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十八世纪西方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759.50 KB
- 文档页数:94
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主讲教师:田祥斌English LiteratureIn the 18th CenturyLecture VI.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18th Century⏹I.Historical Background⏹II.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1. Enlightenment (movement)⏹ 2. Neo-Classicism⏹ 3.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Novels ⏹ 4.Sentimentalism(literary current) ⏹ 5. Pre-Romanticism⏹ 6. Drama in the 18th centuryI.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18th Century⏹Historical BackgroundI.1 Period of a comparatively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England⏹I.2 Two hostile parties: Whigs and Tories⏹I.3 Talented writers : servants of the two parties⏹1.4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fe⏹I.5 A public movement: The EnlightenmentII. A General View of the Literature⏹II.1.1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ing was a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 movement throughout Wester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 It was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bourgeoisie against feudalism. The enlighteners fought against class inequality, stagnation, prejudices and other survivals of feudalism.⏹They thought the chief means for bettering the society was “enlightenment” or “education” for the people. The English enlighteners were bourgeois democratic thinkers. 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France, for they appeared not before but after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y set no revolutionary aim before them, and what they strove for was to carry the revolution through to an end.⏹In their works, the writers criticized different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England, discussed social problems, and even touched upon morality and private life. They intended to reform the social life according to a more reasonable principle, though this principle could never go beyond the limit of bourgeois interests.⏹Oxford Dictionary: The Enlightenment is the period in the 18th century in Europe when some thinkers and writers believed that reason and science, not religion, would advance human progress.⏹Longman Dictionary: The Enlightenment is the period in the 18th century in Europe, when certain thinkers taught that science and the use of reason would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problem of man comes to the fore in literature. The enlighteners refuse to accept the false religious doctrines about the vicious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prove that man is born kind and honest, and if he becomes depraved, it is on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rrupted social environment. --- During the second greatest intellectual movement since Renaissance, the Enlighteners attacked the church power and the feudal system. The enlighteners believed in the power of reason, and that is why the 18th century in Europe hasbeen called "the age of reason."⏹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启蒙时代⏹社会状况: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法国:工商业发展迅速;森严的等级制度导致了尖锐的矛盾;德国:封建割据状态,远远落后于英法。
⏹文化状况二、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更为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提倡科学,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
实质上,它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先声。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提出了更鲜明、更彻底、更完整和更富有战斗力的纲领,从而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准备了思想条件。
(一)启蒙运动的性质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具有全欧性的又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较之于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带有更强烈的政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催化剂。
(二)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为资产阶级革命做思想准备,为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做理论准备。
最具号召力的两面大旗——自由和平等。
用政治自由(民主)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无神论和自然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用平等博爱来反对贵族特权和封建奴役。
“理性”: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启蒙思想家把理性看作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确定真理的理智力量。
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以天赋人权为理论核心,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教育和科学,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繁荣昌盛、人人幸福的“理性王国”。
这种“理性”属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范畴。
就其思想内涵来说,它从根本上不同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封建伦理的理性主义。
⏹(四)启蒙运动的成就和局限1、成就启蒙主义者宣传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了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大发展,并为法国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中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理性主义思想、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思想),都是资产阶级给全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启蒙运动: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启蒙主义的体系的核心是理性。
启蒙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的“理性”(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的准则,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永恒完美的“理性王国”。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缺点: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主要成就: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文学状况:一英国文学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鲁滨孙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
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鲁滨逊又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
十八世纪西方文学选自《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9年版第一节十八世纪西方文学概述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政治革命运动。
1、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第三等级反封建斗争激烈化;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2、启蒙思想:启蒙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性,启蒙运动以理性为尺度破旧立新:政治领域——破君主专制、君权神授,立契约论、三权分立;宗教领域——破宗教迷信、偏见、狂热,立信仰自由、宗教宽容、泛神论、无神论;哲学领域——破唯心主义自然观,立唯物主义自然观;人际关系领域——破封建门第、等级观念,立天赋人权、平等观念;文学领域——破贵族沙龙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立启蒙文学。
(育明教育注: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真题,名解;河南大学2011年真题,名解;同济大学2013年真题,填空)第二节英国文学18世纪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因此英国的启蒙主义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作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该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是迪福、斯威夫特和菲丁尔。
代表作家地位影响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迪福英国现实主义奠基人。
《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小说歌颂了资产阶级的积极进精神。
主人公鲁滨逊是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一个殖民者形象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
他的奋斗史乃是人类明史的寓言和缩影。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的方式。
斯威夫特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格列佛游记》4卷,叙述一个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国、慧因国的经历,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刺和抨击。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真题,单选)理查生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克拉丽莎》一部长达百万字的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克拉丽莎因不肯嫁给一个不可耐的有钱人而被家庭幽禁,在听从了贵族青年洛弗拉斯的劝从家中逃出后却遭其奸污,终于身心交瘁而死。
外国文学讲义-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一、启蒙运动1、定义启蒙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它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
主要内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它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破除封建迷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2、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二、代表作家与作品1、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成就最高(1)丹尼尔•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鼻祖。
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1719年,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塑造了“一个真正的资产者”鲁滨逊的形象。
笛福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他的中心思想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特别是贸易;他主张扩充殖民地,反对专制政体、等级制度,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2)江奈生•斯威夫特:杰出的讽刺作家。
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马国等故事是通过格列佛的游历串联起来的,这是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法。
这部作品的语言朴实清晰,准确有力。
(3)亨利•菲尔丁: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
“散文中的荷马”代表作是《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一部“喜剧性的散文史诗”,对十九世纪的英国小说影响很大。
小说通过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女儿苏菲亚•魏斯顿的恋爱故事,描绘了十八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真实的图画。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叙述主人公在乡村、在逃往伦敦的路上和在伦敦的活动。
2、法国:主要艺术形式是哲理小说哲理小说是启蒙文学的主要艺术形式,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