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A)A.数量性B.总体性C.社会性D.具体性3、就总体单位而言(C)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A)A.50名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5、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A.每个职工B.每个企业C.每个个数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3200元、3250元、3320元和3560元,这四个数字是(B)A.变量B.变量值C.数量标志D.数量指标7、某工业企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职工人数是一个(A)变量。
A.离散型B.连续型C.有时是离散型有时是连续型D.无法判断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B)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10、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D)A.统计调查对象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11、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B)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形式B.登记事物连续性C.调查方法D.调查对象包括范围12、下列属于经常调查的是(D)A.对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B.对近几年来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C.对全国人口每隔10年进行一次普查D.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13、对某地区饮食业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C)A.全部营业网点B.每个营业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14、某市工商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C)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C.就调查标志而言,在单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总体中的典型单位1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C)A.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某地区工商企业职工基本情况调查18、人口普查属于(D)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全面调查19、某灯泡厂生产一批灯泡,欲了解其产品质量,需要采用(C)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0、对某企业职工情况进行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A.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B.该企业全部职工C.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D.该企业所有职工的情况2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A.重叠B.相近C.不等D.无所谓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C)A.确定组距和组数B.确定全距和组数C.确定分组标志D.确定组距和组中值23、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C)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分组标志的选择C.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D.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24、下列分组属于品质分组的是(D)A.人口按年龄分组B.住户按人口分组C.企业按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产品按等级分组25、对某综合性大学的全体学生,首先按文科和理科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其分组结果如下: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26、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3000元,最低为500元,此资料分为6个组,形成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应为(A)A.400 B.415 C.416 D.41727、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设置为开口组,其上限为8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88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C)A.700 B.710 C.720 D.74028、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A.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2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元~600元;600元~700元;700元以上。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B、工人工资C、工人性别D、工人体重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B、职工人数C、利润额D、设备台数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指标D、报告单位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B、产量C、企业数D、库存额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以上都不对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B、102.86%C、60%D、160%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二、简答题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D. 没有关系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B )A. 绝对数B. 相对数C. 平均数D. 抽样数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 B )A. 90%B. 90.9%C. 110%D. 111.1%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C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A. 相关程度很低B. 不存在任何关系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二、多选题(共7个)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问题1 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对错问题2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对错问题3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对错问题4 所谓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就是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对错问题5 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150%5%4。
56% 104.55%问题6 某厂生产了三批产品,第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
5%,第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这三批产品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这三批产品总数的30%,则这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50% 1。
60% 4.50%1。
48%问题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男性是品质标志人的年龄是变量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问题8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问题9 属于数量指标的是粮食总产量粮食平均亩产量人均粮食生产量人均粮食消费量问题10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举足轻重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问题11 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铁路的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问题12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作同不同组织方式不同灵活程度不同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问题13 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对调查资料的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编制统计表问题1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80—89% 90—99%100—109%110%以上80以下80.1—90% 90.1-100% 100。
