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前驱电子差速锁
- 格式:pdf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21
玩转四驱(1)四驱基础知识讲解篇四驱,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贴着4×4或AWD商标的汽车。
相信“四驱”这个概念在每个网友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车轮都有动力的车就是四驱汽车。
但是要是再往进一步说,四驱车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嘛?为什么有些恶劣地形有的四驱车能过去有的四驱车过不去?发烧级的四驱车仅仅是外观比较威猛?如果您对这些问题还有疑问,不用着急,在这里可以让您对四驱的一切变得明晰。
一、差速器/差速锁——不能混淆的基础概念!①差速器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之后不久,差速器这个东西也就随之诞生了,它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为了汽车能正常转弯。
过去的马车两侧车轮是通过一根硬轴链接的,所以两侧的车轮的转速永远是相同的,因为无法差速,转弯的时候内侧的车轮除了滚动摩擦外还会有滑动摩擦,还好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做的,耐磨……同理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一根硬轴链接,那么转弯时汽车的轮胎等部件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今汽车都是两个半轴的设计,将两个半轴链接起来的就是差速器,有了差速器也就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直行状态下差速器不工作』『转弯状态下差速器工作』能达到实现两侧车轮转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差速器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
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做一个比喻:差速器壳体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就可以抽象地看作为只有一个齿的“齿轮”,也就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可以链接两侧的半轴,并带动两个半轴旋转。
注意,这个棍子除了随着传动轴公转,同时还可以自转。
如果两侧的车辆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那么这根棍子就不会有自转,即两侧车轮转速也相同;如果有一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侧,那么这根棍子本身就会发生自转,这样在不改变公转转速的情况加上自转,就可以达到两侧转速不一样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侧的轮子被卡死不能转动了,那也无妨,虽然动力依然存在,但这个会自转的棍子就会带动那个没有被卡死的轮子转动。
伊顿差速锁工作原理
伊顿差速锁是一种用于四驱车辆的差速锁装置,它用于控制车辆轮胎之间的差速。
差速锁的主要作用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之间的差速可以适当地调整,确保有最佳的牵引力和操控性。
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车辆行驶时,两辆车轮之间的差速总是不同的。
在转弯时,内侧车轮与外侧车轮之间的差速更大,这是由于转弯时内外侧轮胎行驶的路径长度不同所导致的。
差速锁的作用就是通过传递更多的扭矩到相对滑动的车轮上,使得两侧车轮的转速保持一致,从而增加了车辆的牵引力和操控性。
伊顿差速锁内部的机械结构非常复杂,涉及到齿轮、摩擦片、弹簧等多个部件。
当差速锁处于关闭状态时,两侧车轮的扭矩通过一个中心齿轮沿着主传动轴传递。
但是当车轮之间的差速增大时,差速锁会自动感应到,并通过机械装置将扭矩分配给较少滑动的车轮,使得两侧车轮的转速保持一致。
通过控制差速锁的开闭状态,车辆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选择不同的行驶模式。
在艰难的路况下,如泥泞或沙地,差速锁的关闭状态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
而在普通路况下,差速锁的开启状态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转弯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伊顿差速锁只能用于低速行驶时,高速行驶时需要及时关闭差速锁,以免对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另外,差速锁的使用必须根据厂家的指导进行,以免对车辆产生损坏。
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剖析插电混动车型PHEV是英语plug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的缩写,意思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它是介于纯电动车与燃油车两者之间的一种车:电池容量比较大,有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有充电接口,一般需要专用的供电桩进行供电,在电能充足时候,采用电动机驱动车辆,电能不足时,发动机发电给动力电池。
这种车型可以不用加油,当做纯电动车使用,具有电动车的优点。
下面介绍PHEV的6种主流构型:1 串联串联式混动就是只靠电机为车辆提供驱动力,发动机只负责给发电机机械能,不直接参与对车轮的输出工作,然后靠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车辆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或者把电池输出的电结合起来,为驱动电机供电。
