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通讯协议大全,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9.02 KB
- 文档页数:3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doc 30页)RS232串口方式(zz)2009-11-17 14:46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常是在两个站(如终端和微机)之间进行传送,按照数据流的方向Intel Mobile Pentium III-M(Tualatin)可分成三种基本的传送方式: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
但单工目前已很少采用,下面仅介绍前两种方式。
1、全双工方式(full duplex)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流,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时,通信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这样的传送方式就是全双工制,如图1 所示。
在全双工方式下,通信系统的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因此,能控制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
全双工方式无需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没有切换操作所产生的时间延迟,这对那些不能有时间延误的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十分有利。
这种方式要求通讯双方均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同时,需要2 根数据线传送数据信号。
(可能还需要控制线和状态线,以及地线)。
图1比如,计算机主机用串行接口连接显示终端,而显示终端带有键盘。
这样,一方面键盘上输入的字符送到主机内存;另一方面,主机内存的信息可以送到屏幕显示。
通常,往键盘上打入1个字符以后,先不显示,计算机主机收到字符后,立即回送到终端,然后终端再把这个字符显示出来。
这样,前一个字符的回送过程和后一个字符的输入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即工作于全双工方式。
2、半双式方式(half duplex)若使用同一根传输线既作接收又作发送,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这样的传送方式就是半双工制,如图2 所示。
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
收/发开关实际上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
图2当计算机主机用串行接口连接显示终端时,在半双工方式中,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使用同一通路。
通讯协议合同范本1. 引言本文档为通讯协议合同范本,旨在规范通讯协议的建立和使用。
本合同由合同双方根据商业需要达成协议,并约定下列条款和条件。
在合同有效期内,双方应遵守本合同的约定,维护合同的合法权益。
2. 合同双方本合同由以下双方签订:•甲方(以下简称“服务提供方”):–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乙方(以下简称“服务使用方”):–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3. 协议内容3.1 通讯协议服务提供方将根据服务使用方的要求,提供通讯协议的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服务。
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协议名称:•协议版本:•协议功能:•协议格式:•协议传输方式:•协议安全性要求:•协议适用范围:•协议参数说明:•协议变更和升级机制:3.2 服务费用根据通讯协议的复杂程度和服务使用方的需求,双方商讨并约定服务费用。
费用支付方式、周期和详情如下: - 支付方式: - 支付周期:- 支付金额:3.3 保密条款双方同意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和终止后对相关商业信息和技术资料保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保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协议设计和实现细节; - 协议的商业模式和策略; - 相关技术文档和知识产权; - 服务使用方的商业信息。
4. 合同终止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年/月/日起,至____年/月/日。
终止合同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任一方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另一方; -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 发生严重违约行为的一方。
5. 其他条款5.1 争议解决双方发生争议时,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将争议提交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5.2 适用法律本合同受法律保护,并适用于签订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5.3 效力和修改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并优先于其他文件和协议。
如需修改本合同,双方须书面协商并双方签字确认。
6. 合同签署本合同正本一式(__)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通讯标准协议甲方基本信息:甲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基本信息:乙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协议概述本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使用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通讯手段,如网络通信、短信通讯等)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时,应遵循的标准协议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二、通讯标准通讯方式:甲乙双方同意采用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通讯协议,如TCP/IP、HTTP、SMTP 等)作为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的通讯方式。
数据格式:双方传输的数据应遵守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数据格式标准,如JSON、XML、CSV等)格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编码标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采用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编码标准,如UTF-8、GBK 等)编码,避免乱码和解析错误。
网络通讯协议书范文范本甲方(服务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服务接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是依法注册成立的网络通讯服务提供商,拥有提供网络通讯服务的资质和能力;乙方是依法注册成立的企业/个人,需要网络通讯服务以支持其业务运营。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就乙方使用甲方提供的网络通讯服务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服务内容1.1 甲方同意根据本协议的规定向乙方提供网络通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接入服务、数据传输服务、网络维护服务等。
1.2 乙方同意按照本协议的规定接受甲方提供的网络通讯服务。
第二条服务期限2.1 本协议服务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2 服务期限届满,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自动延续,除非一方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对方终止本协议。