统计学A练习题教学班号:学号:姓名:第一章导论一、思考题1、简述(jiǎn shù)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jiǎn shù)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shén me)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tǒngj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shèhuì)经济统计的任务和职能是什么?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9、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10、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11、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xué sheng)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2,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3,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4,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D )。
A,老王今年55岁。
B,钢材 C,宁波至北京机票1480元。
D,公司今年利润50万。
6,某市进行一次零售业质量与价格抽查,其调查单位是( C )。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 B,每一个食品商店 C,每一种零售食品 D,全部零售食品7,某市组织一次物价大检查,要求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则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时间8,规定普查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的( A )。
A,准确性 B,时效性 C,周期性 D,可比性9,对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应采用( D )的方法。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抽样检验10,对现象总体最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要推( D )单位。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11,某市工业企业2004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时间规定在2005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二、填空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问题有自己的特点,即(数量性)、总体性和(变异性)三个。
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 )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份组成的。
(×)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 (× )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 √ )二、单选题: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学生成绩”是(B )。
一、单项选择题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D、行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 B )A、国民收入B、人均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 )个变量A、0个B、两个C、1个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A、身高B、产品件数C、企业人数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6.典型调查是( B )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B、主观C、随意D盲目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A、Z统计量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 A )A、样本B、小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 )A、零B、1C、-1D、2二、多项选择题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测量尺度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A、工人人数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库存量E、总产值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A、极差B、平均差C、几何平均数D、众数E、标准差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一、单项选择题1-5 CBBAA 6-10 BAAD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E 3、ABE 4、BDE 5、ABC三、简答1、怎样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答: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1、检验功效定义为( B ).A.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2、已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直接将其加总可得到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样求出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D )<br.A. 加权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动态平均数.D. 简单算术平均数3、若已知A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800元,标准差为80元;B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准差为78元。
判断哪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较高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D )。
.A. 标准差.B. 月平均工资.C. 极差.D. 标准差系数4、某企业9个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1400、1500、900、900、1700、1500、1500、1500、2300。
则日产量的众数为( B ).A. 1400.B. 1500.C. 2300.D. 17005.下面哪个指标是总量指标( D )。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 人均收入.C. 资金利润率.D. 零售商品总额6、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3%,则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C )。
.A. 3%/5%.B. 103%/105%.C. 97%/95%.D. 95%/97%7、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数、动态相对数、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还有( C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比较相对数.D. 中位数8、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97.9%,这表明( A).A. 该企业的成本计划任务超额完成.B. 没有完成成本计划任务.C. 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D. 还差2.1%完成成本计划任务9、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C )。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10、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