由于有发动机能为电池充电,所以这种混动模式主要是为了延长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也就是所谓的增程式电动汽车。
关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定义是有争议的:插混通常把增程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但是增程一般不认为自己属于插混。
串联式混合动力工作模式:启动和低速行驶时:发动机不启动,电池组供电、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正常模式行驶时: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动力控制单元输送电力,动力控制单元分配电力为电池组充电,同时电池组提供电力给动力控制单元,再由动力控制单元为电动机提供电力,从而驱动车轮。
加速行驶: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同时和电池组向动力控制单元输送电力,动力控制单元将电力耦合后共同传送给电动机,从而带动车轮转动。
制动、减速时:制动能量回收动能,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为电池组充电。
所以真正驱动车轮运动的是电动机。
不过用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效率实在不高,几乎没有厂家在市场上大力推广这种结构,更多的时作为一种技术验证。
比如雪弗莱沃蓝达、宝马i3、传祺GA5,真正实现大批量销售的不多。
当然,说发动机效率不高是相对于纯电驱动,但是当普通燃油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时,受到运行工况的影响,发动机大量时间运行于低效区,基本上的平均效率15%-20%;而串联式混合动力车,由于发动机与车辆运行机械上完全解耦,发动机不受行驶工况影响,直接运行于发动机高效区,通过发电机发电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或者给动力电池充电,平均效率可达到30%-36%,从技术层面来讲,相对于燃油车是节能的。
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TCS)的工作原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车辆的性能越来越高,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装置(ABS)、车辆防侧滑系统等。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 简记为TCS)又称为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nti-Slip Regulation, 简记为ASR),它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本思想在驱动领域的发展和推广。
是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新型实用汽车安全技术,这项技术的采用主要解决了汽车在起步、转向、加速、在雪地和潮湿的路面行驶等过程中车轮滑转的问题。
它的功能一是提高牵引力;二是保持汽车的行驶稳定。
行驶在易滑的路面上,没有ASR的汽车加速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如是后驱动的车辆容易甩尾,如是前驱动的车辆容易方向失控。
有ASR时,汽车在加速时就不会有或能够减轻这种现象。
在转弯时,如果发生驱动轮打滑会导致整个车辆向一侧偏移,当有ASR时就会使车辆沿着正确的路线转向。
一、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TCS)的工作原理ASR 系统和ABS系统采用相同的原理工作:即根据车辆车轮转速传感器所测得的车轮转速信号由电控单元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后输送给执行机构用来控制车辆的滑移现象,使车辆的滑移率控制在10%~20%之间,从而增大了车轮和地面之间的附着力,有效地防止了车轮的滑转。
滑移率由实际车速和车轮的线速度控制,其计算公式为:滑移率=(实际车速—车轮线速度)/ 实际车速×100%轮速可由轮速传感器准确检测得到。
而车速的准确检测者比较困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采用非接触式车速传感器如多普勒测速雷达,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应用较少。
2、采用加速传感器这种方法由于受坡道的影响,误差较大,控制精度差,应用也较少。
3、根据车轮速度计算汽车速度由于车速和轮速的变化趋势相同,当.实际车轮减速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时以该瞬间的轮速为初始值,根据轮速按固定斜率变化的规律近似计算出汽车速度(称为车身参考速度)。
伊顿差速器工作原理
伊顿差速器是一种常用在四驱汽车中的差速器,可以将动力合理地分
配到各个车轮上,从而优化整个车辆的性能表现。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
单概括为,当车辆行驶时,如果某一轮出现空转或者阻力较大的情况,差速器会自动调整动力输入,将多余的动力传递到其它车轮上,保证
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效果。
伊顿差速器的关键部件是内部的齿轮系统和离心机构。
当某一轮阻力
较大时,离心机构会自动通过调整齿轮的位置产生差速效应,使得多
余的动力传递到其他轮上,从而保证整个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同时,
由于离心机构的存在,伊顿差速器还具有一定的限滑性能,能够在滑
动阻力较大的情况下,限制某一个车轮的旋转速度,从而避免整个车
辆失控。
在设计和制造伊顿差速器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承受的负载、传
递的动力、精度要求等。
为此,在不同车辆上使用的伊顿差速器也有
所不同,具体的参数设置可能会有所区别。
但无论是哪一种应用,伊
顿差速器的主要功能都是保证整个车辆的行驶平稳和安全。
