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民经济评价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94.67 KB
- 文档页数:23
国民经济评价第七章国民经济评价(一)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内容和基本方法的运用(二)国民经济评价的适用范围及与财务分析的比较(三)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四)经济效益与费用的估算(五)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报表编制与指标计算(六)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用效果分析(七)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及应用内容分析本章中也涉及到较多计算,要理解其原理,考试中也经常考具体的应用,例如市场定价货物影子价格的计算(可外贸货物影子价格、市场定价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政府调控价格货物影子价格计算的成本分解法;土地机会成本的计算和土地影子价格的计算;费用效益流量表有关的计算(净效益流量的计算、经济净现值的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从财务分析数据调整费用和效益的有关计算(建设投资的调整,流动资金的调整);费用效果比指标的计算(增量);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的计算等。
第一节概述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采用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货物影子价格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项目对社会经济所做贡献以及社会为项目付出代价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有关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一)正确反映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项目的财务盈利性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项目的经济合理性:(1)国家给予项目补贴。
(2)企业向国家缴税。
(3)某些货物市场价格可能扭曲。
(4)项目的外部效果。
(二)为政府合理资源配置提供依据1.对那些本身财务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的项目进行调控;2.对那些本身财务效益差,而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予以鼓励。
(三)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重点是外部性和公共性。
(四)为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财务方案的制定依据(五)必选和优化项目(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六)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地区利益与全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三、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一)采取“有无对比”方法识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