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仓央嘉措的诗
- 格式:doc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5
世间最美的情郎,雪域最大的王《仓央嘉措》诗词大全集六世达赖喇嘛,民歌诗人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藏文: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1683年3月1日-1706年11月15日),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六世达赖喇嘛,中国西藏达赖喇嘛。
1697年被第巴·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举行坐床典礼。
之后,成为争权夺利牺牲品,开始流浪生活。
代表作品《问佛》、《仓央嘉措诗》等。
早年时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邬坚岭一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仓央嘉措的本籍是门巴族。
仓央嘉措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自幼随母亲劳动。
但是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静居高阁,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处理。
在藏语里,第巴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卫藏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俗称“藏王”,当时的第巴就是桑杰嘉措。
桑杰嘉措一面欺瞒僧侣民众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这样,日后一旦真相败露,也能马上迎六世达赖入宫。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全诗《见与不见》是仓央嘉措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见与不见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见与不见》全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见与不见》赏析诗中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无华的情感,只有任世事怎样变换他的情始终不变就在那里的那份爱,就如天上的恒星,哪怕历尽沧桑都亘古不变。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你爱,或是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全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吟诵诗人心中那份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此情都不移的爱情,节奏感强,条理性好,旋律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
从古到今,爱情是一个让无数人吟咏的话题,太多的诗词佳句证明爱情的美妙,同时也证明爱情是种让人肝肠寸断的伤。
遥想美丽的雪域高原,多情的仓央嘉措因相思踏雪而行夜会情人,是缘是劫?当破晓时分,人们读着一个男人在雪野里留下的清晰的夜奔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蜿蜒地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小巷深处,于是疑惑,沉思,继而惊愕,仓央嘉措在坦然的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遥想仓央嘉措作为一个活佛的无奈与身不由己,他虽然没有办法去改变那些清规戒律,但他仍然选择了叛经离道,选择了对权利的舍弃与改变命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不是爱得至真至纯,那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权利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爱情。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时间能湮没一切,然而能让人们永远记住的又有多少呢?但是,仓央嘉措用他的至真至纯的爱与诗做到了这一点,仓央嘉措的情诗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虽然岁月沧桑已过了几个世纪。
在当今这个功利性很强的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的爱情能达到这种至真至纯的无我境界呢?又有多少人的爱情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此情都不移呢?红尘中,虽然我曾悟过爱的最高境界中的无我,但随着世事纷扰,心中已渐无这种感觉,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现实因素让人们的心里对爱的境界很难做到无我,也许是纷扰红尘中有太多的无奈吧。
《那一世》原文及赏析《那一世》是相传为仓央嘉措的名篇。
描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以及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
1《那一世》原文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2《那一世》赏析在仓央嘉措,看来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爱情与家人的陪伴与守望。
于是,在布达拉宫的冷清的日子里,这位被誉为世间最美的情郎用自己曼妙的笔与玲珑的心将世间的爱情描绘的凄美动人。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这一首《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在仓央嘉措的内心里,一直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姑娘在自己的内心里,魂牵梦绕。
可是由于自己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男郎,而是要在青灯与古佛间一遍遍诵读经文的活佛达赖。
这个身份让他无法像正常的男子一样去追求自己的爱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升起风马的时候,能够感受自己心爱姑娘的气息。
3《那一世》作者简介仓央嘉措门巴族,六世喇嘛达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
仓央嘉措情诗集()仓央嘉措情诗集(六十六首)六世达赖仓央嘉错(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
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
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
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
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错情歌》。
一说仓央嘉错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
“在那高高的东山顶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美丽而醉人的`容颜,时时荡漾在我的心房。
”其一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
)其二转眼荣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飞蓬,饶君老去形骸在,变似南方竹节弓。
(藏南布丹等地产良弓,以竹为之。
)其三意外娉婷忽见知,结成鸳侣慰相思,此身似历茫茫海,一颗骊珠乍得时。