总之,伊顿差速器采用离心机构和齿轮系统,通过自动调整动力输入的方式来保证整个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效果。
它是一种常用的四驱汽车差速器,具有简单实用、可靠性高等优点。
【图】后桥伊顿机械自动差速锁使用经验及技巧(转)奇骏四驱结构介绍2.5L奇骏配备的是一套“智能全模式四驱”系统。
从结构上来分析,这是一套适时四驱系统。
结构图如下:传动系统配备中央多片离合器式差速器,两驱状态下发动机动力只传递给前轴,中央多片离合器式差速器接合时,一部分动力会分配到后桥,实现四驱状态。
前后桥为普通开放式差速器,四轮配备电子刹车辅助功能。
交叉轴测试1交叉轴测试项目一:大家对这两个“馒头包”已经非常熟悉了,此项目中,车辆会出现车轮悬空的状态;当车轮出现空转时,电子辅助制动的效果将决定车辆能否通过障碍,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交叉轴测试。
测试中,电子系统在监测到车轮打滑后会给予一定的制动,从而不让动力在此流失。
奇骏2.5的电子辅助系统反应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只不过在几种模式下,限滑的效果还是会稍有区别。
“AUTO”模式下,制动动作并不是很到位,力度略显不足,从外部看,车轮的转动速度并没有降到最低;而切换到“LOCK”模式后效果要比前者好,电子辅助力度更大,控制车轮打滑能力更强。
● 轴间驱动力分配测试这个项目考察车辆动力在前、后桥之间分配的能力。
倾斜的钢架上,前桥的滑轮组打开,模拟两个前轮都失去抓地力的情况,看车辆是否能把动力分配到后桥,仅靠后轮把车辆推上架子。
首先是两驱模式,纯前驱情况自然无法通过;随即原地切换成为四驱模式,动力通过中央多片离合器顺利传递到后桥,车辆在后轮的“推力”以及电子辅助的悄然介入下顺利完成测试。
● 交叉轴测试2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交叉轴测试项目,与项目1相比,钢架交叉轴并非与地面进行,较大的倾斜角度带来了更多重力负担,脱困不容易,完成的几率也小了很多,可以说这对四驱系统的整体表现是个加分项目!测试架的坡度为22°,对于这个难度,“LOCK”模式应该最为合适。
对角线的两个车轮有明显的打滑,电子辅助系统介入有些效果,能看出打滑得到一定抑制,但并非那么彻底,车辆最终爬上钢架通过了难度最高的测试项目!几个项目下来,奇骏2.5车型的四驱系统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其中BLSD(电子辅助系统)功不可没。
伊顿差速器工作原理伊顿差速器是一种用于汽车、卡车和其他车辆的机械装置,它可以将动力从引擎传输到车轮,同时还可以控制车轮之间的差速。
伊顿差速器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需要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伊顿差速器的结构伊顿差速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外壳、内部齿轮和可调节的摩擦片。
外壳是一个圆形的金属壳体,内部齿轮和摩擦片则安装在外壳内部。
内部齿轮由一组齿轮组成,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摩擦片是一些可调节的垫片,它们可以通过调整压力来控制齿轮之间的摩擦力。
伊顿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伊顿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当车辆行驶时,动力从引擎传输到伊顿差速器的内部齿轮上。
2. 内部齿轮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但是当车辆转弯时,车轮之间的差速会导致内部齿轮的速度不同。
3. 当车轮之间的差速增大时,伊顿差速器的摩擦片开始发挥作用,它们会调整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以便让车轮之间的差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4. 当车辆转弯时,内部齿轮的速度差会导致摩擦片产生摩擦力,这将有助于控制车轮之间的差速。
伊顿差速器的优点伊顿差速器具有以下优点:1. 它可以控制车轮之间的差速,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它可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包括湿滑路面、陡坡和转弯等。
3. 它可以减少车轮的磨损和热量,从而延长车轮的寿命和性能。
伊顿差速器的应用伊顿差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卡车和其他车辆,尤其是在越野、农业和工业领域。
它可以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稳定性,从而保证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伊顿差速器的维护伊顿差速器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方法:1. 检查差速器的油液,确保其质量和量符合要求。
2. 定期更换差速器的油液,以防止油液老化和污染。
3. 检查差速器的摩擦片,确保其压力和调整正确。
4. 定期清洁差速器的内部和外部,以防止灰尘和污垢积累。
总结伊顿差速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装置,它可以控制车轮之间的差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一家知名的牵引力控制产品的供应商,美国伊顿公司差速器产品的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机械锁式差速器作为伊顿公司中最畅销的产品之一,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于SUV和皮卡车上,2007年的全球销量已超过了140万件,随着近年来国内SUV 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伊顿机械式差速器已经走入中国,为国内的SUV用户们提供更多驾驶乐趣。
