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洋流)
- 格式:doc
- 大小:874.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节洋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xx·无锡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某海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海区位于大西洋西岸,此洋流为()A.北大西洋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加那利寒流D.墨西哥湾暖流2.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西岸,下列渔场与该洋流有关的是()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解析第1题,根据海水温度变化规律可知,该海区位于北半球,图中箭头示意暖流。
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
第2题,太平洋西北部为北海道渔场。
答案 1.D 2.A(xx·南京程桥高级中学第一次月考)下图为8月份(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点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M海域等温线密集,是寒暖流交汇区B.N处不受洋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C.O处受上升洋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D.P处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水温等值线数值判断,图中四点水温,①大于28 ℃,②点20~25 ℃,③26~27 ℃,④小于20 ℃,由高到低的排列为①③②④,D项对。
第4题,读图,M海域位于赤道附近,等温线密集,是纬度位置的影响,不是寒暖流交汇区,A项错。
N处有西风漂流经过,受洋流影响,B项错。
O处受上升洋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C项对。
P处受暖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D项错。
答案 3.D 4.C(xx·江苏地理,13)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
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解析图示区域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影响,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七月索科特拉岛以东附近原油泄漏后受其影响将向东北方向漂去,影响范围可波及到北印度洋北部绝大部分海域。
第2讲洋流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重大时政热点(如航海、科研、水污染等)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图、模式图、海水等温线图,考查洋流的名称、性质、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洋流类型及世界主要洋流分布1. 洋流是指□1________常年、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运动。
2. 分类(1)暖流:从□2水温高的海区流向□3水温低的海区。
(2)寒流:从□4水温低的海区流向□5水温高的海区。
3. 影响洋流的因素□6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7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4. 主要洋流的分布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平洋D □8日本暖流、E 北太平洋暖流、F 加利福尼亚寒流、G □9东澳大利亚暖流、H 秘鲁寒流、I □10千岛寒流 A 北赤道暖流、B 南赤道暖流、 C □15________ 大西洋 J □11墨西哥湾暖流、K 北大西洋暖流、L □12拉布拉多寒流、M 加那利寒流、N □13巴西暖流、P 本格拉寒流印度洋Q 厄加勒斯暖流、R □14西澳大利亚寒流 5. 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①环流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②洋流性质:大陆东岸为□16________,西岸为□17________;西风漂流北半球为□18________,南半球为□19________ 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影响①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平衡。
举例: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20增温增湿,寒流:□21降温减湿。
举例:北大西洋暖流→②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
(2)海洋生物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举例:A.北海道渔场:日本22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B.北海渔场:□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C.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23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班级:姓名:使用日期:编号09 第九讲洋流与其地理意义【知识点梳理】考点一、洋流与其分类1.洋流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作运动的现象。
2.洋流的形成因素: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与力能改变洋流的方向。
3.洋流的分类(1)按水温状况寒流:从的海区流向的海区的洋流。
暖流:从的海区流向的海区的洋流。
(2)按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流、流和流三种类型;考点二、洋流的分布规律1、洋流的形成模式⑴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⑵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在半球存在。
⑶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漂流,⑷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流动,夏季呈流动。
2、世界洋流的分布(自主复习提示:①记忆洋流的分布时,可分别以每个大洋按照洋流模式去记忆,如北太平洋形成“8”南太平洋形成“0”形洋流环流模式;如南半球的洋流呈“0”字状分布,它由向西的南赤道暖流、向东的西风漂流和南北向的两条补偿流组成,在各大洋中向东、向西的洋流名称不变,记住南北向的洋流即可;②记忆洋流名称结合洋流流经地区记忆,由于洋流的命名原则是“流经地区+洋流性质”,排查识记,不熟悉的重点加强记忆)考点三、洋流的地理意义1.对全球热量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
2.对气候影响(1)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的作用。
(2)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的作用。
3.对海洋生物影响(1)与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2)世界主要渔场:渔场、渔场、渔场、秘鲁渔场。
4.对航海影响:顺洋流航行,快;逆洋流航行相反。
5.对海洋环境影响:加快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自主学习检测】1.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高纬向低纬 D.由低纬向高纬2.成因与上升流有关的世界著名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3.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A.北半球为冬季B.南半球为冬季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4.上升流是近海水域,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使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升补充而产生的。
洋流及其影响【知识和方法】1.洋流按性质分为和;按成因分为、和;2.洋流的动力:、以及盐度(密度)差异3.填写洋流的名称和总结洋流分布规律4.补全洋流模式图及填写分布规律中低纬海区洋流性质:大陆东侧是西侧大洋东侧是西侧中高纬海区洋流性质:大陆东侧是西侧大洋东侧是西侧各洋流的成因:5.填写各图代表的季节并绘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6.洋流的地理意义①对沿岸气候影响:②对沿岸自然带影响:③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④对航海的影响: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⑥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A组)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2.压力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洋流性质相同下图是某富热带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A.美国东海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暖流4.若该洋流为上题所选洋流,那么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读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c)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③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A.地转偏向力B.水温特征C.盛行风向D.陆地轮廓6.导致图中①处等温线分布比②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A.①处寒暖流做相向运动B.①处寒流经过C.②处寒暖流做相向运动D.②处暖流经过读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图,回答7~8题。
