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成都一诊语文考试作文评讲
- 格式:ppt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25
“种植阳光”----成都一诊作文评讲一、原题回放:请以“种植阳光”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套作、抄袭。
二、审题:(一)命题作文审题方法:抓要素定内容1、围绕文题词语提出若干问题,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内容,从而确定写作方向和内容“忙”、“包容”2、补充修饰语,缩小写作范围,从而确定写作方向和范围“尝试”、“包容”抓题眼理要点1、偏正短语,重点放在修饰语上:“家庭教育”2、动宾短语,抓住动词作文章:“面对大海”、“买镜”3、并列短语,兼顾各并列成分间的关系,不能只写一方面:“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全国卷)4、句子性作文题,重点应放在谓语(动词、形容词)上:(二)比喻类作文审题训练及讲评一、审题要求:1、寻找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学会补题,提高选材立意的能力。
2、把握本体、喻体的相似功能,扣住此逐层深入论述。
二、两篇作文题,任选其一:1、一样的要求:(1)、在“一样的”前面填上喻体,后面填上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
例《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高三》、《大海一样的情怀》…… (2)、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2、请以“ 是一面镜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要写成诗歌。
(3)文章不少于800字。
三、分析材料:材料一:1、这是一个比喻句,要符合比喻句的特点:本体、喻体要有相似点。
(相似点在哪些方面?全方位去想,范围广、材料多的文章得分相应地比较高)“音乐一样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美在节奏,在旋律,在变化,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具有美的享受。
建筑美讲究布局、讲究线条,错落有致,给人以视觉和感觉上的艺术享受“梦一样的高三”,梦,与现实相比照,有理想的成分在;高三的学生也有“梦”,这“梦”激励他们为实现理想而拼搏“梦”与整个人生相比,有“短暂”的特点高三的学生也有这样的感觉。
时间飞逝,不能让时间轻易从指缝中溜走(梦,可能还有其他特点,比如蒙胧的,不真实的,但是高三没有这个特点,高三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
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
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
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匀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
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
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
“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
《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
高明感于蔡伯,皆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
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9届)2019届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2018年12月24日9:00—11:30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D(A项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张冠李戴,将人性改为人格。
B项原文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这里用必须绝对化。
C项原文为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票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构成)2. B(两者间相互换的关系理解错误,文中并未表达相互换的意思)3. D(从原文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看出让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 C3分)CC狡诈语义过重。
这个情节体现了爷爷为捕猎物心思填密、善用计谋的特点)5. (6分)从成功放置捕兽夹的欣喜,到即将捕到猎物的期待,到发现猎物的喜忧参半,到看到老兔子停步的失望,到看到老兔子起舞的震惊,最后到心忧幼兔的自责。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6.(6分)参考示例:我读出了温暖。
小说一方面写了爷爷在生活艰难、食物僵乏的时期,想尽办法养育我爸的感人父爱;另一方面写了老兔子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幼兔的伟大母爱。
这里的人和动物皆有的亲情之爱,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我读出了残酷。
小说既写了爷爷和我爸生活艰难、食物J乏,体现了生存环境的残酷;更写出了人为了生存捕杀动物,让幼兔失去妈妈而面临生存困境的残酷。
人和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的残酷。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如果从我既读出了温暖也读出了残酷两方面思考并结合文本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 B(从图表可看出收到最少骚扰与最少垃圾短信的地区不一致)8. D(A.说法绝对。
