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_摩擦力动手小实验1
- 格式:docx
- 大小:21.64 KB
- 文档页数:1
作文一<<有趣的摩擦力实验>>今天,我们在科学课上做了一个有趣的摩擦力实验。
老师先准备了一块木板、一个小车和一些砝码。
实验开始啦!老师把小车放在木板上,轻轻一推,小车很快就滑了出去。
接着,老师在小车上放了一个砝码,再推小车,发现小车没有刚才滑得那么远了。
老师又加了一个砝码,小车就更难滑动了。
原来,砝码越多,小车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小车就越难滑动。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摩擦力的神奇。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摩擦力,比如我们走路不会滑倒,就是因为鞋底和地面有摩擦力。
我喜欢这个有趣的实验!作文二<<神奇的摩擦力实验>>在学校的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神奇的摩擦力实验。
老师拿出一块毛巾和一个玻璃球。
她把玻璃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推,玻璃球跑得老远。
然后,老师把玻璃球放在毛巾上,再推,玻璃球只滚了一点点就停下了。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毛巾表面粗糙,和玻璃球之间的摩擦力大,所以玻璃球滚不远。
后来,老师又让我们用手在桌面上滑动,感觉很轻松。
但当我们把手放在粗糙的纸上滑动时,就会感到有点费力,这也是摩擦力在“捣乱”。
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摩擦力无处不在,它有时候帮助我们,有时候又给我们带来麻烦。
真是太神奇啦!作文三<<有趣的摩擦力实验>>今天在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摩擦力实验。
老师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个小木块,然后把木板一端垫高,让小木块从木板的高处往下滑。
一开始,小木块滑得很快,“嗖”的一下就滑到底了。
老师又在木板上铺上了一块毛巾,让小木块再滑一次。
这一次,小木块滑得慢多啦,好像在和毛巾“拔河”似的。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毛巾增加了木板和小木块之间的摩擦力。
我们还自己动手做了实验,有的同学在木板上撒了一些沙子,有的同学在木板上涂了润滑油,观察小木块的滑动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摩擦力的作用可真大呀!它既能让我们走路不滑倒,又能让东西稳稳地放在桌子上。
摩擦力实验1:筷子提米材料:一根竹筷子或者木棍〔外表较粗糙不光滑效果更好〕、一个玻璃杯、适量的大米。
过程:1、将米倒满玻璃杯。
2、用一只手将杯子里的米压一压。
3、从手指缝间插入一根竹筷子,再用手压紧米粒。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是否能被筷子提起来呢?实验结果:杯子和米被筷子一起提了起来。
原理:物体和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当物体受力要运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体的运动。
在实验中,由于杯子内米粒与筷子之间的挤压,使杯子、筷子和米粒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样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将筷子向上提起,米粒和杯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杯子一起提了起来。
摩擦力实验2:“难分难解〞的书材料:两本大小厚度相近的书本。
过程:1、把两本书翻开,并将两本书的内页如洗扑克牌般交错叠在一起,直到两本书翻页局部重叠在一起。
2、此时用手稍微把重叠局部压一下。
3、两个人各拿其中一本书的装订的一端,并往相反的方向拉,书能否被拉开呢?如果两边各加一个人,又能否起到应有的成效呢?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书无法被分开。
原理:当两本书叠加在一起时,书页之间会互相挤压,书页越多,相互挤压的力量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因此越厚的书本,就越难被拉扯开。
知识点拓展: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摩擦分类:〔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对在它外表上滚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静摩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它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无限地增大,当推力增大到超过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报告示例文章篇一:《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报告》嘿!同学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做的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你们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就好比我们走路的时候,脚和地面之间就有摩擦力在起作用。
要是没有摩擦力,那我们可就像在冰面上跳舞一样,根本站不稳啦!我准备了好多东西来做这个实验。
有一块长长的木板,一个小木块,还有一些钩码,还有一个弹簧测力计。