第三条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3.1 乙方应按照本协议附件一《服务费用明细表》所列明的费用标准向甲方支付服务费用。
3.2 乙方应于每月____日前向甲方支付上月服务费用,甲方应在收到款项后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开具相应金额的正规发票。
第四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4.1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网络通讯服务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电子通讯协议样本本协议由以下各方就电子通讯协议的使用条件和约束达成,并在此确认,以确保双方之间的合法权益和互惠互利:甲方:[甲方公司/个人名称]地址:[甲方地址]联系方式:[甲方联系方式]乙方:[乙方公司/个人名称]地址:[乙方地址]联系方式:[乙方联系方式]一、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明确甲方和乙方之间关于电子通讯协议的使用条件和约束。
双方在签署本协议后,须遵守以下的规定,以确保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定义1. 电子通讯协议:指甲方和乙方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短信等电子方式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一种约定和规范。
2. 电子通讯内容:指甲方和乙方之间通过电子通讯协议传递和交流的各类信息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商务合作、技术需求、产品规格、价格报价等。
三、协议内容1. 电子通讯方式:甲方和乙方同意使用电子邮件作为电子通讯的首选方式。
乙方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为:[乙方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甲方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为:[甲方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
2. 信息传递和确认:甲方和乙方通过电子通讯协议进行信息传递时,应确保所发出的信息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接收方应在接收到信息后及时进行确认回复,确保信息的收发双方都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
3. 信息保密:甲方和乙方在通过电子通讯协议传递信息时,双方应保守对方的商业机密和涉及商业利益的内容,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和使用。
4. 纠纷解决:如因电子通讯协议使用产生纠纷,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5. 协议变更和解除:本协议的变更和解除须由甲方和乙方共同签字确认,并经双方书面通知后生效。
四、其他条款1. 本协议涉及到的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形成补充协议或附件,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甲方代表签字:日期:乙方代表签字:日期:。
通信协议样本范文通信协议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之通信原理之OSI七层参考模型(一)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谈计算机通信原理当然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官方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的工作。
其实说白了就是,计算机组成的网络或者说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有很多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不仅仅指我们的电脑,其实指的是所有在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2、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通信有了计算机等设备,也就得考虑如何连接起来他们,这就是他们之间该如何通信的问题。
对计算机来说,就是一个硬件设备,如何让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必需需要软件的支撑。
那么支持计算机通讯的软件是什么呢?就是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这个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就是计算的机网络软件。
最经典的当然是国际化标准的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它是通过一个机器上的一个应用进程与另一个机器上的进程进行信息交互。
下面我们了解下这个模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OSI七层模型上面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两个软件进程连接起来的。
但想让这两个进程之间进程通信,还需解决很多问题。
OSI参考模型解决此问题是,首先就是分层,简单的来说,这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七大部分来是完成,也就是OSI七层参考模型。
每一层都完成网络当中的一个独立任务。
下面是七层模型图:这张图看起来确实复杂,让我们分解来看,机主机A和主机B都的进程都分七层处理,下面首先了解下各层什么作用。
(1)物理层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TCP/IP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IPX/SPX(多用于局域网)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
网络通信协议:RS-232-C、RS-449、、、HDLC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点到点协议PPP3G标准:(欧洲版)、(美国版)和TD-SCDMA(中国版)Modbus协议Modbus就是工业控制器的网络协议中的一种包括ASCII、RTU和TCP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
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
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
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网络协议大全1、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2、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是TCP/IP 的一部分3、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 协议)4、AppleTalk 协议5?、BOOTP协议(Bootstrap?Protocol)?应用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该协议主要用于有无盘工作站的局域网6、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它是建立在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上的网络管理协议。
(完整word)Ethernet/IP协议简介目录1.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与工业以太网2.工业以太网实时性问题3.Ethernet/IP协议简介4.Ethernet/I P通信适配器硬件设计与实现5.EtherNet/IP 工业以太网优缺点及发展前景Ethernet/IP协议简介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与工业以太网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的现场设备的广泛应用,嵌入式控制器、智能现场测控仪表和传感器等方便地接入了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顺应智能现场仪表而发展起来的。
