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声律启蒙国学试卷分析李海思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卷面分析和反思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卷面分析和反思本次期末语文试卷,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也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的统一考试。
纵观还是可以,但从每一个学生的答卷来看,还是不够理想。
本次试卷题型丰富,灵活多样,贴合新课改的精神;题量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适中;从难易程度来看,绝大部分内容紧贴课本,均平日训练过的类型,难度适宜,既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现从三个方面将本班的测试情况加以分析:一、总体情况分析本班平均75.29分,与全区其他学校相比差别不大,但与第一名相比,还差一大截子。
从成绩和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但课内阅读理解方面问题突出。
二、存在问题(一)基础知识方面:1、个别学生选不准认识的字的字音。
丢分的字主要集中在铁锹、祈盼、频繁等字上,这说明上了中年级,老师也不能忽视易错字的读音,一定要加强认读。
2、会写的字部分学生易混淆。
如骚扰的“扰”和“拢”不分,瞬间的“瞬”写成日字旁。
覆盖的“覆”里面多一横,以后要指导学生在字的准确性下功夫,加强以差生的辅导。
3、积累的四字词语部分学生不会写字,挑不出错别字。
错的最多的是“似信非信”的“似”字,主要是因为老师在积累时把这个词语漏掉了,没有写过,所以这个词错得比较多。
其他的词错得非常少。
4、形近字共扣分13分。
个别学生“译”字组词出现了错误,可能是以前学过忘记了。
5、补充四字词语,并选择其中的2—3个词语,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问题主要出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词语大多数学生都用上了,扣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写得太短,只写了一句话,根据评分标准都扣了1—2分,不知是否严格。
6、按要求完成句子共扣81分。
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要么只仿写比喻,要么只仿写排比。
以后在课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表达方法的指导,不能忽视。
还有一个原因是扩写句子,学生的“的”、“地”不分,“飞起来”前面很多同学没用“地”,主要是老师强调不够,没有加强训练。
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四年级语文试卷共分为两部分,分别为选择题和简答题,共计100分。
试卷内容主要涵盖了词语理解、古诗文理解和写作等方面,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答题。
二、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共计50分,包括词语解释、古诗文理解和语法知识等内容。
本部分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考察重点为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言文的解读。
1. 词语解释本部分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涵盖词语的意义、搭配、辨析等方面,要求学生能准确把握词语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清楚。
2. 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能理解古文中的含义、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言规范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包括词类、句子成分、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语法知识,避免常见错误。
三、简答题部分简答题部分共计50分,主要涵盖了作文、古诗文赏析和词语填空等内容。
本部分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并用文字清晰表达。
1. 作文作文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展开想象,合理安排语言,写出完整的文章内容。
要求文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符合逻辑思维规律。
2. 古诗文赏析古诗文赏析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所给古诗文进行赏析,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意境,分析诗文的主题及修辞手法,注重对诗歌内涵的把握。
3. 词语填空词语填空题考察学生对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句子语境,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使句子通顺、完整。
四、试卷总结本次四年级语文试卷在内容设置上兼顾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试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词语理解和古诗文解读方面还需加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希望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努力提高语文成绩。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指的是什么?A.三个人B.三个人中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C.三个人一起行走D.三个人一起学习3.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思想?A.孔子B.老子C.墨子D.荀子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悲观主义B.乐观主义C.中庸之道D.极端主义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部经典中的教诲?A.《论语》B.《道德经》C.《庄子》D.《易经》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知识的重要性B.诚实的重要性C.学习的态度D.知识的局限性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尚书》B.《诗经》C.《左传》D.《孟子》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反映了什么思想?A.自我中心主义B.他人中心主义C.自我反省D.他人评价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0. “礼之用,和为贵”体现了以下哪种思想?A.和谐社会B.个人主义C.社会竞争D.权力斗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12. “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13. “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14. “________”,不亦远乎?(《论语》)15. “________”,不亦说乎?(《论语》)16. “________”,可以为政矣。