其四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粲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松石藏人所佩,示可避邪,为宝石之一种。
)其五名门娇女态翩翩,阅尽倾城觉汝贤,比似园林多少树,枝头一果骋鲊 (?)妍。
(以枝头果状伊人之美颇为别致。
)其六一自魂消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其七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其八青女欲来天气凉,蒹葭和露晚苍苍,黄蜂散尽花飞尽,怨杀无情一夜霜。
(意谓拆散蜂与花者霜也。
)其九飞来野骛恋丛芦,能向芦中小住无,一事寒心留不得,层冰吹冻满平湖。
其十莫道无情波日舟,舟中木马解回头,不知负义儿家婿,尚解回头一顾不。
(藏中渡船皆刻木为马,其头反顾。
)其十一游戏拉萨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绾个同心结,掷地旋看已自开。
有关仓央嘉措的诗精选10首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
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仓央嘉措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情诗其三十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美颜无双处处夸,玉帐香肌娇无那夜夜伴得鸳鸯宿,不羡旖旎上林花。
情诗其二十一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姹紫嫣红一时凋,舞衣不称旧舞腰。
争教蜂蝶两相断,袖底羞见檀郎招。
情诗其二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
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情诗其十一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
情诗其十九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浮生一刹逝如电,画楼辜负美人缘。
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再少年。
情诗其十二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
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情诗其二十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欲语幽情期红裙,平林漠漠柳枝深。
除却当时画眉鸟,风情许知一佳人。
情诗其二十九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结束花帽下妆楼,雕鞍别时每牵手。
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
情诗其八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暗香袭处佩环鸣,美眸善睐未分明。
临去莞尔还一笑,忽与余兮两目成。
情诗其二十三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崔嵬东山与天齐,红颜迤逦隔云梯。
相思萦系解语花,心似奔马雪蹄疾。
历史上真实的仓央嘉措,很少人能懂提起仓央嘉措,我们一般给他贴上“情僧”的标签。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短短的一首小诗,道出了多少心酸凄楚,真是美得不像话。
于是,我们再去翻他的情诗,会发现还有很多勾魂摄魄的文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多少痴情,几多心痛!读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是释然还是纠缠,是放下还是不甘……等思绪消停下来,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原来并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原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诗灵感来自莲花生大师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作者表示,她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大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跟爱情、风月没任何关系。
失望!有木有?那么下面这首应该是了吧: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如此荡气回肠、温柔缠绵,如此无奈决绝。
世间果真有这样无望的、孤独的爱,那它一定属于仓央嘉措这样的僧人吧。
事实是这样的:前四句确实是仓央嘉措的作品,书中有收录,但原作到此为止,从“ 第三最好……” 开始,后面的都是网友加上去的。
默默叹服,有才的网友!网上流传最广的是《那一刻》,也许很多人认识仓央嘉措都是因为这首诗:那一刻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很显然,这也不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
1701年(藏历金蛇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
1705年(藏历木鸡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
事变发生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
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
火狗年(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去世,据《圣祖实录》“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时年24岁。
有的传说,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蒙古、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
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
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
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
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
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
可见,《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
仓央嘉措情歌那一天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不为来生只为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啊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天上的仙鹤借我洁白的翅膀我不会远走高飞飞到理塘就转回山顶升起皎洁的月亮你的脸庞浮现我心上啊你那美丽的脸庞悄然浮在我的心上仓央嘉错(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仓央嘉措诗句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及出处是什么网上多传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意思: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含义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出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全诗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注: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补充情义本真礼梵行,入山何须别倾城,佛法本是双全法,何负如来何负卿。
