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11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健康教育
一、概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见于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
当人的头部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性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二、治疗原则
1、耳石复位法及药物对症治疗,如右后半规管手法复位。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前庭反应及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常用药物有甲磺酸倍他司汀等。
3、对于顽固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考虑半规管填塞术和单孔神经切断术。
三、疾病预防
1、急症发作时:
①、卧床休息,减少头颈部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
②、监测血压,心率,有无异常变化;
③、环境安静,无噪音,无强光刺激,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清新无异味;
④、物品放于患者伸手可及处,避免取物时发生跌倒。
2、缓解后:
①、可适当运动床上活动,适应后再床边活动,逐步正常活
动,增强体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
②、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波动。
③、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
④、用药指导,如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遵医嘱服用药物。
⑤、耳石症患者复位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四、出院指导:
1、加强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予以清淡饮食;勿
暴饮暴食。
2、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
3、正确口服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
4、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5、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一、概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是一种常见的
内耳平衡障碍的疾病,主要特点是短暂的眩晕发作,由头部位置改变引起。
眩晕通常与特定的头部位置有关,如翻身、低头或抬头等动作。
本文将介绍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临床表现
1.眩晕症状: 眩晕通常发作在特定的头部位置改变时,持续时间较短,
可能伴随头晕、恶心,有时伴有耳鸣。
2.头位性眼震: 在特定头位时可出现眼球迅速的无自主性颤动。
3.平衡障碍: 患者在特定头位时可能感到平衡不稳。
三、诊断
1.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眩晕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触发因素、
持续时间等。
2.头位试验: 通过特定的头位试验可以诱发眩晕症状,帮助医生做出诊
断。
3.听力检查: 排除其他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
四、治疗方法
1.姿势训练法: 医生会教患者一系列头部位置变换的动作,帮助耳石回
流至正确位置。
2.药物治疗: 包括镇静剂、抗晕药等,用于缓解眩晕症状。
3.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的眩晕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五、预后
大多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完全康复,有少数病例可能
发生复发。
六、结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但容易治愈的内耳疾病,及时诊断和有效治
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眩晕类型,据报道患病率为每10万人10.7至64.0例,终生患病率为2.4%。
这种眩晕的特征是短暂的旋转感觉,持续时间不到1分钟,通常是由于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的变化而引起。
眩晕症通常发生在病人上床或下床、在床上翻身、头后仰或前屈的时候。
即使偶有报告BPPV的患者存在持续性头晕和失衡,但是追问病史总是提示他们的症状随着头部位置的改变而加重。
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
BPPV的发作通常是没有已知原因的,尽管部分病例报道可能与头部创伤、长时间的平卧姿势(例如,在牙医诊室或发廊)或内耳的各种疾病有关。
BPPV通常是反复发作和自发缓解的,年复发率约为15%。
BPPV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摔倒和受损的风险将有所增加。
特发性BPPV的患病率在老年人和妇女中增加,发病高峰在50至6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2:1至3:1。
据报道,BPPV还与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症以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这种关联不能用年龄或性别来解释。
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耳石从囊性耳石的黄斑处脱落并进入半规管。
当头部相对于重力的静态位置发生变化时,耳石碎片会移动到半规管内的新位置,导致虚假的旋转感。
BPPV通常发生在后半规管,这是最依赖重力的管道,这类BPPV占所有病例的60%至90%。
然而,BPPV累及水平半规管的患者比例可能被低估了,因为累及该部位比累及后半规管更有可能自发缓解。
BPPV很少累及前半规管,可能是因为前半规管位于迷路的最上方,在那里耳石碎片不太可能被困住。
策略和证据BPPV必须与其他更严重的急性或偶发性眩晕病因相鉴别。
病史记录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可以区分中风、前庭神经炎和BPPV。
检查应包括持续性眼球震颤的眼动测试、垂直眼球错位和提示中枢原因的前庭反应模式。
据报道,这种测试对中风的诊断比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早期使用磁共振成像更准确。
如果头部相对于重力位置的变化引起BPPV的症状并引起BPPV的特征模式,则支持BPPV的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旋转性眩晕,特别是头部改变位置时。
本文将详细介绍BPPV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内耳中的钙结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引起的。
半规管是内耳的一部分,起着平衡和空间定位的作用。
当钙结石脱落时,会干扰半规管正常的运动,导致眩晕感。
BPPV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更容易患上。
BPPV的典型症状是眩晕发作时头部改变位置。
例如,当你转动头部、抬头或低头时,会感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
这种眩晕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但可以重复发作。
有些人还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这种眩晕会影响日常生活,使人感到不适和困扰。
确认BPPV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头位试验来触发眩晕发作,以确定是否患有BPPV。
此外,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眼震检查,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重置钙结石的位置,使其返回到内耳的恒定腔。
这些头部动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包括埃佐法(Epley maneuver)、哈纳法(Semont maneuver)和原位耳顶转位法(Liberatory maneuver)等。
这些动作的目的是通过重力帮助钙结石重新定位,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在进行头部动作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短暂的眩晕发作。
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通常,经过几个疗程后,眩晕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动头部,以免触发眩晕发作。
除了头部动作治疗,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缓解BPPV的症状。
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抗晕动药物,如安定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眩晕感和恶心。
但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BPPV。
对于患有BPPV的患者来说,预防复发也非常重要。
他们应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以减少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