首先,我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让小木块放在木板上。
这时候,我就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拿着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着小木块,看看要多大的力才能让它动起来。
我发现,哎呀,用的力还不算大呢!然后我想,要是给小木块加点重量,会怎么样呢?我就在小木块上放了几个钩码。
再去拉它的时候,哇塞!感觉要费好大的劲啦!这难道不就像我们背着重重的书包走路,会觉得更累吗?接着,我又把木板斜着放。
再去拉小木块的时候,咦?这次好像又轻松了一些。
这是不是跟我们爬坡和走平路的感觉很像呢?我还找了我的好朋友小明和小红来一起帮忙。
我问他们:“你们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跟什么有关呀?”小明眨眨眼睛说:“会不会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呢?”小红也凑过来说:“对呀对呀,要是木板变得很粗糙,是不是摩擦力就会变大?”于是,我们找来了一块表面粗糙的木板,重新做实验。
果然,拉小木块需要更大的力啦!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真多呀!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做事情的难易程度。
那到底是什么结论呢?我觉得呀,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还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还有木板放置的角度,角度越大,摩擦力越小。
怎么样,同学们,这个实验有趣吧?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试试啦?示例文章篇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报告》嘿,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次超级有趣的科学实验,那就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神奇小毛巾(摩擦力小实验)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神奇小毛巾(摩擦力小实验)作文篇1今天完成了作业,和妈妈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点点妹妹做过的小实验(拉不开的书和吸水的蜡烛)我都试过了,真好玩!我也喜欢上了小实验,今天我做的小实验是——摩擦力,请你也和我一起试试吧!准备材料:长方形切菜板、几本厚书、平底玻璃瓶、肥皂、一杯水水。
1、用干燥平滑的切菜板和书搭成斜坡。
2、让瓶子坐滑滑梯吧,哎,速度真慢!3、把切菜板弄湿。
4、再让瓶子滑下去——这次快一点了。
5、拿肥皂在湿的'切菜板上涂抹几下。
6、哧溜!——瓶子很快就滑下去了。
嘿嘿,镜头里没有了瓶子,速度真快啊!小实验做完了,不要忘记帮妈妈把地上的水擦干净哟!在小实验中我知道了摩擦力,收获真大!神奇小毛巾(摩擦力小实验)作文篇2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如果把二本书一张对一张地展开像洗扑克一样的相互交叉在一起,那会怎么也拉不开。
为了证明电视上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便亲手试了一下。
我首先拿了二本薄厚差不多的'书,然后把书打开,将它们一张对一张地展开像洗扑克一样的相互交叉在一起。
我拿起二本书,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的拔,可是却怎么也把不开,这两本书像是两个好朋友一样,永远也分不开。
于是我思索起来:应该让谁来拔开这两本书呢?“啊,就让家里最最强壮的爸爸来将这本书拔开吧。
”于是我找了家里最最强壮的爸爸,让他将这本书拔开,虽然爸爸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是也拔不开,我又把全家的家人都叫上,开始了一个“拔书”比赛,可二本书像是被胶粘上一样,怎么也分不开,我们非常奇怪,难道这二本书被施了魔法吗?爷爷给我们揭晓了答案,原来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这二本书本来是很好弄开的,可它们互相交叉在一起,如果拔的话就会产生摩擦力,拔的劲越大,它的摩擦力就越大,难怪聚我们全家的力量也不能拉开这两本书。
通过这次试验,我懂得了:我们要多多看书。
神奇小毛巾(摩擦力小实验)作文篇3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叫书本“拔河”。
有关摩擦力的小实验和小制作
1.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摩擦力实验:
要求:用拉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
实验材料:拉力计、玻璃板、橡皮筋、绳子等。
实验步骤:
(1)将拉力计固定在玻璃板上,将拉力计的另一端用绳子固
定在桌子上;
(2)将一根橡皮筋绑在拉力计的绳子上,然后将橡皮筋拉向
玻璃板,使橡皮筋与玻璃板接触;
(3)调整橡皮筋的拉力,使拉力计指示的拉力值到达最大值;(4)记录拉力计指示的最大拉力值,即为摩擦力大小。
2.让学生制作一个摩擦力模型:
要求: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模拟摩擦力的模型。
材料:纸板、绳子、磁铁等。
制作步骤:
(1)将纸板剪成一个正方形,将绳子绑在纸板的一边,将绳
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2)将磁铁放在纸板上,然后将磁铁拉向纸板,使磁铁与纸板接触;
(3)调整磁铁的拉力,使绳子的长度变短;
(4)观察绳子的变化,当绳子的变化停止时,即为摩擦力的大小。
关于摩擦力的小实验关于摩擦力的小实验嘿,你们知道吗?就在上周的物理课上,我们进行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探索"摩擦力"这个概念。
