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机构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一、填空题1、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
答案:金融机构2、()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答案:政策性银行3、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是()、()、()、()。
答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4、我国第一家民营性质的商业银行是()。
答案:中国民生银行5、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
答案:中央银行6、专业银行的存在是()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答案:社会分工7、()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答案:商业银行8、()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答案:投资银行9、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来筹集的。
答案:不动产抵押债券10、()是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
答案:进出口银行11、1988年以前,我国的保险业由()独家经营。
答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2、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以()的建立为标志。
答案:中国人民银行13、70年代末以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大一统”格局取决于高度集中的()体制。
答案:财政信贷管理14、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是()。
答案:中国工商银行二、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A、发行人民币B、给企业发放贷款C、经理国库D、审批金融机构答案:B2、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一般职能时,与商业银行的最大差别在()问题上。
答案:C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分配职能3、我国现行的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其核心银行是()。
答案:AA、中国人民银行B、国有专(商)业银行C、股份制银行D、非银行金融机构4、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集资组建的A、商业银行B、政府C、投资银行D、企业集团内部答案:D5、下列不属于证券机构的是()答案:DA、证券交易所B证券公司C证券经纪人和证券商D证券监督委员会6、我国最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的的国有商业银行是()A、中国工商银行B、中国银行C、中国农业银行D、中国建设银行答案:C7、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财务会计--第五章⾦融机构往来业务商业银⾏财务会计--第五章⾦融机构往来业务⾦融机构往来业务是由于资⾦调拨、缴存存款、跨系统⽀付结算的款项汇划⽽引起的各⾦融机构之间相互代收、代付款项所发⽣的资⾦往来业务。
包括商业银⾏与⼈民银⾏间的业务往来,商业银⾏跨系统机构间的业务往来和商业银⾏系统内部的业务往来。
商业银⾏系统内部的业务往来已在第四章作了介绍,本章只介绍商业银⾏与⼈民银⾏的往来以及商业银⾏跨系统之间的业务往来。
第⼀节⼈民银⾏往来⼈民银⾏往来是商业银⾏与⼈民银⾏之间的资⾦账务往来。
⼈民银⾏作为我国的中央银⾏,是商业银⾏的贷款⼈,商业银⾏吸取的⼀样性存款要向⼈民银⾏缴存存款预备⾦,吸取的财政性存款要全额缴存⼈民银⾏,商业银⾏跨系统之间的⽀付结算和资⾦调拨、相互拆借等都得通过⼈民银⾏办理资⾦的清算。
同时,⼈民银⾏依旧商业银⾏的⾦库,商业银⾏需要经常向⼈民银⾏缴存和⽀取现⾦。
这些差不多上⼈民银⾏往来的核算内容。
⼀、缴存法定存款预备⾦(⼀)法定存款预备⾦概念存款预备⾦是指⾦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清算需要⽽预备的在⼈民银⾏的存款。
⼈民银⾏要求的存款预备⾦占其存款总额的⽐例确实是存款预备⾦率。
法定存款预备⾦是⼈民银⾏重要的⾦融调控⼿段。
其要紧作⽤在于:反作⽤货币乘数,限制派⽣存款以调剂和操纵信⽤规模;扩⼤商业银⾏的提存预备,增强派⽣资⾦后备⼒量和抵御风险能⼒,从⽽保证银⾏业的稳固。
我国的存款预备⾦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民银⾏专门⾏使中央银⾏职能后建⽴起来的。
1984年,⼈民银⾏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预备⾦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其后通过多次调整。
⾃2004年4⽉25⽇起,⼈民银⾏对⾦融机构实⾏差别存款预备⾦率制度,将资本充⾜率低于⼀定⽔平的⾦融机构存款预备⾦率提升0.5个百分点。
截⾄2007年8⽉15⽇,存款预备⾦率为12%(农村合作银⾏、都市信⽤社、农村信⽤社分别执⾏11%、10.5%和9.5%的存款预备⾦率,资本充⾜率低于⼀定⽔平的⾦融机构执⾏10.5%的差别存款预备⾦率)。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题1.()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可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大类。
2.()在多数国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支配性地位。
3.()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划分的最重要的依据在于是否开展证券业务。
4.()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吸收活期存款。
5.()金融机构体系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类金融机构。
6()早期的高利贷信用是现代银行制度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7()早期银行只有信用媒介功能而没有信用创造功能。
8()哪种将自由化当做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说法是对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曲解或误判。
9()吸收活期存款并非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专利。
10.()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运作体系的主体。
11.()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的领导和核心的地位。
12.()其实中央银行并不是一家金融机构,而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13.()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已逐渐成为“金融百货公司”。
14.()其实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一样,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共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15.()政策性银行是重要的专业银行之一。
16.()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存款是政策性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7.()不追求盈利是政策性银行最重要的经营特点之一。
18.()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19.()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组织。
20.()其实专业银行也就是商业银行。
21.()投资银行是一国专门负责开发性建设项目投融资的专业银行。
22.()商人银行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称谓。
23.()中国投资银行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真正的投资银行。
24.()西方国家的农业银行具有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25()投资银行也吸收部分存款,但一般限于定期存款,不接受活期性质存款。
26.()开发银行一般都属于政策性银行。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第一节金融机构的分类及职能一、金融机构的分类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可称为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一般可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