★统计学(第二版)(Z K007B)第一章总论1、【104134】(单项选择题)某市分行下属三个支行的职工人数分别为2200人、3000人、1800人,这三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C.变量D.变量值【答案】D2、【104137】(单项选择题)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活动、统计调查、统计学C.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D.统计指标、统计资料、统计学【答案】A3、【104143】(单项选择题)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市大学生每学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5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实惠”,则“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
A.分类型变量B.顺序型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距变量【答案】A70回答4、【104147】(单项选择题)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则月收入是()。
A.分类型变量B.顺序型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距变量【答案】C40的人5、【104149】(单项选择题)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信用卡,则消费支付方式是()。
A.分类型变量B.顺序型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距变量【答案】A6、【104156】(单项选择题)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A.0B.1.0C.5.0D.1【答案】A7、【104160】(单项选择题)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A.0B.1.0C.5.0D.1【答案】D8、【104161】(单项选择题)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A.0B.1.0C.5.0D.1【答案】C9、【104176】(简答题)统计数据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计量尺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数值型数据,是指用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例如,每天进出海关的旅游人数,某地流动人口的数量等。
1.第1题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A.条形图B.直方图C.箱线图D.线图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2.第2题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A.-0.86B.0.78C.1.25D.0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3.第3题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A.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4.第4题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5.第5题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A.等于0B.等于1C.大于0D.大于1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6.第6题下列指数属于质量指数的是()A.成交量指数B.产量指数C.成本指数D.销售量指数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7.第7题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特征的图形,称为()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8.第8题一项研究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0%。
这里的30%是()。
A.参数B.统计量C.样本D.变量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9.第9题下列哪种指数是个体指数()。
A.空调价格指数B.消费价格指数C.道琼斯指数D.恒生指数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10.第10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11.第11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增加,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12.第12题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 )。
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
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
这里,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抽样调查是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是分析资料的过程。
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
增加定义: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1nferential Statistics)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
统计研究过程的起点是统计数据,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搜集到的是总体数据(如普查数据),则经过描述统计之后就可以达到认识总体数量规律性的目的了;如果所获得的只是研究总体的一部分数据(样本数据),要找到总体的数量规律性,则必须应用概率论的理论并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科学的推断。
第1-2章作业一、单项选择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A)A.数量性B.总体性C.社会性D.具体性3、就总体单位而言(C)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A)A.50名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5、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A.每个职工B.每个企业C.每个个数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3200元、3250元、3320元和3560元,这四个数字是( B )A.变量B.变量值C.数量标志D.数量指标7、某工业企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职工人数是一个(A)变量。
A.离散型B.连续型C.有时是离散型有时是连续型D.无法判断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B)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10、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 D )A.统计调查对象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11、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 B )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形式B.登记事物连续性C.调查方法D.调查对象包括范围12、下列属于经常调查的是( D )A.对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B.对近几年来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C.对全国人口每隔10年进行一次普查D.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13、对某地区饮食业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C)A.全部营业网点B.每个营业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14、某市工商企业2009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C)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C.就调查标志而言,在单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总体中的典型单位1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A.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某地区工商企业职工基本情况调查18、人口普查属于(D)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全面调查19、某灯泡厂生产一批灯泡,欲了解其产品质量,需要采用(C)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0、对某企业职工情况进行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A.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B.该企业全部职工C.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D.该企业所有职工的情况2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A.重叠B.相近C.不等D.