你们一定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吧?那天,我们老师拿出了一块抛光的木板,以及几个不同材质的小方块。
"接下来,我们将用这个简单的装置,观察并体验一下摩擦力的存在。
"老师轻声说道。
我坐在前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材料,满怀期待。
首先,老师将一个光滑的塑料方块放在木板上,它轻轻松松就滑动了。
"看到了吗?没有太大的阻力,这就是较低的摩擦力。
"她继续拿起一个金属方块,放上去后用手推了一把,它很快就停了下来。
"而这是由于金属表面的凹凸造成了较大的摩擦阻力。
"我看着那枚方块卡在原地,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真有趣,不同材质之间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难怪爸爸说滑雪板要打蜡。
"那么,如果在两个表面之间加入一些润滑剂呢?"老师的提问让我眼前一亮,立刻拿起手边的笔记本,准备记下接下来的现象。
她在木板上抹了一层少许植物油,放上金属方块后轻轻一推,它竟然一路滑到了板子边缘!我捂着嘴惊呼出声,旁边几位同学也发出小小的惊叹。
真是神奇,原来摩擦力可以如此轻易地被调节!我把这个心得迅速记录下来,万一将来有用呢?课后,我陪着爸爸修理旧自行车,目睹了这个道理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
他给每个转动部件抹上了一层薄薄的润滑油,才得以安装到位。
"看吧,这就是摩擦力的作用。
"爸爸得意地向我眨眨眼。
原来,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掌握了这些原理,我们就能轻松驾驭身边的大小事物。
通过这次小实验,我更加领会到了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它既是阻碍,也是帮助,只要掌握了调节的诀窍,就能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学习物理知识做起。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心学习吧!。
滑动摩擦力趣味实验咱们今天来聊聊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滑动摩擦力趣味实验。
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科学魔术,而是咱们日常里能动手玩一玩,还能学点知识的小把戏。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块木头,轻轻一抹,嘿,它不动;用点劲儿,嗖的一下,滑出去了!这背后的奥秘,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滑动摩擦力。
咱们先说说这“滑动摩擦力”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讲,就是两个东西贴一块儿,你想让它们分开,得使点劲儿。
这股劲儿,就是滑动摩擦力。
它就像是两个老朋友,紧紧握手不放开,非得你用力才能把它们拉开。
不过,这力气大小,可跟它们接触的面儿、光滑度,还有压上去的重量都有关系。
好,咱们动手做个小实验。
找块木板,再找个小木块,让它们亲密接触一下。
然后,轻轻推小木块,嘿,纹丝不动,就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往前走。
这时候,你加点劲儿,小木块就开始慢慢挪步了,再一使劲儿,嗖的一下,滑出去老远。
这变化,就像是你从温柔地哄孩子,到严厉地催他快走的转变,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接下来,咱们再玩点花样。
给木板表面洒点水,或者涂点油,再试试推小木块。
哎呀,这回轻松多了,轻轻一推,小木块就滑出去了。
这就像是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冰,嗖嗖的,感觉特别顺畅。
原来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光滑度有很大关系。
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东西就越容易滑动。
再换个角度,咱们给小木块加点重量,比如放个小石头在上面。
然后再推它,嘿,这次可没那么容易推动了。
这就像是你背了个大包袱爬山,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原来,压在小木块上的重量越大,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要推动它就得使更大的劲儿。
通过这个小实验,咱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不少知识。
滑动摩擦力,这个听起来有点枯燥的物理学名词,其实就在咱们身边,无处不在。
咱们走路、开车、推东西,都离不开它。
而且啊,它的大小还可以根据咱们的需要来调整,比如给车轮涂上润滑油,就能减少摩擦力,让车子跑得更快更顺畅。
所以说啊,科学并不遥远,也并不神秘。
它就像咱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去探索、去动手实践,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和乐趣。
关于大米摩擦力的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本篇作文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本篇作文围绕“关于大米摩擦力的小实验作文三年级”为标题,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众所周知,摩擦力无处不在,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实验,探索了大米中的摩擦力。
我们将大米撒在一个光滑的盘子上,用手指轻轻地转动盘子。
我们发现大米并没有立即滑落,而是缓慢地移动,这说明大米与盘子之间存在摩擦力。
