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营养器官
- 格式:ppt
- 大小:25.03 MB
- 文档页数:146
实验三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了解种子植物的根尖分区。
2、掌握枝、芽和茎的外部形态和类型。
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内部构造。
3、掌握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叶脉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复叶的类型、叶序。
掌握叶的解剖结构。
4、学会叶脉书签的制作。
二、实验内容:根、茎、叶的形态描述和内部解剖结构的观察三、实验器材与用品:校园植物;永久装片:玉米根尖的纵切片、椴树三年生茎横切片、夹竹桃叶的横切片。
双目显微镜、吸水纸、试镜纸、双蒸水、滴管、镊子、刀片、纱布、Na2CO3、NaOH、牙刷、双氧水、0.5%番红或1%固绿。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1、根的形态与结构(1)根的外形观察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2)根尖的解剖构造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2、茎的形态与结构(1)茎的外部类型及外部形态:a.茎的类型: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平伏茎、木质茎、草质茎。
b.节与节间、顶芽与腋芽、叶痕与芽鳞痕(2)芽的类型:高位芽、中位芽、地面芽、地下芽(3)双子叶植物茎的内部结构3、叶的外部结构与结构(1)叶的组成:叶片、叶柄及托叶。
(2)叶片的形态(3)叶的内部构造4、叶脉书签的制作加热煮沸:10-15分钟刷去叶肉组织漂白:1小时染色:用0.5%番红或1%固绿染色,也可用颜料绘画,或用红、黑、蓝墨水染色。
晾干五、作业与讨论1、用植物学术语描述香樟叶的形态特征2、绘玉米根尖纵剖的结构示意图。
七年级生物被子植物知识点被子植物是指具有种子、花和果实的植物,如果树、花草和谷类作物等。
被子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最为广泛,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生长繁衍,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了解被子植物的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世界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七年级生物中常见的被子植物知识点。
一、被子植物的组成被子植物的组成包括根、茎、叶、花、种子和果实等。
其中,根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和支撑植物;茎则连接根和叶,起到传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叶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花则是植物繁殖的器官,通过花粉传递授粉,并产生果实;种子则是植物的生殖体,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成长;果实则是种子成熟后发育而来,在植物繁殖过程中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根据被子植物的花序和果实,可以将其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
单子叶植物,其叶片呈条状,叶脉平行,花瓣数目为3或3的倍数,如小麦、水稻、竹子等。
双子叶植物,其叶子呈扇形、心形、针形或羽状复叶状,花瓣数目为4或4的倍数,如玫瑰、紫罗兰、桃树等。
三、被子植物的繁殖被子植物通过坚韧的种子、花和果实来繁殖。
花是植物繁殖的主要器官,被子植物一般均具有花,其花序分类多种多样,有单花、伞形花序、穗状花序等。
被子植物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主要产生花粉,雌花主要接收花粉。
粉粒通过风、昆虫等传媒到达雌花后,进行授粉,随后由花瓣、花萼、雌蕊和雄蕊组成的花器官发生变化,形成果实,最终种子萌发成为新的植物。
四、被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被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通过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来获得主要的食物来源;水果类的苹果、梨、葡萄、蓝莓等可以丰富我们的食物选择,同时这些水果类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人们还通过各种景观花卉的栽培和养护来增添环境美感;许多药物也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如白芍、柴胡、酸枣仁等,这些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外形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并担负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营养器官根主要功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将所吸收的物质运输到地上部分的茎、叶、花和果实中;固定作用形态按时间、部位主根初生根侧根一级侧根二级侧根按位置定根不定根根系及其类型根系一株植物的所有根的总和按形态不同直根系须根系根的生长和分布深根系浅根系生理功能吸收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固定和支持作用根系输导作用根吸收的而物质可往上运输,又可以接受地上部分合成的营养物质合成作用多种氨基酸、生长激素、生物碱分泌作用化感作用其他作用根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作用,可食用、药用以及做工业原料根尖的结构定义从根顶端到着生根毛这一部分根冠位于根尖最前端许多薄壁细胞构成;中央的细胞小,排列紧密,含有淀粉粒,外层细胞体积大,排列疏松保护分生区;根冠黏液可减少摩擦;根冠黏液能溶解和螯合某些矿物质;有利于促进周围细菌的生长分生区位于根冠内方始终保持分裂能力静止中心这些细胞很少有DNA合成,有丝分裂处于停止状态顶端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伸长区位于分生区后方2~5mm的地方细胞源于分生区,细胞多停止分裂成熟区由伸长区细胞分化形成,位于伸长区的后方表皮常有根毛产生,因此又称为根毛区根的初生结构定义根尖分生区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由外到里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来吸收组织吸水、减少蒸腾和机械保护的功能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多层薄壁细胞贮藏作用、运输作用、通气、合成作用的主要场所进一步分为外皮层保护作用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双子叶植物凯氏带1双子叶植物再去爱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