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考题优化演练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考题优化演练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考题优化演练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考题优化演练

一、选择题

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城东六公里,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读下图回答1~2题。

1.半坡氏族部落聚落分布的规律是()

A.分布在平原及河流两岸

B.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及山坡

C.分布在山麓地带的河流两岸

D.分布在沿河及山麓地带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半坡氏族部落聚落多沿河流分布。

2.影响半坡氏族部落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①交通②地形③经济④气候⑤水源⑥土壤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⑥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聚落在河流发源地分布也较多,所以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不明显,而且该聚落形成于原始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不大。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城市向外扩展(如图中箭头所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资源

C.交通D.水源

4.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B.乙区域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C.丙区域适合建自来水厂

D.丁区域地价最高

解析:第3题,城市向外扩展的轴线集中于高速公路、铁路和河流沿线,说明交通是促进其

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甲区域地处市中心,属于中心商务区用地,地租水平最高,商业选址在此有利于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答案:3.C 4.A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按照距市中心付租水平高低划分,a、b、c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6.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解析:第5题,a功能区距市中心近,地租水平高,因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所以为商业区;c距市中心远,地租水平低,为工业区;b位于二者之间,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为住宅区。第6题,b1接近市区,为低级住宅区,而b2位于城市郊区,盛行风的上风向,且接近景点,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

答案:5.B 6.C

(2011年桂林模拟)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其他规模城市数量都比16万人时城市数量少。第8题,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案:7.C8.C

(2011年合肥模拟)读欧洲西部某城市人口分布图,分析回答9~10题。

9.图中呈带状与面状的空白区域对城市的影响是()

①交通线路②利于航运

③改善城市生态④后备开发土地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10.有关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合理的布局是()

A.a为工业区B.c为商业中心

C.e为住宅区D.f为工业区

解析:第9题,图中呈带状与面状的空白区域为河流、湖泊,为城市的形成发展提供水源和航运功能,同时可调节城市环境。第10题,结合欧洲西部的常年盛行风向和该图中的人口分布,可确定东部的f布局工业区,最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答案:9.D10.D

(2011年本溪模拟)读我国某城市自然和道路堤坝剖面图,完成11~13题。

11.据河流剖面可以判断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B.攀枝花

C.长沙D.济南

答案:C

12.路堤结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A.提高城市河道运输能力

B.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

C.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D.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C

13.确定堤坝和步道高度的主要依据是()

A.年降水量B.雨季雨量

C.河道流量D.河流水位

答案:D

二、综合题

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建设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下图为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材料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材料2可知,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________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________阶段。

(4)美国洛杉矶城区“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解析:(1)读材料1可分析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形成原因。(2)逆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继续发展的结果。(3)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趋向理性发展阶段,即城市化后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城市化发展目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4)由题意可知美国洛杉矶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等。

答案:(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②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④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BC

(3)后期中期(加速)

(4)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等。

15.(2011年株洲模拟)读有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美国部分城市用地比重状况(%)

(1)由表1可知,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美国城市用地中,________用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这种城市用地结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请将下列选项中的部分合理选项填入下图相应空格的字母后面(只填序号)。

①雨水自然下渗减少 ②雨水自然下渗增多 ③城市长波辐射减少 ④城市长波辐射增多 ⑤下垫面增温慢 ⑥下垫面增温快 ⑦汇流速度减慢 ⑧汇流速度加快 ⑨下垫面蒸发减少 ⑩下垫面蒸发增大

A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 .________,E.________。

(3)表2中的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1)住宅和道路

(2)⑥或⑨⑨或⑥④①或⑧⑧或①

(3)问题:地下水开采过量,水资源短缺。危害: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洋流)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汇编6(洋流) 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回答1~2题。 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在某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读图6安哥拉示意图回答~4题。 3.如在装船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石油泄漏,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圣保罗 B.上海 C.悉尼 D.孟买 4.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 B.海区水温高,属于热带鱼类 C.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 在一个较强洋流,此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 要影响。回答5~7题。 5.图中洋流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6.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6.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冬暖夏凉D.温和多雨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6分)(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4分)(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4分) 典型例题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l 2 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

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 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6分) 典型例题四: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连接核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迺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港珠澳大桥预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长20年。 (1) 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 (2) 说明影响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的因素。 典型例题五: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比较好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成华区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高中地理中心组编 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