(《论语》)17. “________”,可以为文矣。
(《论语》)18. “________”,可以为礼矣。
(《论语》)19. “________”,可以为乐矣。
(《论语》)20. “________”,可以为武矣。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 日B. 月C. 手D. 上2.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满招损,谦受益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 下列哪个词语的注音是正确的?()A. 水稻(shuǐ dào)B. 水稻(shuǐ dǎo)C. 水稻(shuǐ tào)D. 水稻(s huǐ tǎo)5.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他像一只小猫。
B. 他是一只小猫。
C. 他像小猫一样可爱。
D. 他像小猫一样。
二、判断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 “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3.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是我国最美的。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5. “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比喻时间非常宝贵。
()三、填空题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
4.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5.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五、应用题1. 请用“一……就……”造句。
2.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3. 请用“如果……就……”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5.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六、分析题1. 请分析《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的意义。
《声律启蒙》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犬对,对瑟,剑对,对赏,繁对2.天文对,对月色,金龙对对东郊雷声对,麦穗对,对千年3. ,贯双雕。
琴再抚,。
,廿四桥。
4. 露桃匀嫩脸,。
一椽书舍小,。
一堤杨柳绿,,香霭霭,影煌煌。
5.何处春朝风景好,。
寒食芳辰花烂漫,。
6. ,刘伶爱酒每餔糟。
,尘生边将旧征袍。
7.波浪千层,;,惊看雕鹗横秋。
8.文达淹通,。
永和博雅,。
9. ,处处舟中争系粽;牛郎渡渚,。
10.两曜迭明,日东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
二、选择题。
1.“郏鄏鼎,武城弦”“击石磬,观韦编”两处典故都和()有关。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孙子2.“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中的“醉翁”指的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欧阳询 D.阮籍3.“寒食芳辰花烂漫”中“寒食”是节令名,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节日,因()死于山火,故这天不能生火。
A.介子推 B.介子堆 C.介子 D.屈原4.对仗工整是对对子的一个基本要求。
“谣”指歌谣、民谣,古代是一种文体,所以它可以和另一种文体“( )”构成对仗。
A.比 B.兴 C.赋 D.雅5.“羞攘臂,懒折腰”中“懒折腰”指的是( )做彭泽县县令,上级派官员来视察,手下告诉他,应穿好官服前去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下腰去面对这乡里小人。
”说完便辞官而去。
A.谢安 B.谢灵运 C.成吉思汗 D.陶渊明6.“班对马,董对晁”中“班”指( )大史学家( )。
A东汉班超 B.西汉班超 C.东汉班固 D.西汉司马迁7.“廿四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廿”是数字,是()A.二十 B.三十 C.四十 D.五十8.“总角对垂髫”中“总角”代指( )之时。
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束为两股,形状似角,分置两旁,故称总角。
A.年轻 B.年幼 C.年老 D.中年9.“何妥难,子云嘲”中的“难”意思是()A.困难 B.灾难 C.指责 D.难度10.和女子的身材无关的句子是( )A.舞女腰肢杨柳软 B.风柳舞纤腰 C.露桃匀嫩脸 D.行动似弱柳扶风11.“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出自()A《孟子》 B.《论语》 C.庄子的《庄子•山木》 D.老子的《道德经》12.“柴门夜永有僧敲”说的是唐代诗人()骑着毛驴在路上行走,作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诗,后又想将“推”字改为“敲”字,拿不定主意,便一边做推与敲的手势一边思考,没注意撞到了当时担任京兆尹的韩愈的车前,韩愈问清是怎么回事后,便停下车,考虑了很久,说:“还是‘敲’字好。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卷面剖析和反省本次试卷题型丰富,灵巧多样,贴合新课改的精神;题量关于大多半孩子来说适中;从难易程度来看,绝大多半内容紧贴课本,均平常训练过的种类,难度适合,既着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同时又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现从三个方面将本班的测试状况加以剖析:一、整体状况剖析本班均匀分,从成绩和学生答题状况能够看出,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但课内阅读理解方面问题突出。
二、存在问题(一)基础知识方面:1、看拼音,写词语这部分学生写的生字丢笔落化,说明在记的时候不仔细。
2、填空题这部分,碰到拓展的就不会写,如写出潜的同音字错的比许多。
3、一字多音这一块学生答的也不怎么好,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增强。