增厚凯氏点在横切面上相邻两个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呈现点状的结构单子叶植物马蹄形增厚维管柱(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导管、管胞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由外向内逐渐发育成熟的方式:外始式初生韧皮部输导有机物质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筛管、伴胞外始式薄壁细胞双子叶植物根中一般没有髓侧根的形成平周分裂、垂周分裂内起源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2次生组织维管形成层主要平周分裂向外分裂次生韧皮部(韧皮射线)向内分裂次生木质部(木射线)维管射线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横向运输水分和养料木栓形成层切向分裂向外木栓层向内栓内层与木栓形成层共同组成周皮次生结构周皮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无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外皮层厚壁细胞内皮层马蹄形增厚根瘤与菌根根瘤许多植物的根部有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固氮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细菌的共生结构菌根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真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共生体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内外生菌根茎茎的形态节节间长枝短枝花枝、果枝皮孔叶痕维管束(束痕)枝痕芽鳞痕生理功能输导作用支持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其他光合作用、保护作用(变态茎)芽的结构及类型芽是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枝芽、叶芽结构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腋芽原基(侧枝原基、枝原基)腋芽芽鳞花芽无叶原基、腋芽原基芽的类型1定芽顶芽侧芽、腋芽不定芽2枝芽花芽混合芽3裸芽鳞芽芽鳞的有无4活动芽休眠芽生理活动状态分枝方式单轴分枝(总状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分蘖(禾本科)结构茎顶端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初生分生组织表皮皮层维管柱叶原基和腋芽原基外起源茎尖分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维管束3初生韧皮部外始式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内始式髓贮藏作用髓射线(初生射线)贮藏作用、径向运输次生结构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春材)晚材(秋材)边材和心材边材是靠近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心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内层,由死细胞组成木材三向面次生保护组织周皮皮孔树皮叶叶的形态叶的组成叶片无叶:叶状柄叶柄无叶柄:无柄叶托叶禾本科植物的叶叶片叶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形成形成备注:1. 具选择透性的作用2.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不发生次生生长,不形成次生结构3. 大多数种子为外韧维管束;有些双韧维管束,如南瓜等葫芦科植物;还有少数植物具有周韧维管束或周木维管束。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营养器官植物形态学把植物体及其各个器官的结构、特征、性状、质地区分为许多形态学类型,每个形态学类型给予一定的名称,并科学地确定其特定的概念,即是植物形态学术语。
为了正确鉴定和描述植物,必须熟练、准确掌握植物的形态术语,它是学习和研究植物分类学必备的基础知识。
营养器官一、一般名称1.根据植物性状,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1)木本植物(wood plant)。
是指植物体的木质部比较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寿命较长。
可分为:①乔木(tree)。
指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高达5m以上,如杨树、槐树、七叶树等。
②灌木(shrub)。
指主干不明显,常由基部分枝,呈丛生的,高不及5m的木本植物,如月季、紫荆等。
③小灌木(undershrub)。
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
④亚灌木(subshrub)。
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仅茎基部木质化,多年生,而上部枝草质,并于花后或冬季枯萎。
(2)草本植物(herb)。
植物体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于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3)藤本植物(vein)。
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他物体,缠绕或攀缘向上生长的植物。
根据质地可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如葡萄、猕猴桃等。
2.根据植物生长环境,可分为:(1)陆生的(terrestrial)。
植物生长于陆地,通常茎生于地上,根生于地下。
陆生环境丰富多样,生于沙漠的,根常有沙套,为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物等。
(2)水生的(aquatic)。
植物体部分或全部沉浸在水中。
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发达,为沼生植物等。
(3)附生的(epiphytic)。
植物附着生长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被附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parasitical)。
植物寄生于他种植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养料。
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一般来说,植物器官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器官,一类是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1。
根:根是植物的地下形态,主要起固定和吸收作用,同时能合成和储存有机物,具有营养繁殖的功能。