机械锁式差速器(MLD,Mechanical Locking Differential)区别于普通差速器(Open Differential)和限滑差速器(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在遇到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如冰雪、泥泞路面),普通差速器会将发动机扭矩全部传递到打滑的车轮上,使车辆无法获得任何牵引力驶出障碍:而限滑差速器(LSD)虽然能够通过部分限制左右车轮的相对转动,将部分的发动机扭矩传递到不打滑的车轮上,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传递的扭矩有限,还是无法帮助车辆获得足够的牵引力摆脱障碍。
机械锁式差速器(MLD)作为在限滑差速器(LSD)基础上的改进产品,可以通过在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左右轮速差达到100转/分钟),触发机械锁合机构将车桥完全锁死,将发动机扭矩100%传递到有抓地力的有效车轮上,从而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帮助车辆驶出障碍。
除此之外,机械锁式差速器还因为具备如下优点,获得了全球SUV和皮卡用户的青睐:1.无须驾驶员控制,完全自动锁止和解锁;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型尺寸与普通差速器一致);3.无须使用含特殊添加剂的齿轮油,维护成本低;4.与ABS/ESP以及四驱系统完全兼容;5.仅在低速情况下工作(30公里/小时以下),安全可靠;鉴于MLD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装配MLD的两驱车在某些情况下的表现甚至超过了装配普通差速器的四驱车(4WD)。
这是因为一般的四驱系统仅仅能够将扭矩从后轮传递到前轮(或者前轮传递到后轮),而无法将扭矩在左右轮之间进行传递,当遇到车辆前后各有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四驱系统就同样无法将发动机扭矩传递到有效车轮上。
伊顿差速锁的正确使用方法伊顿差速锁(Eaton Differential Lock)是一种用于越野四驱车辆的技术,它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
正确使用伊顿差速锁可以帮助车辆在复杂路况下更好地行驶。
以下是关于伊顿差速锁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一些重要指导。
1.了解伊顿差速锁:在正确使用伊顿差速锁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伊顿差速锁是一种机械式设备,可以将差速器锁死,使两个驱动轮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并帮助车辆克服复杂的路况。
同时,不正确使用伊顿差速锁可能会对车辆造成损坏,所以要谨慎操作。
2.只在需要时使用:伊顿差速锁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牵引力而设计的,所以只有在需要更好的牵引力时才应该将其启用。
在普通的行驶条件下,应该将差速锁解锁,并保持差速器正常工作。
只有在车辆遇到较为复杂的越野路况,比如泥泞地、沙滩、不规则路面等,才需要启用差速锁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
3.减速和小心操作:在准备启用差速锁之前,应该减速并小心操作。
确保车辆处于稳定状态,并将车辆停在一个平坦、安全的位置上。
开车时启用差速锁可能会引起车辆抱死或者操控困难,所以在使用差速锁前务必小心操作。
4.启动差速锁:不同车辆的差速锁启动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操作之前最好查阅相关的车辆使用手册以了解具体步骤。
一般情况下,启动差速锁需要将车辆处于空挡状态或者停车状态,然后扳动操作杆或者按下相应的按钮。
在启动差速锁之前,确保车辆静止且驱动轮没有在转动。
5.差速锁解锁:一旦车辆脱离复杂路况,如越野路段结束,就应该将差速锁解锁。
不要让差速锁一直保持锁住状态,因为这样可能会对差速器和其他相关零件造成损坏。
6.避免操控过度:在使用差速锁时,要特别注意操控。
锁定差速器会降低车辆的操控性能,所以在转弯或者操控时要小心并避免过度转向,以免造成车辆的失控。
7.维护和保养:为了确保差速锁的正常工作和寿命,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是必要的。
遵循车辆使用手册的建议,及时更换差速油和相关零件,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检查。
伊顿差速锁工作原理伊顿差速锁是一种用于汽车差速器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帮助车轮之间的差速器实现差速锁定,从而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和牵引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帮助车辆在复杂路况下实现更好的性能表现的。
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机械原理。
伊顿差速锁内部包含了一对摩擦片和一对摩擦盘,它们通过摩擦力的作用来实现差速锁定。
当车辆行驶时,如果一侧车轮受到阻力或者失去牵引力,差速器会自动将动力传递到另一侧车轮,以确保车辆能够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而伊顿差速锁的作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摩擦片和摩擦盘的摩擦力,帮助车轮之间实现差速锁定,从而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通过性能。
除了机械原理之外,伊顿差速锁还采用了液压原理来实现差速锁定。
差速锁内部包含了一个液压缸和一个液压泵,当车辆行驶时,液压泵会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从而通过液压力来实现差速锁定。
这种液压原理的差速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差速锁定的力度和时机,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通过性能。