我们增加盘子的倾斜角度,大米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摩擦力大于重力。
我们继续加大倾斜角度,直到大米开始滑落,我们记录下此时盘子的倾斜角度。
我们改变了大米和盘子的材料,发现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也有所不同。
例如,大米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大米与金属盘之间的摩擦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大米的摩擦力。
视觉上,我们看到了大米在盘子上缓慢移动的轨迹;听觉上,我们听到了大米与盘子摩擦发出的细微声响;触觉上,我们体会到了手指转动盘子的阻力;味觉上,我们尝到了大米粒粒分明的口感;大脑则综合了这些感官信息,得出大米具有摩擦力的结论。
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我们能够行走、拿东西、刹车等等。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摩擦力的理解,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摩擦力实验报告篇一:摩擦力实验报告篇二:摩擦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同组人:科目: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地点:(4)在长木板上铺毛巾再次进行实验,测出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
(5)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6)整理实验器材。
一、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二、你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
理由:三、你的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2、实验步骤:(1)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
(2)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
(3)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
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弹簧测力计量程 ___________ ,分度植 _______。
篇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学校:丁营乡初级中学班级:九一班组长:刘佳乐组员:王龙龙、王茹楠、张帅阳实验名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 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实验原理: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数据: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2. 在木块上加5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3. 在木块上加20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棉布之间的摩擦力:1.1N5. 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测出此时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1.4N 实验结论: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物理学告诉我们: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作用方向外,还有大小。
那么: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二、猜想与假设: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猜想4.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
三、理论依据在物理课上,我们学过: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四、实验计划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五、实验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六、实验数据实验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实验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实验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实验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实验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实验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七、实验分析从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所测结果看,作用在木板上面的法码越重,摩擦力就越大。
瓶子吸管摩擦力的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一根粗吸管,一根细吸管、餐巾纸,瓶子。
1、把餐巾纸撕成小碎片。
2、用餐巾纸重复摩擦细吸管的两端
4、将吸管靠近纸片,纸片被吸起来了!