4、按要求达成句子共扣 10 分。
主要原由是部分学生在比喻和拟人时形容的不适合,此后在课文教课中必定要增强表达方法的指导,不可以忽略。
还有一个原由是反问句子,部分学生不会用,主假如老师重申不够,平常碰到讲过,没有增强训练。
5、古诗方面掌握的比较好,只有特别的学生做不上。
(二)阅读方面在阅读这一块中出现的词语学生不理解语意,因此在用这些词语说话时就答不上来。
在选择题上,学生在读文时理解的不够透辟也有许多丢分的现象,因此老师也要增强让阅读方面的训练。
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文章要多读几遍,要联系问题再读文章,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要增强训练,希望能明确一下归纳主要内容的标准,老师不知道归纳到何种程度。
(三)写作方面本次习作是写一篇童话,这关于学生很感兴趣,多半学生态度仔细,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写。
可是因为部分同学在选材上出现了问题,因此失分沉重。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详略办理得不够适当,还有的同学标点和自然段太乱。
比较好的同学,主假如文章内容合理,启迪清晰,语言流利。
三、此后努力的方向1、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稳固,特别是学生爱错易混的字词,必定要常常给学生点拨,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且要做到平常里边上新课边实时复习旧知识,让基础知识紧紧地正确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终生不忘。
小学四年级期中试卷分析及考后反思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为了日后从从知识、能力、技巧、心态等各个层面关心学生查漏补缺,制定适合学生个性的学习打算。
查字典语文网为大伙儿预备了小学四年级期中试卷分析,供大伙儿参考。
2021年小学四年级期中试卷分析及考后反思一、命题目的、范畴及特点通过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表达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把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试卷还力求表达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表达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存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制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形本次语文考试本班共47名学生,全班平均分87。
本次期末测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把握较牢,基础较好,专门是生字词扣分较少,看来期末这段时刻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
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差不多把握。
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的把握,学生都差不多把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差不多上专门少丢分。
三、试卷分析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进展。
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进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
纵观这次质量检测,能够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存不够。
重视积存,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
学生平常缺乏大量的阅读、积存、观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本次检测中“填填成语,我内行”的“(??)七(??)八”专门多学生填不出来。
平常积存了许多的成语,然而到了关键时刻,却想不出来,源于练习太少,学生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起来。
关于“背背写写,我喜爱”这一部分,学生失分较少,要紧错在“荆州”的“荆”字,学生把握得不牢固。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及反思3 四年级下册语期末试卷分析及反思2017年7月3日,我们四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四年级下册的期终考试,为了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成绩,学生单人单桌。
这次考试试题,主要是从基础知识、阅读、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整套试题紧扣教材,难度适中。
一、基本情况这次检测试题,学生做题认真、细致,基本上反映出了四年级语现阶段所学内容。
从检测成绩中反映出我班的语知识水平。
我班学生1人,1人参加考试,没有一人请假,绝大多数成绩在90分以上。
平均分9797及格率100 %,优秀率9417 %。
二、试卷评价本次语试卷满分为10分(包含分的书写)。
学生对加分非常重视,所以本次试卷书写都相当的认真,多数同学得到加分。
三、分析试卷本次期中考试的试题共有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作。
从整个卷面看,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不扎实,不少学生丢分,习作部分、阅读部分也有个别学生失分较多。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这些词语都见过,全班1人全部做对。
2看拼音,写汉字。
这道题考的是基础知识,都是在词语盘点里听写过的词语,但是有些学生自觉性不强,导致丢分较多,拿满分的有29人,“震撼”写成“震憾”,“苍蝇”写成“苍鹰” ,等。
还有不少的字,多笔少划,令人生气。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拿满分的有41人,个别同学“拳打脚踢”写成“拳打脚跺”“坚忍不拔”的“拔”写错。
成语大都于本册本,按理说难度不是很大,极个别本中没出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
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平时掌握的不够牢固,复习时间少。
4诗词名言填空。
拿满分的同学很多,共有48人拿到满分。
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很多学生没做全对,全对的只有20人,因为平时复习的遍数少。
第二部分是阅读阅读一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这次也不例外,学生丢分较多的是阅读部分,阅读又分内阅读和外阅读两大部分,总分为30分。
