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d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26
三、判断题1.我国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针对道路运输制定的和与道路运输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
答案:正确2.我国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及交通事故处理六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答案:正确3.我国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三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答案:错误4.国家、行业制定的强制性道路运输相关标准,以及在相关法规中被引用的推荐性标准,是从事道路运输必须执行的技术规范,具有与法律法规同样的地位和效力。
答案:正确5.国家、行业制定的强制性道路运输相关标准以及在相关法规中被引用的推荐性标准的地位和效力不如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地位和效力。
答案:错误6.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正确7.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错误8.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正确9.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错误10.GB 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正确11.GB 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错误12.GB 19522《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正确13.GB 19522《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错误14.GB 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正确15.GB 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错误16.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正确17.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错误18.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是推荐性标准。
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16(20170101)《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2016》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申请从事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要求5 在用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要求6 在用道路运输车辆的检验方法7在用道路运输车辆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处理8 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道路运输车辆人工检验记录单附录B(规范性附录) 道路运输车辆性能检验记录单附录C(规范性附录) 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验报告单·前言本标准的5.1.3.1.1、5.1.3.1.3、5.1.3.2、5.1.4.1.5、5.1.6.2.2、5.1.6.6.3、5.1.7.1~5.1.7.3、5.1.10.1.4、5.1.10.1.5、5.1.10.2.1、5.1.10.2.4、5.1.11.2、5.1.11.5、5.1.12.4、5.3.1.2表8中的光束垂直偏移和光束水平偏移、5.3.2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引言道路运输车辆具有鲜明的特点与特征,其运行强度、运营里程、故障频次远高于普通社会车辆。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道路运输车辆是构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肇事主体,除驾驶人、道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外,车辆的机械故障和技术性能不良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成因。
道路运输安全既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交通事故综合预防、构建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安全、节能、环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车辆技术状况的保障作用日显突出。
有效保持车辆的技术状况、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地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是我国道路运输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提出的急迫要求。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来源: 时间:2010-12-2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565-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照明和信号装置及其他电气设备、排放与噪声控制、密封性、整车装备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非营运车辆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T3845-1993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GB/T3846-19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eqv ECE-48:1995)GB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7607-1995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GB/T8028-1994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GB/T12480-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GB/T12545-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eqv ISO ECE 13)GB13392-19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T14365-1993 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neq ISO 5130:1982)GB/T18276-2000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18285-2000 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neq EPA-AA-RSPD-M:1996) GB18352.1-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GB1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QC/T476-1999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营运车辆整车整备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1.1 基本要求1.1.1 整车整备应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完好。