5、用餐巾纸分别摩擦细吸管的两端,让其两端都带上静电。
再用纸巾摩擦粗的吸管、让它也带上静电用粗吸管靠近细吸管的一端,但是不要让它们接触,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可以看到,明明吸管没有碰到白色吸管,但是白色吸管却被推动着转动了起来~
00:10
实验原理:通过与纸巾摩擦,两根吸管都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白吸管就在粗吸管的推动下虽然没有直接接触的旋转了起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实验静磨擦力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实验一:拉一拉首先,我们需要一块木板,一个砝码和一根细绳。
把砝码绑在绳子上,另一头系在木板上。
慢慢拉绳子,看看需要拉多大力气,砝码才会动起来呢?有个小秘密哦,刚开始拉的时候,砝码是不会动的。
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叫做静摩擦力的力量,它让砝码紧紧贴在木板上,不让它滑动。
只有当你用力拉到一定程度时,你的拉力大于静摩擦力,砝码才会开始滑动。
实验二:推一推这次我们换个方式,用手去推砝码。
你会发现,和拉的时候一样,需要一定的力量,砝码才肯动弹。
原因还是静摩擦力在作怪!实验三:换个底板现在,我们把木板换成玻璃板或者大理石板,重复上面的动作。
你会发现,推拉起来好像轻松了一些。
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物体表面,静摩擦力的大小也不一样。
光滑的表面,静摩擦力就较小。
总之,静摩擦力是个顽固的家伙,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身影。
比如开门、拖动沙发,甚至连走路,都需要克服这种力。
幸亏有它在,不然所有东西都会乱滑乱动,那可就乱套了!小朋友们,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你们对静磨擦力有什么新的认识呢?下次做作业的时候,可要仔细思考哦!篇2【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实验:静磨擦力】大家好,我是小明。
上周老师布置了一个很有趣的作文题目,就是要写一篇关于"静磨擦力"的实验报告。
我觉得特别新鲜有趣,因为平时写作文都是一些日常生活或课外阅读的题材,很少写这种科学实验的东西。
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尝试一下,因为我超级喜欢上科学课,做实验真的超级有意思!老师先给我们上了一节非常生动有趣的课,讲解了什么是静磨擦力。
原来,当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地面会对物体产生一种阻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还没开始运动时,地面对它的阻力。
动摩擦力则是物体开始运动之后,地面对它的阻力。
静摩擦力通常比动摩擦力大。
老师还教会我们一个非常神奇有趣的小实验,就是用用力推物体的方法来感受静摩擦力。
关于摩擦力的实验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物理实验——关于摩擦力的实验。
别嘟囔说物理很难啦,这次咱们要把实验室变成游乐场,把摩擦力玩出花来!2. 实验一:滑滑梯大挑战!咱们先找一块光滑的木板,再找几种不同的布料。
把木板斜着放,像个滑滑梯。
然后让小玩具人穿上不同的"衣服"就是把它们裹在不同的布料里,看谁滑得最快。
我打赌,穿丝绸衣服的小人儿肯定溜得飞快,穿毛线衣的怕是要在半路打盹儿了。
3. 实验二:拔河比赛!找两个同学,脚底下垫不同的东西。
一个站在地毯上,一个站在光滑的地板上。
看看谁更容易被拉动。
哈哈,站在地毯上的同学肯定稳如泰山,站在地板上的怕是要滑倒喽。
4. 实验三:橡皮擦赛车!把几个橡皮擦放在不同的表面上,比如课本封面、桌面、砂纸上。
然后用尺子轻轻推它们,看看哪个滑得最远。
我敢说,在砂纸上的橡皮擦怕是连起步都费劲。
5. 实验四:气球火箭!把一个气球吹起来,但不要系住口。
用胶带把吸管贴在气球上,然后把吸管穿在一根绳子上。
放开气球,看它如何沿着绳子飞行。
这时候,摩擦力就像是气球的刹车,不然它可能一飞冲天,直接飞到外太空去了!6. 实验五:纸杯电话!用两个纸杯和一根长绳子做个简易电话。
绳子松松垮垮的时候,声音传不好。
但是把绳子拉紧,摩擦力就帮忙把声波传得更远啦。
