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甲膜穿刺术85329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20
环甲膜穿刺环甲膜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和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它是指通过穿刺环甲膜,将针头直接插入膜下腔进行操作的技术。
环甲膜是连接角膜和巩膜的透明膜,它保护眼球并提供支持。
环甲膜穿刺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理学分析等多个方面,在眼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诊断方面,环甲膜穿刺可以帮助医生确诊一些眼部疾病。
例如,当怀疑患者出现视网膜感染或视网膜脱离时,医生可以通过环甲膜穿刺采集眼球内部的液体样本进行分析。
这些样本可以提供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为治疗提供指导。
除了临床诊断外,环甲膜穿刺还可以用于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注射。
由于环甲膜下腔直接与眼球相连,经过穿刺后,药物可以直接输送到病灶部位,提高局部疗效。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还可以避免口服药物的副作用和经过消化系统的代谢,提高治疗效果。
在病理学分析方面,环甲膜穿刺可以为眼科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样本。
医生可以通过穿刺采集眼球内部的液体和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和化学分析等,从而深入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为新的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然而,环甲膜穿刺作为一种医疗操作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首先,穿刺操作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其次,由于环甲膜脆弱且高度透明,穿刺操作需要谨慎,以防止损伤眼球,导致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穿刺后,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及时处理引起的并发症。
总的来说,环甲膜穿刺是一种重要的眼科诊疗技术,可以提供临床诊断、治疗和病理学分析所需的样本和信息。
然而,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和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功底。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环甲膜穿刺在眼科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喉阻塞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急救方法——环甲膜穿刺和环甲膜切开术因呼吸道暂时被阻而停止呼吸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窒息”。
窒息是非常危急的,约几分钟人就可以死亡。
所以,遇见窒息,必须就地抢救。
遇到窒息病人,应立即采用环甲膜穿刺法。
具体方法是:迅速摸清病人颈部的两个隆起,每一个隆起是甲状软骨(俗称喉结),第二个隆起是环状软骨,在这两个这间的凹限处就是环甲膜穿刺点。
找到穿刺点后,用一个或几个较粗大的注射针头,垂直刺入,当针尖进入气管后(有突破感),再顺气管方身稍往下推行,让针末端暴露于皮肤表面,用胶布固定,随后送医院抢救。
如果当时没有注射针头,即以环甲膜穿刺点为中心,由左向右做一横行切口(无手术刀,其它小刀也可),切口长约2~3厘米,儿童酌情缩短,切开环甲膜后,再用一根橡皮管或其它圆形管状物(如两头通气圆珠笔杆、比较光滑的细小的塑料管等),顺切口插入气管,随后将露出皮肤以外的部分加以固定,以防通气管坠入气管,然后急送医院。
再顺气管方身稍往下推行:本来是垂直刺破环甲膜的,然后让针和气管平行,在那个图上就是,逆时针旋转,让针尖朝下,针尾部(接注射器那头)和甲状软骨靠在一起固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和气道平行的人造气道(管道平行减少呼吸阻力),同时也减轻了对气管的损伤。
环甲膜切开术对于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者,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手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作常规气管切开术。
患者窒息严重后已经昏迷,大多不用麻醉,甚至不用消毒皮肤。
器械来不及准备,有一把刀就行。
患者平躺,头颈部放在正中。
在颈部中线摸到甲状软骨后,向下摸到环状软骨,在两软骨间有一凹陷,只能容手指尖,即为环甲膜。
手术分两步,先在环甲膜前皮肤上,正中横切1-2cm;切开皮肤及皮下后摸到环甲膜,在上下两软骨间用刀尖横行切入,环甲膜即切开。
切开应在环甲膜中间,不要靠近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因为环甲膜上的血管沿软骨边缘走行。
可以在切口中小心地插入一根干净的管子,例如圆珠笔芯,不过在危急时刻,任何可以使切口敞开的东西都可以用。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环甲膜穿刺术
【适应证】
湿化气道帮助排痰,药物治疗;作为气管内其它操作的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1.讲清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2.备好用品,7~9号针头,lOml空针,消毒用品及药品。
【操作方法】
1.患者平卧仰头,在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之间环甲膜处的正中部位可扪到一凹陷处为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后,局部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酒精消毒术者手指,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气管,右手持空针从上述凹陷处垂直刺入,通过气官前壁时有落空感并抽出空气即为达到气管腔内的指征,先推注少量粘膜麻醉剂,再注入需要的药品,也可经穿刺针芯插入15~2OCm长的细小导管留置。