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不得大于40mm;左右轴距不得大于轴距的1.5/1000。
1.1.2 车辆的结构不得任意改造。
1.1.3 营运车辆的车顶、车门、车身、风窗玻璃等部分的标识应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
1.2 车辆尺寸参数1.2.1 车辆的外廓尺寸限值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车辆外廓尺寸限值单位: m车辆类型长宽高载货汽车(包括载货越野汽车) ≤12 ≤2.5 ≤4整体式客车≤12 ≤2.5 ≤4半挂汽车列车≤16.5 ≤2.5 ≤4全挂汽车列车≤20 ≤2.5 ≤41.2.2 车辆后悬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体)的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65%,最大不得超过3.5m。
其他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55%。
对于三轴车辆,若二、三轴为双后轴,其轴距应按第一轴至双后轴中心线的距离计算;若一、二轴为双转向轴,其轴距按一、三轴的轴距计算。
多轴车辆的后悬应从最后一轴的中心线往后计算。
对于客车,后悬应以车身外蒙皮尺寸计算。
如后保险杠突出于后背外蒙皮,则以后保险杠尺寸计算,不计后尾梯。
1.3 车辆质量参数1.3.1 车辆总质量不得超过下列规定值:a)半挂汽车列车、全挂汽车列车:40000kg;b)集装箱半挂列车:46000kg。
1.3.2 车辆轴载质量不得超过下列规定值:a)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kg;b)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kg;c)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kg;d)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kg;e)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kg;f)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kg;g)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kg。
1.3.3 在1.3.2中,凡已经国家批准生产的单轴轴载质量大于10t、小于或等于13t的车辆,只要车辆的总质量符合国家核定的吨位标准,暂以国家核定的轴载质量视同轴载质量限值标准。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等级划分、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276-2000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 1835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 18566 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QC/T 476 车辆防雨密封性限值3 评定内容评定营运车辆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限值、车速表示值误差等。
4 评定规则4.1评定原则4.1.1营运车辆应达到GB 18565规定的要求。
4.1.2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按表1的规定执行。
4.1.3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应按GB 18565规定的方法执行。
4.2等级划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4.2.1一级:表1中分级的项目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4.2.2二级:表1中5.1.2、5.1.9和5.4.2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5.1.1、5.1.3、5.2.1、5.3.1、5.4.4、5.5.2、5.7和5.10八个项目中至少有三项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4.2.3三级:表1中分级的项目应达到三级技术要求;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5 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的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见表1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的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表1续表1续表1。
营运车辆整车整备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1.1 基本要求1.1.1 整车整备应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完好。
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不得大于40mm;左右轴距不得大于轴距的1.5/1000。
1.1.2 车辆的结构不得任意改造。
1.1.3 营运车辆的车顶、车门、车身、风窗玻璃等部分的标识应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
1.2 车辆尺寸参数1.2.1 车辆的外廓尺寸限值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车辆外廓尺寸限值单位: m车辆类型长宽高载货汽车(包括载货越野汽车) ≤12 ≤2.5 ≤4整体式客车≤12 ≤2.5 ≤4半挂汽车列车≤16.5 ≤2.5 ≤4全挂汽车列车≤20 ≤2.5 ≤41.2.2 车辆后悬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体)的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65%,最大不得超过3.5m。
其他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55%。
对于三轴车辆,若二、三轴为双后轴,其轴距应按第一轴至双后轴中心线的距离计算;若一、二轴为双转向轴,其轴距按一、三轴的轴距计算。
多轴车辆的后悬应从最后一轴的中心线往后计算。
对于客车,后悬应以车身外蒙皮尺寸计算。
如后保险杠突出于后背外蒙皮,则以后保险杠尺寸计算,不计后尾梯。
1.3 车辆质量参数1.3.1 车辆总质量不得超过下列规定值:a)半挂汽车列车、全挂汽车列车:40000kg;b)集装箱半挂列车:46000kg。
1.3.2 车辆轴载质量不得超过下列规定值:a)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kg;b)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kg;c)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kg;d)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kg;e)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kg;f)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kg;g)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kg。
1.3.3 在1.3.2中,凡已经国家批准生产的单轴轴载质量大于10t、小于或等于13t的车辆,只要车辆的总质量符合国家核定的吨位标准,暂以国家核定的轴载质量视同轴载质量限值标准。
机动车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题精编(整车装备检验)一、判断题1.整车装备应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位应紧固完好。