这下你就知道为啥小时候玩这个总要把绳子拉得紧紧的啦!7. 哇,做完这些实验,是不是感觉摩擦力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就像是生活中的调皮鬼,有时候帮我们,有时候又跟我们作对。
没有摩擦力,我们走路可能就像在溜冰,想停都停不下来。
8. 不过,摩擦力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我们还得想办法减小它呢。
比如说,要是自行车链条上的摩擦力太大,那骑起来可就累死人了。
所以我们要给链条上油,让它转起来更顺畅。
9. 还有啊,你们有没有想过,为啥运动员比赛的时候都穿那么紧身的衣服?那可不是为了显摆身材哦!那是为了减小空气摩擦力,跑得更快。
作文摩擦力小实验篇一摩擦力小实验今天上物理课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超有趣的摩擦力小实验,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老师先拿出了一个木板和一个木块,然后就问我们:“你们觉得我把木块放在木板上,轻轻一推,木块会怎么样呢?”我们都齐声回答:“会滑下去呀!”老师笑了笑说:“那可不一定哦!”接着,老师在木板上铺上了一块毛巾,再把木块放上去,这次老师轻轻一推,木块居然没怎么动!“哇塞!”我们都惊呼起来。
老师解释说这就是摩擦力在搞鬼,毛巾增大了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木块就不容易滑动了。
我突然就想到了,哎呀,这摩擦力不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小阻碍嘛!有时候我们想往前冲,可就是有各种摩擦力拉住我们。
就像我有时候想早起跑步,可那温暖的被窝就像有巨大的摩擦力一样,死死拉住我不让我起来。
哈哈,这是不是很形象呢?然后老师又让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我和同桌一组,我们把木块换成了一个小车,在不同的路面上推,看看摩擦力有啥不一样。
嘿,你还别说,真的差别很大呢!在光滑的桌面上,小车“嗖”的一下就跑出去了,在粗糙的纸上就跑得慢多了。
我觉得这实验太好玩了,我都有点着迷了。
做完实验后,我就在想,这摩擦力也许并不总是坏的呀。
比如我们走路,不就是靠摩擦力才不会滑倒吗?也许生活中的那些阻碍也不一定都是坏事,说不定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呢!我觉得这个实验真的让我学到了好多,我可能以后看到啥都会想想和摩擦力有没有关系呢!嘿嘿,这可真有趣呀!篇二摩擦力小实验今天突发奇想,打算自己在家里做那个摩擦力小实验。
我找了一块木板,又翻出了一个小玩具车,准备大干一场。
我把木板放平,然后把小车放在上面,轻轻一推,小车滑出去好远。
“嘿嘿,这就是没有摩擦力阻碍的感觉啊。
”我自言自语道。
接着,我从抽屉里找出一块手帕,铺在了木板上,再把小车放上去。
这次我用力推了一下,小车才慢悠悠地动了一点。
“哇,这摩擦力真的好厉害啊!”我惊叹道。
我突然想到,这摩擦力就像我们成长路上的困难一样,有时候我们觉得前进好难,也许就是有太多的“摩擦力”在阻挡我们。
十个简单的摩擦力小实验篇一十个简单的摩擦力小实验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十个简单的摩擦力小实验,保证超有趣。
先来说说第一个实验——“筷子提米”。
你得准备一个装满米的杯子和一根筷子。
把筷子直直地插进米里,然后用力按压,再试着把筷子提起来。
你猜怎么着?嘿,米就跟着筷子起来了!这是为啥呢?其实啊,当你把筷子插进米里用力按压的时候,米和筷子之间的摩擦力就增大了。
米被挤压得紧紧的,就像一群紧紧抱住大树(筷子)的小蚂蚁,摩擦力大到足以克服米的重力,所以就能提起来啦。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心里还直犯嘀咕,想着这能行吗?结果成功的时候,那叫一个兴奋,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再讲讲“推箱子”实验。
找个小箱子,放在地上。
你先轻轻推一下,箱子很容易就动了。
然后呢,在箱子里放几本厚书,再推。
哎呀,是不是感觉费力多了?这就是因为增加了重量,箱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变大了。
就好比你本来轻松能推动一个小瘦子,结果给瘦子吃成了大胖子,你再推就费劲了。
这说明摩擦力和物体的重量是有关系的哦。
还有“滑滑梯”实验。
咱小时候都玩过滑滑梯吧?你有没有发现,穿着不同的衣服滑下去的速度不一样呢?比如穿着光滑的丝绸衣服可能就比穿着粗糙的牛仔衣服滑得快。
这就是因为不同材质的衣服和滑梯表面的摩擦力不同。