无所谓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C)A.确定组距和组数B.确定全距和组数C.确定分组标志D.确定组距和组中值23、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C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分组标志的选择C.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D.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24、下列分组属于品质分组的是(D)A.人口按年龄分组B.住户按人口分组C.企业按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产品按等级分组25、对某综合性大学的全体学生,首先按文科和理科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其分组结果如下: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26、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2050元,最低为300元,此资料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应为(A)A.290 B.291 C.292 D.29527、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设置为开口组,其上限为8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88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C)A.700 B.710 C.720 D.74028、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A.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2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元~600元;600元~700元;700元以上。
统计学原理作业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中国人口普查属于那种调查方式:()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参考答案:A2、下述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B.根据计量学的一般分类方法,按照对事物计量的精确程度,常将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分为两个尺度,即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C.表述频数分布的图形可用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茎叶图D.定性数据也称品质数据,它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其结果通常表现为类别,这类数据是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参考答案:B3、抽样误差是指()。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参考答案:C4、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 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C5、中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A.该国的全部人口C.该国的每一户家庭B.该国的每一个人D.该国的全部家庭参考答案:B6、采取组距分组时,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A.下组限不在内C.上、下组限均不计在内B.上组限不在内D.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参考答案:B7、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指()。
A.最低的抽样误差C.满足用户需求B.最小的非抽样误差D.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参考答案:B8、上、下四分位数在数据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5%,50%C.50%,25% B.25%,75%D.75%,25%参考答案:D9、以下关于集中趋势测度描述错误的是:()A.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B.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序后,处于政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C.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D.集合平均数是N 个变量值之和的N 次方根参考答案:D10、已知某企业1 月.2 月.3 月.4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 人.195 人.193 人和201 人。
XXX《统计学(1)2094》15春在线作业1答案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正确答案:B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正确答案:A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正确答案:A4.设某地区有10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件产品B。
1000家工业企业C.全部工业企业D。
1000家财产企业的全部财产产物正确答案:D5.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财产普查B.财产装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装置装备调查正确答案:A6.当一切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A。
r=0B。
|r|=1C。
-1正确答案:B7.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正确答案:B8.某工人月工资为60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正确答案:B9.复合分组是()A.用统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正确答案:C10.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恩格尔系数精确答案:C11.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精确答案:B12.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时点数D.时期数精确答案:D13.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精确答案:C14.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的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精确答案:A15.要了解某班45个学生的研究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班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研究成绩C.每一个学生D.全班的研究成绩精确答案:C16.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A.样本单位B.总体指标C.样本方差D.中位数精确答案:B17.相关系数可以说明()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C.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D.变量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精确答案:C18.对甲、乙两个工厂生产的饮料进行质检,不合格率分别为6%和10%,则饮料不合格品数量(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精确答案:D19.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偏差B.平均误差C.实际偏差的平方D.允许误差精确答案:B20.政治算术派发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XXX?配第,代表作是()A.《政治算术》B.《国富论》C.《统计学的研究》D.《社会物理学》精确答案:A21.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和谐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精确答案:B22.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配合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配合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精确答案:B23.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A。
统计学作业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的服务的满意情况。
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