内阅读选自《生命生命》选段,占分12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内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声律启蒙》(一)教学设计1.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让学生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意境美。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诵读积累,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教学难点: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让学生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出示课件:音乐响起,播放《出水莲》音乐)出示古代学堂的背景,创设国学氛围,引领学生走进古代学堂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经典回顾(一)出示学生学过的对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二)学生读对子,感受对子的韵律美,重温《笠翁对韵》相关资料。
三、知识链接:介绍《声律启蒙》书籍(一)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本古代学堂的先生专门训练学童对对子的书。
(二)简介声律启蒙:这本书是清朝的车万育编写的,声——声韵,律——音律节奏。
这本书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
《声律启蒙》把常见的韵字组成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符合格律的对子,同时又巧妙地融合了大量历史故事与成语典故。
这样在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句型上整齐对仗,启人思路;内容上鸟兽草木鱼虫无所不包,把人们带入一个极为丰富多彩的天地。
这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你们想听吗?四、赏析《声律启蒙》(一)发现韵律美1.(课件出示配乐朗读视频)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小朋友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
2.找特点(1)韵律之美师:好听吗?谁能用一个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预设生:美、雅、奇、妙师:大家觉得哪个字更贴切?生答:美师:板书: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律启蒙,开启声律启蒙的寻美之旅吧。
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A.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B.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C.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D.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2. 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下列哪个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A.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B. 定期进行阅读测试C. 强制性阅读指定书目D. 减少课堂阅读时间3.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四年级语文课堂?()A. 灌输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重复式教学D. 放任式教学4. 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下列哪个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A. 进行写作比赛B. 进行写作训练C. 进行阅读训练D. 进行口语训练5. 下列哪个选项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课堂为中心二、判断题1. 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定期进行阅读测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启发式教学方法适用于四年级语文课堂。
()4. 进行写作比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以学生为中心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填空题1. 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能力。
2. 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______。
3.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______为主的教学方法。
4. 进行写作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______。
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强调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______和______展开。
四、简答题1. 简述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2. 简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3. 简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4. 简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5. 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五、应用题1. 设计一个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
年秋季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教学反思
____年秋季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注重基础,与课文内容紧紧相扣,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们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我班共23人,其中优秀人数4人,不及格者1人。
我认为,优秀人数太少,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大多数学生做题不认真,不知道检查试卷,从而可惜地丢掉分数。