2.茎: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骨架,其上生长着叶、花和果实。
它可以在太空中运输养分和水分,支撑树叶、花朵和果实。
有些茎也有光合作用。
3.叶子: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北方植物的叶子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脱落。
当然,南方的植物不代表不会脱落,这和叶子里的色素有关。
生殖器官:1。
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包括产生生殖细胞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花粉由花、蜜蜂、蝴蝶和风传播。
2.水果:水果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是什么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及作用根(吸收水分、无机盐)、茎(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主要场所)、花(孕育种子)、果实(保护种子)、种子(内含最幼小的生物体——胚),后面三个是生殖器官,前面三个为营养器官。
谢谢~人体的八大系统,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开花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以及作用一、绿色开花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绿色开花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1作用:(一)、根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而在进化被子植物的六个器官1是什么?哪一个属于植物性器官?生殖器官是什么?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根,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有关,我们往往称为营养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有哪六大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类。
根还有合成能力,制造某些重要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
1.被子植物由營養器官(根、莖、葉)與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組成。
2.根主要功能有固定植物體、吸收水分與溶於水中的物質、貯存部分養分的功能,依形態可分為鬚根系與軸根系。
3.莖有節,是植物的軀幹,也是物質輸送的管道。
依莖的質地可分為木本植物及草本植物。
4.植物體可看成是大量大型而細胞壁較薄的薄壁細胞,加上維管束、纖維的支持,再外包表皮而成。
薄壁細胞具有貯存養分和水分的功能;維管束是物質運輸的管道,也具有支持作用;纖維由細胞壁較厚的細胞構成,具支持功能。
5.維管束由木質部與韌皮部組成,木質部可將水分與礦物質由下向上輸送,韌皮部則運送養分至需求的部位。
6.有的植物在木質部與韌皮部間具有分裂能力的形成層,可不斷向內產生新的木質部,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
由於木質部春夏與秋冬生長速率、顏色不同,當木質部逐年累積後,便會在莖的橫切面上出現環紋,稱為年輪。
7.葉較為特殊的構造是表皮細胞間散布著許多空隙,稱為氣孔;氣孔由成對的保衛細胞所圍成,是氣體出入葉的通道。
8.水分由葉片氣孔散失的現象稱為蒸散作用。
蒸散作用會對莖內木質部的水分形成吸力,是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主要原動力。
9.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與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主要在吸收、貯存光的能量(此時水會被分解產生氧氣);暗反應則利用光反應貯存的能量,將二氧化碳與其他物質轉變葡萄糖,並產生水。
10.能協助特定物質轉變其他物質的速率,此類物質通稱酵素。
11.人類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
12.消化道始口腔而終於肛門,可分為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等部位。
13.消化腺有唾腺、胃腺、胰臟、肝臟和腸腺。
唾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含有分解蛋白質的酵素;胰臟分泌胰液;肝臟分泌膽汁,貯存在膽囊中;腸腺分泌腸液。
小腸是分解食物和吸收養分的主要場所。
小腸內壁具有絨毛,食物中的養分和水大部分由小腸絨毛吸收。
种子和幼苗在植物的进化历史中,从裸子植物开始产生了种子这一繁殖器官,新一代植物的雏形--- 胚就孕育在种子里,植物的生命史也是从种子的形成和萌发开始的。
一、种子的结构与类型(一)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seed)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如椰子的种子很大,而油菜、芝麻的种子则较小,烟草和兰花的种子则更小;大豆、菜豆的种子为肾形,而豌豆、龙眼的种子为圆球形;种子的颜色也有多种,大豆为黄色、青色或黑色,荔枝为红褐色等。
种子虽然在形状、大小和颜色各方面存有差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种子里面有胚,部分植物的种子还有胚乳,在种子的外面有种皮。
1.胚(embryo):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 plumule )、胚根(radicle )、胚轴(hyptyl) 和子叶(cotyledon)四部分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是所有种子都具有的结构。
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呈圆锥形,胚芽常呈现雏叶的形态,胚轴介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同时又与子叶相连,一般极短,不甚明显。
胚根和胚芽的顶端都有生长点,由胚性细胞组成,当种子萌发时,这些细胞能很快分裂、长大,使胚根和胚芽分别伸长,突破种皮,长成新植物体的主根和茎、叶,同时,胚轴也随着一起生长,成为幼根或幼茎的一部分。
胚轴可根据子叶所着生的节点分为上胚轴(epicotyl) 和下胚轴(hypocotyl) 两部分,连接子叶节(胚轴上着生子叶的部位) 和胚芽的部分为上胚轴,连接子叶节和胚根的部分为下胚轴。
子叶是植物体最早的叶,有二片的,也有一片的:有二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如豆类、瓜类、棉花、油菜等;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洋葱等。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两大类群,它们不但在种子的子叶数上有差异,在其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也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