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收益法
- 格式:ppt
- 大小:342.00 KB
- 文档页数:20
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资产评估是指对某些资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这些资产的价值。
资产评估是企业财务管理、公司重组、企业并购、财产转让等重要场合下的必要环节。
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下面将会分别针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1. 市场法市场法是一种通过比较相似物品的成交价格来确定某特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在资产评估中,市场法主要用于评估不动产、股票和其他市场化的资产。
市场法的优点在于它基于市场的力量来确定资产价值,相对客观和准确。
市场法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市场数据和信息来支持资产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
市场法的缺点在于它只适用于那些已在市场上经过交易的资产。
对于没有市场交易记录的资产,市场法的评估结果可能会有误差。
市场法忽略了资产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从而可能不太能够捕捉到一些个别资产的价值。
2. 收益法收益法是一种通过资产未来的收益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在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常用于评估固定收益证券、商业不动产等资产。
收益法通过估计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值,并将其现值进行折现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它可以帮助评估者更好地理解资产的未来可持续性、收益水平和风险等重要因素,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收益法的缺点在于它对未来的假设和预期值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其结果可能会受到历史数据、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评估者必须要谨慎地进行预测和假设,并使用各种方法来测试和验证这些假设。
3. 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通过计算资产的重建或替代成本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在资产评估中,成本法主要用于评估固定资产、自然资源和发明/专利等资产。
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假设一个替代品,然后计算该替代品的成本。
通过考虑相应的折旧、磨损和经济因素等,可以计算出现在该替代品的成本,从而确定资产的价值。
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资产的实用价值和功能性,从而服从了资产的实际使用和重建需求。
成本法可以用于衡量建筑物、土地和设备等资产的价值,无视市场通货膨胀和其他变化因素。
资产评估主要方法之收益法资产评估方法是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通常包括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等。
收益现值法,指将被评估的长期资产未来预期收益按一个合理的折算率计算出的现值作为估算该项资产现值标准的评估方法。
主要适用于因使用而引致价值损耗(忽略无形损耗) 的长期资产。
1、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资本金化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
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
收益现值法的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资产的重估价值=该资产预期各年收益折成现值之和。
收益资本金化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
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
收益现值法的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资产的重估价值=该资产预期各年收益折成现值之和。
(1)影响因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1)超额利润;2)折现系数或本金化率;3)收益期限。
(2)优缺点收益现值法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评估方法,它主要考虑资产的未来收益和货币的时间价值。
1)收益现值法的主要优点①能够较真实、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本金化的价格;②在投资决策时,应用收益现值法得出的资产价值较容易被买卖双方所接受。
2)收益现值法的主要缺点①预期收益额的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收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②在评估中适用范围较窄,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三种基本方法的评估思路一、前言资产评估是指对于某一特定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的过程。
资产评估在实际生产和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进行投资决策、财务会计和税收征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三种基本的资产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并详细阐述其评估思路。
二、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对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相近的其他物品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进行比较,来确定被评估物品的价值。
其主要思路为:1. 确定被评估物品的特征和属性。
2. 寻找与被评估物品相同或相近的其他物品。
3. 对这些物品进行分析,了解其交易价格及影响因素。
4.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被评估物品的价值。
三、收益法收益法是指通过对被评估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及折现来确定其价值。
其主要思路为:1. 确定被评估物品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
2. 对这些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考虑风险因素。
3. 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4. 根据折现后的现值,确定被评估物品的价值。
四、成本法成本法是指通过对被评估资产重建或再生产所需成本进行计算,来确定其价值。
其主要思路为:1. 确定被评估物品的重建或再生产所需成本。
2. 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并考虑折旧等因素。
3.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被评估物品的价值。
五、总结以上三种基本的资产评估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确定被评估物品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市场情况、风险因素等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资产评估时,还应注意数据来源和准确性、模型假设等问题,以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收益法的概念和应用前提第二节收益法知识点:—、收益法的概念二、收益法的应用前提三、收益法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参数四、收益法中的主要技术方法五、收益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收益法的概念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估算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该评估技术思路认为,任何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购置或投资某一资产时,所愿意支付或投资的货币数额不会高于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其带来的回报,即收益额。
收益法容易被资产评估业务各方所接受,是资产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
式中:P——评估价值Ri——未来第i年的预期效益r——折现率n——收益年限i——年序号补充知识:现值计算:复利现值、年金现值、特殊情形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现值(Present value,P):未来年份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在当前的价值。
求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使用的利息率称为折现率。
(1)复利现值复利,是指上期的利息将计入下期的本金,从而计算下期利息的计息方式。
复利终值公式:F=P×(1+r)n复利现值公式:P=F/(1+r)n假设某银行年利率5%,每年计息一次,六年后需要40000元,问现在存入多少钱可满足需要?P=40000/(1+5%)6=29848.62(元)(2)年金现值年金: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分为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