(√)2.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不得大于40mm。
(√)3.车辆左右轴距差不得大于轴距的1.5/1000,对于2轴车辆,可分别在左右两侧前后轴头中心测量其轴距,取得其差值,以判断是否超差,对于3轴或多轴车辆,可以测量其中任意两轴的轴距,其差值应符合限值的规定。
(×)4.车辆长是指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车辆的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
(√)5.车辆宽是指平行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车辆的两侧固定突出部位(包括后视镜、侧位灯、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可拆卸装饰线条、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等)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6.在测量车辆高度时,顶窗、换气装置应处于开启状态。
(×)7.车辆的后悬是指通过车辆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与抵靠在车辆最后端(包括牵引装置、车牌及固定在车辆后部的任何刚性部件)并垂直于车辆的纵向对称平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
(√)8.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车)的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55%,最大不得超过3.5m,其他车辆不得超过轴距的65%。
(×)9.车辆发动机的排气管不得指向车身的右侧,排气口至燃油箱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客车的排气口应伸出车身外蒙皮。
(√)10.车长大于 6 m的客车燃油箱距客车前端面应不小于600mm,距客车后端面应不小于300mm,允许用户加装燃油箱。
(×)11.汽车的门窗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前风窗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或钢化玻璃,其他车窗可采用区域钢化玻璃。
(×)12.轮胎的磨损限值:轿车和挂车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1.6mm;其他车辆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3.3mm,其余轮胎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1.6mm。
一、单选题1.以下有关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框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
A.我国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针对道路运输制定的和与道路运输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B.这些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三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C.驾驶员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这些法律法规D.这些法律法规既是保证驾驶员从业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又是维护驾驶员权益不受侵犯的保障答案:B2.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___、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及交通事故处理六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A.道路运输综合管理B.道路运输企业管理C.道路运输行业管理D.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答案:A3.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___、驾驶员管理及交通事故处理六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A.企业管理B.行业管理C.车辆管理D.行政管理答案:C4.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车辆管理、___及交通事故处理六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A.企业管理B.行业管理C.驾驶员管理D.行政管理答案:C5.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及___六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A.运输企业管理B.运输行业管理C.交通事故处理D.运输行政管理答案:C6.在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下列选项中的等级最高。
A.《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C.《XX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D.《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答案:A7.在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下列选项中的等级最低。
A.《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C.《XX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D.《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答案:D8.与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相比,道路运输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地位和效力___。
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试题与答案一、判断题1.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推荐性标准。
错2.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强制性标准。
对3.道路运输工作强度大,对驾驶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
对4.道路运输过程中危险因素随时存在,要求驾驶员具有较高的主动应对能力对5.性格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智、原则性强、行为谨慎的驾驶员往往遵纪守法,谨慎驾驶;情绪化、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对6.驾驶习惯不同于一般的驾驶行为,它是固化的行为模式,是重要的心里特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避免事故的有效措施。
对7.驾驶员出车前、行驶中,要对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工作状况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收车后只要记得关闭系统就行,不必进行检查。
错8.9.企业监控平台的疲劳驾驶报警是指当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规定时间范围时报警,并提供疲劳驾驶报警的记录和处理。
对10.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心脏病、脑淤血、耳病、头痛头晕、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失去对车辆的操控能力,易引发事故。