2.术毕拔出针头,酒精棉球消毒局部,需滴药保留导管者,用消毒纱布包裹固定。
【注意事项】
1.药物剂量、酸硷度,温度均以不引起气管粘膜强烈刺激为原则,药液要用等渗盐水配制。
2.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咯血应对症处理。
XXXX医院临床急救技术操作规范(环甲膜穿刺术)一、解剖结构二、喉部生理功能和临床表现三、喉梗阻的分度四、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症五、环甲膜穿刺术的禁忌症六、环甲膜穿刺操作步骤七、简易环甲膜穿刺术八、注意事项环甲膜穿刺是临床上对于有呼吸道梗阻、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
它可为气管切开术赢得时间。
是现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优点,而且稍微接受急救教育的人都可以掌握。
一、解剖结构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
临床上将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这里重点阐述的喉部解剖结构。
(一)喉头位置喉头位于颈前部、喉咽部的前方,上与喉咽部相通,下与气管相通。
喉藉韧带和肌肉,上与舌骨相连,下胸骨相连,后方与咽紧密连接。
喉于吞咽、发音或头部左右转动时,可随之向上、下、左、右移动。
喉头的位置于成人上界正对第4、5颈椎体之前,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女性略高于男性。
小儿比成人高,随年龄增长,喉的位置逐渐下降。
(二)喉头软骨喉头以软骨为支架,包括关节和肌肉,内衬粘膜。
软骨包括3块单个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以及3块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状软骨和楔桩软骨组成。
1.甲状软骨甲状软骨形若僧帽,前面由两块板状软骨拼成,其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称为“喉结”,喉结上端的中央呈凹陷状,叫“甲状软骨切迹”。
甲状软骨板的后缘呈游离,向上和下各形成突起,称“上角”和“下角”。
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较短粗,其尖端的内侧面有小关节,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
2.环状软骨在甲状软骨的下方,构成喉头的底座,也是气管的开口,前部较狭扁,叫“环状软骨弓”,后部较宽,叫“环状软骨板”。
弓的位置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板的上缘有一对小关节面,与杓状软骨相连。
环状软骨的下缘与气管相连,是气管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气管上口的张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受到损伤,可引起气管上口狭窄。
环甲膜穿刺术[适应症]注射表面麻醉药,为喉、气管内其余操作做准备;注射治疗药物;导引支气管留置给药管;缓解喉堵塞;湿化痰液。
[禁忌症]有出血偏向。
[用品]7~9号注射针头或用作通气的粗针头,无菌注射器,1%丁卡因(地卡因)溶液或所需的治疗药物,必需时准备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可用输尿管导管取代)。
[方法]1、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实行环甲膜穿刺术的目的,除去不用要的顾忌,检查穿刺用品能否齐备。
2、穿刺步骤:①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头后仰;②环甲膜前的皮肤按惯例消毒;③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甲膜处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环甲膜,抵达喉腔时有落空感,回抽注射器有空气抽出;④固定注射器于垂直地点,注入1%丁卡因溶液lml,而后快速拔出注射器;⑤再依据穿刺眼的进行其余操作;⑥穿刺点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片晌;⑦假定经针头导入支气管留置给药管,那么在针头退出后,用纱布包裹并固定。
[注意点]1、穿刺时进针不要过深,防备损害喉后壁粘膜。
2、一定回抽有空气,确立针尖在喉腔内才能注射药物。
3、注射药物时嘱患者勿吞咽及咳嗽,注射速度要快,注射完成后快速拨出注射器及针头,以消毒干棉球压迫穿刺点片晌。
针头拔出从前应防备喉部上下运动,否那么简单损害喉部的粘膜。
1/24、注入药物应以等渗盐水配制,pH要适合,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
5、如穿刺点皮肤出血,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合延伸。
6、术后如患者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嘱患者勿紧张,-般在l~2d内即消失。
[问答]1、环甲膜穿刺眼的?答:经过穿刺成立一个新的呼吸通道,缓解病人呼吸困难和或窒息。
2、环甲膜穿刺适应症?答:①急性喉堵塞,特别是声门区堵塞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一般气管切开时;②需行气管切开,但缺少必需器材时。
3、环甲膜穿刺本卷须知 ?答:①该手术是在病人状况十分紧急时的一种抢救举措,应分秒必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行达成;②作为一种应急举措,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长〔一般不超出24小时〕;③如遇血凝块或分泌物堵塞穿刺针头,可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用少量生理盐水冲刷,以保证其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