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小导管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141.72 KB
- 文档页数:6
隧道超前小导管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任务为隧道超前小导管作业,工作时需要注意受夹区域的清洗、定位、浇灌混凝土、压实、定向等操作步骤,确保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施工准备1. 检查超前小导管、受夹板、液压夹具、尾板等施工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性,避免设备故障导致施工延误;2.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固定终点和起点,确保施工线路的准确性;3. 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泥浆等,保证施工区域能够正常作业;4. 配置合适的回收设备和搅拌设备,保证混凝土料水比达到设计要求;5. 做好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
三、施工流程1. 定位受夹区域并清洗:通过探测仪器、测量仪器等工具找到受夹板的位置,并对其进行清洗。
去除受夹板靠近隧道壁面的泥浆,使其与隧道壁面紧密接触,确保泥浆没有对受夹板造成的影响。
2. 安装超前小导管:在受夹板的中央龙骨上设置气动夹具,将超前小导管平放于夹具上,并将螺栓卡入超前小导管卡槽中,使其能够与夹具一起完成固定。
3. 填充混凝土:将预备好的混凝土通过泵输送至超前小导管的缺口中,确保混凝土不会泄漏出去,并且充分填充到位。
在混凝土填充之前应该确保混凝土水泥比、砂率、砾石率、粘结剂用量等配比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上的精确数据来调整混凝土的每个比例部分。
4. 压实和定向:在混凝土填充完毕后,使用推土机将混凝土均匀压实,使其达到密实的状态。
此后,使用瞄准仪器对导管进行定位,确保导管的方向正确摆放。
如此一来,混凝土就可以有效地固定在超前小导管上,并且能够顺利地向前推进。
5. 安装尾板:超前小导管达到一定长度时,需要及时安装尾板。
该项工作也需要注意准确测量尾板的位置和采取有效的安装措施,以确保其在混凝土填充过程中的稳定性。
6. 重复上述流程:在完成受夹区域的混凝土填充之后,需要重新定位受夹板位置,以便在下次填充前重新校准定位和测量。
这一流程需要不断重复,直至完成整个隧道的建设,直到超前小导管向前推进到固定终点位置。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超前小导管的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后,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钢管在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在钢管的前端做成约10cm长的圆锥状,在尾端焊接直径6~8mm钢筋箍,距后端100cm内不开孔,剩余部分按20~30cm梅花型布设直径6mm的溢浆孔。
3.2钢管间距根据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条件和自稳能力决定,一般间距为300~500mm,外插角(与隧道轴线的夹角)取值时应考虑小导管的长度和钢架的间距,一般外插角为10°~15°。
3.3施工前按设计提供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每环超前小导管为一个循环,包括钻眼、按装小导管、喷混凝土封闭岩面、压水试验、注浆。
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钻孔作业→安装钢管→喷射混凝土封堵岩面→压水试验→配制浆液→注浆。
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注浆液进行严格必选,进行配合比试验并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
同时进行注浆设备、管材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
围岩情况进行核实,钢架的平面位置及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5.1.1超前小导管设计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或格栅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超前支护,Ⅳ级围岩地段环向间距50cm,Ⅴ级围岩地段环向间距40m。
5.1.2施工材料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注浆材料选择见下表;水泥浆液采用拌和桶配制,配制水泥浆或稀释水玻璃浆液时,防止杂物混入,拌制好的浆液必须过滤后使用。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明确超前小导管施工工序要求,促进对重要、重点工序的掌握,推进标准化管理,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地下水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三、适用范围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140°范围内超前注浆预支护。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要求4.1 施工准备4.1.1 劳动力组织结合现场实际,根据设计图纸及工程量的多少,选择测量人员,钻孔、安装人员,挖掘机司机、装载机司机、自卸汽车司机,浆液制备人员,注浆泵司机,清洗废浆工,注浆记录工,搬运工,电工,普工等人员若干名。
以上作业人员均需经过安全教育、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施工方法,施工前经全面技术交底,施工中全体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协调一致。
4.1.2 材料要求本分部分项工程根据所需的主要材料(含周转材料),说明材料的主要性能;根据主要材料的使用部位确定进场时间。
4.1.3 机械配置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及要求,配备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风动机,钻机,单(双)液注浆泵,水泥浆搅拌桶,储浆桶,检验测试设备,发电机风枪,吹风管,注浆泵,混合器,注浆嘴,注浆桶,波美表等。
同时配备钢卷尺、全站仪、水准仪等计量仪器。
4.2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孔→清孔→安装小导管→封堵孔口→注浆→管尾与钢架焊接→下一循环。
4.3 控制要点4.3.1 测量放线在拱部小导管设计范围内测量出小导管钻孔位置,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
第一篇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0作业准备1.1内业技术准备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查阅相关施工案例,认真调查隧道围岩地质情况、了解施工条件、技术水平和设备装置的施工参数。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2测量技术准备1、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明暗洞开挖轮廓线,放出隧道开挖轮廓线。
2、测量人员检查开挖断面合格后,放出洞口钢拱架的具体位置、里程、高度,并布置好桩点、作好测量交底。
1.3试验技术准备在开工前试验室应对用于隧道的材料进行现场取样进行各项试验,并做混凝土配合比,注浆液配合比,水泥砂浆配合比等相关的试验检测,试验项目要满足相关的规范及标准要求的规定。
工地试验室应及早将试验的原始资料整理汇总,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1.4外业准备施工场地的平整,水、风、电的设置,施工测量与放样。
