溉管道:设计合理的灌溉管道系统,保证水流的稳定和可控。
3.5 施工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3.6 灌溉效果评估:通过灌溉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灌溉措施,实现灌溉的优化和节水效果。
4、施工要求4.1 土壤准备:对灌溉区域进行整地,确保土壤质地适宜灌溉。
4.2 灌溉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微喷头或滴头设备按照标准安装到灌溉管道上。
4.3 灌溉管道敷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灌溉管道的敷设工作,保证管道的通畅和可靠。
4.4 灌溉控制系统安装:根据灌溉计划,安装灌溉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和定时灌溉。
4.5 施工质量检验:对灌溉设备、灌溉管道和灌溉控制系统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5、管理要求5.1 定期检修:定期对灌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5.2 灌溉记录:建立灌溉记录,记录灌溉的时间、水量和效果等信息,为灌溉调整和改进提供参考。
5.3 节水措施: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如合理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进行合理的施肥等,降低用水量和灌溉成本。
5.4 灌溉培训:加强对灌溉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灌溉技能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