银行是对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的总称。
按不同的标准划分,银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职能不同划分可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按银行业务的地域划分,可分为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按资本来源划分,可分为股份制银行、合资银行、独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金融公司等。
此外,如果按金融机构资金的来源划分,可将金融机构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主要靠吸收各类存款作为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称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等。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以接受资金所有者根据契约规定缴纳的非存款性资金为主要来源的金融机构,其包括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养老基金、金融公司等。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地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各种金融机构业务不断交叉、重叠。
这使得原有的各种金融机构的差异日趋缩小,相互间的界限越趋模糊,从而呈现出专业经营向多元化综合性经营发展的趋势。
二、金融机构的经济职能金融机构虽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本质上并无区别,都起着金融中介的作用。
具体说金融机构的经济职能主要有:1. 期限中介 (maturity intermediation) 职能。
期限中介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工具,使借款者得到所需时间长度的资金。
如商业银行吸收随时准备偿还的存款,而发放长期贷款。
如果没有商业银行的这一经济职能,借款人将不得不借短期贷款,或去寻找愿意进行长期放款的放款者。
2. 风险分散化 (diversification) 职能。
风险分散化是金融机构将风险较高的资产转变为风险较低的资产的职能。
如投资公司将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聚集起来,投资于一批公司股票,便可分散并减少风险。
第五章金融机构金融机构(F i n a n c i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
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中介组织。
第一节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分类一、金融机构的功能⏹在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是资金盈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桥梁。
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分散投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货币政策传导二、金融机构的分类金融机构的种类繁多,依据其功能分四大类:监督管理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
每一类机构有自己独特的业务,同时它们的业务又有所交叉融合。
第二节商业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赢利为目标的经营性金融机构。
根据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差异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存款型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
⏹第二类为契约型储蓄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和意外灾害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
绝大多数国家都将人寿保险公司归为储蓄机构。
养老基金是向参加养老金计划者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机构。
根据出资人、出资额、资金的运作方式以及资金的给付方式不同,养老基金可分为不同类型。
⏹第三类为投资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公司、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两种类型;根据共同基金发行的股份份额是否固定及可否被赎回,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一、存款型金融机构⏹存款型金融机构(D e p o s i t o r y F i n a n c i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是指主要通过吸收存款来获得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来使用资金,通过赚取存贷款利差获取利润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二、契约型储蓄机构⏹契约型储蓄机构(T h r i f t I n s t i t u t i o n s)通过长期契约协议获得资金,并把它们主要投向资本市场——即投向长期的股票和债务工具的金融机构。
1、人寿保险公司2、个人养老基金和政府退休基金三、投资型金融机构⏹投资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共同基金、财务公司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1、共同基金⏹共同基金(M u t u a l F u n d s)汇集许多闲散资金用于购买多种不同的股票或债券。
人们可以选择确定各种不同目标的共同基金,比如长期的资本增长或者较高的当前收入等等。
⏹投资于普通股股票的共同基金主要有两类: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有权自行决定增发份额。
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增发的份额,也可以随时以其资产净值向基金公司赎回基金持有者持有的一部分基金。
–封闭式基金的份额是相对稳定的,通常是一次性发行,不能增发份额,基金持有者也不能以市场价格从基金中赎回自己的份额。
但封闭式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或股票交易所)上交易。
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买入其他投资者卖出的基金,基金持有者也只能在二级市场卖出其持有的基金份额来实现其收益。
⏹世界基金发展史就是从封闭式基金走向开放式基金的历史。
2、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
投资银行(I n v e s t m e n t B a n k)是专门从事发行长期融资证券和企业资产重组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的名称通行于工业化国家,英国称为商人银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和债券,吸收定存。
资金运用主要是对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投资,为工商企业代办发行或包销股票与债券,参与企业的创建和改组活动。
由于这些中介机构熟悉长期资金的市场供求动态、投资者的偏好以及证券发行公司的财务和资信状况,有自己多年来形成的证券营销网络,所以能较好地为长期资金供需者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了资金流动和资本的形成。
⏹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主要以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的办法形成资金来源。
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有:⏹(1)包销业务,即投资银行将发行公司的证券全部予以承购,并在规定时间内付给该公司约定数额的价款。
⏹(2)代销业务,即投资银行只是代理发行公司销售新证券,从中赚取佣金。
⏹(3)自营买卖和证券零售业务等。
它们经营证券的范围主要有公司股票、债券、国债、市政债券、政府担保债和其他长期债券。
⏹(4)投资顾问,协助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为企业并购提供方案和设计。
(5)证券经纪业务,代客买卖收取佣金。
3、财务公司⏹财务公司(f i n a n c i a l c o m p a n y)通过发行商业票据、股票或从银行借款获得资金,再利用这些资金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小额贷款,此外还收集、分析信息以评价潜在借款人的违约风险。