对11.驾驶员违规驾驶是指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有潜在风险的驾驶行为,主要特征为一般违规和攻击性、报复性违规。
对12.长时间直线行驶很容易造成视觉及身体疲劳。
感到疲劳时,驾驶员应尽快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地段或服务区,放松、活动一下身体或眺望远方舒缓疲劳对13.观察足够远就是让眼睛一直注视远方。
错14.货车起步时,会因为捆绑不牢靠,货箱门未关严锁紧等导致货物撒落,严重时出现伤及周围人员等危险情况。
对15.跟车时,应根据限速规定、周边的交通情况及道路条件等,合理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跟车距离。
对16.长时间直行时,双手应轻松地握稳转向盘,不能同时离开转向盘,不可将一只手伸出窗外或将胳膊支撑在窗边,更不能接打电话、看手机短信、吸烟等对17.装有发动机排气制动器或缓速器的车辆突然制动失效时,可以利用上述辅助制动装置减速。
精选-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19多选题1 1二、多选题1.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从___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
A.道路运输综合管理B.旅客运输、货物运输C.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D.交通事故处理答案:ABCD2.以下有关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框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
A.我国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针对道路运输制定的和与道路运输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B.这些法律法规文件从道路运输综合管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三大方面对从业行为进行规范C.驾驶员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这些法律法规D.这些法律法规既是保证驾驶员从业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又是维护驾驶员权益不受侵犯的保障答案:ACD3.下列选项中属于强制性标准。
A.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B.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C.GB 19522《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D.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答案:ABC4.下列选项中属于强制性标准。
A.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B.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C.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D.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答案:BD5.下列选项中属于强制性标准。
A.GB 19522《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B.GB 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C.JT/T 325《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D.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答案:AB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强制性标准。
A.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B.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C.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D.JT/T 325《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答案:BCD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强制性标准。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d_New《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d《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dDB安徽省地方标准DB××/×××-2004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2004-05-17发布2004-06-0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004目次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评定内容 (1)4 评定规则 (2)5 检验方法 (2)DB×××××-2004前言为贯彻执行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为安徽省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整车外观及底盘提供统一的检验和评定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于2004年5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黄山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B×××××-2004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整车外观及底盘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非营运车辆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协议和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624—1985 汽车维修术语GB13392—19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标志GB7258—1997 机动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JT/T 198—1995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 199—1995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3 评定内容3.1 车辆外观的检验a 车容车貌b 整车装备及标识c 车轮、轮胎d 照明、信号装置及仪表e 车身f 安全防护装置g 其他3.2 车辆底盘的检验a 转向系b 传动系c 行驶系d 制动装置e 其他3.3 车辆路试工况的检验a 发动机b 转向c 传动d 制动DB ×××××-2004e 其他4 评定规则4.1 评定项目按重要程度分“关键项”和“一般项”。
表1、表2、表3中带*符号的为关键项,带Δ符号的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关键项。
4.2 车辆外观及底盘的评定采用项次合格率来衡量,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级。
4.3 项次合格率计算方法见公式(1)。
B=─ %…×100%……………………………………………………∑N∑M (1)式中:B ——项次合格率;∑N——检验合格的项次数之和;∑M——检验的项次数之和;4.4 评定方法。
项次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关键项次合格率达到100%为合格。
5检验方法5.1 车辆外观的检验方法见表1。