丝绸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滑头,和滑梯之间的摩擦力小,所以溜得快;牛仔呢,就比较“老实”,摩擦力大,就滑得慢。
这是不是很神奇?你说要是把滑梯表面弄得像镜子一样光滑,是不是能滑得超快,都能起飞了呢?哈哈,当然这是夸张啦。
“拉毛巾”实验也很有意思。
拿两条毛巾,把它们叠放在一起,然后试着把上面的毛巾拉出来。
是不是有点难?这是因为毛巾的表面很粗糙,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很大。
就好像两个长满刺的刺猬抱在一起,你想把它们分开可不容易。
如果把毛巾弄湿一点呢?你会发现更难拉了,这是因为水增加了毛巾之间的粘性,进一步增大了摩擦力。
我曾经和小伙伴比赛拉毛巾,结果谁都拉不动,那场面可搞笑了,两个人都憋得满脸通红。
摩擦力的趣味实验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例如我们走路、开车、使用电器等,都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前进,因此了解摩擦力对于我们掌握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摩擦力的趣味实验进行介绍,为大家带来一些新奇的体验和知识。
实验一:玩具车的摩擦力材料:一个小的玩具车,一张光滑的纸张。
步骤:1.在地面上放置一张光滑的纸张。
2.让玩具车停在纸张上,并向前推动它。
3.观察玩具车移动的状态和速度。
分析:当我们向前推动玩具车时,它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并将车移动。
此时,地面的摩擦力被称为动摩擦力,它是阻止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我们可以发现,当纸张的光滑度越高时,玩具车需要的力量越小,因此移动的速度就会更快。
实验二:磨光鞋底的实验材料:一双旧鞋子,一块玻璃板。
步骤:1.找到一双旧的鞋子,并在鞋底上涂上一层蜡油。
2.将玻璃板放在鞋底上,并不断地移动鞋子,直到鞋底的蜡油全部磨光。
3.再次尝试推动玩具车,观察玩具车的移动状态。
分析:通过实验一我们了解到,地面的光滑度对摩擦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鞋底上的蜡油来增加地面的光滑度,从而减小地面对玩具车的摩擦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玩具车在光滑的鞋底上移动得更加轻松,速度也更快。
实验三:滑轮上的摩擦力材料:一张光滑的木板,两个滑轮,一根绳子。
步骤:1.将滑轮固定在木板的两端,并在滑轮上绕上一根绳子。
2.固定木板,让绳子在滑轮上形成一个弓形。
3.将滑轮上的绳子拉紧,让它开始转动。
4.观察绳子的转动过程和力的大小。
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滑轮的优势。
当我们拉紧绳子,滑轮会把力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往上拉的力,一个是往下推的力。
然而,麻烦的是,当我们施加力的方向改变时,滑轮的摩擦力也会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以便观察力的变化。
实验四:滴答摩擦力材料:一个像钟表的钟面,一根线,一块重物。
步骤:1.将线绕在钟面的轴上,让它沿轴线略微下垂。
高中物理摩擦力动手小实验
筷子提米(视频: /play_39087K.html?ptag=vsogou)
实验工具:适量的米、一根竹筷子、一个杯子
实验步骤:
1、将米倒满杯。
2、用一只手将杯子里的米压一压。
3、从手指缝间插入一根竹筷子,再用手压紧米粒。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
实验结果:杯子和米被筷子一起提了起来。
原理揭秘:物体和物体之间有静摩擦力,当物体受力要运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体的运动。
在实验中,由于杯子内米粒与筷子之间的挤压,使杯子、筷子和米粒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样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将筷子向上提起,米粒和杯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杯子一起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