它的初衷是用数字通讯代替4--20mA模拟传输技术,但随着现场总线技术与智能仪表管控一体化(仪表调校、控制组态、诊断、报警、记录)的发展,在控制领域内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控制专家们纷纷预言:FCS将成为21世纪控制系统的主流。
然而在控制界对FCS进行概念炒作的时候,却注意到它的发展在某些方面的不协调,其主要表现在迄今为止现场总线的通讯标准尚未统一:8种现场总线经过14年的纷争,最后IEC的现场总线标准化组织经投票,通过以下这8种现场总线成为IEC61158现场总线标准,即:FF H1,Control Net,ProfiBus,InterBus,P.Net,World FIP,Swift Net,FF之高速EtherNet即HSE。
这8种现场总线互不兼容,这也使得各厂商的仪表设备难以在不同的FCS中兼容。
此外,FCS的传输速率也不尽人意,以基金会现场总线(FF)正在制定的国际标准为例,它采用了ISO的参考模型中的3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和极具特色的用户层,其低速总线H1的传输速度为31.25kbps,高速总线H2的传输速度为1 Mbps或2.5Mbps,这在有些场合下仍无法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又如广泛用于汽车行业的Can总线系统,其最高的传输速率为1 Mbps/40米;这些现场总线受通讯距离制约较大。
常用通信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地址:法定代表人: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地址:法定代表人:鉴于甲方与乙方拟就通信服务事宜达成合作,经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协议目的1.1 本协议旨在明确甲方与乙方在通信服务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第二条通信服务内容2.1 乙方同意向甲方提供以下通信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甲方同意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使用乙方提供的通信服务。
第三条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3.1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附件一《通信服务费用明细表》所列标准支付通信服务费用。
3.2 甲方应在每季度结束后的____天内支付当季度的通信服务费用。
第四条服务期限4.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五条甲方的权利与义务5.1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约定提供通信服务。
5.2 甲方应按时支付通信服务费用,不得无故拖欠。
5.3 甲方应按照乙方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第六条乙方的权利与义务6.1 乙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收取通信服务费用。
6.2 乙方应保证提供的通信服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甲方的要求。
6.3 乙方应保证通信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保密条款7.1 双方应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7.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泄露或使用该等商业秘密。
第八条违约责任8.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第九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9.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9.2 双方均可在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解除本协议。
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10.2 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其他11.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通信协议方案范文模板大全通信协议方案甲方(委托人):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乙方(服务商):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一、服务内容1.1 本协议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1.1 甲方委托乙方提供通信技术服务,包括网络技术服务、通讯技术服务等;1.1.2 乙方在服务过程中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自己的法律职责;1.1.3 乙方应当根据甲方的实际需求,提供符合甲方要求的技术服务,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1.4 乙方应当根据甲方的实际需求,及时进行报告、纪录等工作,保证甲方利益不受损失。
1.2 乙方具体的服务内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和甲乙双方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二、服务期限和履行方式2.1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并在甲方支付服务费用后生效。
本协议的服务期限为一年。
2.2 乙方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应当为甲方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服务,并在期限届满前,完成服务的所有任务。
2.3 乙方应当通过书面、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向甲方提供服务情况的报告和反馈。
三、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3.1 为了获得乙方提供的服务,甲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约定,向乙方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3.2 甲方应当在签订本协议后的一个月内向乙方支付50%的服务费用;半年后向乙方支付余下的服务费用。
3.3 甲方支付服务费用的具体方式和时间,由甲乙双方在签订本协议时进行约定。
四、保密协议4.1 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对方的商业机密和涉及隐私的信息;双方应当根据本协议约定,妥善保管对方的商业机密和涉及隐私的信息;4.2 甲乙双方不得将对方的商业机密和涉及隐私的信息泄漏给第三方。
如果有发现任何泄密行为,应当立即采取行动制止并且通知对方;4.3 如果因为一方违反本条约定,导致对方受到经济损失或者名誉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违约责任5.1 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如果甲、乙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违反了协议约定,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且赔偿对方受到的经济损失。
标准通讯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鉴于甲方与乙方在业务往来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通讯交流,为确保双方通讯的顺畅、安全及保密性,经双方协商一致,特订立本标准通讯协议书。
第一条通讯方式1.1 双方同意使用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及双方认可的其他通讯方式进行日常业务沟通。
1.2 电子邮件应发送至双方指定的邮箱地址,电话应拨打双方提供的联系电话。
第二条通讯内容2.1 双方在通讯中应明确指出通讯的主题、内容、目的和要求。
2.2 通讯内容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不必要的信息。
第三条通讯安全3.1 双方应确保通讯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3.2 双方应妥善保管通讯记录,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将通讯内容泄露给第三方。