因此,今后必须严格要求他们。
试卷共分为九大题。
第一到第七大题是基础知识考察。
第一题是生字词,这些生字词都是平时反复听写的内容,但是只有个别学生全对,都是因为粗心大意,将生字拼错。
第二题是同音字考察,本题出错率比较大,学生们识字辨字能力低下,应多要求课外阅读,并进行专题训练强化。
第三题较简单,基本都能全对,只有个别粗心大意者写错。
第四题是字的多种解释,只要认真读题,基本都能全对。
第五题,按要求写成语,本题出错率很高,很多同学只能得到三分之一的分数。
说明同学们的课后积累能力很差,继续加强。
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本题较简单,基本全对,但错别字情况也不少。
第七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察,并且有灵活性题目,其中最后一题考试前刚讲过,可是错的人依旧不少。
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强调得不够多。
第八题是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除了课外阅读中的近义词、反义词较难外,其他都是基础题目,只要认真答题即可得分。
第九题是作文,要求写自己要感谢的人,同学们写得情真意切,所以我给的分数普遍偏高,需要强调的是字体。
我对这次的成绩不算满意,今后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把同学
们的成绩提高上去。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四年级语下册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本次试卷试题类型及所占分值:一、基础知识:45分二、知识回顾 10分三、阅读:20分三、作:25分试卷分析:一、本套试题考题覆盖面广,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内外的积累。
题型合理,题量适合。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从卷面看,部分学生看拼音写汉字一题失分较多,有的同学拼不,有的同学是字写不,正确率在50%左右。
第二题给加点的字注音,存在的问题特别多,基础差的同学错误较多,主要是拼音不会,全还给一年级老师了。
第三题同音字组词中,所要求写的词语本学期教材中都有出现,有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识记不清楚,选不对个别易混的字。
第四题补充成语,部分学生还是字不会。
第五题照样子写一写,实际考察的是词语搭配,除个别学生外,答题较好。
第六题补充词语。
个别学生词语积累不够,答题不够仔细,写误、漏写较多。
第七题按要求写句子,虽然平时句式练习相对较多,尤其是写拟人句和修改病句,但个别学生拟人比喻分辨不清,写成比喻句,造句能力也较差,答题不理想,甚至无从下手。
因此,平时要重视积累,尤其加强对词语、句子的积累。
学会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的金钥匙,语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2、知识回顾。
多数学生对课内容熟悉,理解深入,记忆深刻,答题正确率高。
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课不熟悉,理解不深刻,马马虎虎,一知半解。
主要丢份的原因还是字不会写。
3.阅读与理解。
从卷面看,课内阅读学生对课还是比较熟悉的,把握了主题,但课内容填空也是一知半解,关键句子记得不牢,此题失分较多。
在课外阅读题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原,就自以为是地答题,答案五花八门。
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4.批阅学生的作,我发现好多学生写我的发现不知到该写什么?他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好多学生写蚂蚁,他们真的没什么可写。
2019-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语文试卷分析2019-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是由黄山市教科所命题,由县教研室统一安排考试,各中心学校负责实施的。
经过县统一阅卷和成绩统计,结果已经揭晓。
为了及时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就语文试卷卷面上所呈现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试卷特点本次监测试卷的命题注意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从语文基础知识(拼音、字、词、句)、课内积累、知识运用、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等几个板块进行考查。
力求多层面、多角度检测当前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
二、答题情况分析(一)总体情况本次检测参考人数为3556人,优秀人数(80分以上,含80分)为847人,优秀率为24%,及格人数(60分以上,含60分)为2757人,及格率为78%,平均分为67.7分,全县44个参考学校,最高平均分为77.9分,最低平均分为56.1分,其成绩差距尤为明显。
(二)抽样情况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从全县44个学校按不同的地域抽取了其中的四所,共297份样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1)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分数段统计表(见下页)(2)样本学校各题平均得分率统计表(见下页)(3)样本学校各题高分率统计表(见下页)(4)样本学校各题低分率统计表从表(见下页)(1)可以看出我县四年级学生语文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但低分(40分以下)人数偏多,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从表(2)可以看出,在整张试卷的十个大题中,第四大题得分率最高(90%),这一题要求写的成语都是课本上语文学习园地中的词语,学生平时练习的多,差错率小。
第七、八两题的得分率都是46%,是最低的。
精品文档三、晓联识故。
给下面的试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60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时间:分钟总分:100分2012——2013四、读联对句,根据课文的内容把下面的诗文用线连起来。
( 4分)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历史、同学们,声律启蒙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卷首语: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