统计图表 一、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图表是反映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构造特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很重要方法。是以各种统计图、表格的形式,给出某一中心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它主要考查学生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考查学生使用各种分析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同时还考查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的过程。 二、地理统计图表的类型: 统计图表分类 三、解读地理图表的关键: 1、明确地理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2、弄清带有坐标轴的图中坐标轴的属性、数值和单位。 3、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最大值、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并对有多条曲线的图,对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 4、结合平常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的趋势。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分析方法: 统计图表类型 表格 平面直角坐标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等 三维坐标图 结构图 矩状结构图 扇状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 饼状结构图 其它特殊类型: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坐标图

1、要明确目的。就是判读图表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准备通过读图解决哪些问题。教会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疑问去读图。 2、要有正确的指导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读图。教会他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大致按以下步骤判读分析。 (1)判读图的类型(图标表现什么内容?) (2)判读图表的组成要素(图表中有哪些地理要素、图号、图线、图目……) (3)判读图形(弄清图线、图号等地理要素的分布状况、形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4)读图注说明,认识理解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5)在以上基础上对图表所示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例如:《中国农业结构图),在分析时首先应对比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值的相对多少。找出极大值和极小值,其次将它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对比,最后借鉴他人经验,提出我国农业结构的特点和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又如:<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其分析思路大致为: a:各自对比最初消费构成的比重状况; b:分别横向分析某一能源所占比重及变化; c:分别分析变化的影响因素; d:预测各自今后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趋势; e:将世界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两幅图对比其特点,找出其异同点(包括变化趋势)。 四、题例分析: 【例1】(2005年全国卷Ⅰ第10~12题)右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3题。 1.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专题讲义(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专题 高考考纲: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旅游业的影响 1.旅游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为开发与规划服务的,它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2)客源市场条件 (3)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化背景 旅游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背景,直接决定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影响。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政治局势、政策法规、社会治安、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 (4)经济背景 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例如,资金、劳动力、物产和物资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条件。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5)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指在保证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区(点)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最大数量。 1.(2019·高考全国卷Ⅰ)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如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高三专题复习--《气候类型》 复习目标: 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并能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复习重点难点: 怎样区分种气候类型 复习流程: 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

(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 四、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典例剖析: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 B ; C ; D 。 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数据法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描述位置意义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描述位置意义典型例题一: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图2为图1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为维多利亚湖周边放大图,图4 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3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完成下列问题。 内罗毕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

(1)简述肯尼亚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分析图中2000mm降雨高值区的成因。 (3)比较内罗毕与蒙巴萨工业结构的主要差异,并分析肯尼亚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蒙巴萨的原因。 (4)图示地区湖泊众多的原因。 (5)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4 中的_______地(甲乙丙丁),拍摄方向_______。 参考答案: (1)地处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合作;东南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2)成因:印度洋暖湿偏东风经过维多利亚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区对流旺盛等。 (3)工业结构差异:内罗毕以轻工业为主;蒙巴萨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原因:肯尼亚缺乏石油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蒙巴萨拥有海港,海运便利;位于沿海,环境承载力较大等。 (4)东非大裂谷地区,板块的张裂下陷(岩层断裂下沉);地势低洼;

降水较多,积水而成。 (5)丙东南 典型例题二:下图是我国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哪些?(9分)。 (2)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3)说说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其有利条件。(10分) (4)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9分) 参考答案: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本节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1、中国的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4、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热量带、干湿地区的划分 5、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 6、我国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本节需掌握的单项能力: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描述★学习内容 读“中国气候图”(见图册),画出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多样,使我国农作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我国种作物种植北界比其他地区纬度高雨热同期,降水过分集中,易引起旱、涝(洪)灾害 2、气候特征的描述词语:气温的特点:冬季是寒冷还是低温,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四季的分布降水的特点:降水多少,季节分配,类型;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重要界线是__秦岭—淮河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热带季风气候:云贵高原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季风)、地形、海陆位置等 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和“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写出 5、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典型例题一: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6200年。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浐河有800米。见下图。