小导管应事先制作完成,施工所需的材料均已进场。
2.0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的一般规定1、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2、小导管安设后,用锚固剂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砼,以防止工作面坍塌。
3、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
4、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
5、超前小导管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浆液应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隙。
6、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
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7、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要点及规定3.1施工控制要点1、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提高超前小导管支护施作质量,起到指导、规范现场施工作用,达到设计及验标的要求。
二、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3、新建吕临支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三、适用范围超前小导管可加固隧道洞壁一定范围的围岩,也与钢架组合成小管棚预支护系统,以支撑和加固自稳能力差的围岩,对防止软弱围岩的下沉、松弛、坍塌等有比较好的效果。
适用于吕临支线铁路隧道工程的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
四、施工工艺1、小导管设计参数材料:钢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3.5m (5.0m)。
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钢管前端宜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箍筋,如下图所示:间距:钢管环向间距为3根/m ,纵向相邻两排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 。
外插角:10°~15°。
如下图所示:2、小导管注浆小导管注浆一般地段采用水泥砂浆,富水地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黄土地段不注浆。
注浆参数如下:⑴ 当采用水泥浆液时,水灰比可采用0.5:1~2:1。
沿周边布孔 插入小导管 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 注浆 小导管加工 浆液准备 钻 孔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下一循环开挖⑵当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时,应根据胶凝时间配置。
一般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8:1~1.5:1;水玻璃浓度为30~40Be,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宜为1:1~1:0.5。
⑶注浆压力:0.5~1.0MPa。
⑷具体注浆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
⑸配置浆液时应防止杂物混入,配制好的浆液应在规定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
3、小导管施工要求⑴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腹部,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隧道超前小导管作业指导书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批:单位:日期:目录1 适用范围 ........................................................... - 1 -2 作业准备 ........................................................... - 1 - 2.1 内业准备 ......................................................... - 1 -2.2 外业准备 ......................................................... - 1 -3 技术要求 ........................................................... - 1 -4 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 ................................................. - 1 - 4.1 超前小导管施工程序 ............................................... - 1 -4.2 施工工艺 ......................................................... - 1 -5 施工要求 ........................................................... - 2 - 5.1施工要求.......................................................... - 2 - 5.2 制作钢花管....................................................... - 3 - 5.3 小导管安装 ....................................................... - 3 -5.4 注浆 ............................................................. - 3 -6 劳动组织 ........................................................... - 5 - 6.1劳动力组织........................................................ - 5 -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有效标注编制审核批准人编号XX项目经理部二○年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适用范围 0三、工艺原理及特点 0基本原理 0工艺特点 0四、设计参数 (1)五、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 (1)准备工作 (2)喷砼封闭开挖面 (2)钻孔、安装小导管 (3)密封 (3)注浆 (3)六、劳力组织及生产要素配置 (4)6.1劳动力组织 (4)6.2.施工设备 (4)七、质量要求 (5)主控项目 (5)一般项目 (5)八、注意事项 (5)九、质量保证措施 (6)十、安全措施 (6)超前小导管预支护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4、《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适用范围适用于X标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及Ⅳ级围岩(硬岩)拱部超前注浆锚杆预支护。