大家在诵读中会自然而然受到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且韵律优美,琅琅上口,这次考试,是对同学们的阶段小考验,相信你们一定行!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梁父咏,楚狂歌,放鹤对观鹅。
仙宫对梵宇,小阁对长廊。
何妥难,子云嘲,楚甸对商郊。
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风月窟,水云乡,蟋蟀对螳螂。
20(分):一、读经补句,现在考考你。
五、品联悟境。
(3分),吝对骄,水远对。
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
1、恭对。
、风对雅,象对爻,巨蟒对长蛟。
天文对地理,蟋蟀对螵蛸2 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
,动江上之琵琶。
3、飒飒,度城头之筚篥;迟迟这幅对联中,展现了生动的生活瞬间,请你展开想像,联系地点、人物等要素来写一;客斟菊酒,兴常记于。
、人浴兰汤,事不忘于4写对联中描写的场景:。
,宿醉对余酲。
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5、蜂腰对对刀,地迥对。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6、琴对瑟,7、岂知欹醉帽,不觉烂樵柯2(分),谁家秋夜月华圆。
8、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9分)。
、明蟾常彻夜,(2(、10。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
2分)六、学联拟对。
(7分)(6分)二、看联写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1、拟写对词(1分)、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1桃红对2、根据提供的诗文进行组合,拟写下联。
(2分)⑴、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
、客路青山外2行舟绿水前。
,上联:佳人舞秋千下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重阳、端午4 ⑵、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声律启蒙》教学反思时间如流水一样,匆匆流过。
《声律启蒙》的教学将接近尾声。
本学期本人任国学专职教师兼任国学教研组长,任教3-6年级的《声律启蒙》。
﹙本校只有一位教《三字经》的和我教《声律启蒙》的两位国学教师。
我教3-6年级,每个年级各两个班,共8个班级﹚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五味俱全。
过程是艰难的,憧憬是美丽的,结果是美好的。
通过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交流,国学的培训和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
本学期我校《声律启蒙》的教学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众所周知,声律是我国诗词理论上的一个瑰宝,对联是诗词歌赋上的明珠,《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节奏明快,整齐规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12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
反思我的教学生活,就得失谈几点体会。
一、提倡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
在本学期的《声律启蒙》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这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
二、在每篇课文的后面都会附上一个成语故事,在文中也会出现这个成语故事。
我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每次都是从故事入手,激趣导入。
这样很快就把他们的吸引力抓过来,并且也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课文。
三、《声律启蒙》中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具有韵律美,在教学时我会让学生根据意境采用各种手势,动作在表演中诵读,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按照一定的拍子打节拍。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本次考试共有27人参加,其中25人及格,2人不及格。
最高分为94.5分,最低分为13分。
本次试卷分为基础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三个大板块,涉及识和能力有:看拼音在田字格里规范地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辨字组词、补充词语、完成句子训练、按课文内容回顾填空、阅读乐园作等。
试题难度适宜,都是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
本次月考的试卷共有九个大题。
第一大题是小小书法家,大部分学生会写,但有一些学生不会拼读拼音,造成八分的题只能得五、六分,通过这个题可以看出课本上的内容掌握不好。
第二大题是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多数学生做的比较好,只有几个别学生出错,如“召开”中“召”应为四声。
第三大题辨字组词,“暇”、“泊”组词错误较多。
第四大题是补充词语,几个别学生神秘莫测“测”出错。
第五大题关联词语填空,这个题做得很不错。
第六大题是按要求写句子,这个题问题最多,多数学生对缩句很陌生,集中出现错误。
第七大题是课文内容回顾,11分,这个题大多数学生能得10分,有些同学读题不认真,失分多。
第八个题是阅读乐园,其中课内阅读11分,集中错到2分。
课外阅读,共17分,两极分化,好学生错1、2分,有几个学生只得7、8分,甚至有的同学乱做,这个题不是太难,但很多学生通过做题我发现没好好的阅读,养成了不读书就做题的坏惯,题没有审清楚就胡写。
最后一题是作文,25分,最高分为23分,最低分为8分。
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学生词汇不丰富,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文章结构不合理,文章内容不够充实。
②表现出学生平时积累语言的惯没养成好,阅读量偏少等问题。
③不理解题意,乱写。
为了改进学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研读大纲,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平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
2、加强学生研究惯的养成。
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