总的来说,伊顿差速锁通过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车轮之间的差速锁定,从而提高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性能表现。
无论是在越野、爬坡还是通过泥泞路面,伊顿差速锁都能够帮助车辆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车辆能够稳定、高效地行驶。
因此,伊顿差速锁已经成为了许多越野车和SUV车型的标配,成为了它们在复杂路况下的重要保障。
总结一下,伊顿差速锁是一种通过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相结合的差速锁,它能够帮助车辆在复杂路况下实现更好的性能表现,提高牵引力和通过性能。
通过对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它是如何帮助车辆在各种路况下保持稳定、高效地行驶的。
伊顿差速锁工作原理伊顿差速锁是一种用于汽车四驱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作用是在车辆行驶时,能够自动地调节车轮之间的转速差,从而确保车辆在转弯、爬坡等复杂路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那么,伊顿差速锁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差速器的作用。
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能够使车轮在行驶过程中以不同的转速运动,从而克服车辆转弯时内外轮的转速差异,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然而,在某些特殊路况下,比如车辆一侧的轮胎陷入泥泞或者打滑时,差速器就会失去作用,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这时,伊顿差速锁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伊顿差速锁通过一种特殊的机械装置,可以感知到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异,并在发现转速差异时,自动锁定差速器,使车轮之间的转速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即使车辆在特殊路况下出现了一侧轮胎打滑,伊顿差速锁也能够确保车辆能够继续行驶,而不至于陷入困境。
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摩擦片和弹簧的组合。
当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异达到一定数值时,摩擦片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差速器内部的锁定装置开始发挥作用,将差速器锁定,使车轮之间的转速保持一致。
而当车辆行驶在正常路况下时,差速器又能够自动释放,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此外,伊顿差速锁还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伊顿差速锁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况自动感知并调节差速器的工作状态;而在手动模式下,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按钮手动控制差速锁的开启和关闭,以适应不同的路况需求。
总的来说,伊顿差速锁通过其独特的工作原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过能力,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它的出现为汽车四驱系统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技术突破,也为车辆在越野、爬坡等特殊路况下的行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伊顿差速锁工作原理
差速锁是四驱车辆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通过性和悬挂性能。
伊顿差速锁是一种常见的差速锁类型,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
伊顿差速锁是一种机械式差速锁,它通过一种特殊的机构来实现左右车轮的同步旋转。
当车辆行驶时,由于路面情况的不同,左右车轮会出现旋转速度不同的情况。
这时,差速器就会发挥作用,它能够让左右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通过性。
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摩擦片和弹簧来实现的。
当车辆行驶时,如果左右车轮旋转速度不同,差速器内部的摩擦片就会受到不同的扭矩作用,从而产生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会使得摩擦片和差速器壳体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最终实现左右车轮的同步旋转。
此外,伊顿差速锁还配备了一种预压弹簧,它能够在车辆行驶时对摩擦片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从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摩擦力。
这样一来,无论车辆行驶在何种路况下,伊顿差速锁都能够快速而稳定地响应,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通过性。
总的来说,伊顿差速锁通过摩擦片和弹簧的作用,能够实现左右车轮的同步旋转,从而保证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和通过性。