三、工艺原理及特点小导管超前注浆的基本原理是在工作面周边按一定角度将小导管打(钻、压)入地层中,借助注浆泵的压力,使浆液通过小导管渗透,扩散到地层孔隙或裂隙中,以改善土体物理力学性能,这样既可止水又可在工作面周围成一个承载壳——地层自承拱,同时管体又可起到超前锚杆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土体的自稳时间、提高开挖面地层自稳能力、限制地层松弛变形的目的。
小导管超前注浆固结原理可归纳为以下两种:①渗入性注浆,对于具有一定孔隙或裂隙受扰动或破坏的围岩,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流动的各种阻力,渗入围岩的孔隙或裂隙中,达到地层加固的目的。
②劈裂、压密注浆,对于致密的土质地层,在较高的浆液压力作用下,裂隙被挤开,使浆液得以渗入,形成脉状水泥浆脉,浆液在围岩分布形成以钢管为主干的树枝,凝固后的浆液挟持、网罩被压密的土体,起到固结作用。
①形成了管棚与固结联合的超前支护体系,提高岩体自身的稳定性,抑制围岩松弛变形,增强了施工的安全性。
②加固效果稳妥可靠,注浆质量易于控制。
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超前小导管的施工。
2.作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技术要求⑴钻孔采用钻孔台车钻孔,钻头采用钻孔直径为50mm的大钻头,钻孔时,外插角控制在1~3°,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钻孔深度应大于钢管长度。
⑵小导管安装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管吹除孔内残渣,即可进行插管。
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的方法将加工好的导管插入孔内,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
插管完成后及时安装型钢拱架,将导管尾部焊接在型钢拱架上,使其与拱架形成联合支护体系。
⑶注浆插管后进行注浆,注浆机械采用注浆机,注浆液采用M20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以内。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 超前小导管设计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①超前导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②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③倾角:外插角1°~3°,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④注浆材料:M20水泥浆或水泥砂浆;⑤设置范围:拱部135°范围。
5.2 超前小导管施工5.2.1 制作钢花管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0~20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小导管构造见下图。
注浆小导管结构图5.2.2 小导管安装⑴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凿岩机或煤电钻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20mm以上。
⑵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小导管注浆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钢管:小导管采用φ42mm、壁厚3.5mm国标无缝钢管制成。
2.1.2水泥采用新鲜的普通硅酸盐32.5或以上等级的水泥。
2.1.3砂采用机制砂,规格<2.5mm中细砂。
2.1.4膨胀剂采用微膨胀剂,补偿水泥砂浆硬化收缩量。
2.2、机具设备:2.2.1钻孔设备:YT-28风动凿岩机2.2.2空压机:20 m³电动空压机、12 m³可移动电动空压机2.2.3注浆设备:采用SYB50/50—1注浆泵2.3、作业条件:2.3.1开挖掌子面应喷射混凝土封层,确保钻孔安全。
2.3.2机具设备就位,检查风、水、电等线路连接状况,并进行试运转。
2.3.3核对超前小导管设计文件,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制作加工小导管。
3、施工工艺:3.1施工工艺框图:3.2工艺说明:3.2.1小导管制作:小导管采用φ42mm、壁厚3.5mm国标无缝钢管,按设计长度加工成形。
前端加工成尖锥形,尖锥长度10 cm,用电焊将锥尖焊牢。
前段管壁上每隔20cm 交错钻眼,呈梅花形布置,眼孔直径6—8mm。
尾部留止浆段,长度不小于30CM。
3.2.2钻孔:先用YT-28风钻开孔。
钻孔直径应较管径大3—5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
3.2.3小导管安装:用带冲击的YT-28风钻将小导管顶入孔中,或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沙石吹出。
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宜小于10度,配合钢架使用,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最后用塑胶泥(35Be‘水玻璃拌合MC型超细水泥或P.O42.5水泥)封堵导管周围及孔口,同时封堵工作面上的裂缝。
3.2.4注浆:在小导管管口留排气孔,将注浆管与小导管连接,先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然后开始注浆。
3.2.5注浆效果分析:在注浆过程中随时观测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的变化,做好注浆记录,以此分析注浆效果。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Ⅳ级及以上围岩,尤其在膨胀性泥岩、松散堆积体、碎石土、地下水较发育地段使用效果较好。
二、超前小导管的作用1、小导管一端焊接于钢拱架上,一端插入掌子面前面的岩体中,形成一个简支受力体系,承担上部荷载。
2、通过小导管注浆,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下,浆液向周边岩体的裂隙渗透,使围岩通过浆液连成一个整体,在扩散半径范围内形成一个承载拱,加固围岩,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3、通过注浆充填围岩的裂隙,截断地下水的通道,起到止水的作用。
三、小导管注浆施工顺序素喷砼封闭掌子面测量布孔钻孔清孔安设小导管封孔安设止浆阀注浆开挖四、注浆工艺流程双液浆液注浆工艺流程图五、施工人员机具配备㈠施工人员配备(每班)1、钻眼、安装:6人2、拌制浆液:1人3、注浆机司机:1人(需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4、注浆:2人5、电焊:1人(焊接止浆阀,持证上岗)㈡施工机具配备1、YT-28风枪:5台2、注浆机(含灰浆搅拌机):1台3、电焊机:1台六、施工参数1、选壁厚为3.5mm的φ42无缝钢管,管长6m。
⒉钢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外插角3°~5°,环向间距40cm,纵向两排小钢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
⒊单液注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5~1.0,浆液由稀至浓逐级变换。
⒋双液注浆:水泥浆的配合比为水灰比1:1,水玻璃模数2.4、35波美度,水泥、水玻璃的重量比为1:0.05,用调整浆液配合比或加入磷酸氢二钠的方法调节初凝时间。
⒌注浆初压为0.5 Mpa,终压为1.0Mpa。
七、小导管加工小导管长6.0m,前端做成尖锥形,前段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交错钻眼,眼孔直径5mm。
品税后端不小于1m内不要钻眼,具体见上图。
七、小导管施工技术措施1、小导管注浆前先喷射砼5cm封闭掌子面,以防注浆时从围岩裂隙中跑浆。
2、钻孔时每循环从拱架外弧平行于隧道中线施钻,小导管加工时提前在拱架上按小导管布设间距用气焊割出φ60mm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