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能控制概论2n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7
《智能控制》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智能控制的产生和发展智能控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个领域,它是自动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控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系统辨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智能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控制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能控制已成为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智能控制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领域的推动,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电子学、生物学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智能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目前,智能控制已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智能控制的定义和特点智能控制是指采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系统辨识等技术,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和控制的方法。
智能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1. 自适应性: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实现最优控制。
2. 鲁棒性: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
3. 学习能力: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学习,不断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性能。
4. 解释能力: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对控制结果进行解释,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
5. 实时性: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在实时环境下运行,满足实时性要求。
1.3 智能控制的研究内容智能控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控制理论:研究智能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系统辨识等。
2. 智能控制器设计:研究如何设计智能控制器,实现复杂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3. 智能控制应用:研究智能控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
4. 智能控制仿真与实验:利用计算机仿真和实验手段,验证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5. 智能控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探讨智能控制与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为智能控制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的定义一: 智能控制是由智能机器自主地实现其目标的过程.而智能机器则定义为,在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熟悉的或陌生的环境中,自主地或与人交互地执行人类规定的任务的一种机器.定义二: K.J.奥斯托罗姆则认为,把人类具有的直觉推理和试凑法等智能加以形式化或机器模拟,并用于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这就是智能控制.他还认为自调节控制,自适应控制就是智能控制的低级体现.定义三: 智能控制是一类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自动控制,也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定义四: 智能控制实际只是研究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过程的规律,研制具有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
对许多复杂的系统,难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和用常规的控制理论去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而必须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目的是,要由机器用类似于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
因此,在研究和设计智能系统时,主要注意力不放在数学公式的表达、计算和处理方面,而是放在对任务和现实模型的描述、符号和环境的识别以及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开发上,即智能控制的关键问题不是设计常规控制器,而是研制智能机器的模型。
此外,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即组织控制。
高层控制是对实际环境或过程进行组织、决策和规划,以实现问题求解。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采用符号信息处理、启发式程序设计、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决策等有关技术。
这些问题求解过程与人脑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可能把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以及系统科学中一些有关学科分支(如系统工程、系统学、运筹学、信息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技术。
智能控制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它是自动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也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进行控制的研究领域。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IntelligenceIntelligence Knowledge Information Data房间温度高 解决温度 高的办法温度高原因通风量不足增大通风量房间温度 32℃理想温度 23℃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IntelligenceIntelligence KnowledgeInformation Data传统控制面临的挑战 实际系统由于存在复杂性、非线性、时变 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等,一般无法获得精 确的数学模型。
应用传统控制理论进行控制必须提出并遵循 一些比较苛刻的线性化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 用中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
传统控制面临的挑战 传统控制方法在解决大范围变工况、异常 工况等问题方面往往不尽人意。
环境和被控对象的未知和不确定性,导致无 法建立模型。
9 传统控制往往不能满足某些系统的性能要 求。
控制科学发展过程进展方向最优控制 确定性反馈控制 开环控制 智能控制 自学习控制自组织控制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随机控制对象的复杂性智能控制的发展¾ 1985 年 8月,IEEE在纽约召开第一届智能控制学术 研讨会,主题:智能控制原理和智能控制系统。
会议 决定在 IEEE CSS 下设 IEEE 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
这 标志着智能控制这一新兴学科研究领域的正式诞生。
¾ 1987 年 1 月 , 美 国 费 城 , 第 一 次 智 能 控 制 国 际 会 议,IEEE CSS与CS两学会主办; ¾ 1987 年以来,一些国际学术组织,如 IEEE 、 IFAC 等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有关智能控制的国际学术会 议或研讨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能控制发展的好势 头。
智能控制的发展¾ 1991年7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
¾ 1993年7月,成都,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 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
智能控制(intelligent controls)一、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定义一:智能控制是由智能机器自主地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定义二:K.J.奥斯托罗姆则认为,把人类具有的直觉推理和试凑法等智能加以形式化或机器模拟,并用于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这就是智能控制.他还认为自调节控制,自适应控制就是智能控制的低级体现。
定义三:智能控制是一类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自动控制,也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
定义四:智能控制实际只是研究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过程的规律,研制具有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
二、与传统自动控制相比1.传统的自动控制是建立在确定的模型基础上的;而智能控制的研究对象则存在模型严重的不确定性,即模型未知或知之甚少者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动,比如工业过程的病态结构问题、某些干扰的无法预测,致使无法建立其模型,这些问题对基于模型的传统自动控制来说很难解决。
2.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或输出设备与人及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很不方便,希望制造出能接受印刷体、图形甚至手写体和口头命令等形式的信息输入装置,能够更加深入而灵活地和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同时还要扩大输出装置的能力,能够用文字、图纸、立体形象、语言等形式输出信息。
另外,通常的自动装置不能接受、分析和感知各种看得见、听得着的形象、声音的组合以及外界其它的情况。
为扩大信息通道,就必须给自动装置安上能够以机械方式模拟各种感觉的精确的送音器,即文字、声音、物体识别装置。
可喜的是,近几年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智能控制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使智能控制变成了多方位“立体”的控制系统。
3.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对控制任务的要求要么使输出量为定值(调节系统),要么使输出量跟随期望的运动轨迹(跟随系统),因此具有控制任务单一性的特点,而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可比较复杂,例如在智能机器人系统中,它要求系统对一个复杂的任务具有自动规划和决策的能力,有自动躲避障碍物运动到某一预期目标位置的能力等。
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家居自动化到工业制造,智能控制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并分享我个人对这一领域的观点和理解。
一、智能控制技术的定义和背景:智能控制技术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利用计算机和先进算法实现自动化决策和控制的一种技术。
它结合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使系统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和实时数据来做出智能化的决策和调整。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得益于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创新,它正在推动着各个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二、智能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技术需要通过传感器来获取环境数据和状态信息。
传感器可以收集各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数据采集是智能控制的基础,它提供了系统决策的依据。
2.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特征。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等技术。
数据分析则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3. 决策和控制:基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做出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它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实时数据来自动调整系统参数,并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三、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和物流配送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建筑和家居:智能控制技术改变了建筑和家居的方式。
通过智能化的照明、温控和安防系统,建筑和家居可以实现更高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率。
3. 交通运输:智能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交通信号控制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它可以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和安全性。
4. 医疗健康:智能控制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它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疾病诊断和药物管理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GDOU-B-11-213《智能控制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工智能、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高度综合与集成,代表控制理论与技术领域发展的最新方向。
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电气工程与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理论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生物医电工程和机械电子一体化等领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专业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
该课程将就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的理论及技术作尽可能较为全面的介绍。
智能控制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新学科。
近几年来,智能控制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等方面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课程从人工智能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区别与联系出发,介绍智能控制的学科基础(思维科学与智能模拟、模糊集合与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基础算法)、智能控制的知识工程和信息科学基础(专家系统基础、知识表达、获取、信息论)、智能控制理论与系统设计(智能反馈控制的理论基础、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模糊控制、神经控制、仿人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的工程应用(智能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载运工具控制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等主要内容。
课程的学习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同学们今后在该领域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目的:智能控制课程是面向控制学科的前沿知识,全面介绍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正在不断出现的智能控制新理论新方法的把握能力和研究能力及正确的解决工程控制问题的方法。
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特征、类型和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及前景;掌握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技术和遗传算法分析及设计方法;面向工程应用角度,结合实例掌握智能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