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解析与佳作示例作者:黄德群耿世诚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6年第28期【中考真题】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
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莫怀戚的《散步》是在浓浓亲情中抒写体谅、彰显责任,文章形于郊田散步,神于思想的体验,给人以人生启迪。
“散步”,表面看是生活中的行走,可以写散步过程,体验诸多情感,考生能有话可说。
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散步”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行走,也是一种思想上的了悟。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材构思:写实际散步过程,并从中得到有意义的人生感悟,如,个人散步,与亲人一起散步,与小伙伴等一起散步,在花海中散步,在林中散步等等。
写精神世界的散步,如在诗海中散步,在散文中散步,在哲学中散步,在历史中散步等等。
【考场佳作一】散步◎成都一考生小花、小草努力地生长,美丽的蝴蝶四处飞舞,春天将我吸引出屋,到小区漫步,欣赏着每一个细微的风景。
水洼中的小蝴蝶水洼中,一只小蝴蝶,不停地扑棱着,柔弱的翅膀奋力地挣扎。
只见它抓住了一根小草的碎叶,顺势一点一点爬往旁边的一株小花,将湿淋淋的翅膀竖起,在风中微微颤动着、瑟缩着,我禁不住为顽强的生命终于战胜了噩运感到欣慰和满足。
一阵微风吹过,灌木丛中落下无数水滴。
蝴蝶被击中,再次落入了小水洼里。
这个小生命又开始挣扎,我似乎感到了一股强大的生命的悸动,连忙小心翼翼地将它捧起,轻轻放在灌木丛上。
它细弱的小脚抓住灌木叶,颤抖着的双翼,微微地展开闭合,显然是接近虚脱。
又一阵风过,天晴了,小蝴蝶尝试着飞翔,一次,两次,三次,终于从灌木丛上一跃而起,向着远处的花丛冉冉飞去……这不起眼的生命,从破茧而出,到战胜风雨,不正向我阐释着生命的顽强与伟大么?夹缝间的凤尾草小区用石头堆砌的假山,光秃秃的。
成都七中2016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
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法典中的规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块由旨在推行道德教化的条款组成,一块由旨在保障国家的秩序、安全与正常的行政管理条款组成。
前者大体关乎孝道、婚姻、立嗣与两性关系等,而后者则关乎军事、狱讼以及有效的行政管理等。
而有关谋反大逆、杀人、盗窃、侵害的条款兼涉两块内容。
但即便主要作为“刑法典”的历代法典,其“刑”也不完全“一刑独大”,《唐律》十二篇中,真正关系到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乃《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
从结构就可以看出立法者制律的中心意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
《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分七篇,分别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这是按照《周礼》所设置的治理模式来排序,与儒家所设想的道德理想一致,万物统一于“道”中,人间的秩序得以与道的规律相对应,法典篇目秩序的排列,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定。
广义的法律是用来推行教化的,其要达到的价值目标乃在于“正人心”“厚风俗”,诚如《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借管子之言所称的那样:“治教化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天下无贼”。
而《唐律疏议》的序言中则把教刑的关系说得更为明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故而唐代立法者将法律视为政教之用,其意在促使人们恪遵德礼,以臻“至善”之化境。
虽然儒家大体上强调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故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自觉,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悖理违礼之事,此时纯靠自觉难以匡正人心、厚风俗,故而必须借助法律的威慑之力。
所以古代从来不将法律视为政教之末,而以“用”名之,“刑为盛世所不能废”(《四库全书提要》)即指此意。
2021届成都一诊语文作文主题是什么而我心里苦苦沉思着老师布置的作文(为什么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呢?)愁眉不展地走在马路边。
突然,我猛地一抬头,望着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密密麻麻的行人,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在这一条条的公路上,每一位路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这样他才会走得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他拥有前进的动力。
反之,如果他是以为不知目的的路人,那他就只能在人群中失措、迷茫,很难走出这个“迷宫”。
而我们学习亦是如此。
若你在学习上没有了目标,那么你也会失去学习的那股斗劲,你将会变得随随便便,对自己的学习成绩熟视无睹,且置之不理。
而这般行为,则更加速了你成绩的一落千丈。
由此,我们可知为自己的学习定一个目标对我们是何等重要!在经过了大脑的千思万绪后,我也给自己的学习定下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那就是在这学期的期末考中,争取进入全年级的前五名。
但是,单单是靠大脑中的幻想是远远不行的,这还得需要实际的行动。
因此,我已经决定了要努力学习。
不落下任何一门科目的。
总之,我认为要紧记三句箴言:课前认真预。
成都市高三一诊语文作文立意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
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
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这里就自己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为例谈谈。