它是四驱车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对于提高车辆的越野性能和悬挂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伊顿差速锁的工作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车辆的动力传输系统,为车辆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伊顿机械锁式差速器作者:莽超来源:《汽车与运动》2006年第12期国产SUV的翅膀稍微有点汽车知识的朋友肯定对“差速器”不会陌生,这项发明对汽车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那些玩越野的朋友,却对这种开放式差速器“嗤之以鼻”,反而对“机械差速锁”偏爱有加。
那么,这“机械差速锁”有什么奥妙呢?差速锁在工作时将车辆两根半轴刚性连接,就像没有差速器那样。
需要注意的是,差速锁与限滑差速器(LSD.Limited-SlipDifferential)不同。
LSD于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伊顿(Eaton)发明。
“限滑比例”是限滑差速器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其意味着当差速器锁死后没有打滑的车轮可以分配到的动力占整个轴总动力的百分比,通常为30%~80%不等。
百分比越高,意味着功效越大,但非锁死状态下传动效率也低,传动阻力大。
这是一个矛盾。
而差速锁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
差速器锁住时,两侧车轮转速相同,因此扭矩会传递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而非锁死状态下,它又是一个普通开放式差速器,传动效率很高。
其代表作就是Eaton公司的M Locker机械锁式差速器。
M Locker是一款典型的自动机械锁式差速器。
与ARB气动锁那样由仪表板上开关控制的差速锁不同,它的工作与否完全由车轮的运转来控制。
M Locker可以感应到车轮的空转,然后将差速器锁住,使两侧车轮都获得扭矩。
一般来说,M Locker能够将几乎100%的扭矩会从打滑的车轮上传递至有附着力的车轮,而LSD可限制无附着力车轮的打滑,但仅将部分扭矩传到仍有附着力的车轮。
在实际的驾驶中,M Locker的优势开始显现。
虽然这部特拉卡是一款两驱车,但当一个驱动轮悬空后,M Locker的快速响应令拥有抓地力的另一侧车轮很快获得全部扭矩,车辆仍然可以平稳前行,其传动表现毫不亚于普通的四驱SUV。
在另一项牵引力测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开放式差速器使得车辆在一侧驱动轮打滑的情况下很难释放出发动机的扭矩,表针示数基本为零。
伊顿差速锁的正确使用方法
伊顿差速锁是一种用于四驱车辆的差速锁定装置,它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以下是伊顿差速锁的正确使用方法:
1. 确保车辆停在平坦且安全的地方,将车辆的驱动方式切换到四驱模式。
2. 找到伊顿差速锁的控制按钮或旋钮。
一般来说,它通常位于车辆的中控台或仪表盘上。
3. 在车辆行驶之前,按下或旋转差速锁的控制按钮/旋钮使其锁定。
这会将动力分配到两个车轮中的每一个,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
4. 开始行驶,确保慢慢加速,尤其是在路面湿滑、崎岖或低陷的情况下。
伊顿差速锁可以防止车轮打滑和失去牵引力,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5. 在需要进行转弯或调整方向时,控制车速并小心操作。
由于差速锁的锁定,车辆可能会出现转弯半径变大或方向控制不灵敏的情况。
6. 当行驶条件改变或不再需要差速锁时,按下或旋转控制按钮/旋钮解除差速锁。
这会恢复车辆的正常行驶模式,提供更好的转弯性能和舒适性。
请注意,伊顿差速锁只适用于低速行驶和复杂地形情况下,例如越野、爬坡、车辆陷入泥泞区域等。
在高速公路等平滑路面上行驶时,避免使用差速锁,以免对车辆造成损坏或引起操控不稳定。
此外,具体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因车型和差速锁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请参考车辆的用户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士进行正确的操作。
编者按:差速器锁是越野迷梦寐以求的越野利器,目前大多为美、日、澳等国外产品,其实目前国内也有厂家生产差速器锁,如丹东曙光车桥股份公司就引进了世界最大的差速器锁产品生产商美国伊顿公司的伊顿限滑差速器,它的性能如何?实际使用效果如何?还是实践出真知……本文的作者就在四种不同的地形上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内容相当丰富、有趣。
本文是上半部分,主要写了限滑差速器的种类以及前两次尝试。
目前,牵引力辅助系统差速器锁产品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以美国技术为主的机械和电子式限滑差速器、锁式差速器,第二类是以欧洲技术为主的气动差速器锁,第三类是以日本技术为主的限滑差速器。
美国伊顿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差速器锁产品生产商,其生产伊顿限滑差速器、锁式差速器主要用在通用汽车、道奇、福特汽车上,其中最具代表的车型为军用悍马,其前桥装备电子锁式差速器,后桥装配机械锁式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与差速器锁的区别假如你将“差速器锁”和“限滑差速器”混为一谈,那就错了,虽然这两种装置都属于牵引力辅助系统,但是它们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正常车的驱动桥差速器作用是保证两轮转弯可以做不等速运转,也就是说实际动力轮是任意一个轮而不是两个,而差速锁的作用是利用两轮的转速差来启动差速锁以锁止差速器运动,来保证两轮动力的输出。
(详见:CHE168越野理论与技术大汇总)锁式差速器不等于差速器锁,差速器锁是在原车的差速器上外加一套“锁”,而锁式差速器可以完全取代原车的差速器,必要时有自动锁止功能,锁式差速器安装简单,使用也十分可靠。
配图:此为ARB空气差速器锁。
其优点是在差速器内使用空气操纵的锁定系统,在锁启动时可阻止差速器齿轮的转动,从而阻止两个半轴的差速转动。
两个半轴均随环形齿轮转动,这样车就可以保持最大附着力。
限滑差速器的特点限滑差速器(也被称作posis,Posi-traction的缩写,是通用公司Eaton的名称),它能在低附着力环境下,把扭矩从空转的车轮传送到不空转、有抓地力的车轮上。