B×××××-2004序号检验项目评定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备注5.1.1车容车貌5.1.1.1车辆特征车辆不得任意改造检视车辆类型、颜色、载质量和外形结构是否与行车证相符5.1.1.2车辆整洁汽车外部,各总成外部应清洁全车应无明显的油、水、气泄漏1.检视车身、门窗、玻璃等是否清洁2.检视轮胎胎面有无油污,胎面和双排轮间有无嵌入物3.检视发动机、底盘各系统外部是否清洁,有无明显油、水、气泄漏5.1.1.3表面涂层表面涂层应完好检视漆层有无脱落,裂纹、起泡等现象5.1.1.4车体周正车体应周正,左右对称,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及左右轴距差应符合GB18565的有关规定1.检视车体是否周正按GB18565中的11.1.1条款规定测量车体外缘对称部位高度差和左右轮距差。
2.用皮尺或轴距尺测量左右轴距差。
5.1.2整车装备及标识表1汽车外观的检验方法B ×××××-2004表1(续)序号检验项目评定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备注5.1.2.2Δ主要装备 车辆主要装备应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无松动1.检视车辆牌照及支架是否齐全有效,安装牢固2.检视散热器框架、发动机罩及锁扣、保险杠、翼子板、档泥板或护轮板是否齐全有效,连接紧固3.检视油箱位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油箱支架及包箍是否完好有效,安装牢固4.检视蓄电池及支架是否完好有效,安装牢固5.检视排气管位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安装是否牢固,有无破损、锈蚀现象6.检视备胎及备胎架是否齐全完好有效7.检视货车安全架是否完好有效 8.检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及工具是否齐全、完好、有效,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9.检视空调及附属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10.检视自卸车、汽车列车、集装厢运输车安全装置、连接装置是否齐全有效5.1.3 车轮轮胎5.1.2.1△车辆标识车辆标识应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危险货物运输车的标识应符合GB13392有关规定1.检视车辆标识是否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2.检视危险货物运输车的标识是否符合GB13392有关规定5.1.3.1*轮胎轮胎使用、磨损及外观应符合GB18565的有关规定1.用轮胎花纹深度尺测量轮胎花纹深度,检视有无因局部磨损而露出轮胎帘布层2.检视轮胎割伤、破裂情况3.检视转向轮是否用翻新轮胎,同一轴上轮胎规格和花纹是否一致4.用轮胎气压表测量轮胎气压值是否符合原厂规定5.1.3.2*车轮轮毂、轮辋、挡圈应无变形、裂纹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应齐全紧固1.视检轮毂、轮辋、挡圈有无变形和裂纹2.检视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是否齐全紧固DB×××××-2004 表1(续)序号检验项目评定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备注5.1.4照明信号装置及仪表5.1.4.1*灯光数量、位置、光色汽车的灯具应安装牢固、完好有效汽车、挂车的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数量、位置、光色应符合GB4785有关规定1.检视外部灯光类:前照灯、转向灯、雾灯、牌照灯、制动灯、停车灯、倒车灯、示廓灯、反射器等是否安装牢固、完好有效,符合规定2.检视内部灯光类:门灯、顶灯、阅读灯、后备厢灯是否安装牢固、完好有效,符合规定5.1.4.2信号装置及仪表信号装置及仪表应齐全有效,符合GB18565的有关规定1.检视指示灯光类:制动故障指示灯、ABS故障指示灯、车门开关指示灯、机油压力指示灯、报警装置、水温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光指示灯、燃油低位指示灯、转向信号指示灯是否安装牢固、完好有效,符合规定2.检视车速里程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电流表、燃油表、气压表工作是否正常有效5.1.5车身5.1.5.1车身、驾驶室外形与连接车身、驾驶室外型与连接应符合GB18565的有关规定车身内外应无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物车身骨架和驾驶室应无变形、锈蚀和开裂,螺栓和铆钉不得松动1.检视车身和驾驶室技术状况是否完好。
2.检视车身骨架和驾驶室有无锈蚀和开裂现象,用检测手锤检查各连接螺栓和铆钉是否松动。
3.检视车身内外有无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物B×××××-2004表1(续)序号检验项目评定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备注5.1.5.2车门、车窗及刮水器车门、车窗及刮水器应符合GB18565的有关规定1.检视车门是否启动灵活、锁止可靠,密封条是否有效。
检视动力车门启闭信号装置和控制装置是否完好有效2.检视车窗外形是否曲翘变形,可开窗是否启闭轻便,关闭严密,锁止可靠,玻璃升降器是否完好有效,密封条是否齐全、有效3.检视门窗玻璃是否齐全、完好、透明,有无张贴妨碍驾驶员视野的附加物及镜面反光遮阳膜4.检视刮水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关闭时刮片是否自动返回至初始位置5.1.5.3行李舱(架)行李舱门应开启灵活、盖合严密、锁止可靠行李架及尾梯应安装牢固,无松动、脱焊1.检视行李舱门开启是否灵活、盖合严密、锁止可靠2.检视行李架及尾梯是否安装牢固,无松动、脱焊5.1.5.4座椅、卧铺及内饰座椅和扶手应安装牢固,调节装置应灵活有效,锁止可靠,座椅骨架应无裂损和明显变形,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卧铺骨架应安装牢固,无裂损和明显变形,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内饰件应完好无损1.检视座椅和扶手是否安装牢固,调节装置是否灵活有效、锁止有效,座椅骨架是否裂损和明显变形,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2.检视卧铺骨架是否安装牢固,有无裂损和明显变形,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3.检视仪表板、顶蓬、侧壁、座椅等表面覆饰物及窗帘是否完好无损DB×××××-2004表1(完)序号检验项目评定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备注5.1.5.5安全出口安全门应锁止可靠,报警装置应完好,标志和操作方法醒目,车门内外应设应急把手安全窗应易于外推,在安全窗附近应配备击碎出口玻璃的专用工具1.检视安全门是否锁止可靠,报警装置是否完好,标志和操作方法是否醒目,车门内外是否设应急把手2.检视安全窗是否易于外推,在安全窗附近是否配备击碎出口玻璃的专用工具5.1.5.6△车厢(箱)地板车厢(箱)应平整完好、关闭严密、锁止可靠地板应表面平整,无裂损、无缝隙,客车车身与地板应结合紧密1.检视车厢(箱)是否平整完好、关闭严密、锁止可靠2.检视地板是否表面平整、无裂损,客车车身与地板是否结合紧密3.检视危险货物运输车车厢及地板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5.1.6安全防护装置5.1.6.1车内外后视镜、下视镜车辆后视镜、下视镜应安装稳固、齐全有效、易于调节,具备缓冲功能检视车辆后视镜、下视镜是否安装稳固、齐全有效、易于调节,具备缓冲功能5.1.6.2防护网防护网应完好有效、安装牢固,无松动和脱焊检视防护网是否完好有效、安装牢固,无松动和脱焊5.1.6.3Δ灭火装置营运车辆应装备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应完好有效、安装牢固、便于取用1.检视营运车辆是否装备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灭火装置2.检视灭火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安装牢固、便于取用5.1.6.4安全带安全带应可靠有效,带有认证标志检视安全带是否可靠有效,是否带有认证标志B×××××-20045.2 车辆底盘的检验方法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