1、正确,有针对性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
话题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
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
此外,还要有针对性。
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2、思想要深刻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
绝密★启用前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丝织品,代表了丝织物的最高技术水平。
在我国众多的锦中,最为著名的有蜀锦、云锦、宋锦和壮锦,而蜀锦,_ ,它不仅成为当时上层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而且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①有“母天下锦”的美誉 ②由于工艺精湛、美妙绝伦③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④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⑤蜀锦用经线起花,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⑥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④①⑥③⑤② C .④①③⑥⑤②D .②①⑥③⑤④试卷第2页,共13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开设实体店卖书。
B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对青篙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
C .自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 .进人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为人做事一向 ,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敢自作主张。
成都市一诊作文分析高考作文指导一、作文题目请以“种植阳光”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抄袭。
二、作文分析首先,本次作文是命题作文,这沿袭了07年四川高考作文的模式。
要精确理解本次作文,就得阐释一下“种植”和“阳光”的含义。
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05版)的解释,“种植”:把植物的种子埋在土里;把植物的幼苗栽到土里。
“阳光”:日光、乐观开朗且布满青春活力的。
按这种解释不行能理解为把阳光种或栽在土里,看来“阳光”这个词得认真揣摩,仔细玩味。
从构词的角度来看,本次作文属于一个动宾词组,“种植”是施事者,对象是“阳光”。
在行文时肯定考虑怎样去种植阳光?为什么需要种植阳光?种植阳光有什么好处?这就关涉到对“阳光”这个词的理解和处理的问题了。
实际上,成都08级“一诊”作文是很有出彩点的,功劳得益于“阳光”一词的多义性和灵动性,让本次作文内涵丰盈,思维的空间宽阔。
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像07年安徽高考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其中,“春光”亦实亦虚都行,但最好在写作时避实就虚,把“春光”理解为“孝心”“暖和”“亲母之爱”等。
故此,本次“阳光”可理解为“信念”“健康心态”“笃定信仰”“无私奉献”等。
看来,本次作文在行文时不宜写实,要写出“阳光”的象征和比方义。
在谁的的心里种植呢?既可以在他人心里,也可以在自己心里。
当下,人类可以上天揽月亦可下海擒鲸,但就是忽视了对人这个宇宙的探究,许多人内心阴霾,需要阳光来驱除黑暗,照亮将来,暖和人心。
从作文命题来看,全国作文命题的共同倾向有两点:其一,命题不供应现成的主题,从根本上看,已经不再是主题限定性命题,而是接近无主题命题。
其二,关键词语具有多义性,为自主立意供应想象的冲击,以阅历的号召和思维的触动为特点。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话题作文,关键词肯定要具有弹性。
比如前两年的“面朝大海”“北京的符号”“我想握你的手”以及去年的“必需跨过这倒坎”“怀想天空”等,具有弹性的词语有:大海、符号、手、坎、天空。
2018 高三年一考作文分一、立意—— 1、聚焦核心事件,把握冲突关 2 、追深原因,多方分析利弊 3 、代展,弘主流价 4 、关照自身使命,追有姿(一)懂材料:共有 2 句,首句“科学家”“演明星” “关注度”三个元素,彼此关系是比性的关系——演明星受到的关注度比科学家更多!是核心事件。
第二句式个复的句,由两个分句成,以分号界,是核心事件表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甚担,一是无可比性。
而且两个分句内部是个因果关系⋯⋯⋯⋯⋯是得辨析的冲突关,可以是否定,亦可是成,可以是地。
即立,提出自己的点主。
(二)深入追因,剖析利弊:1、客表原因——( 1)崇尚消的所致。
人追捧明星的情高,美国作家波曼《我至死》明着种状的之情。
( 2)市的果。
明星的作品直接与消者市接,短了利益交的周期。
哪怕一部并非典的作品,于至上的代,也极容易收到人的追捧,票房一般都不菲。
此以往,人自然明星格外羡。
科学家的科研目,需要耗很的与周期,其成果与大众的利益交,必很多、程序,要将自己的心血市效益,往往要 N 个。
因而,一般的科学家很快速地取得像明星那的效果。
久而久之,人很容易忽他的价存在,然,科学家的价不会因世人的的忽而黯然失色。
2、人存在的价面和社会深的原因(1)浮的背后是金至上的价念作祟。
衡量一人个的价,局限在金的尺度上,是社会的悲哀,抑或是步呢?——任何代需要文化,但不可能只有,也不能至上。
曾几何,一位明星耗上的世界豪婚礼,成多媒体争相版道的象,却少有人关注与此同的科学家在国台上的采;一位草根明星的离婚案瞬成大众以及不少媒体刷屏的焦点,甚至持关注几个月,情有增无减,竟然暗淡了与此同的奥运健儿在国上力拼搏的景。
曾否,某大学的尖端科技人才参加世界科技高峰来,目睹上海机着“ 杰”的牌子情高的面,激不已之,然人追捧的不是自己,而是歌星“ 杰” ,便黯然地悄然离去,留世人的是背影。
科学是任何代展的核心元素之一。