第四条通讯保密4.1 双方应对在通讯过程中获知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其他保密信息予以保密。
4.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保密信息用于除履行本协议外的任何其他目的。
第五条通讯记录5.1 双方应妥善保存通讯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和核对。
5.2 通讯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五年。
第六条通讯故障处理6.1 如遇通讯故障,双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恢复通讯。
6.2 因通讯故障导致的责任,由故障方承担。
第七条通讯协议的变更与解除7.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7.2 任何一方需解除本协议,应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对方。
第八条争议解决8.1 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8.2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其他9.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9.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日期: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日期:。
第一章: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网络通信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系列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
本手册旨在为广大网络爱好者、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指南。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概述2.1 网络通信协议的定义网络通信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不同设备间的通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约定。
2.2 网络通信协议的分类根据协议的功能和作用,网络通信协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层协议:如RS-232、RS-485、SPI、I2C等;(2)数据链路层协议:如Ethernet、Wi-Fi、Bluetooth等;(3)网络层协议:如IP、ICMP、ARP、RARP等;(4)传输层协议:如TCP、UDP、SPX等;(5)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SMTP、DNS、SNMP等。
第三章:常用网络通信协议详解3.1 物理层协议3.1.1 RS-232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3.1.2 RS-485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适用于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3.1.3 SPISPI(串行外设接口)是一种高速、短距离的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与外设之间的通信。
I2C(串行两线接口)是一种低成本、高速的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与外设之间的通信。
3.2 数据链路层协议3.2.1 EthernetEthernet是一种局域网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等局域网环境。
3.2.2 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环境。
3.2.3 Bluetooth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
3.3 网络层协议3.3.1 IPIP(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基础的协议,负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
3.3.2 ICMP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是一种网络诊断协议,用于检测网络故障。
AIBUS通讯协议说明(V7.0)AIBUS是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为AI系列显示控制仪表开发的通讯协议,能用简单的指令实现强大的功能,并提供比其它常用协议(如MODBUS)更快的速率(相同波特率下快3-10倍),适合组建较大规模系统。
AIBUS采用了16位的求和校正码,通讯可靠,支持4800、9600、19200等多种波特率,在19200波特率下,上位机访问一台AI-7/8系列高性能仪表的平均时间仅20mS,访问AI-5系列仪表的平均时间为50mS。
仪表允许在一个RS485通讯接口上连接多达80台仪表(为保证通讯可靠,仪表数量大于60台时需要加一个RS485中继器)。
AI系列仪表可以用PC、触摸屏及PLC作为上位机,其软件资源丰富,发展速度极快。
基与PC的上位机软件广泛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环境,不仅操作直观方便,而且功能强大。
最新的工业平板触摸屏式PC的应用,更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新的界面。
这使得AIDCS系统价格大大低于传统DCS系统,而性能及可靠性也具备比传统DCS系统更优越的潜力,V7.X版本AI-7/8系列仪表允许连续写参数,写给定值或输出值,可利用上位机将仪表组成复杂调节系统。
一、接口规格AI系列仪表使用异步串行通讯接口,接口电平符合RS232C或RS485标准中的规定。
数据格式为1个起始位,8位数据,无校验位,1个或2个停止位。
通讯传输数据的波特率可调为4800~19200 bit/S,通常用9600 bit/S,单一通讯口所连接仪表数量大于40台或需要更快刷新率时,推荐用19200bit/S,当通讯距离很长或通讯不可靠常中断时,可选4800bit/S。
AI仪表采用多机通讯协议,采用RS485通讯接口,则可将1~80台的仪表同时连接在一个通讯接口上。
RS485通讯接口通讯距离长达1KM以上(部分实际应用已达3-4KM),只需两根线就能使多台AI仪表与计算机进行通讯,优于RS232通讯接口。
一文汇总常见通讯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协议是为了使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有效通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错误检测与纠正等要素,确保数据能够在发送和接收的设备之间正确传输。
以下将汇总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和SMT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它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传输数据。
TCP/IP协议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并通过网络传输,接收端收到后再将其重新组装。
TCP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而IP负责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并负责解决数据包在网络上的路由问题。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eb应用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它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使得浏览器可以请求和显示网页。
在HTTP协议中,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返回请求的内容。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每个请求和响应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记住之前的状态。
HTTP协议还支持缓存、压缩和加密等功能,保证了网页的快速加载和安全性。
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送文件。