①后付年金:每期期末有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后付年金现值公式:例:某人准备在今后5年中每年年末从银行取1000元,如果利息率为10%,则现在应存入多少元?P=1000×[1-(1+10%)-5]/10%=3790.79(元)②先付年金:每期期初有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期数减1,系数加1)例:某公司需用一台设备,买价为10000元,可用9年,如果租用,则每年年初需要支付租金1500元,假设利率为7%。
收益法资产评估报告收益法资产评估报告引言收益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资产评估领域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分析资产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来确定其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收益法资产评估报告的撰写,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估过程以及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一、基本原理收益法资产评估是以资产预期未来的经济利益为基础,通过现金流量的贴现计算来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
其基本原理是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它所能产生的未来收益。
二、评估过程1.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具体对象及其背景信息,以及评估的目的和使用范围。
2. 收集资料:收集与资产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公司财务报表、市场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
3. 评估假设: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系列合理的假设,如资产的剩余寿命、现金流量的增长率等。
4. 确定现金流量:基于历史数据、市场信息和专家意见等,预测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
5. 确定折现率:根据资产的风险性质,确定合适的折现率,以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6. 计算资产价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贴现计算,得到资产的现值。
7. 评估结果:将计算得到的资产价值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评估结果,并提供风险分析和灵敏度分析。
三、报告内容和结构1. 介绍部分:包括评估的目的、范围和背景,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和适用性。
2. 资产概况:提供被评估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属公司、行业背景、历史表现等。
3. 评估假设:详细说明评估过程中所采用的所有假设,并解释其合理性和依据。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财务分析等。
5. 现金流量预测:基于资产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6. 折现率确定:根据资产的特性和风险程度,选择适当的折现率进行计算。
7. 资产价值计算:将预测的现金流量按照选择的折现率进行贴现计算,得出资产的价值范围。
8. 风险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分析,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资产评估的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资产评估是指对财务资产或非财务资产进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确定该资产的价值。
资产评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即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
本文将从这两种评估方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读者对资产评估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资产基础法。
资产基础法是一种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资产的实际成本来确定其价值。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固定资产、不动产等长期的资产。
资产基础法最常见的评估方法是成本法,即根据资产的历史成本来确定其价值。
成本法的主要原理是认为资产的价值等于其原始购买成本减去已经耗用的折旧值,因此它适用于资产有明确历史成本和清晰折旧情况的情况。
其次,我们来看收益法。
收益法是另一种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预期未来现金流的贴现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收益性资产,如股权、债券等。
收益法最常见的评估方法是贴现现金流法,即根据资产未来的现金流入量来确定其价值。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资产的价值应该由其未来所带来的收益来决定,因此它适用于资产的价值主要来自于未来收益的情况。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资产基础法的优点在于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直接根据资产的历史成本和折旧情况即可确定其价值,适用于固定资产等场合。
但是,资产基础法忽视了资产的未来收益情况,因此在评估收益性资产时会存在局限性。
相对来说,收益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资产的未来收益情况,因此适用于收益性资产的评估。
但是,收益法的缺点在于其需要对未来现金流进行预测,这个预测必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可能会受到预测误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资产评估的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都是评估资产价值的重要方法,它们各有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
在实际评估中,应根据具体资产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且可以结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评估方法,以适应不同类型资产的评估需求,为资产的交易、贷款和投资等提供准确的价值参考。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资产评估是指对特定资产进行估值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合理的市场价值。
在资产评估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匡助评估人员准确地确定资产的价值。
以下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最常用的资产评估方法之一,它通过比较类似的已售出或者租赁的资产来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
评估人员会采集和分析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交易数据,如销售价格、租金等,并结合资产的特点和状况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资产的价值。
例如,对于一栋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写字楼,评估人员可以通过比较类似位置、面积和设施的写字楼的销售价格来确定该写字楼的市场价值。
2.收益法收益法是用于评估收益性资产(如出租物业、企业等)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资产所能产生的未来收益来确定其价值。
评估人员会分析资产的租金收入、折旧、维护费用等,并结合市场的风险和回报率来计算资产的净现值或者未来现金流量。
例如,对于一处出租物业,评估人员可以根据租金收入、折旧和维护费用等因素,结合市场的回报率,计算出该物业的净现值,从而确定其价值。
3.成本法成本法是基于资产的重建成本来确定其价值的一种方法。
评估人员会考虑资产的建造成本、折旧、磨损等因素,从而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
例如,对于一座已建成的工厂,评估人员可以通过计算重建该工厂所需的成本,考虑折旧和磨损等因素,从而确定该工厂的市场价值。
4.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综合考虑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风险的方法。
评估人员会预测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并根据市场的风险和回报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值,从而确定资产的价值。
例如,对于一家公司,评估人员可以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量,并根据市场的风险和回报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值,从而确定该公司的价值。
5.专家评估法专家评估法是一种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估方法。
评估人员会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资产进行评估,并结合市场的情况和趋势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例如,对于一幅艺术品,评估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对艺术市场的了解和专业知识,对该艺术品进行评估,并结合市场的情况和趋势来确定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