科学家关注的是人更的价、社会公益的价,其付出是及其苦卓的,其价作用是巨大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2016年中考作文成都卷点评2016年考作文析题导写与点评(四川成都卷)【中考原题】进入中学,我们研究的第一篇课文是XXX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析题导写】这是一道独词形式的作文题,试题引言与成都市往年命题思路一致,从初中教材撷取话题,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迁移到生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的衔接起来。
这个题目入笔容易,但要写好却非易事,正应古人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如何写作这一试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突出时代特色。
散步途中,我们可饱览山川秀色,可领略世态风情,可感受民风民情,可思考人生得失……而这些内容,无不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将散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考一一绘出,不但能充分的揭示文章的主题,而且还能让文章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符合古人所言的“文章合为时而著”之要义,让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二、再现动人情景。
写作此文,最好是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情景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如散步途中,载歌载舞的广场舞、自娱自乐的露天卡拉OK、闻鸡起舞的剑术表演……这一幕幕情景,描绘得越细腻、越生动,散步的美韵便越发迷人。
如果在情景描绘时,再注意一下点面结合、详略结合,那么文章的感染力便会更加充分。
三、展示个性志趣。
写作此文,除了写生活中具体的散步外,还可以展开想象,描绘自己在心仪的精神境界中尽情漫步,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例如,我们可以写自己在音乐世界中漫步,去尽情领略一首首经典名曲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写自己美术天地中散步,去欣赏一幅幅传世名画的深厚韵味;更可以自己在文学作品里旅行,去认识一个个经典形象的个性品质……这样,我们的作文定能获得阅卷老师的亲睐。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
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
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
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
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
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人性察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
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
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
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
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
人格是判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
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是由这些潜在规定性构成的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而谋求存在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即人的本性。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題,9分)1.D(A项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张冠李戴,将“人性”改为“人格”。
B项原文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这里用“必须”绝对化。
C项原文为“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构成”)2.B(“两者间相互转换的关系”理解错误,文中并未表达“相互转换”的意思)3.D(从原文“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看出“让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3分)C(“狡诈”语义过重。
这个情节体现了爷爷为捕猎物心思缜密、善用计谋的特点)5.(6分)从成功放置捕兽夹的欣喜,到即将捕到猎物的期待,到发现猎物的喜忧参半,到看到老兔子停步的失望,到看到老兔子起舞的震惊,最后到心忧幼兔的自责。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6.(6分)参考示例:我读出了温暖。
小说一方面写了爷爷在生活艰难、食物匮乏的时期,想尽办法养育我爸的感人父爱;另一方面写了老兔子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幼兔的伟大母爱。
这里的人和动物皆有的亲情之爱,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我读出了残酷。
小说既写了爷爷和“我爸”生活艰难、食物匮乏,体现了生存环境的残酷;更写出了人为了生存捕杀动物,让幼兔失去妈妈而面临生存困境的残酷。
人和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的残酷。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如果从“我既读出了温暖也读出了残酷”两方面思考并结合文本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題,12分)7.B(从图表可看出“收到最少骚扰电话与最少垃圾短信的地区”不一致)8.D(A.说法绝对。
B.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有《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