FTP允许用户通过FTP客户端和FTP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用户可以在FTP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连接到FTP服务器,并浏览、上传、下载和删除文件。
FTP协议还支持断点续传功能,即使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中断,也可以从断点继续传输。
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SMTP协议定义了邮件的传输方式和格式,确保电子邮件能够从发件人发送到收件人。
在发送邮件时,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给发件人的邮件服务器,然后经过一系列中转,最终到达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
收件人可以使用POP3或IMAP协议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邮件。
除了上述常见的通信协议,还有许多其他的通信协议,如UDP协议、DNS协议、SSH协议等,它们在计算机网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TCP/IP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
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IPX/SPX(多用于局域网)
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
NetBEUI
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
网络通信协议:
RS-232-C、RS-449、V.35、X.21、HDLC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点到点协议PPP
3G标准:
WCDMA(欧洲版)、CDMA2000(美国版)和TD-SCDMA(中国版)
Modbus协议
Modbus
就是工业控制器的网络协议中的一种
包括ASCII、RTU和TCP
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
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
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
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网络协议大全
1、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2、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是TCP/IP的一部分
3、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 协议)
4、AppleTalk 协议
5 、BOOTP协议(Bootstrap Protocol) 应用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该协议主要用于有无盘工作站
的局域网
6、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它是建
立在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上的网络管理协议。相关的通用管理信息服务(CMIS)
定义了访问和控制网络对象,设备和从对象设备接收状态信息的方法。
7、
DHCP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应用:在Windows
中要启用DHCP协议,只要将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即可
9、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Connectionless Protocol面向连接的协议/无连接
协议
10 、Discard Protocol抛弃协议它的作用就是接收到什么抛弃什么,它对调试网
络状态的一定的用处。
11、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版本3
12、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
13、RIP(Routing Info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14、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串行线路Internet协议、
15、LMTP(Local Mail Transfer Protocol)本地邮件传输协议
16、S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17 、Echo Protocol协议这个协议主要用于调试和检测中。这个协议的作用也十
分简单,接收到什么原封发回就是了。、
18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19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层数据链路协议、
20、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Vertion 1.1)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1
21、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22、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23、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Version 4)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版本4
24、NNTP(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25、NNTP同POP3协议一样,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26、IOTP(Internet Open Trading Protocol)Internet开放贸易协议
27、 IPX/S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tial PacketExchange)互连网包交
换/顺序包交换、
Talk协议
TCP/IP(Trans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
TELNET Protocol虚拟终端协议
Time Protocol时间协议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小文件传输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UCP(UNIX-to-UNIX Copy Protocol)UNIX至UNIX拷贝协议
X.25协议
X.400协议
Z39.50协议
与网络硬件相关的协议
(1)ARP:地址解析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它动态地查询2层
MAC地址与3层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每台网络计算机中的ARP表,参
看教材第3章和第7章。
(2)ATM: 异步传输模式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Mode。
(3)Ethernet: 当前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主流协议以太网。
(4)FDDI: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协议,已
经过时了。
(5)Fiber Channel: 基于光纤的数据链路层,用于连接数字存储设备。
(6)FR: FrameRelay: 用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连接的帧中继技术,已经过
时了。
(7)ISDN: 用于数字电话线路的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已经过时了。
(8)MAC Addresses: 以太网网卡的媒体访问MAC地址,由制造商代码和
产品序号组成。
(9)TR: TokenRing: 局域网技术令牌环网,已经过时了。
(10)Wi-Fi: WLAN: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11)X.25: 在串行电信线路上传输数据分组的技术,已经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