(1)读材料1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读材料2,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3,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分别指出来。 参考答案: (1)流水地貌(河流地貌、河谷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流水作用(2)a阶段,河流以侧蚀为主;b阶段,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蚀为主 (3)这里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4)相同:都受流水作用而形成;不同:长江三角洲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河流阶地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上图.描述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永定河沿岸的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下图)。阶地的形成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使谷地展宽;汛期时,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沿岸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最终经过地质作用使原有河漫滩形成阶地。 (2)说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雁翅镇着力发展“一沟一品”的特色林果经济,农业生产结构逐年调整。区域内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果种植面价逐年增加,建成苹果、葡萄、香椿、蘑菇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09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三、河流专题 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地形图: ①位置:图中海拔最低点 ②流向:A、河流与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 B、河流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是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C、河道的宽度 D、入海口位置 E、支流流向 F、流量变化 G、河流冲刷情况 2.河流水系特征:水系形态、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及分布、流程、河道的宽窄、曲直。 3.河流水文特征: ①水位②流量 ③含沙量--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率、地势坡度、水流量的大小。 ④结冰期--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⑤汛期⑥水能落差或航运 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4.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1)、雨水: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补给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因各地气候类型而异 (2)、冰雪融水:分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指温带、寒带地区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带来的流量。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现象。

②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主要指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河流主要靠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 (3)、地下水:地下水与河流是互补关系。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湖泊(水库):与河流也是互补关系。有削减河流洪峰、补充枯水期水量的作用。 (5)、植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水量的作用。特别是河流源头和上游山区的水源林。 (6)、人类活动:河流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都会影响到下游的流量。 5.河流地貌: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着,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着,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着,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6、洪灾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②产生的原因:A、自然原因:a(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凌汛现象 b.河床因素--河道弯曲、狭窄,泥沙淤积,地势低平c.支流湖泊的数量及分布d入海通道 B、人为原因: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围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③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b退耕还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e开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区;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地下水专题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 典型例题一: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问题。 (1)分析沿ac线水平衡的变化及原因。(6分) (2)甲处水平衡值比同纬度地区少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判断A、B、C三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主导因素。(12分) 参考答案: (1)从a到c水平衡值先减小后增大。(2分) 原因:a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1分)往北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减少。(1分)再往北走,主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进一步减少;太阳辐射增强,蒸发量增大。(1分)到c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增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1分) (2)甲处西侧有山地高原,夏半年位于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

而来)的背风坡,加上受离岸的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6分)冬半年东北信风来自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降水少,蒸发量大。4分) (3)A处:灌溉农业;(2分)主导因素:灌溉水源。(2分)B处:畜牧业;(2分)主导因素:草场茂盛。(2分) C处:种植园农业;(2分)主导因素:光热水充足。(2分) 典型例题二:(2016·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____。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域盐度高的原因。 (3)简述A海域水量平衡值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负相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2)B海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A海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量支出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大,水量收入多。 典型例题三:(2017·山东高二月考)图Ⅰ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图Ⅱ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位关系示意图,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A. 向北 B. 向南 C. 向西 D. 向东 2. 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A. 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B. 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C. 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 D. 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答案】1. A 2. D 【解析】试题通过尼日尔河流域图,考查河流三角洲。 1.由材料可知,三角洲应向地势低的地方扩展,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三角洲形状可知,向北扩展,A正确。 2.从图中看,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等高线稀疏,地形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D正确。 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右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3~5题。

3.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 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 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 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 5.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 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 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3. C 4. D 5. B 【解析】 3. 伏尔加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经常改道,形成众多汊道,故C 项正确。 4. 水库建成后,注入里海的水量减少,河水含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不会缩小,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小,A、B两项错误;水库建成后,入湖径流量减少,里海水平面下降,下三角洲平原将向里海延伸,前三角洲面积可能会缩小,C项错误,D项正确。 5. 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河入湖径流量减少且集中在主要汊道,三角洲主要汊道河床下切、加深,致使相邻的汊道萎缩废弃,A项错误,B项正确;前三角洲面积减小,水深变浅,人工鱼道发挥的作用增大,C项错误;入湖水量减少,伏尔加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误。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表现有粗细之分。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据此完成6~7题。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 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 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 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 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 (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 A昆仑山——B祁连山——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影响弱于北方。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成因及影响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①一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河流

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⑦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气候特征及其评价 (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 (1)春旱:春未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的农业

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海绵城市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海绵城市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下列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地区是 ①珠江三角洲②塔里木盆③长江中下游不平原④柴达木盆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包括 ①减轻城市内涝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③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A.调节局地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提供观赏景观 D.增加下渗量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用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发生内涝的城市多分布在降水较多,且多集中性暴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城市易产生内涝;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不易产生内涝,所以该题选B项。 2. 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增加了城市的水面面积,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可以降低城区的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暴雨过后该系统可以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可以通过净化处理、沉淀池、湿地公园等对水体降解污染,起到净化作用;但是没有防止结冰的功能,故该题选B项。