因为财务公司客户的违约风险高于银行借款者,所以财务公司索要利息高于银行。
与商业银行不同,财务公司是大额借款小额贷款。
第三节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很多。
根据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就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来源的业务。
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增加资本金。
(1)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负债业务。
⏹活期存款:是存款人随时可以存取的存款,通常可以通过支票来支付,因而又称为支票存款。
这种存款便于存款人支付结算,是企事业单位基本的结算账户。
它的利率很低,在一些国家甚至不支付利息。
⏹定期存款:是具有确定期限,到期才能提取的存款。
由于其存款期限较长,且存款的提取较少不确定性,因而存款利率较高。
提前支取将只能获得活期存款利息。
⏹储蓄存款:主要针对居民个人储蓄货币需要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
它可以分为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
(2)借款业务⏹当商业银行出现短期资金缺口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向同业拆借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已弥补这种资金缺口。
⏹借款时要支付利息的。
同业拆借的难易程度和利率的高低,与借款银行的信用水平、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平均利率水平相关。
⏹再贷款的利率水平通常较低,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商业银行才能够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贷款。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出现资金缺口的时候通常是向同业拆借,或通过出售其持有的证券资产、用其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转贴现或再贴现来获取资金,而较少使用再贷款方式来获取资金,除非该银行已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使用其他方式已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
(3)发行金融债券⏹发行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获得中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发行金融债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且需要监管部门的审批,利率水平通常比存款高,因此,它与吸收存款业务相比,比重较低。
在金融债券中,次级债对于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业银行次级债(S u b o r d i n a t e d B a n k D e b t)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长期债券。
(4)筹集及补充资本金⏹为了控制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商业银行经营中必须有一定量的资本金。
除了商业银行的开业必须有一定量的注册资本(我国目前的要求为10亿元人民币)外,还必须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资本充足率是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根据巴塞尔协议和我国监管部门的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四。
因此,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张,及时地筹措补充资本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来说,国家的注资成为补充资本金的基本方式。
⏹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补充资本金的基本方式就是发行股票。
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就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业务。
商业银行在获得资金后,除了根据需要留存一定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外,其余的资金主要通过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和证券投资等资产业务加以运用,为商业银行赚取收益。
⏹因此,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收益来源。
(1)发放贷款⏹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中,贷款比重更高。
贷款业务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按是否有抵押品区分为:抵押贷款是以特定的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比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有价证券抵押贷款等。
由于它们以具有一定的价值的抵押品作为贷款的担保,其贷款违约风险相对较小。
⏹信用贷款为无抵押品担保的贷款,其违约风险较高,通常只提供给具有良好信用的企业或个人。
为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商业银行绝大多数贷款均为抵押贷款。
⏹按贷款用途划分为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消费贷款等。
⏹按贷款期限划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按还款方式分为一次性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按计息方式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
(2)票据贴现⏹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未到期票据的资金运用行为。
办理贴现时,商业银行从向客户支付的票据金额中扣除一定的贴现利息作为提供贴现的资金报酬。
票据贴现付款额=票据面值*(1-未到期天数*年贴现率/360天)。
(3)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现代商业银行新兴的资产业务。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证券投资比贷款更具灵活性,因而是商业银行调整头寸,灵活运用其资产的重要业务。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包括股票和债券。
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商业银行对股票投资一般较为谨慎,主要是作为长期战略投资工具。
债券投资风险较小,主要购买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和金融债券,作为调整头寸的重要工具。
第四节其他金融机构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又称为政策性银行。
它们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
⏹1994年以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分别由四家国有专业银行承担。
1994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把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原则,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以上三家政策性银行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均贯彻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自主经营与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则。
国家开发银行⏹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筹集和引导境内外资金,向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政策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发放贷款,从资金来源上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行控制和调节,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中国进出口银行⏹其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