7.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A.海平面上升B.风浪大C.降水量大D.河流输沙量大8.图中所示的沿岸寒流受盛行西风影响,其最强盛的时段是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1992年一艘由香港前往美国塔科马港的货轮航行途中遭遇强风暴装满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等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从此随波逐流。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汇编6(洋流)
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
回答1~2题。
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在某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读图6安哥拉示意图回答~4题。
3.如在装船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石油泄漏,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圣保罗 B.上海 C.悉尼 D.孟买
4.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
B.海区水温高,属于热带鱼类
C.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
在一个较强洋流,此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
要影响。
回答5~7题。
5.图中洋流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6.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6.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冬暖夏凉D.温和多雨
7.该海域存在一大型渔场,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A.东南信风B.东北信风C.西风D.极地东风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
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聚集着8万~10万头海豹。
回答10~11题。
8.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地势低平,沙滩广
布
C.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
9.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
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
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B.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中纬西风带的携沙能力强
D.沿岸洋流侵蚀作用强
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的洋流,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为该海域冬季洋流
B.洋流③④都是寒流
C.洋流③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11.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为①洋流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B.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海域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示季节,我国护航舰队由②海域向③海域航行时 ( )
A .逆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逆风顺水
D .顺风逆水
随着201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读图回答3-4
题。
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4、1月份,某轮船由内罗毕向北航行到E 处时,船员记录的情况,可信的是( )
A.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
B.沿岸地区生长茂密雨林
C.轮船航行顺风顺水 C.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右上图7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18~19题。
5.导致a 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经度 C.纬度 D .洋流
6.b 、c 、d 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c>d>b B .d>c>b C .c>b>d D .b>c>d
某年3月P 地(位置见图7)发生强烈地震,印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
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P 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图9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10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 、b 、c 为等温线,a>b>c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7~18题。
22.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
是
A.①B.②C.③D.④
23.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CAABA BCBAC ABACA BACAC ADC
24【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2分)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2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25.(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平原是指华北平原内位于黄河以北的地区,近几十年来,为解决人口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用水量的需求,这里平均每年超采地下水40亿立方米,已经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
下图为201 3年河北平原主要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分布图。
(1)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原因。
(6分)(在上面回答)
(2)简述图示地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危害。
(6分)(在上面回答)
(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调查与监测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工作中的作用。
(4分)(在上面作答)
(4)针对该区域严重缺水现状,请提出可行对策。
(8分)
25.(1)地处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小;(2分)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2分)过度开采地下水,开采量远大于地下水补给量。
(2分)
(2)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会导致地面沉降;(2分)不均匀的地面沉降会使地面和地下建筑遭受威胁,危及稳定、安全;(1分)带来湿地湖泊干涸、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2分)给城市、农田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分)
(3)利用遥感技术(RS)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2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大规模的区域地面沉降进行全方位的测量,确定地面高程的变化情况。
(2分)
(4)节约水资源,建立并完善农业综合节水体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广节水耐旱作物品种;建立(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适度开采利用地下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等实施跨流域调水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