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则:(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2)若显着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
根据已知n =30,2/αz =,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9ˆ==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计算得: ()n p p z p ˆ1ˆˆ2/-±α=30%()30%301%3096.1-⨯⨯±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花费元,标准差为元。
显着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s =,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314.296.12.10025.0⨯±=±n s z x =〔,〕。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元到元。
6、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差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本容量应该为多少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24.32.2+= 由()96.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
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161.0089.0+=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199093.24819025.0⨯±=±n st x =[,]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某业务的办事效率,调查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为t =12分钟,样本标准差为s =分钟,则:(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又是多少解:(1)根据已知有()145.214025.0=t ,n =15,t =12,s =。
置信区间为:()151.4145.21214025.0⨯±=±n st t =〔,〕(2)若样本容量为n=40,则95%的置信区间为:401.496.112025.0⨯±=±n s z t =〔,〕1. 电视机显像管批量生产的质量标准为平均使用寿命1200小时,标准差为300小时。
某电视机厂宣称其生产的显像管质量大大超过规定的标准。
为了进行验证,随机抽取了100件为样本,测得平均使用寿命1245小时。
能否说该厂的显像管质量显着地高于规定的标准(1)给出上题的原假设和被择假设 (2)构造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进行假设检验,分析可能会犯的错误(取α=)(3) 若要拒绝原假设,样本平均寿命至少要达到多少,此时可能会犯哪类错误,大小如何解:(1)1200 ;120010>≤μμ::H H(2)验问题属于大样本均值检验,因此构造检验统计量如下:由题知:0μ=1200,300=σ,n =100,x =1245,检验统计量的z 值为:n /x z 0σμ-==10030012001245-= 取α=时,拒绝域为z >αz =05.0z =。
因为z =<,故落入接受域,这说明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该厂的显像管质量显着地高于规定的标准。
(3) 由上题的分析可知拒绝域为z>αz =05.0z =,这要求: 有,n 645.10σμ⨯+>x =1200+⨯100300=这说明只有样本均达到以上时,我们才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该厂的显像管质量显着地高于规定的标准,这时我们犯错的概率为。
2. 由于时间和成本对产量变动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投入使用之前,生产厂家必须确信其所推荐新的生产方法能降低成本。
目前生产中所用的生产方法成本均值为每小时200元。
对某种新的生产方法,测量其一段样本生产期的成本。
(1)在该项研究中,建立适当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当不能拒绝0H 时,试对所做的结论进行评述。
(3) 当可以拒绝0H 时,试对所做的结论进行评述。
解: (1) 200 ;20010<≥μμ::H H(2) 当不能拒绝0H 时,说明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认为新的生产方法比原来的方法在生产成本上有显着降低,但此时我们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即实际上新的生产方法确实比原来的方法在生产成本上有显着降低,我们对犯该类错误的概率没有做控制。
(3)当可以拒绝0H 时,说明新的生产方法比原来的生产方法在生产成本上有显着降低,但此时我们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即可能新的生产方法比原来的方法在生产成本上并没有显着降低,但由于样本随机性的原因,使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入拒绝域,我们对这一类错误给予了控制,这就是显着性水平α。
3. 某种生产线的感冒冲剂规定每包重量为12克,超重或过轻都是严重问题。
从过去的资料知σ是0.6克,质检员每2小时抽取25包冲剂称重检验,并作出是否停工的决策。
假定产品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1) 建立适当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 在α=时,该检验的决策准则是什么(3) 如果x =12.25克,你将采取什么行动(4) 如果x =克,你将采取什么行动解: (1)12 ;1210≠μμ:=:H H(2)这是小样本总体均值检验问题,且方差σ2已知。
检验统计量为:n /x z 0σμ-=在α=时,临界值2/z α=,故拒绝域为z >。
(3)当x =12.25克,z =25/6.01225.12-= 由于z =>,拒绝120=:μH 。
应该对生产线停产检查。
(4)当x =11.95克,z =25/6.01295.11-= 由于z =<,不能拒绝120=:μH 。
不应该对生产线停产检查。
4. 某厂生产需用玻璃纸作包装,按规定供应商供应的玻璃纸的横向延伸率不应低于65。
已知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σ一直稳定于。
从近期来货中抽查了100个样品,得样本均值x =,试问:(1) 在α=水平上能否接收这批玻璃纸,并分析检验中会犯哪类错误。
(2) 抽查的100个样本的样本平均值为多少时可以接收这批玻璃纸,此时可能犯的错误属于哪种类型解:(1)65 ;6510<≥μμ::H H该检验问题为大样本总体均值检验,且方差已知,故检验统计量为:在α=水平上,α-1z =,故拒绝域为:z <由已知得:n /x z 0σμ-==100/5.56506.55-=<故应拒绝原假设,不能接收这批玻璃纸。
此时可能会犯第一类错误,即本来这批玻璃纸是符合标准的,但由于抽样的随机性使得样本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入了拒绝域,从而拒绝接收该批玻璃纸。
但这个犯错概率是受到控制的,其出错概率不会超过显着性水平α=。
(2)接受该批玻璃纸,检验统计量值应满足为:n /x z 0σμ-=≥ 此时,n 645.1x 0σμ⨯-≥=65-⨯100也就是说检验统计量的值在以上时,才可以接受该批玻璃纸。
此时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即可能会接受没有达到标准的玻璃纸,并且这个出错概率我们无法确定。
5. 某洗涤剂厂有一台瓶装洗洁精的灌装机,在生产正常是地,每瓶洗涤洁精的净重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454g ,标准差为12g 。
为检查近期机器是否正常,从中抽出16瓶,称得其净重的平均值为x =。
(1)试对机器正常与否作出判断。
(取α=,并假定2σ不变) (2) 若标准差未知,但测得16瓶洗涤洁精的样本标准差为s =12g ,试对机器是否正常作出判断。
(取α=)解:(1)454: 454:10≠=μμH H在α=时,58.2005.02/==z z α,从而拒绝域为58.2≥z 。
现由样本求得 由于58.2<z ,故不能拒绝0H ,即认为机器正常。
(2)当方差未知时,假设形式与上一问是相同的,只是检验统计量变为:在α=时9467.2)15()1(005.02/==-t n t α,拒绝域为9467.2≥t 。
由于9467.288.0<=t ,故不能拒绝0H ,即认为机器正常。
6. 某厂产品的优质品率一直保持在40%,近期技监部门来厂抽查,共抽查了15件产品,其中优质品为5件,在α=水平上能否认为其优质品率仍保持在40%解 4.0:0=πH 4.0:1≠πH检验统计量为:n p z )1(πππ--=, 在α=水平上拒绝域为96.12/=>αz z ,由已知数据得检验统计量:n p z )1(πππ--==0.52705-15)0.4-1(4.04.015/5=-, 由于96.1527.02/=<αz z =,故接受原假设,即可以认为该厂产品优质品率保持在40%。
7. 已知某种木材的横纹抗压力服从正态分布,该种木材的标准抗压力应不小于470kg/cm2,现对某木材厂的十个试件作横纹抗压力试验,得数据如下:(kg/cm2)482 493 457 471 510 446 435 418 394 469(1)若已知该木材的横纹抗压力的标准差σ=36,试检验该厂的木材是否达到标准。
(α=)(2)若该木材的横纹抗压力的标准差σ未知,试检验该厂的木材是否达到标准。
(α=)解:(1)470:470:10<≥μμH H ,由于方差已知,且样本为小样本,检验统计量为:拒绝域为:645.105.0-=-=-<z z z α由已知计算得:n x z /σμ-===-10/364705.457由于z=>-05..0z ,故接受原假设,即可认为该厂的木材达标。
(2)470:470:10<≥μμH H ,此时方差未知,且样本为小样本,检验统计量为:拒绝域为:833.1)110()1(05.0-=--=--<t n t t α由已知计算得:n s x t /μ-===-10/22.354705.457由于)9(122.105.0t t ->-=,故接受原假设,即可认为该厂木材达标8. 一条自动装配线预定的平均操作完成时间是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