仓央嘉措简介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 ;ས་རྒྱ་མƉ 0;ོ།;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 .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关于僧人常伴青灯古佛的文案一盏青灯伴古佛,半为修行半入魔。
红尘看破此生后,愿长伴青灯古佛。
从此青灯伴古佛,不负如来不负卿。
译文:一盏青灯陪伴古佛,外在如法修行,内心欲念滔天。
看破了此生不会长,愿意独坐青灯下陪伴古佛旁。
从此之后常伴古佛,我无法和你在一起,但我在心里永远不会辜负你的意思。
本诗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
扩展资料: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他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
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只能青灯古佛伴一生,皈依佛门。
仓央嘉措诗歌综述:1.内容之美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其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主要如下:大胆的写实性。
仓央嘉措是宗教领袖人物,但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内心感受和生活理想。
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表现出巨大的勇气。
真挚的情感性。
仓央嘉措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真挚追求。
深刻的哲理性。
仓央嘉措的诗歌,有不少在叙事的同时,概括出丰富的人生哲理,通俗中透着深刻,给读者以启发。
2.形式之美和谐的音乐美。
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使诗歌韵律极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
主要表现在:一是运用民歌“谐体”的特点和语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韵律美。
仓诗大多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句法整齐。
每两个音节一“顿”,每句分为三个“顿”,即“四句六音三顿”,再加上一、三句表示语气未完的“扬式”和二、四句收尾的“降式”,就显得节奏清晰,起伏跌宕,简短有力,形成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仓央嘉措经典诗词仓央嘉措(1700年-1736年),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被尊称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他的诗歌被誉为藏区文化的瑰宝,深受人们喜爱。
仓央嘉措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他的诗词表达了对爱情、生活、自由的深切思考与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感。
下面是仓央嘉措的几首经典诗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雪山飞狐》雪山飞狐,孤独徘徊一夜春花,哪家的招牌三千世界,我在寻找两袖青山,且借天地为障这首诗表达了仓央嘉措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他在诗中以雪山飞狐比喻自己,描绘了独自徘徊的情景,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对世界的探索。
通过描述自然景观,他借天地之障,展示了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红颜》红颜薄命休怨天,尘世海棠已成灰。
朝朝暮暮真情在,岁岁年年化尘埃。
这首诗揭示了仓央嘉措对爱情的思考和痛苦。
他用"红颜薄命"形容了命运对于美丽女子的不公,表达了对红颜薄命的遗憾和怨天。
诗中的"朝朝暮暮真情在,岁岁年年化尘埃"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时间的无奈,无论多么真挚的情感终究会被岁月消磨。
《离别》别离匆匆如梦一场,春江花朝秋月夜。
千年等待情未了,伤心一夜雨淋漓。
这首诗表达了仓央嘉措面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情感的无尽等待。
他以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美景形容离别的痛苦,描绘了别离匆匆的场景。
诗中的"千年等待情未了"表达了他对于复合的渴望和对爱情的坚守,同时又道出了他对情感的无尽等待。
仓央嘉措的诗词深情洋溢,同时蕴含了对自由、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词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展现了人性的柔软与坚韧。
他的诗篇留传至今,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内心。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瞬间,感受爱情的真挚,追求内心的自由。
世间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关于仓央嘉措,我们了解的太多,而懂得的太少。
当我们痴痴地念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时,也许仅仅是把这种二难的诘问降格为一个爱情难题,而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佛学大意和生命问题。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根据自身的想象和需要来揣度、解读和取舍这位六世达赖的智慧话语,以至于我们一厢情愿地把他当作一个和苏曼殊一样风流的情僧,而忘了他其实是通过爱情这一永恒的人性载体,去验证生命之道和实践开悟的特殊努力。
桑田吉美诺布说,仓央嘉措最根本的教诲,就在于生命本身,不管它以什么相显现在我们眼前,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是的,仓央嘉措的美丽和意义,就在于这个“生命本身”。
他的风流放荡,他字字惊艳的情诗,乃至于他赫然长逝青海湖的最后绝唱,都是在以不同的“相”诉说、追寻生命本身,以这种迥异于坐而论道和著书立说的奇异方式向我们传达关于生命道路的本真启示。
佛的种子本就种在每个人的心中,能不能让其开花结果,则要看各人的修行。
每个人都是佛,每一种物象,不管是山川日月,还是尘埃微粒,自我之外的万有,皆是成佛的缘起。
如王阳明所言,无善无恶心是体。
明了这一点,便知“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便明“如来曾经是我身,如今无我是如来”。
仓央嘉措的暗示是:世间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因为如来本是卿,卿不过是如来所显示的万千相里的一个“相”而已。
当你执迷于在如来和卿之间二选一的时候,当你意乱情迷甚至喊出“世间从无双全法,宁负如来不负卿”的时候,你实际上还在沉迷于这红尘滚滚的外在色相,把其看作了唯一的真相和归途。
你还不明白——¤爱本身就是一种无望的执着。
法国诗人瓦雷里说,这世上的一切均有明天,唯独爱没有未来。
为什么爱没有未来?因为爱就像海德堡的测不准原理,你没法掌控: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因为爱就像生命本身,既有在阳光下存在的权利,也有在黑暗中必然消亡的时刻。
仓央嘉措的诗10首仓央嘉措的诗10首(精选10篇)仓央嘉措(藏文:,1683年3月1日-1706年11月15日),门巴族,六世x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生于西藏,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仓央嘉措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1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昨趁夜色赴幽期,鹅羽纷纷晓来迷。
