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 格式:pptx
- 大小:458.14 KB
- 文档页数:112
浅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摘要: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结合交通量预测和工程技术研究情况,比较项目的建设费用和效益,多方案论证,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作出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财务评价;1.概论1.1评价的原则和依据(1)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口径与范围对应一致原则。
(2)采用“有”、“无”对比原则。
(3)计算期采用同一价格原则。
(4)计算年限应统一原则。
(5)必须符合国家交通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投资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6)必须使用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等部门制定、颁布的有关评价方法、参数、标准等,准确提取和计算相关评价参数,包括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人工影子工资、土地影子价格、贸易费用率、项目评价年限、残值。
(7)必须采用建设项目的交通量、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投资估算,建设工期安排等可靠基础资料。
(8)必须保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杜绝为了“可批性”报告而人为地压低投资、提高效益。
1.2评价的内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2)财务评价:包括财务赢利能力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2.国民经济评价2.1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考虑(1)按照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国民经济评价中应考虑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间接效益是指由于项目引起而在直接效益中没有得到反映的效益。
公路在改善地区投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意义正是其间接效益在国民经济中的体现。
但在目前的大多公路投资决策分析中,由于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量化计算的难度较大,大多只做定性描述,而只是将直接效益作为全部效益进行经济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的直接效益包括降低客货运输成本、节约客车在途时间和减少车辆事故损失三项效益,直接费用包括建设项目的建设费用及养护、大修、管理等运营期费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发改投资[2006]1325号2006年7月3日)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类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初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第五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也称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也称经济分析)。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是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六条建设项目经济评内容的选择,应根据项目性质、项目目标、项目投资者、项目财务主体以及项目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确定。
对于费用效益计算比较简单,建设期和运营期比较短,不涉及进出口平衡等一般项目,如果财务评价的结论能够满足投资决策需要,可不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于关系公共利益、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除应进行财务评价外,还应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于特别重大的建设项目尚应辅以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方法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简要说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
及相应评价标准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和相应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总投资、建设期财务收支、投资回收期、利润总额、经济效益比率等,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投资效益、产出效益、税收效益等来进行评价。
2.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用地、环境、就业、收入、社会延伸效益等,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项目建设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来进行评价。
3. 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供水能力、水利工程水文特性、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等,评价标准主要是以保障当地水资源供应为前提,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需求。
4. 环境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水质、土地、大气、生物、水生态等,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建设后环境质量变化来进行评价。
总体来说,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和相应评价标准应当综合考虑投资效益、社会效益、水资源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地
评价项目的整体效益,以确保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