高考地理专题总复习(特别好,辛苦整理,不看后悔)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⑸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⑹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题讲义(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 高考考纲: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 1.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①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E 南极洲、F 北美洲、G 南美洲。 各大洲分界线:(右表)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③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④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经纬网定位:经纬网定位是区域 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通 常可以借助“十”字法或“井”字 法进行识记。如: “双30”,指 的是30°E、30°N 的交点,记忆为尼罗河河口或者开罗 附近,以此作为参考点,思考相对位置。 2.其他定位方法:(1)相对位置定位:借助熟悉的点, 根据相对位置定位。(2)轮廓、形状定位:每个区域都有 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3) 典型区域特征定位: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 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 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定位的重要线 索。(4)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 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2019·常州一模)西班牙的耶罗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 多地形雨。读图,回答1~2题。

1.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 A.东南部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2.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 ) A.受信风影响 B.受副高影响 C.受洋流影响 D.受人类影响 (2019·皖南八校模拟)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 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 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3~ 4题。 3.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 A.气候湿冷 B.风力较大 C.土壤贫瘠 D.光 照不足 4.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马纳人生 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 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原因主要受(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沿岸暖流的影响②沿岸寒流的影响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5.(2019·衡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 165米。 阿特拉斯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山顶终年积雪,山脉东 南侧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 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树分布;西北地区气候宜人,花 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右 图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指出阿特拉斯山脉的走向,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简述M地有棕榈树生长的原因。(4分) (4)试分析说明阿特拉斯山区域适宜发展高山滑雪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考点二东亚—日本与中亚 一、东亚与日本 1.东亚 (1)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3)气候:东部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4)经济:沿海经济发达,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广泛种植。2.日本(25°N~45°N,125°E~150°E) (1)范围: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 其数千个小岛与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右图) (3)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北部 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 季风气候 (4)工业区:①主要分布区:太平 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高三地理总复习之水文特征专题(练习题)

高三地理总复习之水文特征专题(练习题) 高三地理总复习之水文特征专题 1.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30°附近所示地区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图中所示地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A、B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2分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无冰期。2分 地势低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2分 (2)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多峡谷,该地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故水能资源丰富。4分 【解析】略 2.根据材料和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5℃。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3分) (2)分析图示区域西北部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图示地区东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什么?说出适宜发展该种农业类型的原因。(3分) 【答案】 (1)河流流域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 (2)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雨热同期;土壤较为肥沃;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

展种植业。 (3)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 原因:该地区降水集中,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 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可以发展林业和果业。 【解析】略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嫩江的流向及水文特征(5分) (2)简述大兴安岭的自然地理意义(10分)(至少5条) 【答案】 (1)从北向南流2分;径流量较大,流量季变大,有春汛和夏讯,含沙量小 ,冰期长。 (2)400mm 等降水量线、季风非季风、内流外流、二三阶梯、高原平原、森林草原。 【解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的丰富程度、水位的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2)大兴安岭的自然地理意义很多,主要有400mm 等降水量线、季风非季风、内流外流、二三阶梯、高原平原、森林草原等。 4.(6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见下图) 读材料,回答 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B 、C 两地形区的名称。(4分)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3)甲图中的A 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地,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C 河流 海洋 运河 等高线 堤防 河流 蓄洪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总结之交通专题

交通专题 铁路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承担着大宗货物的运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不断修建,近几年来我国陆 续开工了石太、郑西、武广、京沪等高速铁路。读“四条高速铁路 位置示意图”,完成2~3题。 2.高速铁路修建的最直接的目的是 A.全球经济危机,需要拉动内需 B.缓解原有铁路运输的压力 C.加强两地的经济联系 D.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 3.郑西高速铁路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原因 A.节约土地资源 B.节约资金 C.沿线沟壑纵横 D.保证安全 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先进的高铁技术引来了 与会各国的瞩目。读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 运专线网图,回答第4-5题。 4.下列有关对“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网 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朝着单一方向发展 B.途经区域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C.以快速直达为原则,只经过省会城市 D.先进的科技是影响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5.下列有关高铁建设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原——武汉高铁能大大加强北煤南运能力 ②有利于加速都市圈融合 ③在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公 路运输④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6~7题。 6. 下列工厂集聚在一起布局,符合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 的是( ) ①纺织厂、印染厂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③造纸厂、化纤厂④食 品厂、家具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目的是( ) A. 减轻污染 B.提高产品质量 C. 寻找最优区位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2005年某大城市交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 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下图回答 2题。 8.该城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9该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B.交通方 式发生了改变C.城市规模不断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