两行屐痕深雪里,教人如何不得知。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2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
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3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4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5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欲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
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6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7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
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8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飞短流长断人肠,情怀恻恻每神伤。
惆怅玉人独归去,芳草萋萋满斜阳。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9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
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篇10朝代:清朝|作者:仓央嘉措锦葵原自恋金蜂,谁供花颜奉神灵。
欲舞轻翼入殿里,偷向坛前伴卿卿。
仓央嘉措的诗10首(精选10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仓央嘉措最美的十首情诗仓央嘉措最美的十首情诗六世达赖(1683—1706)仓央嘉措,这位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喇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细腻真挚的情歌。
一、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二、《那一世》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三、《十诫诗》第一,最好不要见面,这样可以不谈恋爱。
第二,最好不要认识,这样可以不想念对方。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要相爱,这样才能不嫌弃对方。
第六,最好不要对面,这样就不用见面了。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四、《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五、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全诗《见与不见》是仓央嘉措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见与不见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见与不见》全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见与不见》赏析诗中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无华的情感,只有任世事怎样变换他的情始终不变就在那里的那份爱,就如天上的恒星,哪怕历尽沧桑都亘古不变。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你爱,或是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全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吟诵诗人心中那份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此情都不移的爱情,节奏感强,条理性好,旋律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
从古到今,爱情是一个让无数人吟咏的话题,太多的诗词佳句证明爱情的美妙,同时也证明爱情是种让人肝肠寸断的伤。
遥想美丽的雪域高原,多情的仓央嘉措因相思踏雪而行夜会情人,是缘是劫?当破晓时分,人们读着一个男人在雪野里留下的清晰的夜奔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蜿蜒地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小巷深处,于是疑惑,沉思,继而惊愕,仓央嘉措在坦然的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遥想仓央嘉措作为一个活佛的无奈与身不由己,他虽然没有办法去改变那些清规戒律,但他仍然选择了叛经离道,选择了对权利的舍弃与改变命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不是爱得至真至纯,那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权利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爱情。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时间能湮没一切,然而能让人们永远记住的又有多少呢?但是,仓央嘉措用他的至真至纯的爱与诗做到了这一点,仓央嘉措的情诗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虽然岁月沧桑已过了几个世纪。
在当今这个功利性很强的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的爱情能达到这种至真至纯的无我境界呢?又有多少人的爱情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此情都不移呢?红尘中,虽然我曾悟过爱的最高境界中的无我,但随着世事纷扰,心中已渐无这种感觉,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现实因素让人们的心里对爱的境界很难做到无我,也许是纷扰红尘中有太多的无奈吧。
六世仓央嘉措的诗
一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二《那一世》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三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四《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五、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
我问佛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
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
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七。
无题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而守候的是
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遥远的忧伤
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
最喜欢的是见或者不见那一首。
呵呵,还记得刘镇伟同志又拍了一次的西游,里面就有俩句他的诗,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当时就震撼了,觉得妙极。
后又看了著名穿越文《不负如来不负卿》,虽然写的人物不是仓央嘉措。
也让人觉得和尚真不错。
哈哈。
标签情感仓央嘉措执子之手一世img
•举报
•字体:中▼
o小
o中
o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